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编纂说明

》编纂说明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编纂说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育济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是对2002年前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状况的系统梳理。该书编纂过程中的学术收获颇丰,其中最重要的是厘清了“文化产业”的概念生成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最初亦立此为“编纂起点”,故相关卷帙得以先期完成。这应是我国学者关于“文化产业”观念的第一次比较明确的表达。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编纂说明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王育济

内容提要:《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是对2002年前(即党的十六大提出发展中国文化产业的战略部署之前)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状况的系统梳理。资料的检索、汇集、甄选,尤其对大量非电子版资料的手工翻检,以及停刊资料的查找,是该书在资料整理方面的主要贡献。该书编纂过程中的学术收获颇丰,其中最重要的是厘清了“文化产业”的概念生成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

关键词: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文化产业概念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2003—2007年卷、2008年卷已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现在即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是1979—2002年卷。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双重目标,引发了文化产业研究的热潮。《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最初亦立此为“编纂起点”,故相关卷帙得以先期完成。

然而,有关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理论探讨,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9年前后即“强烈萌动”,1990年后已是蔚为潮流,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一批重要学者,也都是在2000年前开始活跃于相关领域的……因而,几经考虑,终又补编了目前的这本1979—2002年卷。至此,近30年来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学术历程方得全线拓通,而近30年来有关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各种资讯亦更臻完备。

与已经出版的各卷相同,1979—2002年卷的编纂定位仍然可表述为:第一,国内首次编纂出版,按年度持续反映中国文化产业理论走向和研究水准的大型学术文摘类权威著作;第二,文化产业研究领域中信息容量最大、资料索引最全的大型权威工具书。但本卷的编选体例则略有变化:(1)年度权威论文选编,体例与选编标准未变。(2)年度重要学术观点选编,本卷变通为“年度学术会议综述”选登,可大致兼备“年度重要学术观点”的若干内容。(3)业内亮点评价集成:统计、分析与结论,本卷将这一栏目与下一栏目合并为一。(4)业内典范综合考量:理论的张力与实践的自觉。(5)年度著作总目索引,体例与原则未变。(6)年度论文总目索引,体例与原则未变。但本卷在“年度论文总目索引”中将《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和《中国文化报》四大报纸单设为“索引”,其中《光明日报》与《中国文化报》完全通过人工检索完成。(7)年度硕士、博士论文总目索引,体例与原则未变。

与2003—2008年诸卷相比,本卷资料的检索、汇集、甄选等工作的难度更大。一方面,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依附到独立的发展过程,因而确定早期文化产业研究论著的标准和资料索引的探微寻源等等,均颇费周折。另一方面,在本卷的编纂中,因技术及授权限制等原因,而不能通过网络检索的论文则更多,部分有价值的、几近散失的论文,则需通过与作者沟通才能获得。此外,改革开放之初的许多期刊、报纸由于停刊或改名已很难查找。如《文化管理》仅在1985年、1986年出版了两期,后来又以“文化发展政策与研究”为名出版过一期。该刊在文化市场兴起和文化管理学初创时期曾经产生过影响,我们是在掌握基本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几经补缀方获得其中资料。

1979—2002年卷编纂过程中的学术收获颇丰,其中最重要的是厘清了“文化产业”概念生成这一悬而未决的问题。

关于“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学术界往往简单地归源于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概念的转译。其实,“文化产业”概念的生成非常“中国化”。

“文化大革命”时期,蔑视知识分子,蔑视文化人,蔑视知识、文化、教育、科技的言论甚嚣尘上,其中最极端的言论就是“知识越多越反动”。“文革”结束之初,理论界对上述问题的拨乱反正就主要沿因着以下思维而逐步开展: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因而,知识分子的工作,包括他们的作品、论文、表演、教学等等,同工人做工,农民种田一样,“是创造出有各种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例如,“教育部门的产品没有独立的表现形式,是一种精神产品,但它直接满足了社会成员的文化需要,满足了发展劳动能力的需要,是一种发展资料。”所以,知识分子的工作不是“越多越反动”,而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生产部类或产业门类。——但这个门类又与农业、工业不同,是这两个门类之外的另一个生产门类;于是国外有关第三产业的理论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从知识分子的价值推衍到知识产品(精神产品)的价值,又从知识产品的价值推衍到知识生产部门的地位,使得“第三产业”的概念在1980年前后即为中国学术界所关注。尽管当时学术界对“第三产业”的理论存在“姓资”、“姓社”的争论(如孙冶方就激烈反对将“第三产业”的理论引入社会主义的经济学范畴之中),但“第三产业”作为一个包含着知识生产在内的术语,却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产生了非常直接的影响。如1981年人们就已经注意到了:“为什么要这样来划分三次产业?按英国经济学家费希尔的说法:‘这些术语在某种意义上是与人类需要的紧迫程度有关——第一次产业为人类提供满足最基本需要的食品,第二次产业满足其他更进一步的需要,第三次产业满足人类物质需要以外的更高级的需要,如生活中的便利、娱乐等各种精神上的需要。’”后来文化产业中的“娱乐休闲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理论渊源,由此可见端倪。

