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党报集团的五大共性

我国党报集团的五大共性

时间:2022-04-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党报集团的五大共性——党报集团发展现状及趋势剖析聂冷近十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党报集团如雨后春笋,抽枝拔节,茁壮成长。党报集团的这种“一团两制”状况,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报主报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我国党报集团的五大共性——党报集团发展现状及趋势剖析

聂冷

近十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党报集团如雨后春笋,抽枝拔节,茁壮成长。虽然报刊出版市场竞争激烈,并且面临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严峻挑战,但是,由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三级党报都各有一块固有的生存地盘和计划保护,因此,竞争仅仅成全了优胜者,却并没有淘汰低劣者;而新媒体技术则普遍被党报集团所利用,由挑战者变成了党报得心应手的工具。结果是随着国家和各地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各级党报集团可以说全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日子都还过得不错。面对市场和新媒体竞争的双重挑战,虽然不少敏感的党报报人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危机意识,但最起码暂时还是有惊无险。具体地考察起来,不同党报集团的经营运作虽然各有高招,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看到不少共同的规律。下面,我们就来略加剖析。

一、主报事业制子报企业化

我国党报集团的第一大共性是,从管理体制上看,大体都是“一团两制”,即“主报事业制,子报企业化”。也就是说,每个党报集团内都存在着两种运行体制,主报都是所属党委的事业单位,而子报(包括子刊和网站等新媒体,下同)则都是国有企业性质的市场化传媒。

主报所有员工基本上都列入了国家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有的实行自收自支,有的实行财政拨款(拨款又有全额和部分之分),而不管是自收自支还是财政拨款,主报都具有稳定的经费保障,员工工资福利比较平衡而稳定,医疗和养老由国家和地方财政保障;重大设施建设和大宗设备添置等,也可获得财政支持。因此主报实际上仍然处于一种盈亏无忧的“铁饭碗”状态;其人员的录用、解聘和调动都受计划体制的制约,程序较复杂,因而员工队伍比较稳定,人员流动性不大,而且大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若干诸如人浮于事之类的旧体制弊端。子报则除少数甚至个别领导骨干系由主报分派出去的事业编制人员之外,其余职工全都是企业性质的合同制人员。子报从机构设置、岗位设定、人员录用和解聘、收入分配,到业务运营,一律都是实行企业化管理,经营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存亡和员工的切身利益;员工因其业绩的不同,收入档次差距很大;其医疗、养老则实行社会化保障。子报因用人不受计划限制,录用解聘机制灵活,员工必须充分适应岗位要求,能够完成工作任务,才能站住脚跟,否则必遭淘汰。而特别优秀的人才,如果感觉环境不佳,也可能随时跳槽,因而队伍成为一河活水,始终保持着较大的流动性。

这两种不同的体制和状态,决定了子报的工作节奏和生产效率普遍高于主报。以《江西日报》为例,该报业集团的在岗员工总数为1310人,其中编制内员工和编制外员工大约各占一半;而编制内的656名员工中,新闻采编人员才216人,其余近400人都是管理人员,可见管理层面庸员不少,人浮于事的现象难以避免。可是编制外的650多名合同制员工则全都在采编一线紧张工作,可以说没有一个庸员,完全杜绝了人浮于事的现象。再从采编工作量来看,该集团主报250多名采编人员,每天的采编工作总量基本上是八个对开版;而四家子报的约400名合同制员工,每天的采编工作总量基本上是80多个四开版;子报员工的平均工作量是主报人员的三倍多。

党报集团的这种“一团两制”状况,是由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党报主报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种体制将会逐步改变,但彻底的改变则有赖于整个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

