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画面人体语言

画面人体语言

时间:2022-04-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画面人体语言人,通常是画面表现的主体,画面人物的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等人体语言便是对观众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非言语传播了。这几个典型的细节非言语形象就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棋迷们的“迷”。一般说来,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相伴而生,主持人、播音员、记者说话的同时,其风度、表情、动作、衣着等因素也构成为伴随信息,展现在屏幕上,传递给了观众。

七、画面人体语言

人,通常是画面表现的主体,画面人物的动作、姿势、面部表情等人体语言便是对观众最具视觉冲击力的非言语传播了。电视与广播相比具有更大的传播效果和吸引力,主要原因就在于它不仅给观众提供人物的言语信息,同时也提供人物行为举止、表情神态等丰富的非言语信息,以色、香、味俱全的传播信息全方位地刺激、“按摩”观众多种感官。

电视画面构图时应抓取足以表现人物主体思想风貌、性格特性的细节,才能无声地描述人物情感变化过程,揭示人物复杂心态。《山泉屯的棋迷们》这部片子,画面曾连续拍了几个观棋人的特写:有的张嘴凝思,有的搓脖子,有一个突然大叫起来,好不热闹。这几个典型的细节非言语形象就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棋迷们的“迷”。

在《福州警民围捕流窜作案歹徒》这条消息报道中,记者紧紧抓住“围捕”二字抢镜头:警民围追堵截,英勇善战;歹徒翻墙上房,负隅顽抗,最后束手就擒。整个围捕、搏斗过程清晰完整,解说词不到200字,生动具体地记录了警民的英勇行为和歹徒抱头鼠窜的狼狈相,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我们有些报道警察擒获犯罪分子、公安人员破获要案的镜头语言就是表彰会、大红花,没有“擒”、“斗”的场面,看不出英雄行为的难能可贵,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也很浅淡。

河南电视台的《“香花”沉浮记》中,那些“为了整倒一个人,不惜整垮一个企业”的人对记者采访既害怕又刁蛮:电业局局长躲躲闪闪地“建议不要录”的窘态、晁副局长之妻气急败坏威胁砸掉摄影机的恶相、电业局保安人员的无理拦阻……镜头真实地记录下了画面人物藏头露尾的表演,使观众在这些看似不成功、实则非常成功的采访过程中找出了答案,是非曲直尽在不言之中。

我们现在许多新闻报道画面雷同,表现先进人物要么是跟众人促膝谈心,要么是灯下读书,要么是在车间或地头指指点点,或是一本正经地研究工作,或是在茫茫人海中若有所思地走着等等。这类报道画面之所以平庸、乏味,主要是记者采访不深入,没能找到或不善于抓取最能体现先进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瞬间,没有让实证性的形象细节“说话”。

如果说欢呼雀跃、围追堵截、仰天哀号是激烈的、大幅度的形体动作和情感表露的话,那么,人物面部表情、姿势动作被控制在一种不易为人察觉的程度内,然而却传达出了一瞬间的情绪、感情等内心活动,这便是微相学(M icrophysiogonomy)所要揭示的内容。巴拉兹说:“面部的语言是无法加以掩饰或控制的。不管你多么善于管束自己的五官,多么会假装,可是在特写里一经放大,我们就可以看出其中的隐私和谎言。”(12)

影片《绞刑下的婚礼》有这样一个镜头:阿斯泰在镜子面前坐了下来,最后一次为她那张由于贫困、疾病和卖淫而变得憔悴不堪的、满是皱纹的脸涂脂抹粉,以便迎接她那位刚刚结束十年监狱生活,但由于十年来不愁吃喝而仍显年轻的情人。此时,她那特写的面部表情所表露出的丰富内容,恐怕最伟大的作家、最精练的语言大师也难以言传。

我们这里所谈及的人体语言是电子传媒中的人体语言,它们只是总的人体语言的一部分。关于人体语言更多的研究成果我们已经在第六章予以了评述,下面我要谈的是电子传媒图像中经常见到的一类人物——播音员和主持人的形体语言。

电视节目中,主持人和播音员是经常出现的屏幕形象,都是通过口头语言来传播信息。然而,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我们仅从形体语言上就能将两者区分开来。

端端正正坐在播音台前,仪表庄重大方,身子略微前倾,手或肘支撑在桌面上,情绪平稳,眉头舒展,眼睛看着镜头,用几乎没有任何差错的口头语言向观众播报新闻的人是播音员;置身于各种场景之中,或坐或站或走;穿着打扮或西装或牛仔或T恤,用不同程度的情绪,充分展现自己的形象,努力塑造独特的个性和风格,通过时有重复、拖沓、极其口语化的语言向观众传播信息的人便是节目主持人。

