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管理与推动要有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管理与推动要有创意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化是资源,创意是思路,产业是出口,文化产业的规划要有战略眼光,规划和论证要科学并符合实践情况。

文化创意产业的规划管理与推动要有创意

任晓峰

摘要:从大芬油画村的产业发展实践出发,分析了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存在的“四化”现象,提出从基本理念、规划管理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进行创新,强化创意的渗透和贯穿。文化是资源,创意是思路,产业是出口,文化产业的规划要有战略眼光,规划和论证要科学并符合实践情况。要抓好创意人才、产业队伍、经纪人环节和消费者群体等四个部分内容,并把创意真正用工业化的手段制造产品,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完整的产业标准。衡量文化产业园区要立足于经济效益,文化产业的研究和创新要立足于产业发展的实践。

关键词:文化产业 理念 创意 战略规划

大芬油画村是文化部命名的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世界闻名的商品油画的集散地。大芬油画村的产业主体是批量加工和生产商品油画,大部分批量出口到国外。1999年,我们当地政府开始关注大芬村的时候,当时的大芬村只有一两个小型油画企业,沿街开了十几家经营门店,年产值也不过一千万元左右。到2007年8月,大芬油画村已经有760多家经营门店,30多家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约一万多人,年交易额达到5亿多元。从2003到2007年,大芬油画村的产业发展规模基本上是每年翻一番。我从1999年开始参与大芬油画村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从多年的一线工作实践中,我深感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从概念与观念、理论与理念、规划与管理、政策与法规、宣传与推广等方面都要有创意。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和观念转换要有创意

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多年以来大家一直都在探讨,到底什么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所包含的范围有多大?比如油画这个行业,油画的创作和临摹是文化产业应该不容置疑,但生产画布和画框的工厂算不算文化产业?生产画框的木材厂是不是文化产业?目前,许多省市已明确将印刷业纳入文化产业的范畴,但专门印刷账本发票的印刷厂能算文化产业吗?因为账本和发票根本不能算作文化产品。诸如此类的概念问题一时很难理清楚。政府部门在统计文化产业产值的时候,就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不知道该统计到什么范围。因为目前国家还没有制定出文化产业的衡量标准,比如说主体产业是什么,附属产业是什么,外围产业是什么。记得有一个城市在举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时候,有一家从事洁具生产的企业也报名参加展会,但他们展示的产品是坐便马桶,这个马桶是不是文化创意产品呢?企业认为这个马桶属高端的设计产品,有很多的文化内涵和创意在里面,应该算文化创意产品。所以主办方也没有办法把它排除出去。

在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和范畴还不是十分明确的情况下,我们讲文化产业、讲创意产业的时候,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文化”和“产业”两个词上。如果单讲创意,现今社会的每一个行业基本上都有创意。所以我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范畴应该这样划分:文化是创意的先决条件,创意必须以文化为前提,然后把创意和市场结合起来,最后才能落脚到我们所讲的产业上。关于文化、创意和产业的关系,我比较赞同这样一个说法:文化是资源,创意是思路,产业是出口。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界定概念的同时,还有一个转换观念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文化发展以事业为主体,所有文化机构,馆、团、院、所都是文化事业单位,所有从业人员都是文化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大专院校的文化艺术专业也以专家学者型人才为培养方向,多年来,对于“文化产业”这一概念的认识,在我国基本上还属于空白。进入21世纪后,国家开始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产业,由于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缺乏,各地基本上都是从事业机构的转型人才中物色产业管理人才。多年来从事文化事业的干部职工、专家学者对文化产业的认识就面临一个观念转变的问题。然而观念转变需要一个漫长的接受和适应过程,这就要求这批事业型的干部职工和专家学者面对文化产业要有更新观念的意识,也就是要在这个问题上有创意。这两年来,国内许多地方在热火朝天地发展文化产业,一夜之间建起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或产业园区,但有些所谓的产业基地实际上只是政府拿了一大笔钱改造了一下环境,形成了一个具有艺术元素和文化氛围的园区,引进了几十个艺术家在里面从事创作,根本没有考虑是不是能形成产业规模,能不能建立起一个产业队伍,有没有消费市场。这些问题如果不考虑,这个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从事的实际上还是文化事业。我觉得要衡量一个基地或园区是不是真正在搞产业,主要应该看这个园区或基地在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经济效益,而不是看它的宣传册做得有多漂亮。不考虑投入与产出,那绝对不是产业的做法。

