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电视新闻节目具体化的思路与技巧

电视新闻节目具体化的思路与技巧

时间:2022-04-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言之,电视新闻节目具体化的方法就是: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在电视媒体领域,故事化的叙事理念也开始打破了电视新闻、深度调查报道、纪录片等非虚构类节目中平铺直叙、一击到底的模式,电视报道方式开始采用问题设置、峰回路转的模式。

第一节 电视新闻节目具体化的思路与技巧

在熟悉电视新闻具体化的思路与技巧之前,我们有必要分析不同新闻选题的性质与特点,由此结合不同新闻选题做出相应的操作方案。

一、新闻报道的分类

我们通常把新闻报道分为事件类报道和非事件类报道。而非事件类报道又可分为现象类新闻和主题类新闻。具体说来。这三种报道类型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具体操作中的思路与方法。

1.事件类新闻

这类新闻依托于新近发生的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其新闻由头与事件发展变化相对具体、实在。记者采访报道新闻事件信息、挖掘事件真相、揭示事件背后的故事细节。比如《小金飞向总理进言》、《刘翔夺冠、创造历史》、《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人工林里来了野生鹿》、《在千钧一发的时刻……》、《河北辛集郭西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1]这些事件类新闻主题明确、人物具体,其操作实现有一定的优势。

2.现象类新闻

这类新闻以社会上出现的某类现象、某领域的发展趋向、某类问题为新闻线索来展开采访、调查,从而结构新闻报道。一般来说,这种现象或者问题具有抽象性,在电视表现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用可视性的电视语言来反映这些现象、挖出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是电视报道在具体化的操作过程中的难点。

3.主题类新闻

主题类新闻是围绕某类主题进行的采访报道。这类新闻往往是以国家、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方针政策等为基础形成的报道内容。由于主题与时政的紧密结合,往往这类主题新闻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这类报道有如《再说长江》、《香港十年》、《中国之路》等成就性的报道或回顾性的报道。主题类新闻在电视的具体化和可视化的操作中有一定难度,即如何把一种比较理性的概念或一个抽象的主题用具象、生动的电视形象语言去承载?

二、结构电视新闻节目的具体方法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电视报道已经逐渐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创作方法。简言之,电视新闻节目具体化的方法就是:新闻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个性化。中央电视台《香港十年》剧组在该片创作时提出了“以真实为灵魂、以人物为主角、以故事为载体、以情感为核心”的创作宗旨,而万法归宗的落脚点是现实,笔者认为其创作宗旨充分反映了当前电视新闻节目的报道思路和结构方法。

1.新闻事件化——新闻报道要以真实的事件作为依托和承载

无论是事件类新闻、主题类新闻还是现象类新闻都要从具体的事件中寻求到表达主题、展现新闻价值的途径。在实际的报道中,尤其是面对现象类或主题类的报道时,很多记者最大的问题是从概念着手,解说词贴空画面,使得报道空泛而枯燥。因此,要给这些现象或主题寻找到生活中真实的事件与个案故事,使概念和主题在事件、细节的展示中自然呈现出来。新闻事件化实际上就是“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细节说话。比如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香港十年》等都采用了这样的报道叙述方式。

这里就牵涉到对事实的选取问题。一般说来,报道的事实是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能够起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作用。具象的事件要能在反映普遍的联系的同时又具有个性化的形象表现力。由此,要采用以小见大,从微观看宏观的操作方式。比如中央电视台2006年的一条长消息《市政府的92项权力——河北省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改革纪实》[2],这条报道从市长王三堂说起。按照一般的报道思路就是采访王三堂,然后是一些行政措施、下属单位的执行情况介绍,画面则配以成摞的文件、办公室墙上的报表、各种单位的挂牌等等。但是,这条新闻的记者却另辟蹊径,寻找了一位似乎与机制改革很不相干的五金店老板,通过他的切身体会,向观众传达了政府行政权力不清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烦恼:“同一种产品,工商局也来检查,技术监督局也来检查,具体该不该检查,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记者从一个非常贴近百姓日常生活的视角来反观市政府存在的问题,随后再分析职责不清、交叉执法的原因,改正的举措及分清职责后的成效。报道结尾又回到了五金店老板那里。解说词说出了五金店老板的心声:“现在来店里检查的人明显减少了”。办公流程转变这样一个很抽象的选题,由于记者从现实生活中抓了一个貌似不相干而实际很有关联的折射点,就使这个选题变得直观有趣、生动亲切了。

