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网络交流的未来

网络交流的未来

时间:2022-04-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9.5 网络交流的未来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网络“沸腾”现象,是指对网络上某个发言人的集中批判,并且这种否定性的态度在网络空间里有进一步得到加强的倾向。在网络交流里,无法直接给予对方物质性的利益回赠,因此对于让自己获益匪浅的言论,只能通过在其他方面同样给予有益的建议以示回报。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对网络交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9.5 网络交流的未来

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所谓网络“沸腾”现象,是指对网络上某个发言人的集中批判,并且这种否定性的态度在网络空间里有进一步得到加强的倾向。但是这样的行为并不是单纯的、无秩序的“暴动”,而是当某种特定的社会规范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并且接纳,经过网络群体化的过程,将事态的发展推向了一个看似极端的方向。

因此,在网络交流的空间里,想要杜绝“沸腾”现象是具有很大难度的。可是当我们明白这种现象是发生在一定条件下并且维持着一定秩序的话,只要在发言时对此有所意识,那么因唐突一言引发争论的可能性便会大大降低。例如,在发言前先考虑一下现今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意见,另外不要只图一时口舌之快,要顾虑到与阅读者建立更加长远的关系,因此发言的方式与事后适时的关注也是需要注意的方面。

在《博客沸腾》这本书里还提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政治家也是因为某句发言在自己的博客上引发了大规模的唇枪舌剑,但是这位政治家并没有将这些批评的言论放置不管,而是认真地对每一句留言都给予了回复,不动声色地平息了这场风波,并且身为政治家的他比以前受到更高的评价,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支持。所以,网络交流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但是只要掌握其规律和过程并且妥善地应对,取得更多的机会、收获更大的成功也并非痴人说梦。

Extension Study    “匿名人士之间的友好行为”

在因特网上隐姓埋名的人们之间是否会发生友好的行为、互相给予建议呢?如果存在,那么这些行为又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点呢?

在本章我们已经详细介绍了网络“沸腾”现象,看到了在网络上用户对互不相识的他人表达否定的态度并且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是同样是对不相识的人,网络上也存在诸如捐款、捐赠等极其友善的态度和行为。此外,在网络购物的网站,也能够发现已经购买的用户对其他用户写的建议,或者回答关于商品的疑问,等等。这些行为大都是没有金钱回报、完全自发的行为。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里有“援助行为”的概念,是指对他人有益的行为,理解了这个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上述的行为。研究指出,当多数人拥有援助能力的时候并不能使得援助行为热烈地展开,相反,除自己以外能够实施援助的大有人在这种想法会让自身的责任感减轻(即“责任分散化”),结果可能导致最终没有人去实施援助。

此外,本章提到的“回报性”这个概念在援助行为里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网络交流里,无法直接给予对方物质性的利益回赠,因此对于让自己获益匪浅的言论,只能通过在其他方面同样给予有益的建议以示回报。但是当无法确认对方身份,甚至无从得知是否能够再次遇到对方的情况下,回报行为发生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换而言之,网络上的匿名人士之间发生的友好行为其实是伴随着很大风险的。例如实际有这样的案例,通过所谓“厄运邮件”强制性让收到邮件的人转发捐款信息,而这个捐款活动完全是一场骗局。这样的信息传递不仅没有给对方带来利益,反而招致了损失。

尽管存在着上述的问题和风险,人们在面对网络上不相识的他人时究竟如何开展援助行动呢?应该怎样才能降低风险发生的几率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还需要对网络交流进行更加深入的调查研究。

【注释】

[1]译者注:Livedoor Co.,Ltd.

[2]参照本书第10章。

[3]Sproull,L.&Kiesler,S.,Connections,The MIT Press,1993.

[4]Walster,E.et al.,Importance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dating behavior,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4,1966.

[5]Sproull,L.&Kiesler,S.,Connections,The MIT Press,1993.

[6]Zajonc,R.,Attitudinal Effects of Mere Exposur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9,1968.

[7]Wallace,P.,The Psychology of The Internet,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8]中村雅彦,《对人关系与魅力》,出自大坊郁夫等编《亲密对人关系的科学》,诚信书房,1996。

[9]Wortman,C.et al.,Self-disclosure:an attributional perspectiv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vol.32(2),1976.

[10]同样参照中村(1996)。

[11]Joinson,A.,Understangding the Psychology of Internet Behaviour,Palgrave Macmillan,2002.

[12]Heider,F.,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Wiley,1958.

[13]Zimbardo,P.,The human choice,Nebraska Symposium on Motivation,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1970.

[14]Kiesler,S.et al.,Affect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vol.1,1985.

[15]Spears,R.et al.,De-individuation and group polarization i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vol.29,1990.

[16]龟田达也、村田光二,《挑战复杂的社会心理学》,有斐阁,2000。

[17]Walther,J.,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Communication Research,vol.23(1),1996.

[18]译者注:指通过因特网和手机相聚到指定地点的人群,在一起完成某个任务后(通常是一些引人注意的动作)迅速散去的行为,最早发源于美国,也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