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认知的差异

人际认知的差异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可否认,认知的反应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并深受主体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的健全程度的影响。对同一人、同一事、同一现象的认知,往往因此而出现许多差异,不少心理学者就此表述了自己的观察研究结果。3.认知的防御性亦可称为心理的排斥性。8.理解性和概括性知觉不仅是感性形象,而且也是对客体的一种意识,人们认知了交往对象的人品、作用和特性,从而有目的地与对方交往。

不可否认,认知的反应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并深受主体的知识结构、心理结构的健全程度的影响。对同一人、同一事、同一现象的认知,往往因此而出现许多差异,不少心理学者就此表述了自己的观察研究结果。

美国心理学者沈普逊(Samp Son)主张:个人如何评价自身、如何评价别人,其认知受以下三个因素影响:(1)受本身的信念、意见和态度的影响;(2)受文化传统的影响;(3)受经验和性格所左右。

另一位学者海德(Heider)则以生理接受的刺激经由心理来解释,并作为他的理论基础,认为客观和主观条件在认知中都不可缺少。客观条件为:(1)刺激体与个体的距离;(2)刺激体本身的性质;(3)刺激体对个体的重要性。主观条件为:经验、心理状态、态度、期待、信念、假设、人格、需要等等。

约翰和大卫(John and Davis)认为人格结构往往由心理因素支配构成。心理因素并非固定不变的,它由主体认知他人他事后提高知识能力引起意图改变——心理因素改变——人格结构改变。

茱莉亚·伍德认为,影响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文化因素,比如中西文化或不同民族的文化;社会角色因素,比如医生与病人看待医患关系的方式;认知能力与事物本身的复杂程度,比如婴儿在学会如何辨别自己父亲的时候可能会对很多成年男性叫“爸爸”。(5)

总之,引起认知差异的因素除以上列举之外,还有许多,不一一赘述。

1.认知的选择性

世界上有各种人从我们眼前流过,以致我们根本来不及认识所有的人,甚至来不及作出反映。根据“150法则”,人的强关系(交流较多的人际关系)往往只能维持在150人左右,即使网络给了我们便捷与他人保持关系的方式,但往往只是改变了增加了弱关系(与我们交流不那么多的人际关系),而且我们所能遇到的人远远大于我们所能够保持联系的人,所以就不得不根据个人最迫切的需要和兴趣进行选择。而且,在同样的刺激量面前,每一个人的选择程度和反映程度也总不相等,其原因在于过去经验中不同的报偿和惩罚原则、刺激体的强弱程度等。

2.认知反应的偏差性

这是指个人接受刺激时的感情状态、动机状态或个人给刺激体的注意等对认知反映的影响。当个人在极需要的渴望中或在恐惧状态中,都容易曲解刺激。另外,在观察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出于好奇或兴趣,只注意了刺激体的某一特性而忽略了其他特性,甚至包括极重要的特性,造成认知反映的偏差。

3.认知的防御性

亦可称为心理的排斥性。即对认知交往对象有不愉快的感觉后,产生提防心理,不愿深入介绍自己或回避认知对方,于是以自欺的方法掩饰个人心理的本意。

4.认知的习惯性

个人交往中的认知习惯的养成,与个人对交往所得正负报偿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般人具有寻求正报偿、避免负报偿的倾向,依据经验容易不究动机而迎合正报偿,这种认知容易被表象所迷惑利用。

5.认知的平衡性

认知本身和认知背景有密切关系。当认知者发现自己对客体的认知与别人不同时,即可能发生内心紧张,且努力去缩短这种认知距离,希望自己对客体的认知与众人平衡。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1)压抑个人的心理,避免深思深究;(2)企图影响旁人符合自己的看法;(3)改变自己的态度;(4)避免谈两者间的不同意见(海德的平衡理论)。