观念不转变,就会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进程,因为一些观念没有转变过来的专家学者难免会以文化事业的标准来衡量文化产业。大芬油画产业在发展过程中,美术界的某些专家就从专业美术发展的角度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提出了许多批评的意见。在他们看来,油画作为高雅的艺术品,怎么能够批量生产呢?美术创作怎么能走这样的路呢?社会上一些自视清高的专业画家更是视大芬油画村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而不及。以事业的标尺来衡量产业,这两个概念就混淆了,从而使文化产业在发展之初就遇到了好多的非议和诟病。

二、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和理念提炼要有创意

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算起来也有好几年了,但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研究最近两三年才刚刚开始,因而一线工作者一直感到缺乏一种系统的符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实际的理论作为指导。随着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热潮的兴起,一些大专院校近几年都纷纷开办了文化产业方面的系(专业),建立了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对于理论的研究应该说是形成了一定的氛围,也跟上了产业发展的进程,取得了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总体来看,国内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专家和学者大多半路出家,真正从事或参与过文化产业工作的人不多,因而文化产业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似乎与当前产业发展的实际结合得不是很紧密。2004年深圳举办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会的时候,也曾组织举办过相关的文化发展论坛,邀请了一批国内文化艺术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出席。当时许多专家和学者虽然在文化艺术的教学和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但此前并没有真正接触过文化产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就讨论得不是很深入,基本上只谈及到皮毛的东西,真正能触及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意见很少。

作为理论指导,我认为每个产业的发展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产业理念。我们在推广和宣传大芬油画产业的时候,就结合大芬油画村的产业实际,于2004年率先提出了一个产业理念:“艺术与市场在这里对接,才华与财富在这里转换。”这个是一个很明确的定位,这个理念一出台,就把我们大芬油画村与国内其他美术院校、美术馆及画院从本质上区别开了,也就是把美术产业和美术事业区别开了。一方面我们要把艺术和市场结合起来,如果只有艺术,没有市场,这个产业的链条就连接不起来。另一方面,我们要把艺术家的才华转换成财富,让市场给艺术家的创作用价值来定位,这才能完整地实现从创意到产业的转换。根据这一理念,我认为文化产业的主体应该由四个部分组成,即创意人才、产业队伍、经纪人环节、消费者群体。只有这四个因素联合起来,这个产业的链条才是完整的。如果只有创意,没有形成产品,没有人把这个产品生产出来,没有人把这个产品销售出去,这个创意没有转换成人民币或美金,那么从产业的角度讲,这个创意就是没有价值的。产业一词在英文中就包含工业的意思,创意产业就是要把通过创意形成的产品用工业化的手段制造出来。要工业化就要有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要有一个完整的产业标准。

三、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规划和开发管理要有创意

前面说到,这几年各地政府都在轰轰烈烈地建设产业园区,在建设产业园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切合实际的理论作为指导,对产业的观念没有转换过来,许多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出现了拍脑袋工程,领导说建一个产业园区,政府就马上拿出一大笔钱,划出一块很好的地,建起了一栋栋漂亮的厂房,但到底要搞什么项目,一时好像还没有谱。所以好多产业园区便盲目上马,没有一个合理的科学规划。就我们大芬油画村本身来讲,通过近两年连年翻番式的发展,到目前大芬村内的地盘已经饱和了,本来就是一个小自然村,现在已经开发出了近800家经营门店,再想多增加一家门店都没有地方。那么今后几年怎么发展?还有就是大芬油画村的十多家有点规模的企业由于找不到合适的专用厂房,政府也没有规划建设专门的产业园区,他们就只好各自为政,哪里房租便宜就往哪里跑,有的厂每年都要搬一回家,这无形中就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由于没有做好产业发展的全面规划,在本地市场无法容纳的情况下,企业便只好向外扩张。近年来,大芬油画村的经营者在北京、上海陆续开了好多画廊,最近还在北京南四环边上的集美家居城开发建设了一个北京大芬油画城,总面积有5万平方米。这些事例就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就是政府在开始着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候,一定要邀请专家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摸准国内外市场的发展趋势,然后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趋势,制定出该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包括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总体规划中应该包括产业园区、交易平台、培训基地、旅游观光等功能区,而产业园区中又包括生产加工区、产品展示区、交易洽谈区等功能区。这样,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按照规划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发展规划,只从眼前出发建设一个园区,发展五年、十年以后,作为孵化基地的产业园区孵化出来的这些企业成长壮大了以后怎么办?而且还要考虑到这些孵化出来的企业又会不断孵化出新的企业。就像我们油画村那些企业,都是由以前画工成长为企业家的,这些画工画了十多年以后自己当了老板,每一个老板都带出了一个企业,再过几年他们企业的画工又变成了老板。根据这种发展趋势,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远的时候一定要有远见,要有创意,既要考虑眼前的发展现状,更要考虑长远的发展态势。

