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报道普通群众生活中的新鲜事儿

报道普通群众生活中的新鲜事儿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报道普通群众生活中的新鲜事儿在一些外国人眼里,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外国人又把中国看成十分神秘的国度。其中,报道普通群众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思想、新风貌就是重要的选题。最近我们中国天津市就发生了老百姓开大会表彰自己满意的官员的新鲜事儿。

第二节 报道普通群众生活中的新鲜事儿

在一些外国人眼里,中国是个文明古国,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些外国人又把中国看成十分神秘的国度。针对外国受众这种心理,我们对外宣传媒体的记者应该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通过局部并经过选择的具体事实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全貌。其中,报道普通群众生活中的新事物、新思想、新风貌就是重要的选题。

天津市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这个选题,笔者先后追踪报道多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了数十篇各类体裁的新闻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那么,天津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可否对外国人进行报道?笔者认为,只要去掉对内宣传的“说教”、“鼓动”、“灌输”、“口号”性的报道内容,平等地、心平气和地把中国人民生活中的新鲜事儿告诉广大外国受众,是可以引起他们的关注的。

基于上述认识,1996年3月,在天津市和平区由居民群众评选表彰第8届“十佳公仆”的时候,笔者采写了录音报道《天津百姓选举表彰自己喜欢的官》,提供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新闻专稿部》对海外宣传。这篇报道很快就被发了通稿,供43种语言节目对外广播。之后,国际台编辑部门收到许多国外听众来信,表示对中国出现的这种老百姓和政府官员的和谐、和睦,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转型关系很感兴趣,希望国际台多介绍这样的故事。

附例稿(212)

录音报道:天津百姓选举表彰自己喜欢的官

听众朋友,在西方国家您听说过老百姓召开大会表扬官员吗?最近我们中国天津市就发生了老百姓开大会表彰自己满意的官员的新鲜事儿。

在中国首都北京附近的天津市拥有900多万人口,它的最繁华发达的核心区域叫和平区,共有50多万常住人口。天津市和平区由群众表扬大家最满意的“十个官员”每年举行一次,从1988年开始已经持续8年了。当年这项活动的发起人、居委会主任张敬斋大娘告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金树华:

(出录音)

“那是八八年吧,冬季大白菜和煤供应比较紧张,可是我们和平区政府的各级干部为了老百姓冬季过得好,就下到各个居民区,各个副食店帮助去卖白菜、去送煤,有时候弄到晚上很晚。我们居民们对官员们非常感激,大家商量说,这次咱老百姓也要表扬一把当官的”。(录音完)

老百姓表扬“官员”的标准是什么?又采用什么办法呢?积极参与这件事的区人大代表王秀清告诉记者:

(出录音)

“这个评选的标准呢,就是评选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官员’。评选的办法呢,就是组织居民自己讨论,选出来以后到街道里进行平衡,最后到区里把候选人的事迹登在报纸上,然后请全区50万居民自主投票选举,选出我们居民信任的‘十个官员’。”(录音完)

看起来老百姓衡量满意的官员的标准是简单的,事实上做起来是硬碰硬。记者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件事:八九年、九○年和平区冬煤供应得好,老百姓过了一个暖暖和和的冬天,结果居民们连续两年选区煤建公司经理王教恭当选大家最满意的“十个官员”。九一年,冬煤供应出了一些问题,群众不满意,结果王教恭落选了。而王教恭没有气馁,硬是把工作又搞上去了,和平区50万居民高兴了,王教恭又连续3年当上了大家最满意的“十个官员”。说起这件事,王教恭非常感慨。

(出录音)

“作为我个人来说,从当选到落选,再次地当选,这个过程呢,反映了广大群众能不能够取得他们对你工作的满意,关键是看你的工作情况如何。”(录音完)

