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行万里路”记者到处奔走,增加游历大有好处:一是见多识广,二是结交新人。相比较其他行业从业者,记者的游历应该说是比较多的,特别是高层次的新闻媒体的记者,甚至还能在世界各地游历采访,即使是地方媒体的记者,在各地留下的足迹也比常人多。他不想迎合那个无知的工宣队女队长,宁可不发稿也不愿送上那张“面带微笑”的照片。

二、“行万里路”

记者到处奔走,增加游历大有好处:一是见多识广,二是结交新人。相比较其他行业从业者,记者的游历应该说是比较多的,特别是高层次的新闻媒体的记者,甚至还能在世界各地游历采访,即使是地方媒体的记者,在各地留下的足迹也比常人多。这些便利之处,正好为记者的游历创造了条件。有专家这么介绍:即使没有因采访而获得“游”的机会,也可以自己创造机会到各地去走走,每年有意识地积累一些所到之处的文化背景材料,届时既可留下一些作品,又可饱览华夏之风貌,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开阔眼界。实际上,对记者来讲,“游”是为了练胸襟,是为了练眼界,也是为了练气度。要成为一个名记者,切忌小家子气,否则就会在看问题时心胸狭窄,目光短浅。其实,要使记者有大气度、宽胸襟、高眼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是需要长久之苦练的。千方百计增加游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不妨一试。一个经常置身于繁复的社会和人际之中、埋头于书案之中通宵达旦的记者,如果不到处走走,那么必然地为小环境所困,久而久之气度变小了,胸襟变窄了,眼界变低了,常会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斤斤计较,这正是当新闻记者的大忌。[4]新闻记者如果在年轻时就有这方面磨练的话,就可能有较高的起点,就会有一个无止境的目标追求,就会朝学者型迈进。如果我们所有的记者都能归入此行列,那么记者的队伍何愁素质不高呢?这一点对于记者而言毫无疑问具有先天优势,记者采访就是要到处奔走,就是要四处探访。但是还是有些记者因为职业倦怠而懒于跑路,害怕出去,总是闷在家里或办公室,加之有了上网查询资料的方便,使得采访也可以偷懒了,使得上网抄袭也有了可乘之机。长此以往反而催生更大的惰性,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经常出门走访还使得记者能够多识人,结识更多的朋友,思路观点不断开阔。人只要生活在社会之中,就可能每天都在与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那么,对于记者来说,能够认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就能将其中的一些人作为自己的朋友,而交友的目的是为了汲取,无论是从对方的人品,还是从学养、经历,都能使自己有所启迪和感悟。因此,记者主动去认识人就是为了交友,而这个目的完全可以遵循一个“交友斜坡论”,即交比自己在各方面水平都要高的朋友,或者说交比自己在某一方面水平高的朋友。总之,你是在斜坡下,朋友在斜坡上,只要他一开口,他的学识、人品、经历就会像“水”一样顺着斜坡往下流,你便可在那里尽情地汲取,这对自己的收益实在是太大了。有时,高层次的朋友在议论某一件事的时候,正好是你一直在苦思冥想的问题,听后立即会有所感悟,似乎正好应了那么一句话:“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此话一点也不夸张,因为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与别人的接触会启发自己思考、打开思路、创造创新成果,这和科学家的研究需要灵感是一个道理。

还有个问题是记者经常外出采访,但仅仅局限于每一次急匆匆的完成任务,只是一锤子买卖,对于其他事实就有眼而无心,不予留心,使得有些该注意的事实就被匆忙放过。这就很可惜,很多时候要关注身边的事物,记者就要像个雷达一样,要时时敏锐地捕捉身边不同寻常的事物;当个有心人,随时记下(心记、笔记或拍摄)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以备后用。有些事物也许当时并不觉得重要,也的确是用不上,但不等于以后就没有用了。不要忘记新闻就是历史,是构成信史的内容,在关键时刻就会发挥历史档案的作用。

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原黑龙江日报摄影记者李振盛拍摄的“文革”期间的几百幅照片。其中一幅是一名解放军身上挂满毛主席像章的照片,取名《虔诚者》。这幅照片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外展出引起极大轰动。以下是作者的回忆:

那是1968年4月16日,解放军战士王国祥,作为黑龙江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的代表,应邀到哈尔滨市郊区公社为农民讲述他的先进事迹,被感动的群众纷纷把自己佩戴的170多枚毛泽东像章戴到他身上。当他回到驻地与其他代表交谈时,作者用“禄来福来”相机里仅有的两张底片抓拍到两个画面:一幅是王国祥面带微笑,在幸福地向取经的代表讲述“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经验;一幅是王国祥神情凝重,在表达“无限忠于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情。这就是我后来命题为《虔诚者》并被国内外媒体广泛传播的那幅照片。当天把那两张底片放大成照片,从中挑选神情凝重的那一张交稿,正在报社“支左”的工人宣传队女队长看了就泼冷水说:“学习毛主席著作应当面带微笑才对,这张照片人的表情有点‘那个’……”一位老编辑替她打圆场说“人物表情不够好”,换一张“面带微笑”的发稿吧。他不想迎合那个无知的工宣队女队长,宁可不发稿也不愿送上那张“面带微笑”的照片。照片被“枪毙”了,作者并没有随手扔掉它,而是保存了起来。到了1982年作者工作调动,在移交文件柜收捡东西时,他把一卷胶卷掉在了地上,而且滚到柜子后边去了,柜子后面多年没有清扫是一层厚厚的尘土,他犹豫了一下还是要找。不就是一个多年前的胶卷吗?有人劝他不要掏了,可他还是费劲掏了出来,就是那张底片。当时只是朦朦胧胧地觉得它有用,究竟能有什么用?自己也说不清楚。[5]

李振盛当时只是朦朦胧胧地觉得应该留下底片,也许将来有用。事实证明他的预感是正确的,1996年他的摄影展在国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设想如果当初对此不放在心上胶卷底片丢了就算了,那就不会有今天的成功了。这是记者到处奔走,深入基层拍到的真实场景,记者记录的作品成了历史。

这当然是记录历史的成功例子,那么记者在今天有什么机会呢?应该说今天机会更多,不仅在于今天交通便利,通信发达,还在于使用通信工具可以随时记录,以至出现了市民记者,即市民将自主拍摄的图片和DV,交由电视台播放。这已经对体制内记者的地位形成严峻挑战,而且在网络上,专门的视频网站如此之多,独家拍摄视频屡屡引发疯传就更让记者的采访黯然失色。当然记者也不必为之唉声叹气,至少市民记者在两方面还不具有优势:一是他们不具有专业素质,对新闻价值把握不到位,没有专业的新闻眼光;二是他们不是体制内的和职业采访人,许多方面无法获得采访机会。但是市民记者记录的新闻事件越来越多,引起的社会反响也越来越强烈,显然市民记者的作品对现在的记者构成挑战,这逼着他们要在采访中多走多看,在业余时间也要多跑多记,随时当个有心人,把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记录下来,或作为新闻刊播,或作为资料备存。

这里有个反面案例,从反面说明“有心”也会引起轰动。2008年当陕西“周老虎事件”尚未尘埃落定时,又出现了平江电视台记者导演的“平江虎事件”。记者事先踩点察看地形,选定一处山崖,暗中布置了老虎出现的场景,将从动物园租来的老虎驱致现场,随即拍下视频以作为老虎现身的证据。这位记者够聪明,懂得受众心理,还懂得多处走访察看选择表演地点,用驯养虎冒充野生虎来愚弄受众,欺骗舆论。记者走访和外出应实事求是,不可任意胡编乱造事实,不能为了出名而撒谎,记录事实要真实准确。

总之,记者收集资料,做好知识储备,一要当好杂家,对各方知识兼收并蓄;二要坚持读书学习,做到手不释卷,随时随地学一些东西,充实自己的大脑。除了通过书本还要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记者工作本身实践性很强,但并不等于实践知识就自动地丰富了。这需要加强训练,不断观察,利用职业条件去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内容,这样可以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采访也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报道也就不会停留于一般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