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动态的语言

动态的语言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八、电视版面:动态的语言一提及报纸的版面语言,人们便会马上想到报纸的字体、版位、版次、修饰、标题、稿件的组合及其负载的隐含信息。电子传媒版面语言有多种构成元素,我们仅选择其中的播出时间、编排顺序、报道量来剖析其非言语传播功能。

八、电视版面:动态的语言

一提及报纸的版面语言,人们便会马上想到报纸的字体、版位、版次、修饰、标题、稿件的组合及其负载的隐含信息。同样,电子传播媒体同样也有版面语言,它们担负着传递信息,特别是传递编辑思想、宣传方针的重要作用。

对于声像结合的电视来说,其版面语言有:播音员(主持人)的衣着、神态、语速、节奏,画面的修饰、题花、标题等都具有隐含信息,对观众理解新闻版面语言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它们不仅是版面语言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版面语言的内容。新闻的版位、组合、编前编后都是版面语言的内容,也向观众透露着非言语信息。虽然,电视新闻的版面语言没有版次,然而,其动态线性传播特点决定了版面编排的动态性,可以说,电子传媒的版面语言是动态的。

对于以声音传播为主的广播而言,其版面语言便是:播音员的语调、语气、语速、语量等副言语特征和节目编排顺序、播出时间、稿件组合等,其版面语言也是动态的。

有许多新闻工作者往往把版面语言认定为除新闻信息之外的辅助手段,从而将报纸、电视、广播新闻本身排除在版面语言之外,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13)。客观的新闻信息由于记者的倾向性不同,对新闻定位不同,报道、拍摄的角度不同,甚至由于记者个性不同,写出来的新闻内容和形式就不同。

有人说:“只要扛起摄像机,真实就失去了50%。”这话是有道理的。以拍摄角度的选择为例:仰拍,人物显得高大;俯伯,人物显得矮小;正面,显得庄重;侧面,显得潇洒。哪一个图像更真实呢?实在难以判断。然而,即使把镜头对准同一事物的同一角度,用彩色和用黑白、用特写还是用全景,其效果也往往大相径庭。更何况海森堡“测不准原理”(The Heisenberg Uncertainty Princip le)告诉我们:观测者及其仪器与被观测现象有着无法摆脱的联系,并且观测行为本身会使观测对象所处的环境也发生变化(14),这个原理对新闻实践不无启迪。在新闻实践中,你能既报道一种现象又在某种程度上不成为其中一部分吗?你能“仅仅”播报一次人质危机而不介入其中吗?这说明客观的新闻事实由于新闻记者的现场介入又以另一番风貌、另一种客观事实呈现了出来。加之,剪辑过程中的一“剪”、一“编”也就很难保持纯粹的客观再现了。所以,新闻作品不仅仅是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还隐含着传播者的编辑思想、宣传方针等非言语信息,从这个角度讲,新闻信息本身也应是版面语言的一部分。

电子传媒版面语言有多种构成元素,我们仅选择其中的播出时间、编排顺序、报道量来剖析其非言语传播功能。

1.播出时间

电子传媒的传播特性,不仅要求传播者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规划来实现传播行为,而且要求受传者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选择和收看相关信息,只有传播行为和接收行为在同一时间同步进行时,才能实现电子传播媒体最佳效益,因此,“时间”便成了传播者和受传者之间一条无形的纽带,时间的安排和选择决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包含了极为重要的、深思熟虑的非言语信息。

在我国,晚上黄金时间第一时段的开始是中央台的《新闻联播》节目,各地方电视台同时转播,《新闻联播》之后,各地方台紧接着安排本地新闻节目,这几乎成了新闻节目编排的一个模式,结果造成观众的收视疲劳,而使观众流向中断,许多人便改换频道去看别的电视节目了,大大降低了传播效果。

