首页 理论教育 奥运新闻如何生产

奥运新闻如何生产

时间:2022-04-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选择奥运期间《新闻联播》的报道进行分析,可以解析奥运新闻的建构模式,从而透视国家—政党媒体对奥运会这一典型的媒介事件和景观现象是如何利用的。活动无论是否与奥运相关,往往排在当晚新闻的最前面。奥运期间,正值试点工作即将结束,《新闻联播》8月15日起连续三天分别报道了浙江大学、河北鹿泉、广东东莞三个试点单位的工作情况,21日又报道了甘肃平凉的试点工作。这项报道,奥运前已经开始。

奥运新闻如何生产——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例

The Constructed Olympics:A Case Study on the Report of Xinwen Lianbo

庄永志

论文摘要:

本文视北京奥运为典型的景观现象和媒体事件,对《新闻联播》奥运期间的新闻逐条进行梳理分类,将其报道脚本概括为:“中国正经历的不仅是体育成绩和拼搏精神的‘竞赛’,也是文化经济的‘竞赛’;不仅是‘竞赛’,也是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征服’、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征服’;不仅是‘征服’,也是全世界对中国的‘加冕’”。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的方法,剖析了中央电视台奥运新闻的生产机制:政党和国家的外部控制+经济利益驱动下对观众兴趣的满足+意识形态化处理(阐释意义和屏蔽干扰)。

关键词:《新闻联播》奥运报道 建构主义 景观现象 媒体事件

据市场研究机构CTR调查,奥运会期间电视是中国公众了解奥运赛事的第一媒体,接触率将近90%,报纸和网络(接触率均为36.1%)位居第二,电视占了绝对的传播优势[1];在电视方面,央视—索福瑞媒介研究公司(CSM)在全国30个城市(除深圳外均为省会城市)进行的电视节目(含城市电视台节目,如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节目、境外电视台翡翠台节目)收视调查表明,新闻类节目中《新闻联播》收视率最高,进入了19个城市收视率排行榜的前十名。[2]选择奥运期间《新闻联播》的报道进行分析,可以解析奥运新闻的建构模式,从而透视国家—政党媒体对奥运会这一典型的媒介事件和景观现象是如何利用的。

一、《新闻联播》勾勒的奥运图景

(一)《新闻联播》的报道模块

按照条数多少、位置前后和时长多少,从8月7日到25日《新闻联播》的报道格局如下:

表1 8月7日至25日《新闻联播》内容分类

img35

1.奥运进程和赛事

这部分报道的重中之重是中国选手的夺金情况,其次是包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动员备战、“鸟巢”场地功能转换、协办城市任务完成、残奥会筹备启动在内的程序性工作,再次是其他国家和地区选手中成绩特别优异者,如菲尔普斯、博尔特等创下新纪录。

如果把评论、简讯和赛事预告也算做一条新闻的话,总条数达91条。

2.领导人活动

这些活动主要是中国中央政治局九位常委接见来访或出席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国家、地区领导人,总条数达到74条,仅次于奥运进程和赛事报道。活动无论是否与奥运相关,往往排在当晚新闻的最前面。

从8月7日开始,这些新闻连续5天占据头条位置,最多的一天达12条之多。第六天,也就是8月12日适逢汶川地震发生3个月,有关灾民住进安置房的新闻占了头条,只有该日及16日无任何领导人活动的新闻。其余各天的领导人活动新闻,仅有两日未占据头条位置。[3]

3.中国建设成就

从8月10日开始,“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48万亿,同比增长33%”、“一批重点工程顺利推进”、“上海、吉林:自主创新、拉动出口增长”、“我国粮食主产区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CPI连续三个月回落,宏观调控显成效”等直接表现中国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成就的报道陆续登场,至少达49条。(当日“国内简讯”只计一条,但其中包括不止一则“建设成就”信息)