随着对“第三产业”的讨论,学术界认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消费等与物质产品不同的精神产品,应当从一般服务、消费门类中分离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产业。1981年钱学森率先提出了一个专门界定上述内容的新概念:第四产业。钱学森认为:“科学文化事业不是消费,而是生产,不同阶段的生产而已,所以称为产业。”“产业就要实干,要像搞农业生产、工业生产那样来搞我们的科学文化。”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但把“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创造精神财富的行业”独立出来,进行“产业化”生产的思路已经十分清晰,“文化产业”的概念呼之欲出。这应是我国学者关于“文化产业”观念的第一次比较明确的表达。可能正因为如此,当1986年李向民提出“精神经济学”的概念时,即引起钱学森的极大关注。李向民后来在《钱老指导我研究文化产业》的文章中对此事的回忆,也可大致说明钱学森的“第四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

与钱学森提出“第四产业”和将文化“称为产业”的同时,日本学者日下公人关于在“较发达的第三产业的基础上”、“向文化产业化进军”的观点也在1981年被中国学者专门译介到国内。当时中国学者对“文化产业化”的理解和界定竟是如此透彻和到位:“要把文化、艺术、文明商品化、产业化,像商品一样进行买卖交易,为社会服务。”

上述几个过程的逻辑推演,主要体现在本卷年鉴所选编和关注的下列论文中:

1979年孙长宁等人在《经济研究》第6期发表的《试论社会主义精神生产》、1980年2月2日肖灼基在《人民日报》发表的《应该把教育看作生产部门》、1981年于光远在《中国经济问题》第1期发表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1981年5月5日罗浥尘、施宗全在《文汇报》发表《服务人员不创造价值吗?——从第三次产业谈起》、1981年6月17日钱学森在《人民日报》发表的《重视科学文化,发展“第四产业”》、1981年李江帆在《华南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发表的《略论服务消费品》、1981年王北辰在《经济研究参考资料》第140期摘译日本学者日下公人的《第三产业(服务业)——从文化论的观点》等等论文中,可以大致勾勒出“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生成的背景和线索;并从不同角度反映了1979—1981年间即改革开放初期学术界在文化产业问题上的强烈萌动。

此后,随着诸如收费音乐茶座、文化咨询公司、文化个体户的出现和文化市场的兴起,有关中国文化产业的学术理论研究也有了更新的进展,“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整词”也开始见诸报刊。“文化产业”作为一个严整的学术概念最早被使用,应该是在1987年《求索》杂志第6期的《试论文化艺术的商品性质及其调节机制》一文中。作者李军在这篇文章中12次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他虽未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进行定义和界定,但12次使用“文化产业”所表达的内容则是完全一致的,如“政府对文化产业的管理更多通过市场,借助市场机制完成客观调节和监督”,如“社会主义文化产业要大力、健康地发展,必须实行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有关结合的调节方式”,等等。

1988年,李建中在《人文杂志》第3期发表《论社会主义的文化产业》,这应是第一篇以“文化产业”为标题的专题论文。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还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明确的分类,实为近十几年来“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一表述模式的最早开端。

可以肯定的说,1987年前,国外关于“文化工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概念并没有为中国学术界所关注,这些概念的译介和流行,都是后来的事情。所以,“文化产业”的概念并不是“文化工业”的简单转译,它的生成,与改革开放之初对知识分子地位的认定、对知识产品价值的认定、对知识生产部门和行业的认定有着直接的关联;同时,它的流行,也与“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自身所具有的“望文生义”的优势有关——无须定义和界说即可粗知内涵。而也正是因为后一条原因,“文化产业”这一概念才能超越“文化工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等等外来概念,为中国学术界和社会普遍接受。据对《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收录的2001年前的论文篇名索引统计,其中,篇名中含有“文化产业”的共计724篇,含有“文化经济”的共计69篇,含有“文化工业”的14篇,含有“文化创意”、“内容产业”的只有零星数篇。这足以表明,“文化产业”这一概念一开始就具有压倒其他概念的绝对优势

至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2002年,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不但使用了“文化产业”的概念,而且将“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对举。显然,在学术界和政府层的共同选择下,“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个通用而稳定的概念性术语。

1979—1988年是中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头一个十年,1988年《中国文化报》在全国报刊中率先开设“文化市场”专栏,标志着有关文化产业的学术理论研究进入了新的十年。1989年,国务院在文化部设立文化市场管理司,可以说是我国文化市场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关于这一点,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高占祥早在1986年就有明确论述:“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环境,要求我们开拓两个市场(国内、国际),获取两个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必须改变‘文不经商,士不理财’的旧观念,树立文化经营观念,把文化事业逐步从‘福利事业型’转化为‘经营管理型’,向管理要经济效益,以管理求生机。”

