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试论电视艺术的创造潜能

试论电视艺术的创造潜能

时间:2022-04-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电视艺术的创造潜能□ 高 鑫人们对电视的认识,往往只关注到它的“传播功能”,而忽略了电视本身的“创造潜能”。人们看到的不是物质的现实本身,而是物质的影像,是一个“假定”的艺术的世界。它与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具有自己的假定形式。事实上,只有充分调动电子技术的创作潜能,才能创作出有别于他种艺术,具有鲜明独立品格,具有创新意识的电视艺术作品。

试论电视艺术的创造潜能

□ 高 鑫

【内容提要】人们对电视的认识,往往只关注到它的“传播功能”,而忽略了电视本身的“创造潜能”。而正是这种神奇的“创造潜能”本身,构成了电视艺术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催生出了多种具有审美价值的电视艺术形态。

艺术,可以构成传播——艺术传播。然而,传播本身却构不成艺术,甚至离艺术本身相去甚远。传播,强调的是信息,强调的是生活的“本真”性;艺术,强调的是创造,虚构的艺术创造。如若失去了创造性,也就失去了艺术的质的规定性。电视如若不具备创造性的潜能,那么电视艺术也便不复存在。

那么电视的创造潜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镜头的创造

电视艺术,就是镜头的艺术,因为有了镜头才会有画面,如果没有了画面,也便没有了电视艺术。摄像艺术家可以充分运用和调度镜头进入艺术的创造境界。比如,景别——依据画面上的景物范围的大小可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并多以人物的活动为参照系;角度——根据摄像机与被摄物之间的几何关系,可分为仰拍、俯拍、垂直拍摄、水平拍摄、斜拍等,摄像机代替了观众的眼睛或画面中人物的眼睛,故而又可分为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运动——摄像机的移动和焦距的变化方式,有推、拉、摇、移、跟、甩等,可以制造特定的节奏感。这里充满了艺术创造的潜能。

刘郎的电视文化艺术片《苏园六记·吴门烟水》,创作者运用镜头对苏州园林的纪录和表现,特别注重镜头的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的设计和把握,构成了一幅幅精美的摄影作品,再不是简单的园林风光的纪录,而是开掘镜头的创造潜能,对苏州园林本身给予了艺术的提升和生活的诗化,使观众强烈地感到比苏州园林本身更美、更强烈、更有色彩、更有诗情的艺境。

编辑的创造

电视屏幕展现的并不是物质的真实世界,而是被创作者重新编辑、重新组合的“艺术的影像世界”。人们看到的不是物质的现实本身,而是物质的影像,是一个“假定”的艺术的世界。它与所有的艺术形式一样,具有自己的假定形式。电视,是一种在空间里展现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中延续的空间艺术。这里有独特的时间结构——屏幕时间与现实时间。

独特的屏幕时间——打破了现实空间固有的连续性,形成一种非连续的连续感,其表现形式有时间的压缩和省略,时间的延长和扩展,时间的现在和过去的自由组合,在时间延续中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时间层面,在近乎真实的时间结构中,闯入一个完全不现实的时间层面。独特的空间结构——主要是指屏幕画框内表现出来的物质现实的影像形式,它可以通过摄像机直接再现现实空间,更可以通过编辑技巧重新构成空间;它摆脱了空间的物质性质,表现为一种经过创造和组织的美学空间。其表现形式,一为再现空间——通过摄像机的记录特征和运动特征再现物质的直观行为空间:有形的形态造型、有形的环境背景、有形的主体运动,从而使人产生真实的空间感。一为构成空间——不是真实空间在屏幕上的直接反映,而是将一系列记录着真实空间的片断,经过选择、取舍、重新组合而成的新的空间形态,也就是经过编辑“创造出的空间”。电视正是运用这种方法把观众带入一个特殊的世界中去的。比如,通过局部空间内组合表现事物的全貌;通过直接的空间跳跃,简化叙事的过程;利用空间的对列,把两个不同空间同时发生的事情并列组合在一起。

