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题访问的特征

专题访问的特征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专题访问的特征每一种文体,都会在表现手法、内容、结构、语言、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独有的特征。专访所选择的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要跟自己的媒体的定位、特色、报道的重点相吻合;题材的开挖角度、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要与自己媒体的社会责任相匹配。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题访问更注重采访手段,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或称正式访问。但“专题访问”是个例外,按衣索布。

二、专题访问的特征

每一种文体,都会在表现手法、内容、结构、语言、形态等方面表现出独有的特征。不然,就构不成一种独立的文体,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就无法将自己同其他文体区别开来。那么,专题访问有何特征?

(一)题材单一 访题集中

专题访问强调“专”。即非专不访,访专门人士、谈专一事情、论专业问题,在采访的安排上,也是专程去访。这里讲的“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专”在采访对象上。它是专门对“人”进行采访的,而且是事先经过选择的“特定的被访问者”、“专门的采访对象”。即便有的专访是“记事”、“记言”,也是通过访问与此有关的“特定的人”来完成的。而不是像其他采访那样,广泛寻找采访对象,不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其次,“专”在内容上。即突出专题性,回答“特定的问题”;突出专一性,无论写人、记事,还是记言,都不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材料越丰富越好,而是突出某一个问题或某一个侧面。访问的题目集中、单一,所采访的问题、侧面或题目是记者根据报道的需要、读者的需要,专门选择、确定的。

第三,“专”在独家的角度上。专访所选择的访问对象和所报道的内容,要跟自己的媒体的定位、特色、报道的重点相吻合;题材的开挖角度、新闻背景或者特定的新闻价值,要与自己媒体的社会责任相匹配。当然,最好是有独家新闻价值的题材内容。

(二)胸有成竹 预案在先

专题访问强调的是“访”,这个“访”主要表现为一对一的个别采访,它是由“访问”脱胎而成的一种文体。

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较,专题访问更注重采访手段,它所进行的是一种特殊的访问,或称正式访问。即记者是有备而来的,事先怀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专门的采访目的去接触采访对象。多数采访是按预先准备好的既定方案或计划进行的,而且一般来说,在正式的访问开始之前,记者已完成了文体认定,也就是说,他很明确要制作一期电视专题访问。而记者在进行其他采访的时候,在多数情况下,行动之前并没有明确的节目体裁意识,只有在采访的过程中或者结束后才根据所获新闻素材,“以布裁衣”。但“专题访问”是个例外,按衣索布。

(三)访问实录 原汁原味

专访的内容是访问活动的真实记录,记者不大修饰雕琢。

实录包括正式访问时的话题、氛围、现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交流,以及交流问题的先后和场景等。也就是说,它的主要内容应该以被采访者的原生态的谈话内容为主,再穿插有关的现场情况、背景材料等连缀成篇。

一般来说,专题访问有四个要素:被访者、记者、访问题目、采访的现场。

与其他新闻文体不同的是,专题访问通过上述要素更着力于营造一种记者、被访者、观众三方同在的时空效果,以尽量实现观众与被访者的“近距离见面、近距离接触,近距离交流”,以此增加专题访问的真实感。

(四)记者在场 第一人称

专题访问一定是记者直接出场,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制作节目。

专访时,记者必须坐镇采访第一线,“赤膊上阵”,直接与被采访者打交道,以见证人的身份把观众带入现场。专访中,记者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要素,他在代表观众向被访者提问。与其他新闻文体相比,在专访中记者更加主动,主观色彩比较鲜明。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处于主角的地位,起着引领和控制节奏、把握问题的详略与采访过程长短的作用。

(五)镜头组合 一问一答

专题访问的镜头组合比较简单,主要是问答的形式。它是访问活动的实录,所以选择问答体为主要形式是顺理成章的。问答的方式便于采访,沿着事先策划的主线,一问一答,很少出现节外生枝的事情。问答的形式也便于后期的画面编辑,只要把当时拍摄的素材按采访的顺序或节目的逻辑结构加以整理,就很可能变成一期专访节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