现在,现场报道越来越多,出场报道的记者因而也同样成了用口语播报新闻现场所见所闻的屏幕形象,可被视为主持人之一。

过去,记者和主持人的个性和风格几乎都淹没在播音员的解说之中了,而现在,电视为他们提供了在屏幕上充分展现形象的广阔空间,使许多人成为观察事物敏锐、思考问题深刻、处理问题快速、言谈举止得体,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名记者和著名主持人,得到受众的承认,他们知名度的确立又有助于大大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因此,当今信息社会呼唤着更多的名记者和名主持人。

主持人、记者公众印象的确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他们对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的驾驭能力。一般说来,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相伴而生,主持人、播音员、记者说话的同时,其风度、表情、动作、衣着等因素也构成为伴随信息,展现在屏幕上,传递给了观众。主持人、记者往往也借助化妆、服饰、动作表情等非言语手段来协调、组织、控制现场的相互关系,以使节目有序地进行。

1.化妆

化妆首先要考虑自己的气质和个性,如果气质庄重、沉静,化妆就不宜过分俏丽;如果气质活泼、潇洒,化妆就不宜过于呆板。同时,化妆应从整体效果决定各部分化妆的方法,切忌只就某一部分考虑化妆问题。有的主持人、播音员为了“显得精神”,就拼命把眼睛画大,而忽略了眼睛在自己脸上的位置和比例,结果看起来脸上就只剩下一双眼睛了;有人认为自己嘴大,就拼命把它画小,结果出现一张宽额阔腮的大脸上配一只樱桃小口;有人认为自己肤色不白,就来个“一白遮三丑”,结果色彩不是“长”在脸上,而是“浮”在脸面上,从而产生虚假感。

2.服饰

服饰本身就是传播信息的语言,因此是主持人、记者形象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说来,报道者的衣着装扮应保持与现场环境和气氛的协同性,保持与报道内容的和谐一致,通过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赢得观众的信任。

中央电视台曾请一位影星来主持《世界电影之林》这一专题节目,由于主持人打扮过于俏丽,言谈举止犹如表演,令观众反感;也有的女节目主持人为了让自己光彩照人,在一个几分钟的专题片里硬是要换上好几套衣服,观众不知道她是在主持节目还是在时装表演;有的记者身着笔挺的西装,梳理着一丝不乱的头发在繁忙的工地、偏远落后的山区进行现场报道,使观众感到报道者对传播内容漠不关心,旁观、游离于现场之外。……这样的服饰干扰了新闻信息的正常传播,给报道带来了负面影响。

记者、主持人的外形设计应考虑节目对象的特点,对于不同类型的观众,主持人的服饰、发型都应有相应的变化。1986年,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鞠萍烫了一次头发,外形虽然漂亮了,却使小朋友非常伤心,他们纷纷写信要“过去的鞠萍姐姐”,于是,鞠萍又恢复了原来的发型。为了当好“孩子头儿”,她不穿过紧、过透和西装之类成人化的服装,而是穿宽松肥大的衣装,也不戴耳环、项链等饰物,还常常在拍摄现场忘情地与小朋友们摸爬滚打,有时弄得满身是水,根本顾不上考虑发型的漂亮、服装的整齐,从而在外形设计上成功塑造了“鞠萍姐姐”的形象,而不是“鞠萍阿姨”。

3.表情与动作

电视画面中,常能看到一些记者、主持人采访时为了把正面留给观众,不认真听采访对象的谈话,而是频频对着镜头微笑;有的主持人说着热情洋溢的感谢话,表情却无动于衷,甚至冷若冰霜,给人口是心非之感;有的主持人在不必要的地方乱加体态语言,摆手弄姿,给人留下轻浮造作的印象……这些不当的表情和动作破坏了节目的整体感。

记者、主持人、播音员应学会用眼睛说话,想象自己“看着观众”,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情,不应片面地认为只要眼睛盯着镜头说话就产生了交流感,因为缺乏真诚、貌似面对观众、实际无对象感的结果在屏幕上的表现便会是目光散射、暗淡呆滞的。诚如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说:没有对象感,这些话就不可能说得使自己和听的人都相信有说出的必要。