听众朋友,天津和平区评选最满意的“十个官员”8年了,这件事已经成为全区几十万群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参与的人越来越多,有的是全家人讨论投票;有的是居民联名推举候选人;有的是外区外地寄来的选票,那些受益最多的孤寡老人残疾人更是热心。解放桥街的残疾人陈秀芹几年前丈夫去世,身边带着年幼的孩子,生活困难,她对记者说:

(出录音)

“我是个盲人,我眼也看不见,街里对我挺不错的,一到过年过节,给送油、送面、送煤、给钱,我听说选满意的‘十个官员’,就给街里高书记投了一票。”(录音完)

(本文1996年4月2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社会生活》节目播出)

志愿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的行为,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志愿者”。1989年年初,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成立了居民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广泛开展了居民志愿服务活动,创造了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环境,不仅使大量的社会难题得到了解决,而且改善了人际关系,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笔者经过深入采访及时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提供了新闻和录音访问记等新闻作品,在社会上引起良好的反响。

“志愿者”这一新生事物虽然发生在中国天津的一个街道,但她有着强烈的生命力,很快就在天津和平区及全市产生核裂变式的连锁效应,“志愿者”越来越多,形成良好的发展势头。笔者想,“志愿者”虽来源于西方社会,但其在中国大地生根开花结果以后,就印上了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中国对外宣传的好主题。由于中国志愿者的概念来源于西方国家,我们宣传中国志愿者的先进事迹,更容易被西方社会的广大受众所接受。于是1991年6月,笔者精心采制了录音报道《这里有一批志愿服务者》,提供给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该台于1991年6月27日在43种语言节目部的《社会生活》节目里播发了这篇录音报道。引起国外听众的重视,不少听众来信来电对西方“志愿者”精神在中国被发扬光大表示称赞,有的听众指出:“志愿者”精神在中国扎根开花结果,说明中国的社会是一片助人为乐的热土,令人羡慕。

附例稿(213)

录音报道:这里有一批志愿服务者

听众朋友,在中国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活跃着一支专门为别人服务的队伍,这支队伍给自己取了一个名称,叫“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这批志愿者,哪家有困难,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把亲人般的温暖奉献给他人,由于他们的努力,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形成了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环境,在今天的《社会生活》节目时间里,请听本台记者金树华采制的录音报道:这里有一批志愿服务者。

听众朋友,说起这批志愿服务者的出现,得先说说四年前的一件事。

一九八七年二月初,天津市朝阳里居民赵玉珍的丈夫因病去世了,时隔不久,她的婆婆和父亲也先后去世,家里只剩下她和一双上中小学的儿女,中年丧夫和失去两位老人的巨大痛苦,以及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她病倒了。

就在这个时候,同一单元楼的十二户邻居,在离休干部董光义的带动下,向她伸出了援助之手,说起当时的情景,赵玉珍激动地说:(音响一)

“当时,一名在医院当大夫的邻居为我安排住院,协助治疗;几位大娘给我送来了水果,一双儿女的吃穿,邻居们都帮我管了起来,课外学习也有邻居负责指导。全楼的热情关怀,使我从精神重压下解脱了出来,病也渐渐好转了。出院后,邻居们还经常到我家问寒问暖,逢年过节还要送来一些食品。”

这件邻里互助友爱的事例,引起了朝阳里居民委员会的注意,他们想:一些孤寡老人、残疾户、特殊困难户渴望得到更周到的关怀;一些双职工惦记着家里上学孩子的午饭,孩子放学后没人管,以及居民某些突发性的生活难题怎么解决?他们从赵玉珍得到的帮助中受到启发,于是决定组成一个群众性团体,使为别人做好事的活动经常化、固定化。这样,在一九八八年底,朝阳里居民就组织起了这个“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