在此后的十余年中,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文化市场的发展,关于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关于文化经济与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的概念与定义,关于文化产业的名称表述(文化产业、文化工业、创意产业、内容产业、版权产业、文化经济、精神经济等等),关于文化产业的分类,关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关于第三产业、第四产业、第五产业与文化产业,关于文化政策、文化体制与文化产业,关于大众文化与文化产业,关于国家文化安全与文化产业,关于历史人文资源与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关于文化经纪人与文化产业,关于艺术管理、文化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和学科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得到了广泛讨论,胡惠林、叶朗、谢名家、金元浦、熊澄宇、花建、沈望舒等成为这一领域中最为活跃的一批专家。

与此同时,文化的“产业化”、“商品化”所引发的负面问题,也引起学术界高度关注,程代熙、陶东风、尹鸿、何祚庥等都曾对此发表过深刻意见。

1997年《中国文化报》开设“文化产业”专栏,1998年国务院在文化部设立文化产业司,都对文化产业的研究产生了推动和导向的作用。1998年,跨世纪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高级研讨交流会在北京召开,1999年,欧亚文化产业和文化发展国际会议在北京召开,2000年11月,首届中国文化产业论坛年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召开,会后发表了题为《中国文化产业:入世前的自检与前瞻》的会议综述。政府层的高度重视,紧密出台的文化产业政策,一系列大规模、高水准的学术研讨以及学术界冷静的自检、理性的思考,标志着中国文化产业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更为自觉,也更为扎实的新时期。

这一时期,有关文化产业各个行业的研究则更为活跃。出版产业、旅游产业、广告业、电影产业、娱乐产业、艺术产业等相对传统的产业门类,以及电视产业、网络数字产业等新兴传媒产业,虽然其各自研究的领域和关注的角度千差万别,但却都在“文化产业”“文化市场”的总体框架下得到了更为深入的理论阐释。休闲产业、会展经济、教育产业、体育产业等新的行业概念也在这一时期被提出,例如“体育产业”就是在激烈的“学术概念”的争辩中,最后变通为“工作概念”才写进了1993年国家体委的《培养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中。

《中国文化产业学术年鉴(1979—2002年卷)》就是以上述内容为主线,通过权威论文的选编、会议综述的梳理和年度研究论著的汇总,以系统反映这一时期中国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走向和学术水准。

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979—2002年间,有关“商业文化”、“消费文化”和“文化力”的讨论,也都对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虽然这些讨论的理论重心是“商业活动中的文化因素”,而不是“文化的商业化”问题;是“消费活动中的文化心理、文化习惯”,而不是“文化产品的消费”问题;是“文化所能产生的影响力”,而不是“文化产品的影响力”问题。但由于所有这些讨论都强调了文化与经济的密不可分,强调了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性,因而,都从不同的方向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

在1979—2002年卷中,“理论的张力与实践的自觉”栏目仍以彩页的形式呈现。选登相关典范的原则、目的与其他各卷相同。但本卷彩页更为关注所选典范的“开创”意义,以凸显中国文化产业兴起、发展阶段中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鹄的。在一定意义上,本卷的彩页构成了年鉴最具史料价值和最有启迪意义的组成部分。具体来说,本卷年鉴彩页选登的典范,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在经营体制上具有突破意义的文化团体,在运作模式上具有领先意义的产业集团,如1984—1991年的宁夏话剧团,1979—1999年的“外研社模式”,1994—1998年的“疯狂英语”产业链等。(2)国有大型文化产业集团改制,如1996—2000年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国少儿新闻出版总社的组建与发展战略等。(3)新兴文化产业,如光线传媒的初创,1998—2001年的海虹建造数字娱乐王国的理念与实践,2001年浙江省五大营利产业网站,20世纪90年代中国电子出版物开发的典范群体,1985—1995年中国书报排印技术的伟大进步等。(4)新闻出版、广告会展、旅游休闲、艺术产业、体育产业中具有示范意义的项目,如市民报的崛起,《南方周末》的人文理念,1987—1998年的《广而告之》,1999年首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产业化运作,2000—2001年杭州奠基“世界休闲之都”等。(5)港澳台文化产业项目,如1957—1987年的香港“旅协”与香港旅游业,1977—1995年台湾漫画业的繁荣和外销,1978—1995年台湾新型旅游模式的形成和完善,香港赛马(慈善)有限公司与赛马产业,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与2001年前的澳门旅游博彩业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1979—2002年卷选登的业内或区域典范,所反映的业绩和理念大致发生于1979—2002年间,有的属于1979—2002年间的某个特定时段;但也有的时间跨度较长,超出了1979—2002年的范围。作为一本2009年出版的年鉴,上述几种情况的出现都是合理的。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ilation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Academic Annual(1979—2002 vol.)

Wang Yuji

Abstract: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Academic Annual(1979—2002 vol.)is a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theoretical status of the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before 2002,in which the 16th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roposed the strategic pla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Information retrieval,collection and selection are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the compilation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Academic Annual(1979—2002 vol.),it is especially pointed to the great quantity of non-electronic version of information by manual searching,as well as searching the ceased publications.

A plentiful of rusults had been made in the compilation process of China’s Cultural Industry Academic Annual(1979—2002 vol.),and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among them is the concept-generating of cultural in-dustry,a long-pending question,had been clarified.

Key words:China’s Cultural Industry;Academic Annual;1979—2002 Vol.;Concept of Cultural Industry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