微笑会使主持人显得亲切大方,给观众带来愉快,但并不是播报任何内容都要面带微笑。有一个环保专题片,画面出现了大批鲸鱼自杀的镜头之后,竟然切出了主持人满面笑容的镜头,使观众感到主持人没有同情心,没有“沉入节目”。有经验的记者、主持人常常根据特定的内容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表情,喜悦、庄重、沉思、惊讶、悲伤,过渡得自然流畅,情真意切。人的喜怒哀乐都可通过面部表情传递出来,因此,学会或善于控制和利用自己的表情对于记者、主持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在两个主持人共同主持或主持人与嘉宾一道主持的节目中,会出现两个语境,一个是主持人与搭档之间所构成的拟人际传播“小语境”,一个是面向观众进行大众传播的“大语境”。两种语境要不停地转换,才能获得主持的成功。否则,只注意小语境,就成了两位主持人的谈心,冷落了观众;如果只照顾到大语境,又失去了利用两人交流、回复人际传播的优势。

主持人之间的交流,不仅靠声音语言,而且还靠眼神。如果一位主持人看着另一位主持人,后者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镜头,或者后者反应过来看对方时,对方已将目光移向了镜头,连观众看了都会为两者“擦肩而过”生出憾意来。

记者、主持人在现场讲解时,应配合适度的手、脚动作,以收到加重语气、强化视觉效果、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但使用的手势过多、过碎或幅度过大,都会缺乏美感。用手指指点他人、拍别人肩膀的举动有失礼节,而跷二郎腿、抖膝、脚尖敲地之类的动作更不可登大雅之堂;有的报道者手中的话筒就像指挥棍上下翻动,甚至在别人气喘吁吁、痛哭流涕之时还毫无同情心地使劲追问对方感受如何,使观众觉得滑稽;有的记者、主持人面对名人显贵,点头哈腰,曲意逢迎,而面对百姓时便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使观众觉得可憎;还有的主持人、记者无视自己的年龄、生活背景和地理环境,一味穿着牛仔服,蹦蹦跳跳,模仿港台腔调,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出现在与传播内容和环境不协调的节目里,令观众觉得可笑。

节目主持人、记者对待不同的题材、不同的场景应有不同的内心感受,在语速、语气、语调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大桥竣工、空难事件、节日晚会当然应有不同的表情和不同的语调、语速。那种僵硬的体态、一板一眼的语流、毫无表情的播报模式,会使观众兴趣索然。

总之,记者、主持人应努力学习和掌握人体语言和副言语技能和知识,懂得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何种人体语言和副言语,以便充分调动言语和非言语的手段,准确、形象、生动、完整地进行信息传播。

4.距离

记者、主持人在屏幕上与搭档或被采访者距离的远近,同样传播着特定的信息,只有认识了距离、空间语言,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交流氛围,更好地驾驭现场节奏。主持人、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距离近,可产生亲切感,距离远则产生疏远感,但靠得太近,又会使对方不舒服。对于蹲着的或坐在矮凳上的被访者,主持人最好也蹲下来,否则就会给人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之感。

在主持专题节目或综艺节目的现场,有经验的主持人不是总把自己框定在一个固定位置上,而是灵活地走动,与现场人物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形成多相位关系,以烘托出或热烈或凝重的气氛。中央电视台《12演播室》就打破了主持人扮演主角的常规,让观众到台前“主持”,而主持人则坐在观众席中与大家一道笑谈节目,串联内容。主持人这种体位和朝向的调节,密切了与现场观众的关系,调动了现场热烈的气氛。

现在,中央台、地方台都出现了这样的主持模式,其中深受好评的有中央台的《实话实说》,主持人把被访者请到“台上”,自己则在观众席中间代表观众提问,串联内容。这种做法的另一个好处,就是使被访者能自由发挥,没有了过去那种记者把话筒处在自己面前穷追猛问的压迫感。

两位或更多的主持人共同主持节目时更应注意彼此间的距离,太近或太远都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记得四川某电视台一位女主持人曾和香港一位男主持人共同主持一台文艺节目,为了调动现场气氛,两位主持人时而手牵手出出入入,时而在台上互相捧场,距离近得几乎要相依相偎了,让现场的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十分反感。

当然,这种主持风格如果是在港台可能是司空见惯,无可非议的,因为为了赢得观众,提高收视率,获得更多利润,各台的主持人,特别是文艺节目的主持人得使出浑身解数,主持人之间打情骂俏、你推我搡以迎合现场观众口味的做法十分普遍。然而,十分有趣的是,以前曾看到台湾一本传播学杂志上有研究者撰文,将男女主持人在联袂主持时一方对另一方过分的言语挑逗和身体接触(零距离)的现象界定为一种公开化的性骚扰。由此可见,距离所传播出来的信息,对观众的影响是多么强烈。

5.交流对象

有一家外国杂志向一群小学生提问:“电影和电视到底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回答说:“电影里的人互相讲话,可电视机里的人对着我们讲话。”