与此同时,新兴街向居民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是:五百多户居民中,需要别人的帮助并愿意为他人提供各种服务的就有一千多人。一九八九年三月,在朝阳里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的基础上,天津市新兴街成立了中国城市居民第一个以街道为单位,以为他人服务为目的的“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接着,全街道二十九个居委会相继成立了分会。协会章程明确规定:凡是自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居民和单位,都可以加入协会;协会成员每个月至少为居民无偿服务两次。现在,新兴街志愿者协会已经拥有个人会员一千一百多名,集体会员一百零七个,形成一支庞大的志愿服务队伍。

在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遍布住宅区的志愿者对待邻里就像对待亲人一样,谁家有困难就去找志愿者。何兴村七号居民里院住着二十三户人家,邻里之间没有吵过架,大家团结友爱,有事相互照应。院里的陈大爷退休以后担任了志愿者协会一个分会的理事。在他家墙壁的一块木板上挂着几串钥匙和一个对讲机。原来这个院有十几家是双职工,白天上班怕孩子把房门钥匙丢了,就挂在陈大爷屋里;有的人家怕来客人进不了门,也把钥匙挂在这里。那个对讲机的线路通到同院八十多岁行动不便的史大爷的房间里,这位老人有事,就用对讲机喊陈大爷。

在志愿者的队伍里,无论职位高低都是普通的奉献者,天津和平区区长刘福生选择了退休工人、退休知识分子、退休干部各一名作为他的服务对象,他说:(音响二)

“每个月不管多么忙,我也要抽出时间轮流给三位老人理发,同他们聊天,了解群众意见,改进政府的工作。”

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有医院的名医专家,有教师,有裁缝,有鞋匠、铁匠,还有修脚工,他们都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大家服务。没有专长的负责住区的清洁卫生和治安巡逻。志愿者协会还成立了专业队,为居民提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服装鞋帽加工、各类维修、婚姻介绍、心理健康咨询等近三十个项目的无偿服务。

联合国国际发展署的加拿大学者周卡特先生到天津市和平区新兴街考察了“社区服务志愿者协会”的活动后说:“我曾经花了很多钱,组织过几次志愿者活动,但只能在短暂的时间里为社会服务,像你们这么大的面,有这么多人长期地进行互相服务,在西方是不可能实现的。”

听众朋友,这次节目播送完了,谢谢收听。

(本文1991年6月27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社会生活》节目播出)

拥有56个民族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普通群众生活中的新鲜事儿层出不穷,可拿来对外国宣传的典型很多,只要记者多留心些,选题很好找。例如,1995年4月份,全国第一支盲人排球队在天津诞生了。笔者闻讯后便前往采访,了解到除了“第一”以外,这条新闻还有许多对外报道元素:

一是盲人排球队是在一位日本盲人姑娘提议下成立的。这位日本盲人姑娘叫青木阳子,她来中国之前早已是日本的新闻人物。她6岁时双目失明,但并未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她克服了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考入了当时日本唯一的一所国立盲校。后又考入了日本名古屋南山大学,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全校唯一的3 000美金奖学金获得者,被送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经过在美国的刻苦学习,她掌握了英语、德语、阿拉伯语等多国语言,并取得教育硕士学位。阳子小姐在日本上大学时就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早就立志学习汉语。1993年8月,阳子小姐来到中国天津,成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的唯一一名盲人留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她完成了汉语的学习,并在1994年6月28日获得了天津市第四届外国友人讲汉语普通话大赛的第一名。当阳子小姐发现中国盲人外语教育是块空白,还没有盲人出国留学后,她决心留在天津办一所盲人日语函授学校,为中国盲人打开眺望世界的窗户,让更多的中国盲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经过努力,青木阳子小姐与天津外国语学院合作,办起了视障者日语教育中心,全国有50多位盲人参加了函授学习。一位大学3年级时双目失明的学员,经过阳子的强化培训,被阳子推荐到日本留学,实现了中国盲人出国留学零的突破。

