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期声摄取与表现

同期声摄取与表现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同期声摄取与表现电视新闻节目依靠声画一体的形象素材传达信息,现场同期声成为电视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图5-3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再说长江》拍摄现场的同期声摄取工作场景一、同期声界定与特点1.同期声的界定同期声是客观声音与音响,是从现实生活中摄取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的声音与音响。同期声是新闻事件现场固有的声音,它与现场形象同步存在,共同建构立体的事件。

第三节 同期声摄取与表现

电视新闻节目依靠声画一体的形象素材传达信息,现场同期声成为电视画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从ENG、EFP等电子采集系统出现以后,新闻信息便从最开始即通过信息双通道的模式被采集、编辑与整合。这其中,现场的同期声便与画面一起成为电视采访信息的载体与重要表现元素。

同期声的凸显与时代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是媒介功能演变的具体体现。这实际上是时代和媒介的发展所展现出的对观众的尊重,对观众主动参与意识的凸显。过去“视电视为讲坛”的格里尔逊模式基本上剥夺了现场同期声,取而代之大量的主观解说词和音乐,使观众处于被动接受、听之信之的状态。而同期声的使用,无疑把更多判断与解读的权力交给观众,使观众能够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势,在信息的相互参照中形成自己的判断。

img33

图5-3 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再说长江》拍摄现场的同期声摄取工作场景

一、同期声界定与特点

1.同期声的界定

同期声是客观声音与音响,是从现实生活中摄取并源自电视画面自身的声音与音响。同期声包括:人物的有声语言(记者、事件当事人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碰撞发出的声响,自然环境发出的声响,现场的有源音乐与音响(比如现场的电视机、收音机等传达出的音乐、音响)。同新闻节目后期所配的主观音乐、音响相比,同期声是在前期采访现场所摄取的客观声音。

2.同期声的特点

客观性。同期声是新闻事件现场固有的声音,它与现场形象同步存在,共同建构立体的事件。

现场性。同期声是传达现场信息的载体之一,同样是一种形象性的元素,本身就承载了现场的一部分事实信息,因此,可以说,同期声是现场氛围的重要来源。一个缺乏同期声的现场不是完整意义上的现场。人物述说的同期声能带出很多语言之外的丰富的信息,其语调、语言运用、语速配合人物的表情、手势能够充分发挥电视用形象语言叙事的优势,从而给观众一个具体、真实的现场氛围。比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在抓到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的首场新闻发布会上,美军驻伊最高行政长官布雷默(L.Pau1 Bremer)出现在发布会现场的第一句话是:“Ladies and Gent1emen,We got him.”(女士们、先生们,我们抓到了他),布雷默言语间透露出的如释重负的心情和胜利者的姿态通过电视屏幕生动地呈现出来。当信息通过当事人的声音传递出来时,它不仅传递出显在的语言信息,同时也牵带出许多潜信息。有的时候,新闻的竞争恰恰就在这里,而这一点往往容易被许多记者所忽视。试想,当所有记者都能在新闻发布会获得这些信息的时候,你的竞争力在哪里,你的新闻的特点在哪里?恰恰就在这些容易被人忽视而又具有高含金量的潜信息上,重视这些潜信息正是渗透了创作者对电视语言的深刻理解与把握。因此,对于电视采访来说,如何意识到电视媒介的形象性优势,充分发挥同期声带给我们的现场感便成为记者要着力考虑的问题。

实证性。由于源自于现场本身,同期声比较完整地展现了现场信息状态。通过直接展现现场人物的述说能够有助于观众直观、深刻地理解事件性质与特点。因此,同期声有助于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新闻事实本身是具有力量的。同期声的这种实证性有助于提高信息传达的可信度。在拾取证据、辅佐论证上,同期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期声就相当于文章中的引用,字字确凿、句句有出处,具有很强的客观性,从而给节目带来相对客观、中立的态度。另外,同期声的使用实际上也是给观众尽可能地提供多种形象信息,从而形成相互补充、相互参照、相互印证,让观众形成自己的判断。因此,从这方面来说,在关键信息的展示与叙述上,要特别重视同期声的摄取,并且对同期声要采取审慎的创作态度。

二、结构同期声的技巧与方法

1.利用同期声开拓形象素材

电视节目的声音素材大致可以分为同期声,解说词,后期配的音乐、音响这三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同期声中的有声语言、人与环境碰撞发出的声响、有源的音乐等信息表现元素,从而使形象素材得到最大的拓展。比如在纪录片《邓小平》“广安老家”的段落里,在广安县城采访完一位老人家对广安县城的描述以后,创作者使用了一段茶馆里摄取的同期声,这段同期声是茶馆里一些票友演唱的川剧清音,其歌词这样唱道:

