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的特征

时间:2022-04-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新媒体的特征一、曼洛维奇五特征说想要准确地界定新媒体的性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新媒体最基本的变异性原则是可扩展性,有时不同版本的同一媒体对象,可以生成各种大小或级别的内容。把我们比喻成一个新的媒体对象,以身体比作领土,不同版本的地图,产生不同尺度。

第三节 新媒体的特征

一、曼洛维奇五特征说

想要准确地界定新媒体的性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曼洛维奇在《新媒体的语言》一书中分析和描述了新旧媒体之间的差别和联系,并对新媒体本质特征:数字化、模块化、自动化、变异性和文化转换[12]进行了总结。

1.数字化

数字化是把模拟信息转换成计算机能读取的由0和1组成的信息。在数字格式中,音频、视频和文本信息能混合在一起并融为一体。[13]新媒体在实现数字化生产时,消灭了信息传播与信息处理的差异,甚至在逐步消灭人和机器的差异。在远程通信上,数字化使得信息从人到机器的传递、机器之间的传递比人与人之间的传递还要容易,数字化让机器成为人的传递中介,从而基本消失了通信的空间距离,实现即时通信。同样数字化能够对各种信息类型进行数字格式的存储、处理、传播和转换,满足人所有感官对媒体的享用和消费,甚至在不久的将来,信息类型会从文字、图片和声音发展到味道、气味和触觉等。因此,数字化这一形式为各种媒体融合、互动、链接等多种功能提供了技术基础。

2.模块化

一个新的媒体对象具有相同的模块化,是指新媒体在相同的结构和不同的尺度上,可以由不规则碎片形状(一种几何形状,被以越来越小的比例反复折叠而产生不能被标准几何所定义的不标准的形状和表面)用于对天然不规则的模型和结构的计算机模型制作成整个结构。对于媒体内容,无论是图像、声音、形状或行为,都代表为收藏的离散样本(像素、多边形、体素、字符、脚本等),这些要素是组装成较大规模的物体碎片,但是它们继续保持其独立的身份。该物体本身可再次合并成更大的物体,而不丧失其独立性。例如,一个多媒体“电影”的作者在流行的微媒体软件里,可以包括从数以百计的静态图像、QuickTime短片和声音等碎片,都可以分开存放,并在运行时加载。因为所有的内容存储独立,它们可以随时修改而不改变电影本身。这些电影可以组装成一个更大的“电影”等。另一个例子是模块化的概念“对象”中使用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当一个对象插入文件(例如,图片剪辑插入到Word文件),它继续保持其独立性,并可以随时进行修改或使用最初创建时的原形。

再如,Web作为一个整体也完全模块化。它包括从无数的各自独立的网页、媒体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每个元素可以随时查阅。通常我们认为Web的要素属于其相应的网站,但这只是一个公约,这个公约是无法制约商业网络浏览器超链接技术实现的。这些浏览器提取要素特别是从不同的媒体类型的网页(例如,只有图片),并显示它们一起确定他们的网站。事实上,模块化结构,使这种新媒体的缺失和替代部分特别容易。

3.自动化

数字化的媒体和模块化结构的媒体对象允许许多业务自动化,其中主要涉及媒体创作、操纵和利用。新媒体的自动化特征通常有低级自动化和高级自动化之分。例如,一种低级自动化是在新媒体创作时,计算机用户可以修改或从头开始创建一个媒体对象的使用模板或简单的算法。然后,一些图像编辑软件能够自动扫描图像,包括三维图形、文字处理和图形布局等,提高对比度范围并消除噪音,同时它们还配备过滤器可以自动修改图片,从创建简单的变化如颜色变化到整个形象改变。其他计算机程序还可以自动生成三维物体,如树木,风景,人物和随时可以使用动画的复杂的自然现象,如火灾和瀑布。

还有被称为“高级别”自动化的媒体制作,即计算机识别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即其语义体现在物体上。如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往往被用来生成诗歌和小说。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用户聊天室成为熟悉漫游、计算机程序模拟人类的交谈。“智能摄像头”可自动进行后续行动和帧拍摄,例如在一个虚拟的环境下,用户可以和动画人物在一种新的人机界面里介绍自己并和其他的电脑用户进行互动。

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通信与用户使用天然语言,而且还尝试猜测使用者的情绪状态和调整的风格,因此,互动随着“低层次”和“高级别”自动化的媒体创作而进入另一个领域,就是媒体使用变得越来越自动化,如媒体访问,当切换到电脑手段来存储和获取巨大的媒体素材时,自动化表现在通过“媒体资产”储存在数据库的新媒体机构和全球娱乐集团,以及市民“媒体资产”分布在许多网站上,创造了必要寻找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分类和搜索媒体对象。文字处理机和其他文本管理软件提供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能力搜索特定字符串的文本,并能够自动索引文件。

