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都市报政治作为缺失的后果

都市报政治作为缺失的后果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都市报政治作为缺失的后果都市报的缺失有多方面的社会后果。都市报在以中产阶层群体意识达成政治层面的利益诉求方面更是软弱无力。都市报缺乏整合舆论的能力,未能形成市民阶层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都市报的这种缺失与上述的略有不同,因为有强烈的客观原因。由此看来,都市报在这个方面应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都市报也并非没有呈现价值观,但它的呈现是有严重失误的。

三、都市报政治作为缺失的后果

都市报的缺失有多方面的社会后果。

首先会造成各个不同社会群体间的隔膜,离间社会关系,以当前通俗报纸最主要的读者对象中产阶层论,必然造成社会其他群体对这个群体的误解。都市报在建构当下中国中产阶层的形象时,突出了他们个人生活的浮华一面,完全缺乏对他们真实生活状态的准确反映,因此中国中产阶层产生的深刻历史原因、中产阶层对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中产阶层在社会转型期遭遇的困顿(包括制度层面的问题)常常淹没在中产阶层生活表象的铺排和渲染中。比如,中国当前的白领基本属于新兴阶层,他们的真实生存处境并不像都市报所描述得那样舒心。他们处在转型社会中,计划经济的益处,比如稳定的职业和完善的社会福利他们享受得较少,而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却要承受他们的父辈们很少体验的巨大生存压力。白领的中间阶层性质,使得他们必须主要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社会成功,因此他们在教育、求职、工作方面面临的残酷环境,远远不是都市报所描述的莺歌燕舞的局面。都市报的报道虽然也触及这样的主题,但多限于表面的描述,比如个体性的职业危机和竞争压力,(董倩,2005,第20—21页)而不能将这样的问题放置在转型社会的背景中解释。

其次,这样做也不能真正满足中产阶层作为一个新兴社会阶层对于新闻传媒的期待。都市报在整合中产阶层作为一个群体的社会存在时非常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许多都市报对于中产阶层的理解是非常肤浅和表面的,以至于完全忽略了中产阶层真正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都市报在以中产阶层群体意识达成政治层面的利益诉求方面更是软弱无力。这是很多都市报的通病,那些以中下层市民为对象的都市报也未能准确地塑造他们的社会形象,实现他们的政治利益诉求。

在当前中国的现实情况中,报纸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有积极意义。新闻传媒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是新闻传媒在政治参与中的最高目标,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中国民主政治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各种利益集团正在形成,这些由不同阶层公众组成的集团有着特定的利益,新闻传媒也有责任担当他们的代言人,这些利益集团的诉求是局部的公共利益的表现,它必须在整体的公共利益的框架下才能获得平等的表达和对待。倡导新闻传媒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决不是否定、取消新闻传媒为整体公共利益服务的功能,而是强调,在民主渠道不是十分畅通的情形下,新闻传媒有责任表达不同利益集团的诉求,以便在相互沟通、了解的情况下实现整体的公共利益。当前的情况是,许多利益集团处在基本失语状态,他们的生存状态、基本面目、政治诉求、价值和趣味取向不被社会了解,各个利益集团之间处在隔膜状态,这样的局面不利于整体公共利益的达成。就严肃报纸而言,应该以公正客观的姿态,全面表达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并提供交流的平台,以维护公共利益。而对于都市报这样定位相对狭窄——城市中层读者——的通俗报纸来说,强调全面表达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显然不现实,它的优势在于,能准确、清晰地塑造中产阶层形象,展现在广泛社会联系中的这个阶层的政治诉求,并且这些描述和表达是在追求、维护整体公共利益的视野中展开的。我们对于都市报的批评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发出的。

都市报缺乏整合舆论的能力,未能形成市民阶层所认同的主流价值观。都市报的这种缺失与上述的略有不同,因为有强烈的客观原因。也就是说,中国的市民阶层或者是中产阶层的出现,是改革开放引发的社会分层的一个崭新现象,新兴阶层都处在一个不成熟的状态,虽然就一般意义而言,只要是阶层就应该有相对清晰稳定的价值观,但在阶层出现之初,价值观也处在孕育期,很难清晰地辨认。这是都市报未能鲜明表达市民阶层价值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客观原因。但从问题的另一面说,新闻传媒特别是报纸正是应该承担这样的功能——整合阶层的舆论,提炼塑造获得这个阶层认同的价值观。我们看到,一些成功的都市报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这个问题,认识到报纸作为文化载体在提供信息服务的同时,必须倡导一种为读者所认同的观念,这就是报纸行业内所说的报纸理念——报纸的灵魂。这样作为一张报纸才能形成自己对于读者的独特吸引力。虽然说中国的中间阶层当前未有系统的价值观,但他们的社会身份、社会功能也并非完全的无迹可寻。我国的社会学研究者已经在这个方面积累了一些成果。有研究者指出,就我国国情而言,包括白领在内的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和价值观念体现在: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示范功能。2)现代化价值观及社会规范的创建、引导功能。比如在社会生活中,积极进取、勇于创新、遵纪守法的精神,和平开放的心态,在公共生活领域讲文明、讲秩序,积极参与有益于现代化社会发展的社会公共事务,辅助弱势人群,尊重个性选择,以合法手段积累财富并适时回报社会,等等。3)社会利益矛盾的缓冲功能。(张宛丽,2000)就这种社会学的描述看,我国中间阶层的价值观不但有着比较确定的内涵,而且是与当前中国的变革状况紧密相关的,可以在社会背景中获得丰富的解释。由此看来,都市报在这个方面应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都市报也并非没有呈现价值观,但它的呈现是有严重失误的。