4.各方赞扬与祝贺

在19天的报道中,这部分内容也分外突出,达32条之多,直接以字幕或同期呈现外国政要、国际奥委会官员、著名运动员、各国游客以及包括中国观众在内的各国观众对开闭幕式、赛事组织、场馆建设等方面和奥运会总体状况的正面评价。

5.抗震救灾进展

从8月12日开始,陆续播发有关抗震救灾的报道,内容涉及灾民生活安置、道路修复、生产恢复、财政救灾资金投入等方面,条数达15条。

6.“各国民众分享奥运”

从8月15日开始,《新闻联播》中出现了一个类似专栏的板块“各国民众分享奥运”,时长在两分钟左右,且大多采用同期声,共有8条之多。

7.“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工作”

中共中央决定,从2008年9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分批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此前,从2008年2月开始,在23个单位(包括3个省、3个部、12个市县等)进行试点。奥运期间,正值试点工作即将结束,《新闻联播》8月15日起连续三天分别报道了浙江大学、河北鹿泉、广东东莞三个试点单位的工作情况,21日又报道了甘肃平凉的试点工作。这项报道,奥运前已经开始。

8.其他国际和国内新闻

包含大量简讯的国际新闻条数虽有30条左右,但时长大都很短,其间穿插有外国经济不景气的“坏消息”,如“欧元区经济第二季度环比出现负增长”、“印度通胀率升至12.4%,创13年来新高”等。台风“鹦鹉”登陆、华国锋逝世等其他国内新闻,有5条左右。

透过上述报道内容的视窗,国内观众会看到这样的北京奥运:各项赛事进展顺利,各国运动员、官员和国际奥委会官员十分满意;各国观众乐享奥运;中国领导人成功展开大国外交,各国纷纷示好;中国不光运动成绩突出,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同样成就斐然;奥运不忘灾区,抗震救灾依然众志成城;执政党的其他重要活动按部就班,有序进行。

这些内容被纳入一个更严密的框架。

(二)《新闻联播》的报道脚本

媒介事件的基本素材,被戴扬(D.Dayan)、卡茨(E.Katz)概括为三大脚本:竞赛(Contest)、征服(Conquest)、加冕(Coronation)。奥运会自然属于“竞赛”、登月行动属于“征服”、奥斯卡颁奖和国葬都属于“加冕”,三种脚本也可能互相渗透。[4]《新闻联播》将“奥运直播”这一“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历史事件”扩展为“奥运中国”这一媒介事件,将脚本设定为:中国正经历的不仅是体育成绩和拼搏精神的“竞赛”,也是文化和经济的“竞赛”;不仅仅是“竞赛”,也是对世界经济不景气的“征服”、对特大自然灾害的“征服”;不仅仅是“征服”,也是全世界对中国的“加冕”。

脚本的各元素可以解析如下:

1.舞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新闻联播》将叙述背景放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世界。赛事报道上,在突出中国运动员成绩的前提下,也有意报道外国的明星队员与团队,尤其注意一些体育成绩欠佳的欠发达地区运动员的表现;在观赛报道方面,典型的报道方式和画面是:从“鸟巢”等体育场馆到天安门广场等政治聚会场所、从北京到地震灾区、从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到港澳台地区,从上海、广州等现代都市到山西、河南的农家院,从英国伦敦到美国费城,从法国巴黎到俄罗斯、南非、日本、巴西,中国各地群众、各国观众和中外游客共庆奥运开幕、共赏精彩赛事;为此专门设置的“各国分享奥运”的报道板块,由驻外记者发回报道,突出“现场所见”。

2.主题:引领舆论方向,塑造国家形象

对中央电视台整体报道的特征,中央电视台台长兼总编辑如此概括:“内重舆论引导,外塑国家形象。”[5]

在开幕式次日《新闻联播》不足200字的短评中,有两个“定调”的关键词各出现了两次:“节日”、“和谐”。原话是:“这是中华民族的节日,也是人类的盛大节日。……全世界为地球村的和谐之美震撼、喝彩!……携手世界,共创和谐。”[6]