二是盲人排球队队员不少人都是参加过“远南运动会”等国际比赛,并获得过游泳等项目金牌的盲人,这些人都正在青木阳子办的日语函授中心学习。

于是经过深入地现场采访,笔者撰写了录音报道《全国第一支盲人排球队在天津诞生》,1995年6月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体育》节目多次播出这篇报道,并获得1995年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地方记者优秀广播节目三等奖。

附例稿(214)

录音报道:全国第一支盲人排球队在天津诞生

(出训练场地音响几秒,压低混播)

(记者播报)

听众朋友,我是记者金树华,我现在在天津市岳阳道小学体育馆向您进行现场报道。

(音响突出几秒,压低混播)

听众朋友,您能分辨出这是什么项目在比赛吗?这是全国第一支盲人排球队正在进行训练比赛。

听众朋友,80年代以来,中国残疾人体育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几年里,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各种国际比赛中摘取了几百枚金银牌,为中华民族争了光,为残疾人争了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残疾人体育项目中的盲人排球运动一直是一个空白,盲人排球运动潜力尚未开发出来。

最近,在一位日本盲人姑娘青木阳子的提议张罗下,中国第一支盲人排球队在天津组建起来了。

在训练现场记者采访了青木阳子小姐和盲人排球队领队李胜彦先生,阳子小姐用熟练的汉语与记者聊了起来。

(以下为记者与被采访者的对话录音①)

记者:阳子小姐,刚才我在体育馆里看到盲人排球队正在进行训练。听说这个队是您亲自倡导组织起来的,请谈谈您的想法好吗?

青木阳子:中国的盲人体育教育还不发达,去年我的日本盲校老师的爱人,他来到上海时,我们谈了这个问题。他对盲人排球特别感兴趣。他说,我们可以到中国跟中国的盲人排球队比赛。他们自己花钱来中国。听起来我想太好了,太好了。我们先借他们的磁带录像带看一看。我在初中、高中时打过,当时别人没见过,没听过盲人排球怎么打,所以先看录像带,然后,再慢慢理解规则。我们把规则翻译成汉语看了看,慢慢了解了。

记者:队员是怎么选的呢?

李胜彦:一部分是我们日语函授教育中心的学员,因为我们的学员好多都参加过远南运动会和其他比赛,把他们组织起来,参加这个队要求必须是盲人或低视力,而且要身强力壮、年轻的。主要以我们学员为主。

记者:这个队组织多长时间了?

阳子:4月底开始练习,他们还没习惯,新生事物。

李胜彦:日本排球队来了以后,还要练两场才能参加比赛。

记者:这次比赛是几号?

李胜彦:6月6日。

(采访录音①完)

听众朋友,听到这里,您一定想了解一下青木阳子的背景吧。

青木阳子今年33岁,是来自日本的一位盲人。她个子不高,纤细的身材,像一个斯斯文文的小姑娘。她来华之前早已成为日本的新闻人物。她6岁时双目失明,但并未因此对生活失去信心。她克服了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考入了当时日本唯一的一所国立盲校。后又考入了日本名古屋南山大学,4年后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全校唯一的3 000美金奖学金获得者,被送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留学。经过在美国的刻苦学习,她掌握了英语、德语、阿拉伯语等多国语言,并取得教育硕士学位。

阳子小姐在日本上大学时就对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早就立志学习汉语。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1993年8月阳子小姐来到中国天津,成为天津外国语学院唯一一位盲人留学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阳子完成了汉语的学习,并在1994年6月28日获得了天津市第四届外国友人讲汉语普通话大赛的第一名。

近些年里,阳子小姐心里一直琢磨一个问题,她在日本、美国见到许多国家的盲人留学生,唯独没见到过中国的盲人留学生。来到天津后她终于找到了答案:中国盲人外语教育是块空白。于是她下决心留在天津办一所盲人日语函授学校,为中国盲人打开眺望世界的窗户,让更多的中国盲人了解世界、走向世界。