金广安,黄白莹莹然,桑麻榆枣丰,沃野无闲田;金广安,庶民百姓,忠奸质朴,不畏水旱,抗拒凶顽,名贯天府,啊……,点染好家园。

这是创作者给观众展示的对广安的描述。没有用解说词阐释广安怎么好,而是用这样一段在现实生活中发现与摄取到的同期声艺术化地展现了广安的人文地貌、风土民情。这实际上是艺术中的“借力”,通过这种手段,作品所呈现出的地域风俗、适当夸张与渲染的艺术氛围使这段对广安的介绍生动而富感染力。同样,在中央电视台《360°》栏目的“红岩档案解密4”节目中,在开头和结尾介绍重庆渣滓洞的情况时,编导采用了渣滓洞现场导游的解说声,从而为事件的背景叙述提供了一个新的素材形态,进一步加强了节目的节奏感。以上两例都是创作者巧用现场同期声为叙事和节奏服务的“借力”方式。

另外,在现场画面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同期声能够有效弥补信息的缺失,甚至引导观众通过想象与参与性思考主动填补信息,从而形成一种更大的想象空间。比如,2007年12月5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州(Nebraska)奥马哈(Owaha)城的一家购物广场(Von Mour)发生一场枪击案,一名男子枪杀了八人,并饮弹自杀。美国NBC的《内幕报道》(Inside Edition)栏目在报道这起事件的时候,由于缺乏现场的镜头,节目素材采用了大量911报警电话里的录音资料。这些声音素材有躲在商场里打报警电话的求救声,也有躲在试衣间里的目击者的描述,而画面则是枪击案后的商场的空镜头。这些报警电话非常真实地传达出事发时的紧急状态,从而把观众带入现场的情境中。而美国“9·11”世贸大厦撞机事件中,当大厦倒塌时,因为记者手提着摄像机奔跑,这样电视报道中刚开始是摇摇晃晃的画面,没有主体拍摄物,接着,弥漫的烟尘遮蔽了镜头。虽然没有任何现场画面,但是人群的喊叫声、喘息声、奔跑的脚步声、建筑垮塌的环境声都给我们传递出现场的真实情境。这种缺失画面的同期声甚至为观众提供了更大的联想与想象的空间,使他们更加为现场人物的命运担忧。

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缺失现场画面的镜头是一种遗憾。但是作为电视记者而言,应该积极思考怎么把这种不利因素变为有利因素,怎么通过声音素材来创造一种更为独特的氛围。以上所举的美国电视新闻的两个案例,充分说明记者用形象素材传达现场的积极主动性。

需要说明的是,对同期声的摄取要保持其完整,尤其是突发性事件出现的时候,记者要有开机进现场的意识,不管镜头是否平稳,是否能对准被摄物,先开机摄取现场完整的同期声,才能使声音成为结构现场的主线。

2.利用同期声求证并为叙事创造节奏

在报道中,记者要善于引用被访者的同期声,为新闻报道提供一个笔者称之为“新闻眼”的素材。被访者的同期声能使新闻报道增强权威性和可信度。记者要善于从被访者众多的语言中精选最能反映事件特点与本质的同期语言。正如凤凰卫视采访总监吕宁思所言,“记者必须有能力从被访人洋洋洒洒慷慨激昂动辄二十分钟或者半小时的言谈中提取二十秒钟的几句话,作为同期声引用语。”[12]

此外,作为形象素材之一,同期声的运用使节目的声音形成变化,从而避免在单位时间里声音素材过于单一和呆板,这就为叙事创造出丰富、变化的节奏感。我们在前面提到,艺术的节奏强调在重复中的变化,声音素材也必须讲求节奏上的跌宕起伏。下面,我们来分析美国NBC《内幕新闻》2007年4月播出的一则新闻《驻伊士兵回国,家人团圆》这则新闻是讲述一名驻伊美军士兵比尔·霍斯(Bi11 Hawes)回国,到儿子约翰·霍斯(John Hawes)的学校里给儿子一个回家的惊喜,这幕场景通过电视传播感动了许多美国人。NBC记者于是给这个家庭提供了一个奖励——畅游迪士尼乐园一天。这则新闻是记者在原有事件的基础上通过主观介入、策划而形成的一个策划性报道。在这则新闻中,记者对声音节奏感的把握可谓细致与精巧。

