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音响蒙太奇的意义

广播音响蒙太奇的意义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广播音响蒙太奇的意义应该说,在广播音响报道中谈音响的蒙太奇,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话题,因为从音响角度系统谈蒙太奇的还不多。当然,广播中的蒙太奇现象其实早有人注意到,并开始研究。具体讲就是应该知道广播中还有另一种“语言”存在,即“蒙太奇”语言。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连贯式蒙太奇连接了。上述分析说明,在广播中,研究音响的蒙太奇连接是有意义的。

第一节 广播音响蒙太奇的意义

应该说,在广播音响报道中谈音响的蒙太奇,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话题,因为从音响角度系统谈蒙太奇的还不多。当然,广播中的蒙太奇现象其实早有人注意到,并开始研究。[1]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值得重视呢?先举几个值得大家思考的反面例子。

某台一个直播的新闻节目,主持人播报完新闻后,随手垫了一段音乐。本来,在直播的新闻节目间隙垫乐很常见,但那天最后一条新闻的内容是目前全国有多少万职工下岗。主持人紧随其后推出的音乐是《回家》——即美国著名萨克斯演奏家凯丽金(Kenny G)演奏的那首曲子。这首乐曲应该不是主持人特意准备的,而很可能是CD机中现成的东西。可此时,这位主持人未意识到,前面刚播完“下岗”,后面就放《回家》,细心的听众听了难免会产生联想。

某台一位主持人在一次娱乐节目中因猜谜语给自己惹来了麻烦。猜谜语能有什么麻烦?谁会想到,他出的谜语,前一个谜底是“匪”,后一个谜底是“共”,结果就有听众向台里反映了。

这两件事令人深思,它使人意识到,作为一名广播工作者,除了必备的政治素质之外,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素养。具体讲就是应该知道广播中还有另一种“语言”存在,即“蒙太奇”语言。这个问题,有可能发生在语言与音响的连接之中,也可能发现在语言与语言的连接之中。

其实,类似的现象在广播中还有很多,只是我们司空见惯,不大注意罢了。比如:“打点”、“报时”。我们都知道,过去广播中“打点”是打5声(4短1长),然后报:“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后来不少广播电台感觉“刚才最后一响是”有些多余了,于是打完最后一响之后只说“北京时间几点整”,而前面的“刚才最后一响是”则省略了;再后来,感觉打5下也多余了,于是就打1下。还有的电台,感觉报时都多余了,干脆打点后改为一句宣传语或一句温馨提示。如果按照现在这种新型报时方法来说的话,这已经是一个标准的连贯式蒙太奇衔接了——没有任何语言,但大家都知道这是在打点报时。从这个例子中大家会发现,这种打点报时不断简化却依然能够让大家听懂,它所依据的正是一种蒙太奇思维——一种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产生以及应用的思维。

再比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有一个很独特的东西,一听就知道是中央台的风格,即:录音新闻在出采访录音时,只介绍被访人的职务和姓名,而省略了后面那个非常重要的“说”字。这里,恐怕不会有谁会听错,认为这个名字和后面的音响没有关系。但是,第一个这样使用音响连接的人很了不起,因为是他发现,省去一个“说”字,把两个看似无关的内容放在一起,同样能表示一种明确的含义。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标准的连贯式蒙太奇连接了。而有趣的是,现在这种风格大有“星火燎原”之势,很多地方台也开始模仿。请看:

播音员:匆忙赶到的颜昊、颜旻两兄弟先拉开一辆出租车的车门,把趴在方向盘上已经昏迷的驾驶人拉出来,送到安全的地方,紧接着,又跑向另一辆正在燃烧的出租车。颜昊:

【音响】跑过去以后,发现那个车已经变形,司机已经昏死过去了,怎么拍也拍不醒,车上的火越着越大,整个发动机都着了,都着到前座了。就是司机的方向盘,已经有火了。我说赶紧,先把这个人弄出来吧,就想打开这个车门。

播音员:颜旻:

【音响】玻璃是封着的,我们又使劲拽这个门,结果门已经变形了,根本撬不开。

播音员:颜昊:

【音响】最起码我们也都练过,有点劲儿,结果车门没拽开,把外面那层铁皮拽下来了,拽下来铁皮以后,里边还有两层,又拽下来一层,最后一层实在拽不动了,我说不行,咱别管门了,把人弄出来。

播音员:颜旻:

【音响】门的窗户完全是给掰烂了,掰烂以后,这个窗户就有了一块儿位置,我们两个人就开始将这个驾驶员往出走。

……

——《生死营救三分钟》(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

这个例子中,主持人的串词简单到只剩了念名字,但谁都知道是什么意思。

上述分析说明,在广播中,研究音响的蒙太奇连接是有意义的。避免音响连接产生“负效应”,有意识地产生和放大“正效应”,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