在新闻事件化的流程中,特别当记者报道一些行政指令、管理举措、机制体制改革等抽象或宏观主题时,应该落实到具体的点上,再从点生发开来。比如上面这条新闻是从改革的终端去寻找一个具体可感的承受者,使抽象的举措变得可触摸,以增强了新闻的可视性。

2.事件故事化——故事化的叙述方式

近年来,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在新闻写作中逐渐凸显。报章杂志首先开始提倡故事化的写作手法。2003年7月《中华新闻报》的文章《故事化——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以及同年9月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在《畸变的媒体》中提出的《讲故事的新闻写作》等文章引发了新闻媒体关于“故事化”写作取向的思考。在电视媒体领域,故事化的叙事理念也开始打破了电视新闻、深度调查报道、纪录片等非虚构类节目中平铺直叙、一击到底的模式,电视报道方式开始采用问题设置、峰回路转的模式。随后,这种模式在其他非虚构类节目中得到了全面的拓展。“事件故事化”,“戏剧性和冲突性”,“悬念设置”等种种故事性的因素逐渐凸显。

《世界纪录电影史》的作者,美国学者埃里克·巴尔诺认为,早在弗拉哈迪(Robert J.F1aherty)的《北方的纳努克》(Nanook of the North)里,就显示出了故事技巧。弗拉哈迪掌握了在故事片中发展起来的‘基本原理’。这种发展不仅改变了技术,而且也改变了观众的欣赏习惯。弗拉哈迪完全吸收了故事片的手法,把它运用在既非作家和导演创作的,也非演员所表演的题材上去了。这样,既保持了戏剧性场面感人的力量,又将其与真实的人结合起来了。这种叙事方式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最早是从美国电视界流行开来的。从美国老牌的杂志类新闻节目《60分钟》、《20/20》、《日界线》(Date1ine)、《48小时》、CBS的《晚间新闻节目》到新近的CNN纪录片式的节目《未告知的故事》(Unto1d story),无不在竞争中探索如何用钩子式的叙事技巧抓住观众的注意力。而随着美国探索发现(Discovery)频道、国家地理(Nationa1 Geographic)频道等纪录片节目的出现,更加强化了这一叙事模式。

美国王牌电视新闻杂志节目《60分钟》从1968年开播至今,已经持续了40多年,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引入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正如《60分钟》的缔造者唐·休伊特在节目创办之初所言:“我敢打赌,如果我们能使节目主题多样化,并采用个人新闻——不是处理事件,而是讲述故事;如果我们能够像好莱坞包装小说那样来包装事实,我担保我们能把收视率翻一番。”[3]他还说:“《60分钟》成功的公式是简单的,它可以就简化为几个字,这几个字是世界上所有的儿童都知道的,那就是:给我讲一个故事。就这么容易。”[4]正是这样的简洁理念,使《60分钟》坚持在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向观众讲述三个有趣的故事。唐·休伊特还说:“我对新闻的理解是:从未听说过的故事。《60分钟》所擅长的正是讲述这样的故事。”[5]他还认为,好故事的标准就是晚上播出的节目是第二天早上人们的话题。

美国广播公司(ABC)创办的、与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竞争的后起之秀《20/20》也把故事性原则作为其吸引观众的手段之一。为了形成故事性的叙述,《20/20》在选题上就尽量选取具有曲折情节和悬念感的事件。而对于时效性不强的非事件性题材,《20/20》则选择一个或几个典型的个人经历,用具有复杂叙事因素的个人故事引出报道的主题。

1986年创办的美国日间电视谈话节目《奥帕拉访谈》(The Oprah Show),从创办伊始就长盛不衰,除了其灵魂人物——主持人奥帕拉·温弗瑞富有个性和人情味的吸引力以外,注重现场被访人的个案故事成为引起观众共鸣的重要手段。《奥帕拉访谈》偏重于情感心理和生活类话题,并围绕这些方面展示现场嘉宾的个案故事,使观众产生与此同心、与此同理的强烈认同感。