4.变异性

一个新的媒体对象不是永恒固定的,是可以拥有不同的,可能是无限的版本。传统媒体参与人类创造,进行手动组装文本、视觉和/或音频内容到特定的成分或序列。这个序列存储在一定的介质上,以便确定一劳永逸。许多副本可以运行,从属于主本,并在完善的通信与逻辑的工业社会,他们都是相同的。新媒体,却相反,特点是可变性。一个新的媒体而不是拷贝相同的对象,通常是引起许多不同的版本。这些版本往往是部分自动组装在一台计算机内。如网页自动生成数据库或使用模板创建网站,连接到其他网站时会自动产生变异。

变异是在模块化和数字化的基础上,而不是在一些固定的介质中,保持它们的媒体内容的单独特性,新媒体可组装成无数序列下的程序控制,由于本身的内容为离散样本,例如,一个图像是代表一个数组中的像素,它可以创建和定制其他形态。有关资料的用户可以使用电脑程序,以自动定制媒体组成以及创建内容自己。例如,网站使用硬件类型、浏览器或用户的网络地址和自动定制的网站。其用户将看到不同装置,使用互动式电脑资讯用户的身体运动,和产生声音、图形、图像或控制行为的人工生物。

新媒体最基本的变异性原则是可扩展性,有时不同版本的同一媒体对象,可以生成各种大小或级别的内容。例如电子地图在网页上的变化就表达了可扩展性的原则。把我们比喻成一个新的媒体对象,以身体比作领土,不同版本的地图,产生不同尺度。根据规模选择,地图提供了更多或更少详细领土。实际上,不同版本的一个新的媒体对象不可能严格定量,例如,充分大小的图片和图标,自动生成的图像;全文及其较短的版本或不同的版本,可运用到不同页面。变异性是有益的,分支(或菜单)交互性超媒体可以被看做是特殊情况的变异性原则,超媒体系统“提供用户能够创建,操作和/或审查的信息网络载体节点相互联系的关系”。

5.文化转换

文化转换描述的是计算机化媒体所产生的最重大成果。计算机媒体的数据,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看,虽然具有用户、图像功能、识别物体、文本文件、语法句子、虚拟空间都是指沿着熟悉的直角坐标系方式向人们展示,但是计算机组织的数据却可以在不同的公约下,有不同的数据结构,如清单、记录和阵列等。它能将一些常量替代为变量数据结构从而实现转换。

一般认为新媒体是由两个不同的层次组成:“文化层”和“计算机层”。例如,文化层的短篇小说由故事和情节组成,形成观点、模仿和宣泄,造成喜剧和悲剧。而计算机层则是将数据包通过网络进行分类和匹配,转换成变量、计算机语言和数据结构等。由于新媒体是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透过中央处理器,存储和存档在计算机上,因此计算机可以对传统文化逻辑产生重大影响。也就是说计算机层影响到文化层,从而使我们操作的关键业务落后于所有的计算机程序(如搜索,匹配,排序,过滤器),从而建立人机交互的协议实现转化。总之,在计算机采用数字化程序时,被称为计算机的本体论,而在传播学层面上进行自然语言的社会文化功能时,计算机被称为认识论和语用学,并形成有影响力的文化层新媒体。

所谓的计算机层本身并不是固定的,随着硬件和软件不断的改进和计算机适用于新的任务和新的方式,人们对计算机设计和改进,计算机层也经历连续转变。所以,计算机层和文化层是相互影响,它们复合在一起。这样做的结果是新的综合计算机文化,结合人力和计算机的意义,对人类文化的传统方式用模型世界和计算机本身的方式来代表它。

同时,新媒体术语,以“转化”的东西成为翻译的另一种格式。计算机化的文化逐步实现了类似转换中的所有文化总和的概念。也就是说,文化类别和概念取代传统的意义和/或语言,通过新的源于计算机的本体论,认识论和语用学,使新媒体作为先行者的更普遍进程,将文化重新概念化。