“节日”,预示着《新闻联播》及其他央视节目都要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氛围、造足节日气氛;“和谐”,这一被界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政治词汇[7],成了奥运报道的核心理念。

3.情节:中国为实现和谐付出努力并取得成果

兑现承诺、办好奥运,毕竟是奥运这出大戏的贯穿动作,所以情节主线当然是“中国为实现‘和谐奥运’付出努力并取得成果”;但奥运又是一个极好的舞台,主办国可以借机展示自身特点与成就,所以“中国为实现‘和谐社会’付出努力并取得成果”就成了处处可见的情节副线。[8]

4.角色:和谐建设的领导者、参与者、见证者以及传媒动员的实施者

居于最突出位置的中国政要,在报道中承担了三种功能:

礼遇功能——向各国来宾表示欢迎、感谢,并宣布奥运会开幕和闭幕;

阐释功能——宣示国家与政党主张,并代言民族利益;

象征功能——代表奥运成功和中国建设成就的领导者。

在报道中,除少数负载“传奇色彩”的运动员[9]直接促成了奥运赛事的精彩外,各国政要、国际奥委会官员以及其他运动员、观众,主要扮演了奥运成功与中国成就的赞赏者、见证者,尤其是观众,他们的身份字幕只是笼统的“四川观众”、“美国游客”、“伦敦市民”、“法国友人”等标签;对所谓外国媒体的“盛赞”,不注明摘引观点的作者姓名,不分报道还是评论,也不区分记者采写还是作者投稿。

传媒动员的实施者,主要是中央电视台自身。

5.叙事方式:以观众的名义,“表达出神圣和崇敬的语气”

以观众的名义:指的是报道中的观众的同期声和转述观众意见的解说大多语涉“国家”、“民族”、“强大”、“光荣”,虽想让观众现身说法,却缺乏其个人感受的呈现,异口同声,就像戴扬和卡茨所言:“他们强调体验的大众性,强调观众对事件颂扬的价值和象征性的一致拥护。”[10]

“表达出神圣和崇敬的语气”:指的是报道中记者的口吻,尤其是有领导人出席的活动,如开幕式报道,“欢歌劲舞庆盛事,火树银花不夜天”的“诗句”和“今夜,北京不眠!今宵,世界同庆!”的感叹,正是典型的媒介事件的报道方式:“事件的表现带着仪式性的崇敬,所用语气表达出神圣和崇敬。”[11]

这种宏大叙事,试图通过烘托仪式的庄重来突出事件的重要性。

那么,上述脚本是如何设定的,新闻背后的生产和建构机制又是怎样的呢?

二、新闻如何制造

把新闻看做一种框架,并考察这个框架是如何建构的,盖伊·塔奇曼(Gaye Tuchman)的《做新闻》(Making News)成功地把社会学的建构主义引入新闻研究。以建构主义的角度看,在电视台“做奥运新闻”这个行动中,外部控制条件、观众和电视台之间的互动结构、电视台惯常的操作模式一起决定了新闻的生产。

(一)“必须的报道”

盖伊·塔奇曼说,报纸和电视台都会传播“必须的报道”(must stories)。[12]在奥运报道中,有没有组织控制的必须报道的内容呢?

毋庸讳言,2008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考察北京奥运会新闻报道筹备工作时曾要求,“要认真搞好新闻发布,积极组织集体采访,为记者采访活动提供方便,向世界全面介绍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介绍我国人民当好东道主、办好奥运会的良好风貌”[13]

新闻的生产,是对事件的再生产。其事件的意义,是由组织者定位的。[14]奥运这一媒介事件的直接组织者就是举国体制下的北京奥组委。

奥运政治化是一个事实陈述,不是一个价值判断。

以社会科学眼光研究奥运会的澳大利亚学者克里斯汀·吐依(Kristine Toohey)认为:现代奥运会从产生到今天,一直受到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政治影响,可我们还总能听到诸如“政治应该从奥林匹克范畴中清除出去”这样陈腐和不实的言论,这些言论通常出自政治家之口。[15]