美国探索发现(Discovery)频道也是以富有悬念感、节奏感的故事取胜。探索频道提出了“30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我们得找到最好的讲故事的方法,然后用它把最好的素材结合起来”[6]等节目宗旨。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如何用有吸引力的故事技巧来抓住观众,已经成为当今电视媒体首要考虑的因素。纵观中西方重要的电视新闻栏目,故事化的讲述方式都是栏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从西方新闻报道来看,西方记者天然地把新闻(news)看成是针对特定对象群的故事(story),他们经常会说“This is my story”而不会说“This is my news”。电视新闻报道已经开始越来越重视“怎么说”,注重讲述的技巧。正如中央电视台《再说长江》、《香港十年》的总制片人刘文所说,只有你没有发现的故事,没有你不能使用的手段。受西方电视新闻媒体的影响,近年来,中国许多电视媒体都开始研究节目以故事讲述事件的方式。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调查》、《共同关注》、《走近科学》、《百科探秘》等栏目都从悬念、氛围的营造,故事结构等多方面来探索故事叙述的技巧。这些有益的探索都为中国电视节目的叙事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过:故事是世界的共同语言。的确,人类天生就对故事有特别的偏好,从呀呀学语的孩童开始,最能打动人们的就是故事,人们爱听故事,也爱讲故事。

(1)故事的界定

什么是故事呢?什么是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呢?现代汉语词典对故事的定义是“真实的或者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希洛米斯·利蒙坎南在《叙事小说》中定义故事为“一系列按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法国学者茨维坦·托多洛夫(Tzvetan Todorov)定义故事是“从一种平衡开始通过不平衡达到新的平衡”。笔者认为,托多洛夫对故事的定义最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当一个事件原有的状态被打破,即产生了新的信息和推动事态发展的动力。而从新闻角度来说,报道就是关注这些因打破平衡而出现的事物的新的状态,并跟踪事件发展,形成后续报道。

电视新闻的故事化讲述方式就是充分利用新闻事实中的故事性元素,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展现新闻事件、结构报道主题。

(2)故事的要素

仔细分析,我们可以从主题、结构、悬念等方面来探讨故事化的叙事方式。

故事主题。故事的主题决定着节目的发展方向,并以此来组织叙述事件和组织人物。明确故事的主题,首先要对故事进行聚焦和窄化。在这里聚焦主题可以采用这样的方式来考量,即所采访报道的事件当中什么让记者最好奇?故事中最有趣的地方在哪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以前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美国探索发现(Discovery)频道选择的主题都是“人类本身已经感兴趣,但还弄不清楚的内容,是现实生活中曾经存在的、或有待求证的事情。一类是自然的,如神秘的科学现象、大自然的奇迹、动物、风光旅游地,如《灰鲸迁移》、《驯鹿返乡》等。一类是历史文化的,如文化遗迹、历史人物、风俗,如《寻找亚特兰蒂斯》、《伊斯坦堡传奇》。一类是人类自身肉体和精神的,如身体结构、身体器官、情感和性,如《大脑》、《认识两性》等。”[7]前文中,我们也探讨了《新闻调查》、《走近科学》等栏目在选题与主题上的操作方式,他们都涉及到了故事化的选题要求。

故事结构。可以为故事设置多种结构。长久以来电视新闻报道的经典结构是倒金字塔式的结构,即上大下小——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次重要的信息按重要性依次往后,后面的信息是对前面信息的补充。这样的结构适合于短、平、快的消息类模式,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把最重要的信息传达给观众。而电视新闻报道中故事性的叙述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资深媒体顾问阿尔·汤姆金斯提出了沙漏式的结构,即两头大、中间小——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报道两头,次重要的信息放在中间,这样可以持续吸引观众的眼球。他从具体案例对两种结构的新闻报道作了对比:

记者:今天,一场汽车大火烧毁了四十岁的保罗所有的家当。保罗是失业者,住在车里。今天早上,当他的1989年款Chevy车在圣保罗I-94附近的汉姆林大街行驶时着火。没有人受伤。但是消防员无法挽救保罗失去的东西。他丢了帽子、手套、甚至他妈妈的照片,现在他一无所有。

保罗(震惊的表情,把燃烧着物品扔进火里):我还剩下什么?我的帽子,我的手套,我所有该死的东西。

记者:保罗并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没有家,所有都被烧毁,他非常困惑该怎么从新开始。

保罗:(离开烧掉的车壳)你知道,我四十多岁了,没人帮我,一切都得靠我自己重新来。

记者:消防员不确定火是怎么引起的。

保罗:(向消防员讲述)我把车停在高速路旁,看见冒起的烟,我想可能是发动机太烫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模式,如果把以上报道简化,即形成这样的结构模式:记者把事件的来龙去脉放在了报道导语中,直接向观众简明扼要地讲述了事件的经过,而后面的采访报道是对开头的进一步补充。如果把这条新闻改成沙漏式的结构。则成为以下的报道形式:

(镜头:房车火焰,消防水龙头灭火。同期声:警笛)

保罗:(向消防员讲述)我把车停在高速路旁,看见冒起的烟,我想可能是发动机太烫了。

记者:当保罗这辆89年款的车在汉姆林大道靠近I-94大街着火时,消防员就来了,但是你会惊讶事情如此快的发生。保罗:我在明尼那不勒斯,我住在车里。记者(同期声):你是一个流浪者?

