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谁说()

对谁说()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提到“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言谈失了分寸,有时候是对说话对象没有正确的认识。交流对象是同伴或上级,还是父母或孩子,影响着传播。说话是一种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时要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才能保证传播的质量。年龄的不同会导致听话者对话题反应的程度不同。对成年人也应有所区别。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提到“交浅言深,君子所戒”,言谈失了分寸,有时候是对说话对象没有正确的认识。说话要了解自己说话的对象,并因人而异地选择交谈的内容和方式。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交流对象是同伴或上级,还是父母或孩子,影响着传播。同样一句话,对甲说,甲全神贯注;对乙说,乙却顾左右而言他,这就是由于说话对象生活或性格的不同造成的。因此,对于婉转的人应采用巧妙迂回的表达方式;对于坦诚直率的人应采用单刀直入、开门见山的方式;对于学问人应采用哲理的方式;对邻居家眷应采用浅近的方式……总而言之,只有采用的说话方式符合对象的特征之后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说话有技巧,就要考虑到听话者的地位和身份、需求层次、类型、个性以及情绪心境等因素。

追求需要的满足是人一切行为的最大动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有层次的。因此,在准备说话前,有必要了解听话者那些基本的、可预测的需要,不妨挖掘听话者心中的“需求黑箱”(见图11-1),这对说话者有极大的帮助。

图11-1 听话者的“需要黑箱”

资料来源 甘华鸣、李湘华:《沟通》(上),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东汉末年有个叫牟融的人,对佛学很有研究,他在给儒家学者讲授佛家学说时,总是用儒家经典之作《尚书》、《论语》等来解说。儒家学者对此表示不能理解,他说:“正是因为你们都熟知儒家经典,我才用儒家的故事向你们阐明道理,而对于佛经你们是陌生的,如果我引用佛经来解说,不等于白讲了吗?”说话是一种传播,将信息传递给对方时要充分考虑对方的特征,才能保证传播的质量。

把握听话者的不同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对不同性别的人说不同的话。男性和女性由于性别的心理差异的影响,在言语反应上是不同的。因此,对不同性别的人说话要注意有所区别,有些可以对男性说的话,未必就可以对女性说,反之亦然。如女性怕听到老字,说一个大龄女子老了常会刺痛她的心;男性不怕别人说其老,而怕人说其不成熟。

二要对不同年龄的人说不同的话。年龄的不同会导致听话者对话题反应的程度不同。对小孩子说话不同于对成年人说话,小孩子一般不喜欢别人指责。对成年人也应有所区别。成年人当中分青年人、中年人和老年人。这三个年龄层的人经历不同,志趣各异,也需要有区别。例如老人最忌讳别人提及“死”字,所以跟他们说话,要从他们的心理状态出发。

三要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说不同的话。当与不同层次的听话者说话时,必须用他所具有的文化水平说话。一般来说,跟文化低的人说话应用家常口语,说大白话,否则有时难以听懂。文化层次越高,越喜欢用一些典雅的言辞。“山药蛋作家”赵树理的创作多以农村题材小说为主,他常常将刚创作的小说读给不认识字的农民听,于是他的作品才让更多弱势群体拥有属于他们的文学作品。

四要对不同民族的人说不同的话。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每个民族的文化必然在其语言中有所体现,因而可以从语言窥探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人们对某种语言的理解,往往是以弄清楚这种语言的民族的文化背景为依据。文化背景不同,听话者对同一句话的理解迥然不同。如我国人们见面喜欢问一声:“吃了没有?”外国人则不会把这理解成问候语,而可能会误以为你是想邀请他一起吃饭。因此,说话时要根据听话者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选择合适的言语,让对方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

根据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不同,可以将听话者分为漫听型、浅听型、技术型和积极型。

漫听型的听话者很少注意听别人讲,甚至经常开小差,往往还多嘴多舌,打断别人说话。因此应不同地与这种听话者保持目光接触,使其专注于你的说话,并不断提一些问题,讲些他感兴趣的话题。