经过努力,在天津市各级政府的支持帮助下,阳子小姐与天津外国语学院合作,办起了视障者日语教育中心,全国各地有50多位盲人报名参加函授学习。一位大学3年级时双目失明的学员,经过阳子的强化培训,被阳子推荐到日本留学,实现了中国盲人出国留学零的突破。

现在,青木阳子小姐倡导组建了盲人排球队,第3次填补了中国盲人体育事业的空白。

盲人排球队训练休息时,记者采访了运动员。

(以下出记者采访录音②)

记者:我是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刚才看了你们的排球比赛和训练。听说你们都是阳子小姐的学生,你们能不能谈谈各自的情况。

王西宏:我叫王西宏,是天津人,参加过远南运动会,是天津盲人第一个得到金牌的。

记者:你是搞什么项目的?

王西宏:搞游泳项目的。1987年在日本神户,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我首先感谢青木老师把盲人排球带到中国,为我们盲人体育运动增加了一项适合盲人开展的运动。我正在青木老师办的日语函授中心学习,有机会接触排球,又兼排球队的队长,我有信心能为盲人排球运动在中国开展做一点贡献。

(记者采访录音②完)

(记者播报)

听众朋友,为了让您多了解一些盲人排球知识,我简单介绍一下盲人排球与明眼人排球规则的区别。

盲人排球与明眼人排球的比赛规则,有不同的地方,也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明眼人打排球,球必须从网上飞过到对方场地内,而盲人排球必须从网下穿过并到达对方场地内。因此,球网的宽度与明眼人排球网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球网距地面的高度不一样。盲人排球网底边距地面30厘米,刚好排球可以通过。再一点不同的是,盲人排球场地在正常场地面积外4个方向各增加了3米自由区,双方运动员在相互进攻时,球到19米、18米线时,只要不是从底线出界,左右不出3米自由区范围内,后卫都可以进行救球或扑球。

(本文1995年6月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体育》播出,获1995年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地方记者优秀广播节目三等奖)

俗话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优秀的对外报道记者,总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经过“慧眼”的扫描、审视,许多平凡小事中的亮点儿,都会被挖掘出来,成为闪光的珍宝。比如学外语,这在当今的中国,是太普通常见的了,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人学习过。英语、德语、日语、阿拉伯语、世界语等数十种外国语言都有中国人在学习运用着。那么,中国人学外语这种常见的事儿,有没有必要向海外受众宣传报道呢?答案是肯定的,关键是看记者能否为学外语的故事找到“新闻眼”。

天津市有这么个小家庭,丈夫是南开大学的外语系日语教师,妻子是天津对外经济贸易促进会的工作人员,她业余时间也学习日语,可以说,这是个学习日语的家庭。如果没有个新闻由头,小两口学日语的故事很难成为对日本宣传的素材,因为太常见了。可1990年5月28日晚,丈夫王建宜、妻子魏建平小两口分别获得“第二届首都门户天津友好之声日语讲演大赛”甲组(专业日语)第一和第二名。这使小两口学日语故事的新闻价值陡然提升,具有了新闻的核心竞争力和新闻时效,也就可以成为对外报道的选题了。

于是,笔者采写了通讯《小两口同心架起友谊桥——记天津市一个热心研习日语的家庭》。该篇通讯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采用,1990年6月1日《日语节目》播出。有趣味的是,这小两口学习日语都是启蒙于收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对日本广播的《北京电台》的《学日语》节目。

附例稿(215)

通讯:小两口同心架起友谊桥

——记天津市一个热心研习日语的家庭

△下面播送本台记者金树华采写的通讯:

5月28日晚,当第二届首都门户天津友好之声日语讲演大会主持人宣布王建宜、魏建平小两口分获甲组第一和第二名时,天津市水晶宫饭店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中日朋友们由衷地祝贺他们取得的好成绩,称赞他俩“同心架起了一座友谊之桥。”