保罗:我所有的东西,我妈妈的照片,我的家,我的身份证件,我所有的东西。

记者:自从这个冬天从肯塔基搬到这里,保罗以车为家并在找工作,没有明显的原因,他的家今天被毁了。

保罗(震惊的表情,把燃烧着物品扔进火里):我还剩下什么?我的帽子,我的手套,我所有该死的东西。

记者:当你认为保罗的这些东西并不算什么的时候。

保罗:我的该死的世界。

记者(同期声):这好象让你感到非常无助,为什么?

保罗:(离开烧掉的车壳)你知道,我四十多岁了,没人帮我,一切都得靠我自己重新来。

记者:圣保罗报道,KARE-11频道新闻。

在这条报道的开头,记者没有在开头就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一个简要的介绍,而是一上来就给观众展现事件的现场状态,通过现场画面与同期声把观众带入现场中。接着是对当事人保罗的采访,并在采访中不时插入事件的背景信息。通过记者与当事人的交流把火灾的细节逐步展现给观众,让观众深刻体会这场火灾对保罗所造成的影响。这场火灾不仅烧毁了他的车,也烧毁了他的家,烧毁了他的希望。显然,这篇报道更多地带出了情感因素。也进一步论证了前文所说的,新闻报道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影响。

沙漏式的结构以一个最简洁的方式概括了故事化的叙述结构,在实际操作中它其实有多种多样的变体,比如按照时间顺序式的结构、悬念式的结构等等。无论以什么样的变体出现,它在报道中最典型的特征是对现场细节的深入刻画与展示。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种依据现场细节的结构方式更加符合电视媒介的直观、形象的特点,更加符合电视新闻的现场性的特点。“所谓新闻故事化,就是打破惯常的‘倒金字塔’式短、平、快的报道方式,而对新闻进行细节化、情节化的表现,凸现新闻事实本身含有的一些戏剧因素。”[8]

下面我们就中央电视台《河北辛集郭西烟花厂发生特大爆炸事故》报道这一案例对故事化的叙述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河北辛集郭西烟花厂由于烟花爆炸,造成重大事故,这是一个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中央电视台记者迅速赶往现场进行了报道。

主持人导语:今天下午,河北省辛集市郭西烟花厂突然发生了爆炸,我们来看记者刚刚从现场发回的报道。(导语向观众简明扼要的传达了事件信息,随即交给了现场记者。)

镜头:郭西烟花厂现场爆炸的场面——火光,烟雾,惊慌的人群,同期声:烟花爆炸的现场声。(报道首先把观众带入现场,让观众感受现场真实的氛围。)

记者解说词插入:下午6点零8分,辛集市网口镇郭西烟花厂响起了第一声爆炸,接着引起了连锁反应,爆炸持续不断,记者赶到现场时,郭西烟花厂已是一片火海。一股股热气夹杂着浓烈的焦糊味儿扑面而来,弥漫的烟雾刺激得人的眼睛都难以睁开,大大小小的爆炸声此起彼伏。搜集伤亡人员的工作在爆炸中紧张地进行着。(现场记者按照时间顺序式向观众讲述其在现场的感受,通过解说词深化现场内容,把记者亲自闻到、听到、接触到的感受传达给观众,与画面信息形成互补,共同建构一个立体的现场。)

镜头:烟花爆炸形成的火光,奔跑的人群。同期声:爆炸声。(进一步给观众展现现场的情景)

指挥人员手持话筒喊叫,现场同期声:除消防人员和救护人员,其他人员全部撤离二百米以外。

镜头:黑夜里奔驰的救护车,被救出的当地群众。同期声:救护车的鸣笛声。

记者解说词插入:据现场抢险人员介绍,爆炸发生后,当地医护人员、消防官兵、公安干警等陆续赶到现场抢险。现场不断有伤员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医护人员对伤员进行简单的处理后,根据不同情况送往相应的医院进行抢救。据了解,爆炸发生时,有169人在现场工作,截至记者发稿为止,有两人死亡,一百人左右受伤。(介绍爆炸发生以后的事件背景,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突出此次事件的性质)。