其一,呈现的价值观是零散的、表面化的,不成系统,甚至有非常多的相互矛盾。比如崇尚奢侈消费与节约美德的矛盾,强调个人价值与提倡集体意识的矛盾,崇尚西方生活方式与继承中国文化传统的矛盾,倡导法律意识和渲染传统人情道德的矛盾等等。不可否认,这些矛盾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但在都市报的表达中更加混乱不堪,在极端情况,在一份报纸的不同版面中,两种完全相反的价值观都在充分地表现自己,并且都贴上时尚的标签。而这又完全不同于观点的交锋和碰撞,因为它并不是有意识地设置一个共同的框架供不同意见者交流。报纸出版节奏快,天天或是每周发行,严格地保持一个一致的理念不可能做到,也无必要。但也必须在一段时间内呈现相对清晰、稳定的价值观,这样不但能凝聚报纸的特定读者,而且能充分发挥新闻传媒舆论代表的功能。如果连续、长期地使混乱的价值观出现在一张报纸中,不但给人以报纸理念混乱的印象,而且很难获得报纸读者或是真正的中间阶层成员的认同,就无法成为他们的代言人,实现他们的政治诉求。

其二,呈现的价值观是片面的、虚幻的。都市报往往在中间阶层的生活方式上大做文章,鉴于生活方式在阶层划分中的重要作用,这样做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但问题在于,都市报对中间阶层生活方式的理解极端片面,以非常外在、表面的手法描绘他们的衣食住行,以及休闲娱乐文化生活。由一些虚幻、浮华场面堆积起来的生活细节背后隐藏着极端的空虚,因为这些内容被凭空抽出,是与真实社会生活完全割裂的。都市报的轻俗之风与此有很大关联,都市报因此决定了自己的命运——被作为即时消费的简单信息产品,而不能给读者以更重要的意义。有些意见认为通俗报纸原本就是简单的文化消费品,因此不可能有价值观的整合和表达功能。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就一般意义而言,通俗读物肯定可以承载确定、清晰的价值观念,也能有力地表达特定阶层的政治诉求,如美国著名的《读者》杂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当然相对于严肃报纸来说,通俗报纸的表达有自己特别的方式,而且影响力受到限制。就特殊而言,正如上述,都市报在区别于严肃报纸的情况下,要承担更多的政治表达功能,因此都市报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在这个方面有所作为。

作为新闻传媒的中国大陆通俗报纸,在当下中国社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有相当的复杂性,只有在这样的视野中,都市报的政治作为才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Anthony Giddens,Studie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London:Hutchinson,New York:Basic Books,1977).

Anthony Giddens,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London:Hutchinson,New York:Basic Books,1976).

彼得·伯杰:《全球化的文化动力》,选自《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主编,康敬贻、林振熙、柯雄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彼得·达尔格伦(Peter Dahlgren):《媒介、公民权与公民文化》,选自James Curran&Michael Gurevitch,Mass Media and Society,Third Edition(London,Arnold,2000),pp.310—328。本文引文使用洪兵译文。

董倩(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2级硕士生)毕业论文:《上海媒体与白领阶层形象建构——以〈新民晚报〉、〈文汇报〉、〈解放日报〉为例》,2005年6月通过答辩,未发表。

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东方早报社:《上海中产全景报告》,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甘阳:《走向“政治民族”》,选自《思想文选2004》,罗岗主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江雪、小斌:《见证公民权利终于得到保护》,《华商报》2003年1月5日。

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1998年5月第

1版。

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李强:《论两种类型的民主》,选自《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三联书店1998年11月第1版。

李培林、李强、孙立平:《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三联书店2000年12月第1版。

连岳:《科学地讨价还价》,《南方周末》2004年6月3日。

李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0级学生)在所做毕业论文《“倾诉”类栏目——都市报实现人文化生存的蹊径》(2004年6月已通过答辩,未发表)中指出,通俗报纸“倾诉”类栏目对民间近距离接触的优势,使得它得以聚集民间散乱的价值形态,并考察它们在生活中的意义。

孙玮:《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都市报——都市报的产生及实质》,《新闻大学》2003年冬季号。

Theodore Roszak,Person-Planet:The Creative Destruction of Industrial Society(London:Gollancz,1979).

希尔斯曼:《美国是如何治理的》,曹大鹏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王邦佐、孙关宏、王沪宁、李惠康:《新政治学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王晓明:《半张脸的神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魏永征:《论党报和都市报的依存关系》,《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4期。

乌尔里奇·贝克:《自反性现代化理论初探》,选自《自反性现代化——现代社会秩序中的政治、传统和美学》,乌尔里奇·贝克、安冬尼·吉登斯、斯科特·拉什著,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8月第1版。

乌尔里奇·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徐锦江:《“纸老虎”袖珍辞典——〈申江服务导报〉揭秘》,《新闻记者》2001年第6、7期。

Yuanxiang Yan:《受管理的全球化——中国的国家力量和文化传统》,选自《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

朱大可、张闳:《21世纪中国文化地图》第二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张巨岩:《权力的声音——美国的媒体和战争》,三联书店2004年9月第1版。

张宛丽:《对现阶段中国中间阶层的初步研究》,《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1期。

曾繁正、赵向标:《西方政治学》,红旗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郑瑞城:《组织传播》,三民书局1983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