浅听型听话者流于浅表,他们只听到声音和词句,很少顾及它们的含义和弦外之音,对问题和实质无法深入下去。在对他们说话时要简明扼要地表述,并清楚地阐述观点和想法,不要长篇累牍,也不要含义晦涩,可以说:“我的意思是……”

技术型的听话者会很努力地听别人说话,但他们倾向于做逻辑性的听众,较多关注内容而较少顾及感受。因此对他们讲话时要尽量多提供事实和统计数据,把自己的感受直接描述给这类听话者,多做一些明显的暗示,让其积极进行反馈,比如说:“你认为我所说的……”

积极型的听话者在智力和情感方面都会作出努力,注重思想和感受,既听言辞,也听言外之意。对于这类听话者应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运用说话表达技巧,与听话者多进行互动反馈。例如:“我是这样想的,你认为如何?”“你觉得什么时候……”

同样的一句话,在某个时候对对方说,他乐于接受赞成,如果换个时候,他却觉得不耐烦,这就关系到说话的对方当时的心境。清代朱柏庐在《治家格言》中说:“莫对失意人,而谈得意事。”这就是说要对心境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尽量不要在别人面前说些他忌讳的话,提起他正在痛苦的事。

得意事应该与得意人谈,失意事应该与失意人谈。诉苦应该找同病的人,同病自会相怜,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可以稍舒胸中不平之气;要谈得意事应该找得意的人去谈,大家志同道合,趣味相投。跟失意人谈自己的得意事,不但是不知趣,简直是挖苦他、讥讽他,他对自己的感情,只会更坏,不会变好。跟得意人谈自己的失意事,他至多作表面的虚与委蛇,绝不会表示真实的同情,有时也许会引起误会,以为要请他帮助,他会预先防备,使得无法久谈。

要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才能使得谈话达到良好的效果。《说难》中韩非子就指出:“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心弃远矣”。(5)这是说,大凡游说的难处,在于如何了解所游说对象的心理。如果对象是追求名节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则会显得节操低下而被卑贱地对待,必然被疏远和抛弃。因此,交谈从对方的心理需求出发,对方能够有更良好的回应,谈话才会有很好的互动性。

俗话说:“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就其积极意义而言,就是想要与他人说话,必要时要事先把握对方的个性,随机应变地采用不同的说话方法。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了是不是马上见诸行动?”孔子回答说:“有父亲、哥哥在,怎么能不向他们请示就贸然行事呢?”过了一些天,冉有也向孔子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说:“听到了当然要马上行动!”公西华对此十分迷惑,不明白为什么同一个问题老师却有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道:“冉有办事畏缩、犹豫,所以我鼓励他办事果断点,叫他看准了马上就去办;而子路好勇过人,性子急躁,所以我得约束他一下,叫他凡事三思而行,征求父兄的意见。”公西华听了孔子的回答,顿时恍悟过来。

这就是孔子了解到子路和冉有的不同性格,子路是强硬型,冉有是随和型,从而顺其自然选择不同的说话。说话对象即听话者是属于乐天派、属于理论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等不同的个性,要求说话者采用微妙的说话方法。只有找出适合说话对象也个性的说话方式,这样沟通的几率才会大幅度提高。

当与他人交流时,如果我们只是把一套一套自己已经想好的话讲出来,而不关心对方的反应、看法,不知道对方对自己所说的内容有什么意见和疑问,那么沟通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固然要有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得考虑对方的立场、态度和反应,大多数人在面对不同的人时,都会改变讲话方式,我们异常热情地与分别很久的老同学、老朋友交谈,我们甜蜜地对待自己的情侣,我们生气地抱怨邻居家的狗总在半夜吵醒自己,我们尊敬而谨慎地与长辈或上司谈话,等等。这些都是考虑到说话对象的不同而采取的不同说话技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