基于上述弊端,有些电视台(如北京台)便把本台新闻节目安排在《新闻联播》前的“亚黄金时间”(一般是18:45—19:00)。这时,多数看电视习惯的人已开机准备,在心理上已进入收视状态,捎带就把正在播出的地方新闻节目看了。这样的编排一是比紧接“新闻联播”之后的效果好,二是《新闻联播》一完就可推出本台名牌栏目作为牵头节目以吸引观众,可谓一箭双雕。

我在瑞士工作期间,瑞士各电视台新闻播报的时间安排给我留下的印象极深。法语台、德语台、英语台、意大利语台等新闻滚动播出时间的安排各不相同,一个台在整点播,第二个台就再过一刻播,第三个台就在半小时之后播……这样避免了撞车,使观众随时都能收看新闻而不必再等一个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同时,由于各台对新闻事实的播报角度不同,定位不同,就能使观众了解新闻事实的方方面面,获得更全面准确的信息。这样的相互避让的时间安排客观上形成了各台的配合与互补,使同一新闻事实获得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报道。

再以美国为例。美国许多电台、电视台的节目时间表,是严格按照人们的作息时间、人们的生物钟的节律来安排的。以ABC(美国广播公司)为例,清晨7:00至8:30,即人们上班前,是杂志型节目《早安,美国》,该板块要闻突出,形式轻松活泼;傍晚6:30,是晚间新闻节目,其《今晚世界新闻》和《ABC晚间新闻》是该电视网收视率最高的节目;此后至晚上10:00,穿插安排了三个各具特色的栏目:调查性报道节目《20/ 20》、直播类新闻节目《黄金时间的现场直播》和政治性节目《夜线》。其他类型的节目,如家庭主妇爱看的轻松的“脱口秀”节目一般安排在上午做午饭前,儿童节目一般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影视、娱乐节目一般安排在晚间新闻类节目之后,等等。华盛顿的一家电台在每天早上一小时的新闻节目中,既有地区性新闻,又有关于气候、交通等方面的消息。孩子上学时,母亲们不仅知道是否应为孩子准备好外衣或雨伞,而且知道孩子在学校的午餐吃的是什么……有人用一句形象的话来概括美国传媒这种服务意识和人本化趋势:“当你打瞌睡时,立刻会有人递上一个枕头。”而相比之下,我国的传媒在时间安排上还大有文章可做,大有潜力可挖。

在目前众多媒体并存、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许多电视台延长了播出时间,增加了节目套数,以“扩大播种面积”的方式来赢得更多的电视观众。然而,有些电视台反其道而行之,缩短了播出时间,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办好黄金时间的电视节目,进行“集约化经营”,以精品赢得观众,提高了收视率和知名度,获得了更大的效益。仅从缩短播出时间这一举措上我们就能解读出这些传播机构的竞争策略和指导思想。

总之,科学、合理的播出时间是电子传媒获得最佳传播效果的重要前提。

2.编排顺序

电子传媒新闻节目的编排顺序,同样传播着编辑记者对新闻事件的评价和态度,帮助引导受众迅速鉴别各种事件的意义。

以前,中央台的《新闻联播》有一个“先国内后国际”和“一时政、二经济、三文教、四体育”编排框框的约束,使得一些不重要的新闻常常被安排在重要位置,而一些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却被置于次要地位,使《新闻联播》的收视率一度受到严重影响。1986年1月26日,《新闻联播》一反常规,把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这一令世界震惊的消息作为了头条新闻予以报道,而且,责任编辑还充分运用现场画面,把这条新闻足足编了五分钟,解说词很少,充分发挥了画面语言和现场同期声的叙事功能。新闻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编排顺序这一变动,被喻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突破”,因为它说明了我国新闻传播者开始尊重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把真正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事件编排在头条位置上,表现了传播者对这一突发性新闻重要性的认定,使头条新闻真正成为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军事活动的纪实。

在我国对外广播史上,有这样一件发人深省的事:二十多年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每天用印地语广播,紧接着在相同频率进行乌尔都语广播。几年前,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一个考察团在巴基斯坦深入听众之中去进行调研时,许多听众以婉转的方式提出建议:不要将乌尔都语节目和印地语节目紧挨着排在一起,最好将这两种语言的节目隔开,因为,两种语言编排在一起给他们心中留下一些难以言表的不舒服感。

