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音响的组成

音响的组成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音响的组成影视剧是视听的艺术,“视”当然指的是叙事的画面,“听”则指的是音响了。据说视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说法,一是视重于听,二是视听并重,三是听重于视。还必须说明的是,音响的四个组成部分在影视剧中不是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有机和谐地糅在一起,这才既富于表现力,又有感染力。

第四节 音响的组成

影视剧是视听的艺术,“视”当然指的是叙事的画面,“听”则指的是音响了。音响一般由人的声音、音乐、声效、动效四部分组成。据说视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说法,一是视重于听,二是视听并重,三是听重于视。可以说,多数人还是主张视重于听的,因为无声电影时代,只有视没有听,显见画面比声音重要,光是听的话,广播剧就行了。过去是广播电台播放广播剧,听呗,后来有了电视台,有了个“视”字,就是为了出画面,让人看嘛。生活中,常常有人议论,残疾人有聋人、哑人、盲人以及缺胳膊断腿的人,你最怕哪一种?回答基本上都是怕眼睛瞎了。盲人的话,这个世界上你什么都看不见了,比起别的残疾人就有更多的遗憾。聋人什么都听不见,但还能看呀,世界上的一切是个什么样子他们都能看到。当然,视听齐全,那就更好了。

刚有音响时,只看重人物对白,成了从舞台搬上银幕的戏剧演出。现在随着高科技的神速发展,有些人又太过看重音响了,强调音响的作用与魅力。在搞实验与探索时,不好好在剧情与画面上下工夫,而极力去追求音响多么美妙的表现力。其实,说到底,还是视听的完美结合才会有真正美妙的表现力,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视觉空间本来就伴随着各种音响声音。现在,就让我们来具体讲讲音响的四个组成部分:

(1)人的声音。人物的声音除了交谈对白,还有笑声、哭声、吃饭声、唱歌声、喘息声、呼噜声、呼吸声、抽泣声、咳嗽声、号叫声、唉叹声、挣扎声、怒吼声、吵架声、群众场面的欢呼声、各种市场与集会的嘈杂声等。

(2)声效。凡是大自然中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声音都是声效。像各种动物的声音、农村的各种家禽声、风声雨声、大海河流湖泊小溪声、森林竹林雪崩泥石流声、牛车独轮车自行车三轮车声、汽车火车飞机声、轮船汽笛声、各种机器声、各种体育比赛声、各种广播声、各种钟表声、电视机洗衣机收录机声、家庭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声、切剁声、炒菜声,等等。

(3)动效。凡是人物动作发出的声音都是动效。像冷兵器时代的对打对刺声、人物骑马赶车耕地声、摔跤拳击武术声、扭打搏斗拼刺刀声、人在海陆空战场上操控各种武器发出的声音、人物穿衣打扮走路奔跑发出的声音,等等。

(4)音乐声。主要是唱歌声和乐器声。唱歌有独唱、二重唱、小组唱、小合唱、大合唱、吟唱、哼唱等。乐器声有独奏、二重奏、小合奏、轻音乐、交响乐等。

影视剧的音乐又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画面音乐,二是表现音乐。画面音乐就是人物自己在画面中或唱、或演奏、或播放音乐,以表现人物的心情、情绪、性格乃至身份。像《音乐之声》、《莫扎特》、《英俊少年》等影片。还有像《魂断蓝桥》里跳舞时乐队演奏着《一路平安》,一支支蜡烛随之熄灭。表现音乐指的是画面外的音乐,用以展示环境、烘托气氛、抒发情感、制造悬念、渲染情绪乃至表达编导的立场与评价。像在《现代启示录》中,画面是美军惨烈地扫射越南村庄,屠杀越南军民,画外则播放瓦格纳的音乐,65人分12个声部组成的大合唱,象征人类的疯狂。而在《铁皮鼓》里,画面是德国法西斯在集会阅兵,突然画面外响起《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士兵们便一对对跳起了华尔兹,象征着士兵们也渴望和平时光的快乐生活。在《裸岛》里,没有一句对白的画面是一对夫妇一天到晚、一年四季的繁重劳作,画面外反复出现苍凉的音乐是象征他们的艰辛和顽强的精神。还有就是常见的贯穿全剧的主题曲,像《红色娘子军》里的“连歌”、《人证》里的“草帽歌”。应该说,一个优秀的编导,音乐声的运用不能只靠作曲家,他们最好能懂得自己运用音乐,就像《广岛之恋》那样,编剧玛格丽特·杜拉自己就在影片开头部分注明“弗斯科的音乐伴随着这种几乎令人窒息的拥抱”。

还应特别指出的是,音响的运用,最好还要懂得“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手法。比如《邻居》中,“喜凤年夫妇夜话”那场戏,原设计用闹钟的嗒嗒声衬托夜间的宁静,后来改为夫妇两人翻身床架发出的嘎吱声,更能一举两得地既表现夜的宁静,又表现了喜队长简陋的生活状况。还必须说明的是,音响的四个组成部分在影视剧中不是简单地相加在一起,而是有机和谐地糅在一起,这才既富于表现力,又有感染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