二、主报报工作子报报生活

我国党报集团的第二大共性是,从报纸的内容分工来看,大体都是“主报报工作,子报报生活”。

据我的粗略估算,绝大多数党报集团的主报,工作性(包括领导活动)的报道起码都占了新闻报道总量的60%以上,其余约有20%为国际时事报道,20%为比较贴近群众生活的社会热点问题报道等等(理论、文告、副刊和广告除外,其实理论、文告也属于工作性质的东西)。由此可见,我们各级党报的主报仍然坚持着以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围绕所属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报道工作成果和先进典型,推动各项工作为根本职责的办报理念;党报的主报仍然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层层向下传达的工具。因此,尽管历年来,各级党报都在大力倡导“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而且不少党报也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并取得了若干进展,但实际上我们的党报“贴近精神、贴近工作、贴近干部”的总体面貌并没有发生根本的改观。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党报集团中的子报(包括子刊、网站等等),却非常积极而活跃地深入民间,真正地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上迈开了大步,展示了功夫。据测算,绝大多数晚报、都市报、信息报之类的子报,社会生活性质的报道都占了各自新闻报道总量的75%;其余约5%为重大政治事件报道,10%为国际时事报道,10%为奇闻轶事报道等等。因此,这些子报成了真正的民生社会报。他们的办报理念是在党的新闻政策法规和宣传纪律容许的范围内,反映民众心声,提供信息服务,实行舆论监督,促进社会公正,而不再担负指导各级干部工作的责任;思想的开放度和言论的自由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与读者实行互动方面也搞得比较活跃。

党报集团中,主报和子报在内容上的这种分工,很好地发挥了互补的作用;开发了单一党报所难以发挥的那一部分新闻媒体应有的功能。这是党报报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灵活机动的办报策略的充分体现。但是,由于个别党报集团对子报管理不够严格,有的甚至过于放纵,也造成了部分子报为吸引更多的低端读者而一味媚俗、内容荒诞、格调低下等问题。

三、主报讲政治子报抓创收

我国党报集团的第三大共性是,从报纸的功能上看,大体都是“主报讲政治,子报抓创收”。

党报集团大力创办或收编子报,并在发挥功能方面进行适当分工,很好地解决了党报讲究社会政治效益和追求经济效益的矛盾。过去,单一党报的时候,大家都感到这个问题比较棘手,难以把握;不追求经济效益,报社没钱难办事,一追求经济效益,往往又受到“向钱看”的指责。现在党报集团运用主报担负政治任务,子报担负创收任务,鱼和熊掌兼而得之,两方面的效益都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政治宣传艺术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实力也得以迅速发展壮大。

以《江西日报》为例,在集团成立之前,该报年广告发行收入总共才5000多万元。报业集团成立后,到2005年,该报业集团的总收入已增长到2.7亿多元。而很能说明问题的是,在报业集团迅猛增长的总收入中,主报的收入却基本上连年持平,几乎没有增长,占集团总收入的份额也只有20.3%。而子报子刊收入则高达2. 15亿元,占了集团总收入的79.6%。其中仅《江南都市报》一家收入就高达1.2亿多元,是主报的两倍多。

党报集团对一定范围内报业资源的整合,避免了市场的恶性竞争。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之前,该市日报和晚报在同城展开“刺刀见红”的“拼杀”,互相以免费送阅以及看报赠礼等多种“自杀”式的手段去抢占市场份额,结果两败俱伤,双方数亿元的利润都消耗在发行亏损之中。而自从2004年以《温州日报》为龙头和核心的媒体集团建立之后,集团进行了资源优化配置,使集团总资产增加到4.5亿元,年总收入达5.1亿元,成了实力雄厚的地区性报业航母

四、主报凭计划子报走市场

我国党报集团的第四大共性是,从发行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主报凭计划,子报走市场”。

尽管我们的党报近年来普遍提出了“进报亭、进社区、进家庭”的所谓“三进”目标,但实际上,由个人花钱购买党报党刊的读者,还是少之又少。据我调查了解,我国三级党报的自费订阅率,基本上都不到10%,有的甚至不到1%;几乎全都是靠各级党政分任务摊派到下属各机关、部门、学校、工厂、商场、宾馆等单位,用公费或计入企业成本的方式订阅的。可以说,如果没有任务摊派和公费订阅,绝大多数党报党刊的发行量都将全面萎缩,部分地市级、甚至省级党报党刊将可能完全无人订阅。因为各级党报不仅在精神理念上仍然是千篇一律,而且在内容上也有很大的重复面,读者不会花冤枉钱订阅多份思想内容重复的报纸。

