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几种事实的把握

对几种事实的把握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对几种事实的把握在对事实的把握过程中,除了截取事实的艺术之外,还有对事实的把握问题。因为受众关注突发性事实,那么这必然是局部发生的,采访这一事实也是毫无疑问的。事实上,记者能否突破仅对局部事实的迷恋与依赖这一局限是对采访的重要考验。所谓把握整体事实,其实就是对多个事实的深入考虑,哪怕是对一个事实发生背景作出全面的把握。

三、对几种事实的把握

在对事实的把握过程中,除了截取事实的艺术之外,还有对事实的把握问题。这里分几组相互对立而又彼此联系的事实类型——局部事实与整体事实、表面事实与本质事实、暂时事实与长远事实——加以分析和理解。

1.局部事实与整体事实

对于有过职业经历的新闻采访者来说,出于本能的惰性和时效所限,最容易选择的就是局部事实,最突出的依赖方面也是这一个局部的点。从惰性方面来看,记者采访事实,也是直奔主题最为方便,就是直接为受众提供事实、传播信息,这是一个似乎无懈可击的理由。因为受众关注突发性事实,那么这必然是局部发生的,采访这一事实也是毫无疑问的。但问题是一个事实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即从局部来认识;又应该从多侧面,即从整体上来认识。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场火灾发生了,接到报料或采访指令的记者奔赴现场,那么采访这场火灾会有多个方面即局部需要了解:火灾发展形势怎样?火灾造成人员伤亡如何?财产损失多少?后果会怎么样?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最后记者仓促呈现出的往往是不完整的新闻五要素,这部分要素只是呈现了一场火灾的一个侧面,对于受众而言,可以感受到的是发生了一场火灾。这样的报道容易与以往的灾害情况通报雷同,成为受众感官一瞥的匆匆浏览的对象,不会引起过多的注意。

由此可知,对于这类事实的记录与描述,记者容易陷入简单地记录事实,而缺少对事实的深度认识。事实上,记者能否突破仅对局部事实的迷恋与依赖这一局限是对采访的重要考验。所谓把握整体事实,其实就是对多个事实的深入考虑,哪怕是对一个事实发生背景作出全面的把握。那么,对于一个事实的采访和报道容易出现局部性限制,常常被指为存在片面性,这种片面性就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这种局部事实本身没有问题,就是说采访到的事实呈现了它原来的样子,报道也是依赖原来面目反映了.了整体事实的问题。也许一个地方的确出现了这种事实,但是采访中把这一个事实呈现出来,又隐含了这样一个倾向:它是普遍存在的,或是今后会出现这种趋势。由此问题也就出现了,把局部的当成了整体,让受众认识了这种倾向性隐含观点,也可能带来观念上的误导。我们不能否认局部事实提供的合理性,但这种局部事实处理只能谨慎考虑,不能把局部事实当成整体,而应尽可能多侧面、多层次理解,以避免出现事实失误。采访应深入,有条件还应持久,使事实呈现更充分、更完整、更深入,尽量克服局部与整体的矛盾,避免采访中出现这种屡屡导致的认知偏差。

2.表面事实与本质事实

哲学上的认识论要求透过现象看本质,所谓“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都是告诫人们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在采访中存在着典型的教训的就是一些记者被单纯的“眼见为实”所蒙蔽,对眼前的事实信以为真。有这么一个堪称典型的采访案例:一位记者采访一个污水处理厂,看到了污水池里鸭子在游泳。厂长告诉记者,该厂的污水已经做过处理达标了,不然,鸭子怎么还能在水里游泳呢?而对鸭子的戏水和一池碧水,记者信以为真,遂转身打道回府。哪知记者前脚刚走,厂里就把鸭子打捞上来了,因为污水未经处理,鸭子在水里停留太久就会被毒死。这个典型案例告诉我们,只看表面,不探究本质,就容易被表象迷惑,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作为记者,本来就是具有特殊认识能力的职业工作者,具有特殊的本领,但是记者作为自然人,固有的惰性和惯性思维使其在有些采访活动中陷入消极的主观意识中,即这件事就这么样了,自己已经到了现场,运用观察手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这是非常可靠的,“眼见为实”是容易使人满足的,但殊不知,这种对表面事实的依赖存在着危险。