表5-1 美国NBC《内幕新闻》(Insided Edition)新闻《驻伊士兵回国,家人团圆》节目镜头列表

img34

续表

img35

从以上节目镜头列表可以看出,记者对这条新闻的声音处理非常细致,完全打乱了不同声音素材,使整个节目节奏感特别明快。而其中利用同期声转场、推高潮等,更体现了记者利用声音剪辑因素创造戏剧性结构的努力。这种对电视新闻节奏感的重视其实是与好莱坞叙事模式相联系的。相比之下,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欠缺,无论是中央电视台还是地方电视台的许多新闻都是解说词一铺到底,一种声音状态贯穿始终,没有变化,没有剪辑因素的体现,更无从谈节奏感。在这一方面,一些娱乐类新闻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的《中国电影报道》、北京电视台的《每日文化播报》反而在节目中体现出了这种运用同期声创造节奏的意识。当然,新闻的时效性决定了在很多情况下,记者会采取解说词带画面的简便方法。但是,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方式只是权宜之计,不是最好的方式。

3.善于发现现场中的同期声,使之成为节目的结构性因素

理解这种结构性的存在,其实质就是使同期声成为一个贯穿节目始终的叙事性的提示和渲染情绪的载体,从而使这种主观创作情绪的抒发与事件本身形成互动,为情绪的提升提供源头活水,这就避免了单纯主观音乐或主观音响的主观性、随意性与强制性。由于参与情绪提升与渲染的声音来自现场,自然是与现场事件紧密联系并带有很多现场信息和氛围的,从而形成一种既能提升情绪又相对客观的“生活之音”。从这一方面来说,编导的创作工作其实是对现场声音的提炼与提升,是对生活本身的一种升华。当我们把对同期声的理解上升到这样的高度的时候,它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忠实记录同期声的问题,而成为一个发现与感悟现场、从而选择提升的工作。这体现了创作者对声音处理的主观能动性以及选择与放大过程的含金量。比如在纪录片《邓小平》“广安老家”段落的开始的第一个镜头是邓小平同志年轻时的照片,而声音素材则是一段现代的乡间童谣,这段童谣来自何处?是编导配上的主观音乐吗?当叙事发展到记者为寻找邓小平故居而向当地小学生询问的段落时,又出现了小学生现场演唱的童谣,这时观众才恍然大悟,原来段落开头的童谣来自于此处。在这里这段童谣被巧妙地用于片子中,成为一种渲染情绪的、富于艺术表现力的素材,同时也成为组织这个段落的结构性因素。在《新闻调查》“杨柳坪七日”中老者的山歌被用作每个叙事段落的开篇,意蕴悠长,从这歌中,我们听到了乐观与朴实的情怀。

在纪录片《俺爹俺娘》里,这种同期声的运用方式更加凸显,在影片开头即出现了一段老人演唱的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歌谣:“同志们呀,个个要听真,咱为了救人民参加了八路军。在家里咱本来可都是些老百姓,革命的战士可不要忘了本”。当影片发展到摄影家焦波在爹娘家乡为邻居焦念会录像的时候,观众才明白这段歌谣原来是从这个现场中生发出来的。这段歌谣淳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地方风情,渗透了当地人浓浓的精神气质。显然,这段歌谣对片子的主题是一种强化,使当地人那种对根、对土地、对人民的深厚情感涌现出来。因此,编导把这段歌谣穿插在节目中,不断形成提示与累积效果,从而为影片的基调与情绪形成一种贯穿始终的结构性因素。这样穿插的同期声自然、朴素,没有矫揉造作的主观强加式东西,而是在现场中提升出一种情怀。

img36

图5-4 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香港十年》摄制组采访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唐英年