王建宜今年33岁,是天津南开大学外语系的日语教师,他妻子魏建平是天津对外经济贸易促进会的工作人员。说起小两口学日语还颇有点戏剧性,因为他们的日语启蒙老师同是北京电台。小王是生在天津长在天津的小伙子,1976年他高中毕业后来到郊区当了农民。那时中国农村生活很单调,到了晚上万家灯火时就无事可做了。伙伴们只好打扑克牌消磨时间,小王也不例外,但有一天晚上一件偶然的小事却改变了他消极的生活态度,并且成为改变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那天晚上,他一边观看别人打牌,一边鼓捣半导体收音机,突然收音机里传来了叽里咕噜的外国话,小王好奇地听了下去,原来是北京电台正在播送学日语节目,恰巧教学刚刚开始。于是第二天一早,王建宜就返回城里,一头扎进书店,买了几本日语教科书。从此,每天早上、中午、晚上,别人踢球打牌睡午觉时,他却捧着半导体收音机学习日语。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王建宜报名参加了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结果被全国重点大学——周总理的母校天津南开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录取。可以说,学日语使小王告别了种田,跨进了高等学府,学日语为小王奠定了一条理想之路。

经过4年的刻苦努力,王建宜毕业并留校任教。不久又被校方公派到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专攻日语。一年多的留日学习,他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日文水平,而且从更深层次上熟悉了日语的语言形成背景以及日本文学特点和民族民俗,使他对日本文化更加了解。回国几年来,王建宜始终没有离开过讲台,他同时兼任大学1至4年级的日语课,是系里的骨干教师。

1977年时在天津贸促会工作的年轻姑娘魏建平本来与日语毫无关系,也是一个偶然的机遇使她产生了学习日语的念头,她的老师就是北京广播电台的日语讲座节目。1978年在全国高考中被南开大学外语系日语专业录取,并和王建宜分在了一个班,真可谓异途同归。经过4年的共同学习,王建宜、魏建平心心相印,他们相爱了。几年后,两位日语爱好者喜结秦晋之好,小王成了好丈夫,小魏成了好妻子。共同生活给小两口增添了许多乐趣,说日语便是其中之一。上班工作他们说的是日语,回到家里语言交流工具仍然是日语,小家庭里形成了浓厚的日语环境。在父母的影响下,他们的宝贝儿子从咿呀学话时起,也一点点地学会了说日本话。

今年4月初,报纸上刊登了即将举行第二届首都门户天津友好之声日语讲演大会的消息,在天津广大日语爱好者中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人前往主办单位——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报名参赛。已有12年日语学习和教学经历的小王当然不会放过这个角逐机会,他决心参赛并动员妻子小魏也登台一试。可小魏却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咱这几滴水还是不要去出丑吧。小王则满怀信心地说,能不能取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利用这个机会向自己挑战,检验一下自己的实力和价值。于是,丈夫说服了妻子,小两口双双报名参赛。

经过紧张的准备,他俩在5月13日的预赛中双双顺利通过第一道难关,获得了复赛权。初战告捷,小两口喜不胜收,可也感到压力很大。王建宜更有点紧张,他想,自己过去是给学生讲课,面对的是初学日语者,而复赛则是与同等水平或更高水平者进行竞争,更重要的是要面对众多的中日著名日语语言专家和教授进行演讲,决不能有半点轻心。为了再次取得胜利,夺得桂冠和荣誉,夫妻俩又精心地准备了演讲稿,一字一句地修改,一字一句地读哇背呀,直到滚瓜烂熟为止。最后,在复赛中王建宜以《漫谈中日交流》的宏论胜过包括妻子小魏在内的另外7名选手,获得第一名;魏建平则以《同心架起友谊桥》为题,通过娓娓动听的叙述、议论,赢得了评委的青睐,获得了二等奖。

当王建宜和魏建平夫妇俩手捧获奖证书的时候,记者们问他俩有什么新的打算,小两口异口同声地说:“明年全家参赛,3岁的儿子也要登台亮相。”

(本文1990年6月1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日语节目》播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