这种危险蕴含着一种把表面误作本质的倾向。这种倾向有一个预设,就是表面反映也是本质的一种反映,就如河流上面是泡沫,虽然泡沫不属于河流,但毕竟也是河流的一种曲折表现啊!这么一种观念显然使二者混淆起来。我们要的是去掉表面之后的实质性东西,而不是只要表面。但恰恰在这个方面,认识的错误就不容易避免,再延伸到日常生活层面,这种问题就屡见不鲜了:看人只看外表,以貌取人,就会产生不切实际的印象,而既重外表又重人品,才能真切地接近本质。那么,作为记者,若也是如此,就容易匆匆看到表面就下结论吗。对人对物对事若有这种倾向,就会失之于肤浅,陷之于表象,而偏离了本质。

表象被记者误作为本质还在于它的“欺骗性”,可分为有意的欺骗和无意的欺骗。前者多发生于社会中,为了趋利避害,利益相关者难免会混淆是非,以假乱真。一个火灾受害者与一个无关的目击者的叙述就会出现不同,谁更接近事实本质这需要辨别,不加辨别就下结论,十有八九会出现谬误。这方面香港《大公报》记者对前沈阳市长马向东的采访就能“透过表象看本质”。马向东在安排、接待记者采访时给人以勤政廉洁的形象,于是众多媒体纷纷予以正面报道,称颂其好干部形象,而《大公报》记者却在采访中发现了作为一市之长的马向东衣着相当考究,经打听才知价格不菲,西服、皮带等价格逾十多万元,凭他个人工资是没有这个能力这么高消费的,其中存在贪污的可能。果然,在记者报道后不久,马向东被查,随之受审,媒体爆出了一个大贪官。

自然界所有留下浓厚痕迹的人工自然中,存在着大量尚不为人所知晓、需要破译但又对人造成迷惑的表象,但它不是本质。古人认为太阳东升西落,即使今天人们仍普遍认为是如此,但实质上这种现象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加公转造成的,这一事实当然在今天成了常识。然而许多事实演变却会迷惑人,比如最近几年中,中国西北一些地区夏季秋季降水增多,使得局部地区干旱形势得到一定缓解,有些记者则根据这种事实采访,以有利于自己主观判断(包括进行专家访谈)作出西北地区生态好转的结论。显然这是将表象当成了本质的谬误,事实上,新世纪以来的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改变,明显的一个恶果是南北极冰川融化,中国境内则是令人担忧的雪线上升。雪线上升带来的一个表象是地表径流增多了,局部小环境变化了,雨水增多了,更多的淡水蒸发了,但本质的问题是雪线上升、冰川融化又带来土地沙化扩大,沙漠快速推进,沙尘暴愈发严重。对此仅仅看到一些变化,不再深入探究就片面报道就会出现问题,误导舆论。

与此类似,在人影响、改变自然方面,只看表面不顾本质的问题也愈加突出了。1998年洪灾后,一些地方确实落实封山造林政策,森林覆盖率上升了,记者采访这些变化也的确是事实,但一个最严重的本质被忽视了:即所谓的覆盖率上升仅是人工林上升了,而非天然林增加了,实际上遭到乱砍滥伐的原始森林已经所剩无几了,这些原始天然林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稳定气候等方面的功效要远远高于人工林,以至于实际上近几年来南方和华东、华北地区失去天然林带来的灾害频繁发生,造成的经济和生命损失越来越大。根据对这些事实的分析,在肯定一些成绩的同时,不能不更加重视其背后的问题,这才是有效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路,也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体现的实践。这当然是很高的要求,对于一些经常面临紧迫采访任务、压力过大的青年记者来说,这种要求可能变成了一种奢望,深刻观察事实的能力还需切实提高。

3.暂时事实与长远事实

事实存在着一定的真实性,但是真实性也是变动不居的。对于采访来说,真实性认识不是一劳永逸的,有些事实真实性只是暂时存在,一旦时过境迁,事实不再真实。这就要求记者处理好暂时真实与长远真实之间的因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变动关系。