一个好的节目是需要这种情怀的,不是吗?而它源自于哪里?现场。换言之,对同期声的重视就是对现场的重视。比如《香港十年》的第一集“十年见证”,以一个非常华丽的开头拉开这部大型纪录片的序幕。创作者选取了极具仪式感、庄严感的升旗仪式作为结构主线:一个是小张心柔所在的学校的升旗仪式;一个是香港紫荆花广场的升旗礼;一个是香港警察学院的仪式;最后落脚点是1997年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升旗仪式。而贯穿这几个场景的重要元素就是同期声。创作者用现场的国歌声从张心柔所在学校的升旗仪式转场到紫荆花广场的升旗典礼,又用极具地域特点的风笛声和手鼓声转到香港警察学院,最后这些声音都汇聚到1997年香港回归交接仪式上。创作者在同期声的把握上极为精到,不仅在录制的时候就注重现场同期声的每个细节,而且利用这些声音的相似性将之剪辑处理,形成这个开篇场景的结构性因素。“一国两制”下,香港的“变”在哪里?香港的“不变”在哪里?创作者在这里着重用同期声——风笛、手鼓这种在香港延续已久的声音承载“不变”,同样用形象的国旗和紧荆花等视觉元素承载“变”。这就是用形象传达“一国两制”这个概念的妙招。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该段落的创作手法与我们之前提到的主题事件化、事件人物化的思路一脉相承。香港回归这么大的一个主题如何落脚,如何从与老百姓息息相关可以接受的角度切入?那就是现场。比如,影片开场镜头,首先引起观众注意的是直升机马达轰鸣声,创作者从香港地震总署对香港航摄的场面开始,这其中也反映了创作的视角。从一个我们可以接近的现场开始,也就是从一个我们可以接近的视角开始,这个视角是世俗的、平民化的。如果一上来就是在天上俯视香港的视角,则是一个上帝的视角,是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然而,哪一个视角更具体?哪一个更贴近观众?哪一个更容易接受?这是我们在考虑同期声的时候牵带出的具体问题。

因此,记者应该善于发现现场中的同期声,使之成为一种情绪的提示以及可以反复出现的结构性因素。

4.利用同期声创造空间感

同期声能够创造一个立体的现场空间。同期声所牵带出的许多环境信息,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事件所存在的真实环境,提供了更多空间信息。周传基认为,“声音和光一样,是塑造电影空间的手段”[13]。在电视采访中,记者也应该善于利用同期声手段,创造事件立体的空间氛围。在这里我们可以借鉴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Majid Majidi)的电影《小鞋子》(又译天堂的孩子)的开头段落,这段五分钟出字幕的段落是一个长镜头,在这个特写长镜头中是一双手在补一双小鞋子,但是声音既有与画面一体的补鞋声,同时又穿插了叫卖声、高跟鞋走在石板上的声音、摩托车经过的声音。这些丰富的声音为我们传达出这个补鞋的环境是在一个嘈杂的集市上的信息。电视新闻及纪录片等非虚构类电视节目完全可以运用这种声音处理技巧。

在同期声的摄取上要特别重视声音的运动方向,从而形成一个真实、立体的声音空间。比如,一架飞机从空中掠过,如果要表现飞机划过的立体声效,就要让飞机穿越镜头和话筒,这就在立体声放音设备上形成声音是从左边的扩音器划向右边的扩音器,从而形成很强的立体效果。

作为一名电视记者,应该充分认识到这种同期声的重要作用,尽量去体现这种同期声的空间感与现场感,只有这样才能把观众带入一个真实的语境中,去体悟现场的“质感”。比如《新闻30分》的一条新闻“沾河草甸森林火灾,火场风力大扑救难度增加”[14]中,主持人与前方记者做了连线报道。我们看到,前方记者在总指挥部的一个空旷、安静的屋里,向我们讲述屋外风有多大,扑救难度有多大。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屋子里,观众怎么能感觉出来呢?记者为什么就不能打开窗户,让观众听听屋外风的呼啸,让观众听听风打在窗户上的声音。这明显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现场把握的严重缺失,这种缺失的原因是记者没有现场意识、没有同期声意识。因此,现场记者不仅应该有画面意识,还应该意识到声音所带来的空间感。

如果外面有风,记者就站在风口上,让观众看看记者被风吹乱的头发,让观众听听风刮过的啸叫声;如果有雨,记者就让观众感受一下雨打芭蕉的节奏、让观众听听水滴落在窗台上的旋律,让观众看看雨滴打落在记者镜头上的状态。这些声音都让观众体会到现场的“质感”,感受到自然的呼吸以及生命般的跃动。

5.运用同期声调动现场氛围、人物情绪

应当说,这一方面渗透了记者的主观引导,即记者通过现场观察,在现场发现能反映事物特点、调动现场氛围与人物情绪的声音,并把这种声音放大。比如,“党旗下的风采”北京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系列片《沙漠里的北京额吉》一片,创作者在行进的车上播放主人公——一位多年治沙的离休老人喜欢的歌曲,从而激发了老人的情绪,老人最后跟着歌曲唱起来。这段现场音乐成为老人抒发情怀、升华节目情绪的重要元素。

在《生活空间》“小丫西西”报道中有一个记者与4岁小女孩儿西西在家里交流的段落。这期间,编导利用电视机中的音乐、音响调动西西的情绪,加强与西西这个小女孩的交流。在西西去游泳池的车上,编导通过播放车载录音机里的歌曲,把西西天真、活泼的一面生动地展现出来。