吐依以历史的角度,从六个方面考察了政治对奥运的影响。这些影响包括:各国之间的奥运竞争,往往夹杂意识形态之争[16];各国把奥运会当做提升自己国际地位的工具,力图把奥运会的成功归因于本国社会政策、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方面的优越性[17];还有运动员把奥运会当做向政府示威的舞台。[18]吐依得出结论说:奥林匹克运动的“精髓早已经政治化了。今天,它们已经被当做一种政治手段,目的是为国家或党派取得政治利益”。[19]

奥运会以其对大众的广泛吸引力,吸引了政治家的目光,成了政治演出的剪影。[20]

当然,奥运会也吸引着电视台的摄像机

(二)“自选动作与规定动作相结合”

电视台并不是奥运报道任务的被动执行者,除了政治压力,它还有强大的经济动力。从1936年电视摄像机第一次捕捉到奥运镜头开始,奥运会和电视台都被改变了。电视转播和报道不仅让更多人看到了奥运会[21],也使得出售电视转播权的收入占据了国际奥委会收入的一大部分(1980年高达95%),电视台亦从中大量获利。[22]

电视台要靠吸引观众注意才可能吸引广告客户,因此在满足观众需求上狠下工夫。

“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是曾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兼总编辑在总结该台奥运报道的六大特点时归纳的第一特点,所谓“规定动作”就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要求播发的内容,所谓“自选动作”就是根据受众需求自主策划的原创节目。[23]

在对著名运动员(如中国运动员刘翔、姚明、杨威、郭晶晶)和精彩赛事项目(如对外国运动员菲尔普斯获得8枚金牌、牙买加运动员博尔特3次夺冠3次打破世界纪录)的关注上,《新闻联播》的报道与观众兴趣重合。

在公众关心的焦点议题方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北京奥运会民意调查”课题组于奥运前夕对北京民众进行的调查发现:

北京民众最主要的关注点首先是“中国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拼搏精神”(人数比例92%)、“中国代表团的奖牌数量”(91.8%)、“开幕式/颁奖仪式/闭幕式”(90.2%)、“奥运会期间环境状况的改善”(89.9%)、“奥运比赛的过程”(88.3%)及“本届奥运会的中国文化特色”(88%);

关注程度排在第二梯次的是“外媒总体评价”(81.8%)、“破纪录”(81.7%)、“展示出来的新科技”(80.7%)及“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78.7%)[24]。这些关注点,除“奥运会期间环境状况的改善”、“中国人对外国人的态度”外,《新闻联播》的报道均比较注重。

在公众对奥运的评价方面,今年六七月间上海大学影视学院《传媒议题设置、2008北京奥运会与中国体育的国际化》课题组对全国4个城市的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调查对象对于以下6种看法基本持“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态度:“奥运会以团结、和平和友谊为宗旨,是全世界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的盛会”(97.7%)、“申奥成功说明我们得到世界的认可,是民族的自豪”(91.9%)、“北京举办奥运会能提高我国的国际形象”(91.0%)、“北京举办奥运会能加快我国体育走向国际”(81.0%)、“北京举办奥运会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73.5%)和“北京举办奥运会可以提高我国公民的文明素质”(73.7%)[25]。这些观点与《新闻联播》蕴含观点惊人的一致。

(三)意识形态化

德波早就断言,“景观是意识形态的顶点”[26]

新闻对奥运这道当今社会最独特的景观之一进行意识形态化处理的惯常方式有二:阐释意义与屏蔽干扰。

1.阐释意义

电视发挥导向作用,首先在于阐发奥运各项议题的意义,“把观众引向事件所负载的意义”[27]

