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的传播模式

的传播模式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在1954年针对“香农—韦佛的传播模式”提出挑战:香农—韦佛模式的技术性传播模式是发展应用于工程问题,从未为人的传播行为来设计。“香农—韦佛的传播模式”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忽视了人和社会等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把发送者和接受者截然分开。

美国心理学家C.E.奥斯古德在1954年针对“香农—韦佛的传播模式”提出挑战:香农—韦佛模式的技术性传播模式是发展应用于工程问题,从未为人的传播行为来设计。奥斯古德以自己的意义理论(theory of meaning)和一般的心理语言过程(psycholinguistic processes in general)发展出一个模式。

香农—韦佛模式首先排除了信息的“意义”,同时将信源、信宿、发送者和接受者表达为互相独立的因素。奥斯古德的模式强调的是传播的社会本质,提出一个人同时成为信息发送者和接受者的理论,并且把符号的“意义”列入考虑,而这些恰恰是“香农—韦佛的传播模式”所不能涉及的。“香农—韦佛的传播模式”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忽视了人和社会等传播中的重要因素,把发送者和接受者截然分开。在机器系统中这样的模式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人类的传播系统中就显得不那么合适。因为在人类传播中,受传者并不一直是被动的,受传者将接收到的信息翻译成自己的理解之后,再将部分信息反馈给信息发送者,受传者这时就成了传播者,因而也就具有了双重的身份。奥斯古德认为:香农—韦佛模式中完整的传播系统对每个人都存在,每个人都是一个“传播单位”,具有发送和接受的双重角色。在奥斯古德看来,每一个合适的传播模式至少要包括两个“传播单位”(见图3-19),一个是来源单位,另一个是接收单位,两个单位之间靠信息来联系,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图3-19 奥斯古德的传播单位

资料来源 钟文、余明阳:《大众传播学》,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12页。

在模式中,“输入”的是物质能量或某种形式的“刺激”,变成感觉刺激而被接受。接受者通过几个心理过程,就对这“输入”或“刺激”加以工作,奥斯古德把这些过程称作“接受”(reception)和“感知”(perception),而中间的“调节器”(meditor)提供一种“认知”(cognition,即对它附上意义或态度),并且,借着传送器(transmitter)进行“运动神经组织”及相关的操作。在刺激—反应连锁中,“讯息”就是来源的“输出”物和目的地的“输入”物。输入是由“译码”处理的,输出是由“制码”完成的。换言之,在奥斯古德模式中,目的单位与来源单位是相似的。因此,它可以应用在人的传播行为(尤其是个人传播)上。依照奥斯古德的观点,在“同语言群体”(speech community)情境中,每一个人被视为一个完全的传播系统。奥斯古德模式就是说一个个体同时具有发送和接受的功能,同时在个体以及个体之间形成了内外的循环,而且将符号意义列入了考虑范围,通过反馈机制对于传输中的信息既编码又解码,使得主体具有双重性,因此,“奥斯古德模式”又被称作“双行为模式”。

奥斯古德从其自身的“意义理论”和“一般心理语言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奥斯古德模式”(见图3-20)。

图3-20 学科角度的传播过程

资料来源 戴元光等编著:《传播学通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80页。

奥斯古德模式强调的是人类的传播系统而不是香农—韦佛模式的机械化传播,不仅仅关注于传播渠道的畅通与否,信息能否安全到达等技术细节上的问题,还关注于传播行为及其双方的关系转变,这就使得传播模式带有了很强的社会学意义,更加接近传播的本质。

奥斯古德同时还强调了传播的社会本质,说道:“因此,任何适当的模式至少应包括两个传播单位,一个信源单位(说话者)和一个信宿单位(听话者)。在任何两个这样的单位之间,将两者连接起来成为一个系统的,就是我们所说的消息。根据本报告的目的,我们将消息定义为从信源单位所有输出(反应)的那部分,同时也可能是所有输入(刺激)信宿单位的一部分。例如,当个体A和个体B说话时,他的姿势、面部表情,甚至对物体的操纵(例如,扔下一张纸牌,推开手边的一碗食物)均是消息的一部分,就如事件以声波传送一样。但是A所有行为的其他部分(例如,对B姿势的感受,环境中其余的线索)并不是来自A的行为。这些事情并不属于我们所谓消息的一部分。这种刺激—反应(R-S)消息(即一个给予他人刺激的人自己产生反应)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通常,面对说话表现为前者,而书面传播(以及音乐录音、艺术品等)表现为后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