由此可见,在现场中,记者并不是完全被动的,通过记者的介入与主动参与,可以很好地调动被访者潜在的生活状态。记者完全可以把被访人最喜欢的音乐,印象最深刻的电影、电视作品等等有声素材引进到拍摄现场,使被访者与现场形成良好的互动。

当然,这种引导并不意味着让记者去制造莫须有的同期声,而是要求记者通过观察与主动引导,把被访人的一种日常性状态更集中、更戏剧性地展现在镜头前。

三、同期声把握的其他问题

作为现场抓取的声音,同期声有主客观表现的状态,而且同期声与后期声音存在一个相互协调与配合的关系。

1.同期声的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

在具体的采访中,我们要特别注重同期声中人物述说的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前文提到,电视媒介善于表现感性的存在,记者在采访中要着重表现采访对象的感性因素、情感闪现。即使是客观的求证,也需要蕴含被访人个性化的语言与感受,这样采访才会有个性、才会生动鲜活。在这里就牵带出被访人同期声的主观叙述与客观叙述的关系。比如,当记者去调查一起枪击案的时候,第一种方式中,记者以这样的提问开始:

记者:“警官,这里发生了什么事?”

警官回答道:“有一白人男子用卡宾枪扫射,受害人当场死亡,我们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如果记者换一种提问方式:

记者:“警官,你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人,当你看到大街上的尸体,你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警官回答道:“我告诉自己,不要再发生了,这是这个星期的第三次枪杀案。”

记者接着提问:“你在这城市工作了很多年了,治安到底怎样?”

警官:“我想这个城市是安全的,但是这个区域,大概十多条街是有问题的,我们已经在控制这个局势了,简直太疯狂了。”

在这里,我们发现警官的第一种回答是非常冷静而客观的叙述,而这种客观叙述完全可以通过记者的解说词加以替代。第二种回答则融入了其个性化的情绪和思考。由于访问的目的不同,我们不能说哪一种方式更优,但是从电视媒介的表现特点来看,第二种方式能牵带出更多信息和更具有个性化的表现力。由于记者的提问方式不同,带出事件人物述说的方式就不同。因此,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在一般情况下,同期声往往是作为新闻事件的主观部分进行展现,比如当事人的想法、观点、感受、情感。由于这种同期声具有个性化的信息呈现,才被记者直接展现在节目中。否则的话就可以用解说词进行概括(换言之,解说词承担着客观叙述的功能)。我们只有认识到这种同期声的主观叙述和客观叙述的区别,才能更好地提出你的采访问题。

在实际采访中,我们往往面临着如何使被访人的同期声生动、有个性的问题。比如前文提到的长消息《北京市二环路改造竣工通车》中,记者采访专家时,所传达的信息过于死板。如果记者能把专家请到车上,让专家和记者一道一起绕二环路跑一圈,记者在车上采访专家,那么专家会在行进中带出很多个性化的叙述。

2.同期声与解说词的关系

同期声是一种直接引用,而解说词则是一种转述与代述。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什么时候用同期声,什么时候用解说词转述。

一般来说,解说词起到一个概述的作用,而同期声则抓取事件当下的细节和现场信息。比如中央电视台《高端访问》栏目“专访英特尔公司董事长克雷格”一期节目中,同期声都是刻画克雷格(Craig Barret)在生活工作中的细节与关键性的转机。

另外,我们在使用被访者的同期声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同期声与当事人的非语言信息的配合,共同营造一个丰富的信息场。什么时候引用同期声,什么时候用解说词代述,主要的一个判断标准是:同期声以及当事人的非语言符号是否只能用电视的形象信息来传达,是否用解说词代述则会损失现场的综合信息。比如阳光卫视《人物志》“华莱士”一期节目中,节目叙述到迈克·华莱士最疼爱的儿子彼得(Peter Wa11ace)在一次度假中,坠落山崖而亡时,同期声与解说词的搭配相辅相成。

表5-2 阳光卫视《人物志》华莱士一期节目的同期声与解说词列表

img37

这个片段中,解说词只是介绍事件背景,而在描述华莱士寻找儿子的细节时,编导把话语权完全交给华莱士,华莱士不仅叙述了他当时看到儿子时的现场细节及心理,更重要的是,他的语气、他的手势、他的言语停顿都给我们带出一个失去爱子的父亲在那时的强烈感受。显然这种直观的感受是很难用解说词代述与转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