为便于阐扬,《新闻联播》对奥运题材进行发酵、扩展,将地域从北京奥运扩张为中国奥运,同时将问题域从体育奥运扩张到文化奥运、经济奥运、社会奥运,最后指向政治奥运。

以宏大叙事呈现威仪化的领导人行动(如接见)、理念化的政治活动(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仪式化的体育活动(如颁奖)、数据化的其他成就(如“涨幅回落的CPI”、“提前实现的中央广播电视节目在农村的无线覆盖率”),并辅以“第三方认证”的方式(如“外媒称赞”),让观众感受到中国体育强盛、经济文化社会强盛,引导观众归因于“国家制度科学,政党领导有方”,最后以政绩的无可置疑来确认执政党地位的合法性。所有的新闻报道“使极其庞大的观众群体为之激动——一国、数国乃至全世界。……电视网对同一事件的联播强调了收视的价值,乃至必要性。它们促使观众聚集在电视机前进行集体的而不是个体的庆典。……这些事件以集体的心声凝聚着社会,唤起人们对社会及其合法权威的忠诚”[28]

阐释意义,不仅限于评论,《新闻联播》报道中随时加入的“感慨”也是一种意义赋予[29];类似这种以概念代替现实,回避分析,不解释、不推导,直下结论、直接抒情的口号式、散文化评论,被学者批评为“未加分析的事实就等于技术上的宣传”[30]

也有学者“体谅”到这种丧失专业性的阐释的尴尬,“在媒介事件面前,新闻的客观性和中立性样式是毫无意义的”[31]

2.屏蔽干扰

为了保证导向的正确,维持主题的不容置疑和主题信息的单纯化、权威感,重大事件的报道往往只呈现主流信息、正面信息,还会尽量阻止非主题事件进入公众视野,更会防范所谓负面信息的干扰,也就是“呈现的东西都是好的,好的东西才呈现出来”,不报道,就仿佛这事不存在,几天之后,又会有新的话题出现。[32]

据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兼总编辑的赵化勇介绍,奥运期间,中央电视台不仅“制定《奥运报道风险问题备答口径》等相关预案”,还“进一步加大审查力度,建立多层级内容监看机制”。[33]

对比奥运期间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伟、国际奥委会新闻宣传部部长吉赛尔·戴维斯(Giselle DAVIES)出席的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的内容[34],会发现《新闻联播》的确屏蔽了很多信息。

据初步统计,中外注册记者提问人次较多的问题如下表所示:

表2 8月9日至22日奥运主新闻中心记者提问内容分类

img36

续表

img37

这些问题涉及票务组织、人权、国际冲突、意外案件、记者权益、民众参与等方面,《新闻联播》除了国际新闻“普京说俄在南奥塞梯的行动绝对合法”与上述提问“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冲突的影响”有呼应外,其余报道内容几乎与各国记者所提问题没有直接交集。

如果把奥运期间的新闻(广义的奥运新闻)和其他新闻进行对比的话,戴扬和卡茨早做了这样的比较:“日常新闻事件必然以冲突为主题,媒介事件则往往或纠正冲突、或恢复秩序、或者偶尔推行变革”,“重大新闻事件讲求偶然性、突发性;重大仪式事件则崇尚秩序及其恢复。”[35]

有一组数据,不知道能不能从反面说明屏蔽上述信息的多虑——9月3日,尼尔森公司发布: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后进行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在线调查显示,七成的境外观众认为北京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具有现代气息,其领先的科技水平也超出了他们的预期。[36]

三、结语

对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奥运新闻报道如何评价?

如果以传播效果论,还期待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2008北京奥运传媒影响系列研究项目》的成果,这是依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奥运总体影响评价项目”媒介相关指标的拓展性研究;还有央视—索福瑞和中国传媒大学联合进行的《2008奥运媒介效果研究》的成果。但陈力丹教授的《奥运报道让各传媒充分展现职业水准》一文值得重视。该文从新闻传播控制的角度,指出奥运报道中仍存在较多遗憾,如“我们仍然受到原有思维习惯的影响,完全遮蔽了奥运期间发生的几次很小规模的外国‘藏独’分子的示威活动”等信息[37]

