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表情态度因人而异

表情态度因人而异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表情态度因人而异采访表情的总体原则是要适度、得体。在与普通群众交往时,切不可摆架子,身段动作不可过多、过大。所谓“对峙性采访”就是因为种种利益关系而对你的采访或心存戒心、敌意,或心存恐惧,因而搪塞、刁难、狙击、拒绝甚或暴力相待的现象。1999年11月,《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合作,赴安徽南陵县采访当地粮库以土堆冒充粮垛欺骗朱镕基总理之事。

二、表情态度因人而异

采访表情的总体原则是要适度、得体。因为记者的表情可对采访对象产生十分微妙的感染和影响,刺激其感官,引起其相应的心理反应,所以记者在采访中要做到主动调节和自控表情动作,引导着采访气氛向融洽、圆满的方向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尤其要正确看待采访双方的平等关系,热情谦虚、不卑不亢地从事采访活动。在采访高级领导干部或著名人物时,有些记者往往感到一种心理压力,神色紧张,手足无措。这时记者可进行自我暗示:我和采访对象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此时此刻,我并非自然人,而是代表报社、代表媒体、代表公众信息平台。其次,调匀呼吸,放缓语调,先谈点题外话,使心理状态趋于平缓,采访活动即可正常开展。

在与普通群众交往时,切不可摆架子,身段动作不可过多、过大。如高谈阔论、无故打断对方话题等都会影响对方的心理,妨碍采访的顺利进行。在弱势人群面前摆谱,不但了解不到真相,而且也是自己职业水准不高、人格修养欠缺的表现。记者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要谦虚谨慎,更要用群众的语言与之交流。

当记者面临“特殊情绪状态的对象”时,怎么恰当地掌握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尤其重要。如采访一位身患绝症的老劳模,采访一位刚刚失去儿子的妈妈,或刚刚遭受赛场重挫的运动员,记者进屋时的步履要轻些、慢些,语调要深沉点,语速要稳健些,衣着朴素些,要恰当地表露出同情的眼光,使其感到安慰,切不可粗声大气、滔滔不绝。一名临刑的死囚无疑处于“特殊情绪状态”,但是如果我们只关注他是否忏悔、是否愿做“反面教材”、是否写遗书告诫后人,那就只能说明我们对人性了解太少。事实上,一名死囚,明知死期将至也不会放弃生的侥幸,那是一种潜意识和本能,表现出来的情绪不是极度冷漠就是躁动焦虑。我们如果采访他们,不管他们之前的罪行多么“人神共愤”,都应该在不温不火之中尽量保持一种淡淡的怜悯,询问语气应该尽可能地温文平静,因为“尘归尘,土归土”,法网恢恢,罪罚相抵,一切行将结束,尊重他只是出于对生命本身的敬畏。

记者采访时遇到最多、最棘手的场合就是“对峙性采访”。所谓“对峙性采访”就是因为种种利益关系而对你的采访或心存戒心、敌意,或心存恐惧,因而搪塞、刁难、狙击、拒绝甚或暴力相待的现象。对抗的双方,一个要“揭”,一个要“捂”,有时候斗争是相当激烈的。1999年11月,《新民周刊》和《南方周末》合作,赴安徽南陵县采访当地粮库以土堆冒充粮垛欺骗朱镕基总理之事。两名记者刚刚住下,县委宣传部部长陈某就气势汹汹地找上门来,带了一伙打手,冲到他们房间,先擂鼓一样敲门,接着干脆用脚大力踹门,企图一下子把他们吓倒。面对这样的挑衅,他们如果退缩,后果一定不可预料。于是《新民周刊》的记者大喝一声:“干什么?”接着猛地打开房门,堵住陈某,厉声叱责:“干嘛?你是谁?把证件出示一下!”不知何故,大概因为喉咙比他更响,气势比他更“牛”,陈某顿时被镇住了,他毕竟是理亏心虚的一方,于是嗫嚅着说:“……请问你们是否上海来的记者?……我们县政府想请你们两位赴宴……”这样的地方连总理都敢骗,应该是个“宴无好宴,会无好会”的地方,再看看陈某背后几个杀气腾腾的壮汉,两名记者理所当然地予以谢绝,并且当着他的面,一名记者拨通《南方周末》有关领导的手机,告诉他:如果某日以后不回广州,请向安徽省委宣传部要人……作出这么一个强硬姿态后,对方收敛了。在以后的采访日子里,当地的人员只是远远地开车跟踪,不敢上来骚扰,一旦获得材料,两名记者马上离开险境。

由此可见,强势的力量不是绝对的,“人微”不见得一定“言轻”,要想使自己的言谈能够“撬”动尊者贵者,自然涉及说话的态度、表情、时机和技巧。在新闻一线的记者都知道,很多对峙的场面,仅仅靠低声下气,委屈婉转地请求是无用的。相反,正当地使用一些严词峻语反倒能令强势一方“移船就岸”,放低姿态,尤其在必须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时候,新闻记者使用此法更见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