这就道出了电视传播者与观众面对面直接交谈的特征。

广播电视的“受众”其实并不是“众”,而是“一个人”或“一个家庭”,是个体而不是群体,这是作为家庭用具的电子传媒的基本特点。主持人面对镜头,直接与电视机前的观众交谈,营造出来的是一种轻松、和谐、亲切的人际交往气氛,观众感到主持人是他的朋友和知己,是到他家拜访的客人。无怪乎有人将电视荧屏誉为现代家庭四面墙壁之外的“第五墙壁”。

主持人就是以朋友的身份进入观众的家庭,向观众传播信息、联络感情、促膝谈心或者进行劝服的。如果你与他交谈时,拿腔拿调,指指点点,他会马上将你哄走——只将手指轻轻一按就关了电视或换了频道。

“文革”时期,老百姓对于电子传媒高门大嗓的严厉说教十分反感,戏称曰:“花了那么多钱买回来一个妈。”恐怕没有哪种传媒再愿意获得如此雅号了吧!

电视受众非“众”的特点,决定了其传播方面的如下特点:

第一,节目主持人与大庭广众之下的演讲者不同,面对的是一个人,用的是近距离、低声调的方法,用不着高门大嗓。义正并非一定要词严,理直也不一定非要气壮。亲切、平等、自然的谈心倒是与受众沟通的最佳途径。

第二,电子传媒的传播对象处于休息状态下,所以节目须具有人情味和一定的娱乐性;欣赏者又处于家庭这种特定环境之中,传播者必须考虑受众接收传播信息的这种环境因素。许多国家进行视听调查时,经常了解人们家中视听工具置放的位置(如客厅、卧室、书房、厨房等),目的就是了解具体的视听对象及其视听状态,以便在各个阶段安排适合各种受众口味的节目,使节目发挥出最大的传播效果。

电子传媒这些特点既确定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关系,又决定了其内容的通俗化、大众化、生活化。因此,电子传媒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应该做到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家庭。

6.阅历与修养

应该说,我们中央台、地方台近些年来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播音员、主持人和记者,他们既有驾驭言语的能力,又有高超的非言语传播技能,不仅赢得了亿万观众的喜爱,而且也为全国其他各类传媒机构从业人员树立了榜样,有力地促进、推动了我国高素质主持人队伍、记者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然而,这些涌现出来的名记者、名主持人在我们各级电视台庞大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中还只占很小的比例,许多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拥有的只是漂亮的脸蛋,较好的普通话基础,却没有在新闻院系或广播电视学院受过专业训练,当主持人之前也没有从事过新闻记者采、编、播、写之类的工作,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都不高。这些主持人不积极动脑筋去思考,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该说什么,该怎样说,而总是让编导来告诉他(她),让撰稿人写给他(她),他(她)完全是别人的传声筒。也许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背功好,能把别人写的串联词、稿子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为了给观众造成自己说的话是现场自然发挥出来的印象,就在背诵串联词和文稿时“调子降下来,速度快上去,声音要减弱,中间加点错”。这的确让局外的受众为他们那无可挑剔的词句羡慕不已,因为他们发现:主持人在整套节目中所说的话写下来完全是一篇够得上发表水平的文章啊!

西方形形色色的节目主持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具有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高度的责任心、极强的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能采、能写、能编、能播。没有记者阅历者对主持人的位置更是望尘莫及,因为,传播机构十分清楚:要使广大受众相信传播者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传播者就应该是他所谈论领域的专家。这样的主持人具有面对镜头一气呵成、无需排练的本领,采访和评论随感而发,见解精辟而独到。他们不会去背稿,也不会痛苦地思索、琢磨好每句话、每个字之后再面对镜头开始工作。

《晚间新闻》一书中刻画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帕特里奇,他在达拉斯沃思堡机场候机时,正遇上“空中客车”相撞后被迫着陆的关键场面,他的报道就这样开始了:“在很久以前的一场战争中,飞行员把这说成是一靠机翼、一靠祈祷回到地面,还曾以这个名字写过一首歌。看来不可能有人为今天的事谱写歌曲了。”

主持人帕特里奇的这番话,好像是离开了画面,但通过画面,观众完全能明白现场发生的一切,主持人不必再去复述一遍观众已经清楚地看到的事情。于是,他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驾驶员的心态来暗喻当事的机组人员的心态,带有知识性和趣味性,让观众获得了更多的信息。

一般说来,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记者、主持人能够清清楚楚地交代新闻的诸要素、把话说得干净利索就不错了,而要达到帕特里奇那样出口成章、妙语连珠、语言幽默,还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这样高超的播报水平,便必须明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