10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公布实施,当晚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刘建超举行中外记者会,作出说明:“新条例是本着改革、开放、进步的精神制定的。……外国记者来华采访不再必须由中国国内单位接待并陪同,外国记者赴开放地区采访,无需向地方外事部门申请。”[38]一周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在出席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开幕式时发言说,“经历了四川汶川地震、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中国已经被推到世界新闻的前台。鉴于这种形势,中国政府已经公布了外国常驻新闻机构和外国记者采访条例,把地震时期和奥运会时期新闻开放的一些做法常态化、制度化”[39]。但条例能否得到顺利实施,还有待观察。

有学者还针对胡锦涛6月20日在人民日报社的讲话发表评论,认为胡锦涛的最新讲话可能意味着从国家法团主义到社会法团主义过渡的开始[40];还有学者判断“胡锦涛清醒地意识到中国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而提出了对我国传媒工作一系列新的要求,这些要求带有对以往新闻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和观念更新的成分”[41]。对这份讲话,笔者不敢过度解读,因为该论述开宗明义:“第一,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要求的仍然是“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新闻宣传工作的首位”,强调的依然是有关舆论引导的“祸福论”:“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在权力结构和规制方式不变的前提下,该讲话直接促动的可能仅仅是一些表达方式上的“创新”,而创新的落脚点依然是“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2]

再过两年,2010年,中国人又将圆另一个百年梦想——继1910年在本土(南京)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南洋劝业会100年之后,将在上海举办世界博览会。类似这次奥运新闻的报道模式还会被复制和重现吗?

参考文献:

〔澳〕马尔科姆·沃斯特:《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二版),杨善华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澳〕K·吐依、A·J·维尔:《真实的奥运会》,朱振欢、王荷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刘笑盈、徐扬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年12月第1版。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庄永志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制片人兼主编〕

【注释】

[1]CTR:奥运赛事各大众媒体受众接触率排名,参见http://www.ctrchina.cn/ctrchina/cn/olyhot23.html。

[2]2008年8月全国30城市电视节目收视排行,参见《中国广播影视》2008年10月下半月刊,第96~101页。

[3]一是奥运会闭幕前一日的8月23日,该日占据头条的是关于浙江中小企业应对出口压力的新闻“浙江中小企业:挺住压力主动‘变脸’求发展”;一是闭幕次日的8月25日,占据头条的是“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圆满闭幕”。

[4]〔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30~32页。

[5]赵化勇:《充分发挥东道国主播台作用努力塑造国际一流大台形象——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9期。

[6]视频和文字详见央视网www.cctv.com2008年8月9日《新闻联播》短评《携手世界共创和谐》。

[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详见2006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第1版。

[8]如体现中国民族政策优越性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8月20日播出)、“中国民航少数民族飞行员活跃在飞行一线”(8月21日引述新华社稿件);体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联想:用信息科技支撑北京奥运”(8月14日)、“联想:为北京奥运会搭建IT心脏”(8月17日播出),以及“袁隆平超级稻经专家测产亩产将突破900公斤”(8月22日播出)、“高科技国产体育器材助力北京奥运”(8月22日播出)。

[9]如奥运前中国观众最关心而中途退赛的跨栏选手刘翔,获得多块金牌的美国游泳选手菲尔普斯,没有专业游泳池、没有教练仅有一件专业泳衣的巴勒斯坦游泳选手扎基娅·纳萨尔以及由于近年海水上涨国土面积变小,只能到邻国借场地训练的图瓦卢短跑选手阿塞娜特·马诺阿等。

[10]〔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95页。

[11]同上,第13页。

[12]〔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68页。

[13]详见2008年7月11日《人民日报》第1版相关报道。

[14]〔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2页。

[15]〔澳〕K·吐依、A·J·维尔:《真实的奥运会》,朱振欢、王荷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26页。

