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播传播方式特征

广播传播方式特征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广播传播方式特征近些年来,关于“广播是否是弱势媒体”的争论曾经让人们感到迷惑,一方面,人们对北京、上海等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广播的显著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于是有些人发出“广播的第二春天”已经来临的感慨;另一方面,近些年广播在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范畴内广告经营额度依然较低,每年大约徘徊在2%左右,广播广告经营规模弱小已是不争的事实。

第一节 广播传播方式特征

近些年来,关于“广播是否是弱势媒体”的争论曾经让人们感到迷惑,一方面,人们对北京、上海等文化经济发达地区广播的显著快速发展有目共睹,于是有些人发出“广播的第二春天”已经来临的感慨;另一方面,近些年广播在报纸、电视、杂志等传统大众传播媒介范畴内广告经营额度依然较低,每年大约徘徊在2%左右,广播广告经营规模弱小已是不争的事实。正确审视广播媒介的传播特征是全面客观认识这个问题的重要前提。

“在电传输系统和声音符号系统共同制约下,广播形成了具有一系列基本特征,而且相当稳定的传播方式。这些基本特征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原生性特征,他们是传输系统和声音符号系统相结合的直接结果,可以说是广播‘与生俱来’的,一般都同时兼具某种优势和劣势;一类是派生性特征,他们是在广播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人们为扬广播之长或抑广播之短所作的一系列自觉努力的结果。”[1]

一、广播媒体简史

表2-1 广播媒体技术演变年表

img6

续表

img7

在电传输系统和声音系统的共同制约下,广播传播方式具有原生性和派生性特征两个方面,原生性特征是电传输系统和符号系统相结合的直接结果,可以说是广播“先天”所具有的内在禀赋;派生性特征是广播在发展过程中技术不断改进、演变而形成的。

二、广播传播方式特征

(一)远距离

声音一旦插上电翅膀,它的传播速度每秒可达30万公里,传播范围与发射功率成正比,也就是说顷刻间可以到达任何拥有接收设备的地方。远距离这一特征,对于广播来说,意味着优势与劣势同在。传输增强了声音的传播速度,扩大了它的覆盖范围,同时使声音传播脱离了具体的语言环境,丧失了除声音以外的其他辅助手段,又不具有面对面的直接反馈,难以随时改善表达,弥补缺陷。

(二)线性

电传输或声音传播的流程,都与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由广播传输系统和符号系统共同决定的,只能即时收听,不能或不易保存,不能倒检索,不利于再传播。线性传播的弱点多于长处,不以传播者或接受者的意志为转移,除了在认识和适应这一特征的前提下设法消除它的弱点,别无其他选择。

(三)非实体

因为非实体传播,广播不受空间和其他传递条件限制,快捷、远距离传播信息,为传受双方提供很大方便。广播把信息送到受众的耳边,赋予受众极为丰富的听觉想象,但受众只能听,而不能看到或触摸到。

(四)一对众

广播以线性传播、非实体的传播方式直接诉诸听说,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时刻与听众的关注重点和心理期待保持一致,才能吸引听众持续收听,广播工作者需要自觉把握和恰当体现这一特征,在广播节目中使用一切能够吸引收听的手段。例如广播新闻节目中大量的音响报道,服务类或者谈话类节目“一对一”的更富于亲和力的传播风格,娱乐节目精彩纷呈的各类音效,通常是吸引广播受众,增添节目影响力的基本手段。

(五)多制式

传播技术的发展,推动广播从制播到传送各个环节朝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如调幅、调频、立体声、数字压缩技术等。数字广播电台可以提供任何形式的多媒体节目服务,这是与传统模拟广播技术最显著的差异。

(六)接收机动性

收音机的小型化、数字化和多功能化,使收听广播越来越成为个人的接收行为,车载移动收听,手机、网上在线下载收听等使广播成为接收机动性最强的现代媒介。

综上所述,从第一到第四个方面属于广播的原生性特征,第五和第六属于派生性特征。原生性特征具有传播优势与劣势并存的两重性,优势特征是潜在的,只是提供某种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劣势则相反,它是实在的,要是不能加以克服,就必然导致某种传播障碍,从而也可能抑制优势的发挥,影响以至削弱传播效果。

在未来发展中,广播媒介必须不断发展和完善派生性特征,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广播的传播优势,增强原生性特征的积极作用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