但是,纵观国内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能够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地方并不多,很多地方都是召开一个会议,下达一个任务,批出一个地块,拿出一笔资金,建设一个园区。而且好多地方竞相仿效,毫无创意。你搞油画村,我就搞国画村、书法村,而全国各地纷纷建起的动漫产业园区,其数量之多可谓空前。于是我感觉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某些地方似乎出现了“四化”现象:只要中央一提倡,不管有没有条件,有没有市场,先找一块地,投上几个亿,建一个文化产业园区再说,没有科学规划,只靠理想和热情发展文化产业,这就是“理想化”;文化产业发展热潮迭起,各级政府大会小会都在讲文化产业,一时间,文化产业“园区”、“基地”遍地开花,文化产业博览会、交易会风起云涌,一些地方甚至把发展文化产业当成一场运动来搞,这就是“运动化”。全国各地你追我赶,大搞文化产业运动,运动化的结果是形成了很多文化产业的泡沫,这就是“泡沫化”;由于没有遵循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这些泡沫化的产业“园区”或“基地”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其最终结果只能无疾而终,化为虚无,这就是“虚无化”。用“理想化”、“运动化”、“泡沫化”、“虚无化”来概括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不良现象,表面看来好像有点不识时务,但我觉得这“四化”当中所反映出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文化产业主管部门的认真反思。

文化产业的开发和管理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以市场为导向,该上马什么项目,不该上马什么项目,事先都必须进行认真的市场调查。如果不以市场为导向,人为地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拍脑袋定项目,那最终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文化部文化产业司王永章司长对计划经济模式下政府投资拍摄电影的做法有一个很形象的概括:“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主要观众,获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如果文化产业这么发展的话,那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四、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的制定要有创意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时间不长,但遇到的问题却不少。最突出的应该是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因为从国家到各省市,关于文化产业的政策法规基本上都在起草和出台的过程中,各个地方还相继出台了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的产业发展中,还有好多问题期待国家出台政策予以解决。比如油画在上世纪90年代根本不能算作产品,只能算作艺术品、文物或工艺美术作品。国家海关的产品目录里面没有油画产品的名目,油画产品在出口的时候就不好归类。多年来,油画出口不是按画框、帆布归类,就是按木材、工艺品归类,由于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导致该出口退税的退不了。比如一个工厂有一百个工人给老板画画,老板收了画工的画,把工钱付给了画工,但是没有一个画工给老板开发票,到海关退税的时候没有发票作依据,不但无法退税,还要缴纳相关税费,企业的成本就增加了很多。再比如,大芬油画村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中小企业,税务部门按规定只给180万元的发票,如果企业半年就做完把这180万的发票用完了,再要接单生产,就没办法运作了,因为没有发票客户不给付款,于是这个企业就只能另行注册一个企业,再取得180万元的发票额度。我觉得我们政府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策法规要尽快完善,而且在完善政策法规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要有所创新,而不要局限于已有的框框。欧美等国家对于文化产品基本上都是免税的,而我们国家在大力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为什么就不能给文化产品免税呢?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以外,在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环境改造、管理机制的建立、文化产业的宣传推广、市场开拓、投融资体系的建立等方面,我们都必须有创意地开展工作。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一线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个归结点就是政府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要有创意,要有新思路,要有超前意识,更要突破计划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条条框框。最后我有一个提议,就是希望国内从事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或从事这方面教学的教师和学生,能真正深入到国内目前比较活跃、市场化机制比较成熟的几个产业园区去,解剖几个典型,总结一些经验,提出一些问题,并尽快总结出能切实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

作者系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布吉街道党工委宣传部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