[16]如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当时冷战正热,奥运村划分不同阵营,中国、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分在同一村;《真理报》、《消息报》拼命鼓励运动员为国争光,以“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956年奥运会,得知苏联入侵自己祖国的匈牙利运动员在水球比赛中和苏联运动员发生“火拼”:“两国的队员都像梭鱼一样,在水下攻击对方,激烈的打斗使得泳池中形成一个个旋涡。”详见前注第106~110页。

[17]希特勒1933年上台之初坚决反对已获得举办权的柏林奥运会,后来意识到奥运会是宣传纳粹思想的绝好途径,可以“向世界展示现在的德国是多么的进步和现代,德国人民在国家社会党领导下过着多么幸福的生活,雅利安人是多么优秀的种族”。后来,心怀感激的希特勒曾力荐顾拜旦获诺贝尔和平奖。详见前注第102~104页、第115~117页。

[18]1968年奥运会,分获男子200米跑冠军、季军的美国黑人运动员史密斯和卡洛斯为抗议种族歧视,在颁奖仪式上故意低头不注视正在升起的美国国旗,并高举戴着黑手套的那只手。详见前注第122~124页。

[19]详见前注第3页。

[20]〔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9页。

[21]据央视—索福瑞统计,自8月8日至8月24日,17天内收看中央电视台奥运转播及相关体育报道的累计观众人数达11.2亿。参见《2008年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电视观众收视简报》,http://www.csm.com.cn/olympic/index.html。另据尼尔森调查,北京2008年奥运会创奥运会电视收视史新纪录,全球47亿人,约70%的世界人口观看北京奥运会,参见http://cn.acnielsen.com/site/9.4-cn-11.shtml。

[22]〔澳〕K·吐依、A·J·维尔:《真实的奥运会》,朱振欢、王荷英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第173页。

[23]王庚年:《多语种采访多媒体联动新媒体应用把握奥运报道国际话语权和舆论引导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9期。

[24]详见《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兴奋点是什么》,http://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8-07/15/。

[25]张咏华、王施思:《北京奥运会公众想从传媒上获知什么?——北京奥运会开幕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新闻记者》,2008年第9期。

[26]〔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99页。

[27]〔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98页。

[28]同上,第9页。

[29]如开幕式报道中随处可见的类似表述:“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奥林匹克运动与五千多年传承的灿烂中华文化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人类文明气势恢弘的新篇章。……以新颖的创意、浓郁的中国风情、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林匹克与中华文明交融交汇的华丽乐章。……这些空灵简约、韵味深长的艺术表现,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喜迎奥运的激动之情和对和平、和谐的真诚追求。……生动诠释了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主题”。详见央视网www.cctv.com 2008年8月9日《新闻联播》对开幕式的报道。

[30]〔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麻争旗等译,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72页。

[31]〔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106页。

[32]〔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第5页和第116页。

[33]赵化勇:《充分发挥东道国主播台作用努力塑造国际一流大台形象——中央电视台奥运报道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9期。

[34]详见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官方网站“新闻发布会直播”部分http://www.beijing2008.cn/live/pressconference/。

[35]〔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媒介事件》,麻争旗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第9~10页。

[36]详见《尼尔森调查显示:七成的境外观众认为北京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具有现代气息》,http://cn.acnielsen.com/site/9.4cn_000.shtml。

[37]陈力丹:《奥运报道让各传媒充分展现职业水准》,详见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892(2008年10月19日上网)。

[38]详见:中国政府门户网站《外交部就实施外国常驻新闻机构记者采访条例答问》,http://www.gov.cn/xwfb/2008-10/18/content_1124294.htm。

[39]详见:中国政府门户网站《柳斌杰出席北大新闻学研究会成立90周年开幕式》,http://www.gov.cn/gzdt/2008-10/28/content_1133823.htm。

[40]展江:《审慎而积极地调整国家—媒体关系——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解读》,详见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902(2008年10月23日上网)。

[41]陈力丹:《论胡锦涛传媒工作新思维》,详见中华传媒网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5869(2008年10月13日上网)。

[4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第4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