6.认知分离

当个人的认知与认知对象间的关系缺乏理论关联和显而易见的客观联系时,就用主观思考添补其间的联系,从而产生误差分歧,产生认知结果与认知对象本身的分离。

7.常套特性

个人将以往常规的认识运用在判断和思考程序中,影响了对客体判断的正确性。这是人际交往中通常犯的毛病,即忽略了对方的个性特点,把所见的人和事按心理体系类目化,影响人际间和群际间的交往。

8.理解性和概括性

知觉不仅是感性形象,而且也是对客体的一种意识,人们认知了交往对象的人品、作用和特性,从而有目的地与对方交往。知觉的理解性是通过人在知觉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达到的。这时,你不仅力求知道自己在和什么样的人打交道,而且力求把知觉对象列入已知对象的一定类别中去,其概括化程度依赖于你已掌握的知识范围。

9.投射性

人往往会不自觉地认为认知的对象拥有跟自己同样的思想、情感和特质,并且把自己的这些意识强加于客体之上。在心理学中这称为“共识偏见”(false consensus effect),即认为别人都与自己持有相同的观点,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这种投射可能会使人陷入盲目之中,但也可能使人采取正确的做法,比如“将心比心”。

在人际交往中观察他人交往行为,寻觅潜伏在他人行为背后的比较稳定的属性,并将其归纳分类,综合起来理解,这样一个围绕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认知过程称作归因过程。归因过程是理解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它的结果导引我们如何对他人采取行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然受到归因判断的明显影响。

前面我们介绍过归因理论的基本原理,这里我们主要论述归因理论在人际关系中的运用,其代表学者是海德、琼斯、戴维斯和凯利。他们的理论主要是:

1.海德的常识心理学

最先对归因过程提出独到见解的是海德。他主张在归因人际关系的诸概念时,与其系统地归纳心理学和社会科学的概念,倒不如利用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应用的一般知识。他对普通人在人际关系中所表现出的敏锐的心理洞察加以研究,并将这些人理解他人行为时所使用的语言加以系统化,创立了常识心理学体系。他对行为的通俗分析以及对现象的记述是以因果关系分析为中心的。他是近几年来研究归因过程的先驱。他提出的原理是:人们希望通过将自己周围暂时而易变化的行为和现象归因于相对稳定的诸条件(固有属性),来预测并统治自己周围的环境。这里所说的固有属性,就是人类和环境所具有的持续性的特性。

2.琼斯和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

这二位学者在海德理论基础上设想:在根据他人的行为推断该人性格之类的固有属性时,要具有先确认行为的意图,然后推论属性这样两个步骤,并提出了“对应度”概念。这一概念依托的对应关系包括:(1)被确认的意图与行为的关系;(2)被推论出的属性与行为意图的关系;(3)固有属性与观察到的行为的关系等。

概括说来,就是首先判断所观察到的行为是否有意图,是否是在自由意志下采取的,与行为者可选择的其他行为相比有多大程度的固有结果,以及产生了具有多大程度的社会性期待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归结出行为者的属性。

3.凯利的归因立方体模型

凯利对人们行为原因归因时的诸条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认为某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该现象发生时存在,而不发生时便不存在的因素,也就是说,人际交往的原因可以在交往现象发生的时候而发生,随其变化而变化的诸因素中去寻求。运用这种共变原理,可以较合理地理解现象。例如,一个人要受若干人的喜爱和欢迎,至少要具备三个标准:(1)辨别性:让人接触后感觉到“这人招人喜欢”;(2)一贯性:在任何情况下接触他都令人喜欢;(3)一致性:许多人和他交往都喜欢他。(见图4-5)

图4-5 归因立体模型图

资料来源 熊源伟、余明阳编著:《人际传播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7页。

如果三个标准都具备了,就可判断这个人确实是一位受欢迎的人。如果只具备其一,现象的原因归因为意见出发者“此时情绪正佳”等情况;如果只具备其二,可认为现象的原因只在于意见出发者的个人喜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