潘小扬的电视剧《南行记·边寨人家的历史》,为了将历史更鲜明、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创作者设计了三个时空:90年代的现实时空;60年代的重返边寨的走访时空;30年代的历史故事时空。运用特殊的编辑方式,将这长达60年的时空,艺术地组接在一起,构成了一部颇具历史深度的民族变迁史。

电子技术手段的创造

电视艺术,是与当代最先进的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电视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从未有的一种高科技的艺术。可以这样讲,如果没有电子技术,也就没有电视艺术。如果说,作家的创作手段是他那支如椽的大笔,广播艺术的创作手段是他手中那个金色话筒,那么,电视艺术家的创作手段,当然是他手中把握的先进的电子技术。既然如此,要想创作电子时代的电视艺术,则必须很好地把握、运用并创造电子技术在电视艺术中的特殊创作潜能。诸如,电脑绘画技术、电视特技技术、多层制作技术、数码特技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真正电视化的电视艺术作品。但是,在目前的电视艺术创作中,对电子技术的开发还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或者说,还停留在仅仅利用电子技术简单记录生活和传播信息的初级阶段,也就是说,仅仅利用了电子的“记录传播”功能,尚未充分开发电子的“艺术创作”潜能。事实上,只有充分调动电子技术的创作潜能,才能创作出有别于他种艺术,具有鲜明独立品格,具有创新意识的电视艺术作品。

白志群的电视舞蹈艺术片《扇舞丹青》,在传统舞蹈艺术的基础上,完全运用电子技术手段,经过非线性编辑、虚拟演播室制作,调动了抠像、叠化、位移、运动等大量电子手段,真正进入了电视艺术的创作境界,构成了这部精致的、充满审美品格的电视舞蹈艺术片。可以这样说,没有这些电子手段的创作,就不可能产生这部真正电视化的、纯正意义上的电视艺术作品。

传统艺术吸纳

电视艺术是一种综合艺术,她的吸纳性和兼容性极强,故而在电视艺术的创作中,除却调动电视本身的创作潜能:镜头、编辑、电子技术之外,更从传统艺术中借鉴了许多有价值的艺术方式,参与电视艺术的创作。如文学中的文学性,戏剧中的冲突性,电影中的蒙太奇,音乐中的旋律性,舞蹈中的节奏性,绘画中的色彩性等,正是这些传统艺术的介入,催生出许多全新的电视艺术形式,如充分体现其文学性的“电视文学”样式;充分体现冲突性的“电视剧艺术”;充分体现蒙太奇艺术的“电视电影”;充分体现旋律性的电视音乐艺术片;充分体现节奏性的电视舞蹈艺术片;充分体现色彩性的电视综艺节目……

当然,对电视艺术作品来说,还不只是这种单一的吸纳方式,更有些电视艺术样式是一种兼容的吸纳。譬如电视剧艺术,它从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绘画等诸多传统艺术中,吸收了大量的艺术元素,才形成了这种全新的电视艺术形态。如音乐电视(MTV)同样从传统艺术中吸纳了文学、电影、音乐、造型等许多艺术表现元素才完成了自己的创作。电视艺术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构成了相当成熟的艺术形态,可以说得益于传统艺术的滋养和培育,可以说没有千百年来铸造的传统艺术,也就很难有电视艺术。

邓再年的电视专题艺术片《百年恩来》,就吸纳了诸多传统艺术手段参与创作:如充满感情的诗一样的解说词,如悠扬、深沉的、如泣如诉的二胡独奏曲;如充满缅怀之情,又发豪情壮志的群众大合唱;如一幅幅抒情写意、优美抒情的宛如国画的艺术作品;如展现大自然伟力的、刀削斧刻的造型艺术;如音乐一般的、充满艺术韵味的运动节奏……正是这一切传统艺术的介入,才使得《百年恩来》从一部电视专题片升华为一部优秀的电视艺术片。

总之,电视艺术的创作者,只有超越电视的“记录传播”功能,全力调动电视所独具的创造潜能:镜头、编辑、电子手段以及对传统艺术的吸纳,才能创造出姹紫嫣红、意韵深沉,具有崇高美学品格的,纯正意义的电视艺术作品。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