党报党刊的这种计划摊派的发行方式,使三级党报基本都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发行纪录。《人民日报》的日发行量基本每年都保持在180万份以上;省级党报和地市级党报则因辖区人口的多少和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省级党报一般日发量在20~50万份左右,只有《南方日报》达到70万份以上;地市级党报一般在1~10万份不等。由于一国人口和订报单位的数量每年相对稳定,不会大起大落,所以各级党报党刊的发行量也每年都会基本保持均衡,也不可能大起大落。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各级党报集团的子报,则全都实行了全面彻底的市场化运作机制。由于子报本身就是应对市场需要而产生,并对准消费者的胃口而炮制的,因此它的商品性质远远重于政治宣传品性质。近些年来,为减轻人民负担,国家严禁三级党报党刊之外的一切报刊搞强制摊派,所以子报的发行全靠读者自费自愿订阅,一般自费订户(包括零售)都占订户总数的90%以上,自愿订阅则几乎是100%。而且,许多党报集团中的子报由于办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为读者所喜闻乐见,因而其发行量往往都远远超过主报。以江西日报报业集团为例,其主报《江西日报》的日发行量通常为21万份,而子报《江南都市报》的日发行量则高达40多万份,是主报的两倍;另一子报《信息日报》的日发行量也达20多万份,与主报势均力敌。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的发行情况具有很大的代表性,除《人民日报》等中央党报外,各地党报集团基本上都存在子报发行量大大超过主报的现象。

五、传播跨媒体经营跨行业

我国党报集团的第五大共性是,从发展趋势来看,各级党报集团普遍在朝着“传播跨媒体,经营跨行业”的方向发展。

跨媒体传播和跨行业经营,是国际大传媒集团的普遍运营模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尤其是近十年来,由于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勃兴,纸质媒体面对着严峻的挑战。除中国之外,世界各国报纸的发行量连年持续下滑,以致引起了“报纸可能面临消亡”的忧虑;因此,跨媒体传播和跨行业经营,更成了报业化解未来可能发生的“消亡危机”的重要手段。

但是,我国党报实行跨媒体传播和跨行业经营则还是近几年来的事。各党报集团实行跨媒体传播的主要做法是,大家无一例外地抓紧时机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抢占网络媒体高地;除报纸版面全部上网外,许多党报集团所属的网站或网络公司还自组了采编队伍,并实行报网互动,使两者相得益彰。党报集团利用自己强大的采编队伍,发展网络新闻传播事业,相对于商业门户网站已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知识产权法规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党报集团还具有向商业门户网站和其他网站销售新闻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因为绝大多数商业网站在相当时期内,还不可能建立起党报集团那样强大的采编队伍。而凭着新闻的优势,党报新闻网站又完全有可能在网络的商业经营上赶上和超越商业网站。例如《人民日报》的人民网、江西日报报业集团的大江网等等,都具有了较大的市场竞争实力。其中《江西日报》大江网2005年的经营收入已达800多万元,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了赢利;而与此同时,江西的几家原本较有实力的商业网站则因全面亏损而不得不退出了市场。除了新闻网络建设之外,有的党报集团(例如广东佛山日报传媒集团)还准备创办自己的电视台,参与影视媒体竞争。党报把新闻传播的多种媒体和新技术都抓在自己手里,实行立体发布,就可以从容应对“报纸消亡”的威胁,从容走向未来。

党报集团跨行业经营也是近些年来突破传统办报理念,求得高速发展的重大措施之一。例如江西日报报业集团就于2002年12月创建了“江西报业信息产业园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大江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西新闻旅行社”等三个非报业经营实体。而浙江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则除了八报二刊一网站之外,还经营了一家出版社、一家书店,加上印务中心、发行中心、物业中心、宁报传媒公司、新文宾馆等等,共有18个经济独立核算实体,实行多种经营,使集团的综合实力明显提高。还有一些党报集团涉足到了房地产及商业零售等更多的行业。

当然,我国报业集团的跨行业经营大都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报业收入还是集团的主要经济来源,他业收入还比较微薄。据我了解,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一家党报集团的跨行业经营收入达到或超过报业经营收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报业集团多种经营人才的不断成长,以及跨行业经营经验的不断丰富,党报集团的多业实力必将大大增强,未来单一报业经营的风险将得以顺利化解。

〔聂冷:江西宜春日报社副社长、高级记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