二、帕克、乔丹、莱文森和麦克卢汉的特征说

曼洛维奇本人的看法是:如果我们将新媒体置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看,我们可以看到上述许多原则都不是新媒体特有的,而是可以在较早的媒体中发现。他以电影为例说明了自己的看法[14]。曼洛维奇所说的现象是确实存在的,只是这些特征在新媒体中更完整、更明显、更主流地体现出来。尽管如此,问世于20世纪、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仍有自身的特质。帕克(Randall Packer)与乔丹(Ken Jordan)将新媒体的特性归纳为五项:综合性,将艺术形式与技术结合成杂种的表现形式;交互性,用户直接操作与影响其媒体体验并通过媒体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超媒体,将分离的媒体要素彼此链接起来、创造个人联想的痕迹;沉浸性,进入仿真或三维环境的联想的体验;叙事性,源于上述观念的美学形式的策略,导致非线性故事形式与媒体表现[15]。上述观点也是从媒体发展史上来考察的旧媒体可能具备上述特性的一两项,而只有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其他数字化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才同时兼备上述五种特性。

从新媒体的现实应用观点看,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最明显的特点是对于参与性、流动性、智能性的重视。

对参与性的重视是媒体本身演变的结果。美国媒体理论家莱文森(Paul Levinson)认为:计算机屏幕不是电视。两种屏幕都具有刷新性,但存在一些非常重要的不同点:“除了家庭录像机以外,电视节目完全是由那些不是观众的人安排的;而除了如文字处理和网络超文本等应用程序加载的结构外,计算机只由直接的使用者来控制节目。”[16]

流动性是新媒体技术实现的重要功能,一方面新媒体的内容自身的非线性重构、重组;另一方面新媒体的软件在生产者、使用者之间如同使用电一样的速度在流动。流动性代表了人际之间的时空交流的无缝连接,实时沟通,超距交换的本质。

在智能性方面,麦克卢汉认为:“电子时代一个主要的侧面是,它确立的全球网络颇具中枢神经系统的性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不仅是一种电子网络,它还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经验场。”[17]在这一过程中,个人的神经网络融合与全球网络以创造意识的新空间。

参与性是以新型人机关系为保证、在人机对话过程中实现的,有利于对信息处理系统进行定制、依靠共同努力为新媒体建设丰富的信息资源,也有利于推动社会民主化、协调化、和谐化。新媒体的上述特质,与其成因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流动性意味着用户可以相对自由地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可能使用媒体、信息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跨媒体传播,也意味着人们可以相对自由地组织自己的内心生活。智能性既代表机器成长为人类聪明助手的趋势、信息处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的趋势,也代表为人类精神交流建设新型平台的历史需求。

三、新媒体的进化观

对媒体区分新、旧,这种做法事实上体现了某种发展观(更准确地说是进化观)。它将媒体的演变理解为历史过程,“新媒体”通常是时间上较晚出现的、功能上或特性上与传统媒体存在某种区别。下文是黄鸣奋以电子媒体与印刷媒体、数码媒体与模拟媒体、线性媒体与非线性媒体的关系为例,在他写的书中较为详细地引用多个学者和本人见解说明了新媒体的三种定位[18]

作为电子媒体的新媒体。现今人们所说的“新媒体”,无疑属于电子媒体范畴。在历史上,电子媒体之“新”,首先是相对于印刷媒体而言。根据美国布朗大学梅罗维茨(Joshua Meyrowitz)《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1985)一书的看法,电子媒介与印刷媒介传递的信息类型的差别可以用三对矛盾的概念来解释,即传播与表情、抽象与表象、数字与模拟。

作为数码媒体的新媒体。利斯特认为,对于我们当中的多数人来说,“数码性”是“运用计算机的媒体”的简称。“数码的”(digital)相对于“模拟的”(analogue)而言,在数码媒体中,一切输入数据被转化为数字。在通信与呈现媒体中,“数据”通常取光、声音或呈现空间之类形式,它们已经编码为“文化形式”(事实上的“模拟”),如写成的文本、图像与图表、照片、已记录的动画等[19]

与数码媒体相适应的理念之一是可计算性。英国牛津大学彭罗斯(Roger Penrose)在《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1989)一书认为:可计算性是一个非常重要和美丽的数学概念。它又是相当近代的,具有这样基本性质的事体进入数学的王国是20世纪30年代的事[20]。曼洛维奇进而指出:所有的新媒体对象,不论是从计算机乱图创造出来的,或者从模拟媒体资源转化而来的,都是由数码组成,它们是数字呈现。这一事实有两个关键的结果:①一个新媒体对象可被形式地(数学的)描述。例如,一个图像或一个形状可以运用数学功能加以描述;②一个新媒体对象服从于算法操作。例如,通过应用合适的算法,我们可以自动地从照片移走“噪声”,改进其对比度,定位形状的边缘,或者改变其比例。简言之,媒体变为可编程的[21]

