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报与报纸业务改革

民报与报纸业务改革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民报与报纸业务改革一、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的应用诚如上述,新文化运动之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不少白话文报刊,但当时的白话文报刊在社会上还未形成很大影响,也未引起社会的重视。此外,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其他新闻体裁也有新发展。[7]原载1929年4月24日《京报特刊》,见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4页。[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

第三节 民报与报纸业务改革

一、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的应用

诚如上述,新文化运动之前,我国已经出现了不少白话文报刊,但当时的白话文报刊在社会上还未形成很大影响,也未引起社会的重视。白话文被封建士大夫认为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办白话报也受到轻视。《新青年》创办前,整个社会的报刊、教科书、应用文,可以说整个文化界还几乎全部盛行使用文言文写作。这种情况,到“五四”时期掀起文学革命运动后才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新青年》最先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并身体力行,逐渐把自己改成了全部用白话文的刊物。《新青年》为白话文在新闻领域的推广打开了通道,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它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涌现的数百种报刊纷纷采用白话文,如《每周评论》、《湘江评论》等。一些全用文言文的大报,如《国民公报》、《晨报》、《东方杂志》等也开始部分采用白话文。

随着白话文的广泛采用,文章结构形式也作了重大改革。过去报刊上文章不分段,也无标点,只在句读处加圈,或者用空一格的办法表示句读,看起来很不方便。随着白话文的采用,也由《新青年》等刊物带头逐步形成了一整套新式标点符号,为许多报刊所采用。《新青年》从第4卷起开始采用新式标点,第7卷第1号公布了《本志所用标点符号和行款的说明》,并公布了供统一使用的标点符号共计13种,此后报界相继使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的广泛使用,使报刊宣传朝着通俗化、大众化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二、副刊改革

在新文化运动中,虽然期刊首建奇功,但报纸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当时,配合期刊宣传新文化运动最为得力者是报纸的副刊。新文化运用促使以往或刊登黄色文字,或是鸳鸯蝴蝶派重要基地的副刊进行革新,改变了副刊的庸俗面貌和低级趣味性质,成为介绍新思想、新知识、新文艺,反对封建思想文化,传播马列主义,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并出现了颇有影响的所谓“四大副刊”:

(1)上海《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学灯》副刊创刊于1918年3月4日,是副刊改革中最早的一个,它完全抛弃了消闲的内容,而把几乎全部版面用来介绍西方新文化新思想,在宣传新思想、提倡新文学方面很有影响。

(2)北京《晨报》的副刊《晨报副镌》。1919年2月7日,《晨报》宣布将副刊版(第七版)改版,刊名《晨报副镌》,由孙伏园主编。该刊注重介绍新知识、新思想、新文艺,介绍西方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在提倡新文学、发展新文学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3)上海《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在国民党报刊史上,上海《民国日报》是继《民立报》之后的又一种影响较大的报纸,是在“二次革命”失败后,由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长陈其美(英士)在1916年1月22日创办的。1919年6月16日起,《民国日报》出版宣传新思潮的副刊《觉悟》,由邵力子主编,陈望道助编。《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是中国早期传播马列主义各种刊物中,影响最大的一家副刊。

(4)北京《京报》的副刊《京报副刊》。《京报》是1918年10月5日由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记者邵飘萍创办的,该报副刊于1924年12月5日创刊,是《京报》十多种副刊中影响最大的一种,孙伏园主编。该刊积极支持群众爱国运动,抨击军阀专制政策和帝国主义侵略行径,同时提倡进步文化,批判封建复古思想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该副刊于1926年4月24日随着《京报》被封以及邵飘萍被害而停刊,共出477期。

在四大副刊的影响下,各地报纸副刊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成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园地,同时也积累了行之有效的编辑副刊经验,在新闻发展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三、报刊文体创新

除了白话文的使用和副刊改革之外,这一时期报刊文体的创新也是报刊业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是政论文的创新。报刊重视政论,是我国报业的传统,但是在袁世凯当政之后,却一度中断。《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后,报纸政论传统得到恢复,政论重新受到重视并有新的发展。各家报刊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发表论说,打破民国以来报刊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报刊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出现了一些如“述评”这样新的报刊政论文体。

其次是新闻通讯的改革。民国之后,黄远生使通讯这种新闻文体在名称和写法上得到了固定,但由于“远生通讯”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文中出现大段大段的时事分析。“五四”时期,为了及时报道爱国群众运动,出现了一种“小通讯”。这种“小通讯”的基本特点是既尊重新闻性,又适当地运用某些文学手法。

最后是“报刊杂文”的产生。这种文体是将文学的手法与新闻评论的内容结合起来,是文艺与言论相结合的一种体裁,又叫“文艺性的评论”,当时常以“随感录”名称出现于各种报刊上,它以凝练犀利的文字,对现实生活中的病态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与辛辣的讽刺,做到艺术性与思想性、战斗性的结合。它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短小、活泼、犀利、隽永等特点,以批评时事、世事为主题,为时人所关注。杂文问世后,就成为报刊上一种常见的、独立的文体。

此外,调查报告、报告文学等其他新闻体裁也有新发展。从总体上来说,“五四”时期是我国报刊新闻体裁发展繁荣的时期。

总之,于民报史而言,“五四”时期是一个应该大书特书的大时代。这一个时代是以“新闻专业主义兴起”和“中国第一代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成为办报主体”为标志的,揭开了民报史的新篇章。

【注释】

[1]黄远生:《远生遗著》,卷一,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29页。

[2]胡太春:《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247页。

[3]参见李彬、涂鸣华《百年中国新闻人》,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6页。

[4]黄远生:《远生遗著》,卷一,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1页。

[5]黄远生:《远生遗著》,卷一,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103页。

[6]黄流沙:《从进士到记者的黄远生》,见吴廷俊《中国新闻史新修》,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7]原载1929年4月24日《京报特刊》,见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4页。

[8]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3页。

[9]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中国新闻出版社1985年版,第210页。

[10]方汉奇:《报史与报人》,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401页。

[11]原载1929年4月24日《京报特刊》,见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4页。

[12]《从新闻学上批评院秘厅对新闻界之态度》,《京报》,1924年6月25日。

[13]方汉奇:《纪念邵飘萍——在邵飘萍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http:// www.fanghanqi.com/Article.asp?id=23。

[14]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107页。

[15]方汉奇、林溪声:《林白水——以身殉报的报界先驱》,《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

[16]方汉奇、林溪声:《林白水——以身殉报的报界先驱》,《新闻与写作》,2006年第9期。

[17]《大公报序》,《大公报》,1902年6月17日。

[18]胡汉民:《近年中国革命报之发达》,见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19]李孝悌:《清末下层社会启蒙运动:1901—1911》,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20]陈独秀:《社会主义批评》,《新青年》第9卷第3号,1921年5月。

[21]方汉奇:《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