细究起来,这里有深刻的历史原因。1947年以前,巴基斯坦与印度同属一个国家。16世纪初,信奉伊斯兰教的贴木儿子孙从西北部入侵印度,最终在印度建立了穆斯林统治的莫卧儿帝国,伊斯兰教在广袤的印度国土上传播,与当地传统的印度教矛盾渐起。17世纪初,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印度次大陆,竭力利用这种宗教矛盾以加强自己的殖民统治;20世纪30—40年代,当民族独立运动的烽火席卷印度次大陆时,这种矛盾也随之加剧,流血冲突不断发生。到40年代中期,穆斯林和印度教徒相互残杀,血流成河,冲突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终于在1947年8月,古老的大印度不得不一分为二;穆斯林聚居的地区产生了一个新国家——巴基斯坦。由于这个历史上的原因,巴基斯坦人对印度的国语——印地语在感情上有一种隔阂。这种由于强烈的民族自我意识和很浓的宗教意识所产生的隔阂形成了他们对广播节目特有的心理。根据巴基斯坦听众的建议,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乌尔都语节目时间作了适当调整,尊重了对象国家听众的特殊心理,提高了收视率和传播效果。

3.报道量

新闻事件报道过量、过小甚至不报都隐含着传播者重要的非言语信息。按照传播学的议题设置原理,在一个节目或一定阶段的传播中,集中安排体裁相同或题材相近的新闻报道,来给受众设置议题,可以引起受众高度的积累效应。比如,欢庆新春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编排了领导拜年、军民拜年、农村拜年、城市拜年、海岛拜年等大量同类报道,给观众留下“神州上下喜迎春”的印象。

在美国媒体上,中国长期被人权、宗教、武器扩散等等问题围困,美国一些政客们津津乐道的这些议题一经在美国传媒上被设置起来,其客观效果便是在美国公众心目中塑造了一个专制的非民主的、好战的非和平的、敌对的非友好的中国国家形象,而对这些议题的反复报道,则使这种负面印象在人们头脑中得到强化,形成较深的成见。虽然目前美国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中,正面报道还非常少,但“多一点对日常中国的报道,就会让美国公众多一点对真实中国的了解,少一点对中国的不满和疑虑”(15)。报道量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大量主题相同的新闻的集中报道,可以造成一种传播强势,扩大宣传力度,取得良好传播效果。但若不全盘考虑,认真研究,对某些方面报道量过大就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外国的工人、农民、学生、商人、警察甚至政府雇员,往往因为要求资方增加工资或增加政府拨款而罢工、罢课、罢市,甚至示威游行。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一些传媒认为这就足以说明资本主义腐朽、没落,因而乐于报道,为了能“说明问题”,往往还要添加“背景”,说工人最低工资多少、养老金多少、政府拨款多少等等,用意是好的,殊不知这样的报道可能产生副作用,使舆论导向产生偏差。因为,在当时我国的发展水平还不高,人均收入还很低,有的地方连温饱都没有解决。如果按国外的最低标准来衡量,我国绝大多数人还差一大截。因此,不少人担心,国外罢工、罢课、罢市、示威游行报道多了,恐怕会对国内的某些人产生影响,从而引起社会不安定。这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电子传媒的编辑应充分重视版面语言的重要性,担负起策划版面、统筹版面的任务,以期准确而全面地进行信息传播,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对传播内容的态度和评价。

至此,我们已经探讨了大众传媒中的非言语传播现象,加深了对一些主要的非言语传播要素的认识和理解,使我们懂得了不仅要知道“拍什么”、“说什么”,而且还要懂得“怎么拍、怎样说”。只有在掌握了大众传播中非言语信息表达方法和技巧之后,才能不断创新、探索,生产出有新意的声像作品。因此,传播者重视和加强大众传媒非言语传播的研究,认识和掌握非言语传播普遍规律,是生产优质媒介产品、提高传播效果的重要途径和保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