作为非线性媒体的新媒体。所谓“非线性”,是相对于按照既定顺序调用信息的线性方式而言的。美国企业家霍尔兹曼(Steven Holtzman)在《数字马赛克:赛伯空间的美学》(1997)一书指出:线性逻辑植根于字母表和书面语,它们对西方文化来说是千年基础。字母形成词语,词语组成句子。书面语的逻辑是一个观念导致下一个观念,逐字、逐页,以从始到终的连续性。相比之下,数码技术的性质属随机访问,与字母表形成尖锐对比。非线性是数码世界的基本特征。我们只有着眼于逻辑基础从线性向非线性的转变,才能完全理解数码媒体之“新”。数码时代对超媒体世界的探索,是对马赛克般的信息的交互、非连续的体验。这种信息由人或物的众多时候、状态与方面组成。建立在数字空间两点之间的联系(“链接”)的数字媒体,代表了一种本质上新颖的、非线性的表达形式。线性传统、持续叙事与连贯论述正在告终。超链的不连续性可能反映了我们的心灵自然工作的方式。记忆看来是经验痕迹通过联想的积累。重新创造心灵的联想关系是布什的记忆扩展系统Memex的目标[22]

在过去的30年中,西方(尤其是美国)对新媒体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在许多重要的国际传媒研究会中都有独立的新媒体研究小组。在学科上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涉及新闻学、传播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哲学和语言学等;在研究方法的采用上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从量化、质化、法学、历史学及文化学的角度进行探讨;也因此形成了诸多的研究流派,主要有历史学派(技术决定学派)、批判学派、文化学派和社会决定论学派。他们各专所长,对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各自精彩的论述。

还有部分学者对新媒体的定义做了一些诠释:

(1)从技术、使用者及其社会环境的角度进行定义。

(2)将内涵扩展到社会和组织因素、人们的价值取向,“新媒体是指提供人们收集、处理与相互交换资讯的硬体设备,组织机构和社会价值”(罗杰斯,1986)[23]

(3)更为明确地阐述了“社会环境影响”因素。利·李尔若(Leah Leivrouw)和桑·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对新媒体做以下定义:信息与传播科技和它们相应的社会环境,其中包括:①延伸我们传播能力的人造装置;②我们研发和使用这些装置的传播行为和实践;③制约这些装置和实践的社会措施(Leivrouw&Linvingstone,2004)[24]

以上新媒体的讨论,不仅涉及传播技术,也将人们的使用、传播内容、社会环境、社会价值等包括在内。不难看到,新媒体不是一个单一确定的事物,它有非常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所以在进行新媒体定义时,必定是从某一个角度对新媒体内涵或者外延进行界定。只有这样才能给出新媒体的确切定义,而具体是从哪个角度完全是从研究者或者从业者的需求出发。

【注释】

[1]大卫·克罗图,威廉·霍伊尼斯.媒介·社会——产业、形象与受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7.

[2]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8,313.

[3]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9-300.

[4]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9-300.

[5]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99-300.

[6]辛摘.新媒体定义[J].新闻与写作,2006(12)17.

[7]霍洛克斯.麦克卢汉与虚拟存在[M].刘千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53-55.

[8]Wisniewski,Maciej.Softer Side of Art[A].In Network Art:Practices and Positions[C].Edited by Tom Corby.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06,p.96.

[9]Lister,Martin,et al,eds.New Media:A Critical Introduction[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p.12.

[10]Stallabrass,Julian.The Online Culture and Commerce[M].Millbank,London:Tate Publishing,2003.p.68-71.虽然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合并案失败,但那场合并案提出的模式为许多网络运营商开展内容增值服务提供了样本。(作者注)

[11]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M].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31-34.

[12]Manovich,Lev.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M].The MIT Press.(英文电子版,作者自译).

[13]约翰·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第二版[M].周勇,张平锋,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7.

[14]Manovich,Lev.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M].Cambridge,Massachusetts London:The MIT Press,2001,p.49-50.

[15]Packer,Randall,and Ken Jordan.Multimedia:From Wagner to Virtual Reality[C].Expanded Edition by Randall Packer and Ken Jordan.New York and London:W.W.Norton &Company,2002,p.XXXV.

[16]莱文森.软边缘:信息革命的历史与未来[M].熊澄宇,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59-161.

[17]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428.

[18]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2-16.

[19]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1-15.

[20]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2-16.

[21]黄鸣奋.新媒体与西方数码艺术理论[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12-16.

[22]Holtzman,Steven.Digital Mosaic:the Aesthetics of Cyberspace[M].New York:Simon&Schuster,1997.p.167-174.

[23]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0.

[24]鲁曙明,洪浚浩.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0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