如前对事实的分析,事实不仅具有多面性,还存在着多变性。这里的“变”就是由于时间推移产生的“变”。不变只是相对的,而“变”则是绝对的。所谓“天不变,道亦不变”只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空想。事实对于采访而言,时时都在发生变化,事实真实一面的呈现只能是暂时的。比如被称为中国十大名村之一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其呈现于世的变迁就很典型地反映出真实只是相对的、暂时的。20世纪70年代,穷困中的小岗村穷则思变,在村支书严鸿昌等党员的带领下,冒险搞起了土地承包,使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小岗村随后名扬四海,被作为典型载入史册。时光荏苒,到了90年代后期,以土地承包、农业生产为支柱的“小岗典型”却黯淡无光了(2009年11月安徽省财政厅下派干部沈浩任小岗村党委书记5年却积劳成疾倒在岗位上),华西村、大邱庄、刘庄、大寨、南街村等名村或高歌猛进,或脱胎换骨。此时,小岗村无法再作为农村发展的典型,那么也不再具有其一贯具有的真实性。所以,在这个案例上,真实性只能是特定时空内的真实,只具有相对性。当然,对此也会有人质疑:所谓真实的暂时,是对于一般事实而言,如一场火灾,伤亡、损失和火灾消灭等已具体化、定时化了,不应当存在暂时与长远的矛盾吧?从表面看是如此,可是这并不等于火灾(真的根绝)就此不复存在,如果火灾的隐患不能真正消除,不论在社会生活领域,还是自然生态群落,经过时间的推移之后,火灾也可能再次发生,到时候又会是另一番景象了,至于它何时发生就看隐患存在的累积程度了。记者的采访与认识几乎同时同步进行,采访可以有暂时的中止,因为媒体报道有时效性要求,但是认识一般不应当终止。对其认识需要积累,需要经历一个时间的考验。对于一个事实的采访尤需重点关注的,就是不要匆忙、轻易地下结论,认识事实需要时间检验的。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恩格斯对新闻记者的角色特征有过全面的、深刻的阐释,他说,新闻事业“是一个非常有益的学校,通过这个工作,你会在各方面变得更加机智,会更好地了解和估计自己的力量,更主要的是会习惯于在一定期限内做一定的工作。但是,从另一方面看,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1]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当记者采访的对象是个人时,更需要把握暂时真实与长远真实的矛盾。如前所述也适用于人:人不仅具有多面性,还具有易变性。即使是一个先进的、高尚的人物,也不一定是自小心怀伟大理想,具有忠心报国志向,而是有一个发展过程。人是需要被教育、被引导的,需要一个成长过程,而且只有在危难之际才显出一个人的特异品质,正所谓:家贫出孝子,国难识忠臣。对于人的认识要坚持发展的看,不能只看一时。记者尤其要认识到人的复杂的本质特性,不能被一时的表征所迷惑。对此,诗人白居易的讽喻可谓是至理名言:“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向使当时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采访一个人,不仅要了解他的暂时情况、他的过去,更需观察他将来的表现,以防不测之变出现。在这方面的教训可谓多矣,有些记者对某官员不惜溢美之词,使其俨然成为廉洁模范,可是没有多久,竟然出现了模范变成贪污犯,明星厂长沦为阶下囚,劳模、人大代表竟然是黑帮头子等令人愕然的变化。记者的采访经不起时间检验,而且给自己留下了污点,这种教训可谓深刻。当然,对此有些记者不去吸取教训,反而要为自己辩解开脱:“当时他是好的,是那个样子,我们是如实了解加以报道的,至于他后来变质了,堕落了,或者他善于伪装,我们也无法全面了解把握。”这虽然是实情,但不等于记者没有责任去深入、持久地认识采访对象的责任,因为自己的报道是对公众公开,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不然报道他干什么呢?对个人的报道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是个很高的要求。不能因为媒体有时效性的限制而放松对报道对象的长久跟踪了解。即使已经对其作了报道,也不应满足于一次性的认识,在以后的采访工作中,还应保持跟踪了解的习惯,做好长期准备,才能防止一旦有了要求报道,能够快速反应。再说对报道对象的了解,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加深的。

总之,通过对以上事实的分类解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事实是客观的,认识是主观的,将认识付诸事实,也是一个主观逐步接近客观的过程。记者认识客观事实,在有限时间内报道事实,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当然,这种认识、反映不是那么容易、轻松实现的,总有这样那样的障碍让事实不会显示本来面目,记者由此也犯下错误。在对待事实真相的反映中,记者出于惯性或惰性思维而会将局部等同于整体,从而出现问题。其实事实局部既是认识的起点,却也容易成为认识的终点,将导致记者报道的以偏概全。同时,对于事实的表象与本质、真实的暂时与长远都会出现这种止于表面、停留于一时的局限,以至报道失真失实。对此,记者需要解决认识的缺陷,需要掌握科学的认识论,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武器,来避免采访工作中肤浅、偏颇的错误。具体看,有这么几个方面:坚持大局意识、整体观念,即认识事实不是从简单的局部抽取事实作为结论,而是从局部出发延伸到整体,使微观与宏观相一致;坚持既看事实表层,更看事实本质,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在认识事实中步步深入,而不是浅尝辄止,以了解表层为满足;坚持辩证、发展地看问题;对采访事实虽有暂时的报道,但要克服时效局限,将其置于纵向时间的坐标中考察,力求纵深地认识把握事实,展示其内涵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