这条电视报道充分发挥了电视采访现场性和过程性的特点,以正在发生的时态,叙述现场事件的进展,突出了现场富有表现力的细节场面。

总的说来,从故事结构来看,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结构越来越多样化。除了消息类新闻,在深度报道、专题类节目乃至纪录片中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叙述结构。比如由单线结构变为复线结构、并列式的结构,事件的不同方面同时叙述,交叉进行(此类节目可参考纪录片《请投我一票》);与时间顺序式结构相对的倒叙式的结构,从现场着手,回溯往事;除此之外,还有跳跃式的结构、碎片式的结构等适应后现代文化特征的结构模式。在这里我们不用赘述,只是想说明,记者在结构电视新闻节目的时候可以打开思路,不能囿于既定的模式。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倒金字塔结构是形成近一百多年的经典模式,它仍然适用于短、平、快的消息类报道。记者需根据不同题材、不同报道灵活掌握。

悬念设置

什么是悬念

设置悬念是故事叙述方式的重要手段。尽管许多栏目和研究都认为悬念是故事化最重要的方式,但是何为悬念,具体分析不能笼而统之。悬念是钩,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现代汉语词典》对悬念的解释是“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关切心情。”[9]也有观点认为,悬念是“戏剧性故事的讲述者运用更有诱惑力的技巧…来吊你的胃口…从广义上讲,他埋下一颗炸弹,这颗炸弹可能是物质的,也可能是感情的,然后把它留到最后爆炸。就这样,他把戏剧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种能量就是悬念”。[10]悬念的设置已经越来越为中国电视媒体重视。比如,中央电视台的《走近科学》栏目。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主打栏目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在节目、频道竞争和生存激烈的环境中,作为一个在十年前电视收视环境发生剧烈震荡的背景下出现的栏目,《走近科学》在叙事技巧、创作理念等方面都不啻是中国电视节目在竞争中求生存的缩影。《走近科学》栏目组研究并模仿好莱坞及美国探索发现(Dicovery)频道的叙事策略,尤其在悬念上作了比较深入的探索。中央电视台另一档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也在发展中逐渐强调悬念意识,问题意识。

电视新闻节目中悬念的类型

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我们可以把悬念分为两种,一种是事件本身所构成的悬念,即通过事件本身未知结果的推动力,吸引观众对事件和人物命运产生关切。另一种是记者设计的悬念,即人为设置叙事中的障碍,延缓事件真相的揭示,从而加强观众的期待心理。

电视新闻报道作为非虚构类的节目,可以充分运用事件本身所带来的悬念感。比如在《寻找小王丽的家》这篇新闻报道中,小王丽的家在哪里?她的命运会发生怎样的改变?这样的问题在电视记者的采访中逐渐展开,使观众期待最后真相的揭示。对于电视直播类的新闻事件,要充分利用事件过程中的未知因素去结构悬念。比如“5·12”汶川大地震的直播中,对于灾区中人的命运的关切构成了直播过程中的巨大悬念。

除了这种直播事件本身所构成的悬念外,记者还可以人为设置叙事悬念。比如中央电视台《本周》栏目在节目中,尤其是在导语环节的设置富有新意,其主编王阳列举了这样两个案例[11]:

新闻报道一:

江苏日前破获一起盗墓案,四名盗墓分子被抓,他们盗挖了一个战国古墓,并在抢完财宝之后,把一具保存完整的战国女尸抛弃在水田里。

这是一个典型的倒金字塔结构的导语,编导以悬念的方式重新结构导语,成为如下形式:

日前,江苏出现一个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出土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她比马王堆出土的女尸还要早二百多年,然而,这一重大考古成果的发现者不是考古学家,而是一群盗墓贼。

编导从这条新闻最具吸引力的女尸着手,以悬念的方式引出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二:

十六大期间,有一位退休女工王大姐,经过努力,终于在十六大召开的时候入了党,实现了自己三十多年的愿望

最后报道成片的导语为:

您想像一下,一个人有一天终于实现了她梦想30多年的愿望,她到底该有多高兴呢?我们带您认识一下一位北京的王大姐,您就知道了。

导语以娓娓道来的方式,非常亲切地把一个政治性很强的题材转变为观众都能感知的关于个人自我实现的报道。

具体说来,电视新闻节目悬念的设置可以分为结构性悬念、兴奋性悬念、抑制性悬念和冲突性悬念等技巧手段。

结构性悬念是“贯穿电视节目始终的总体悬念,是大悬念。其主要作用在于构建节目的整体框架,突出节目的总体构思,揭示作品主题和思想内涵”[12]。这种悬念主要在节目开头设置核心问题,以一个待解决的大问题展开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往往在节目开头即给观众一个待解的问题,并围绕这样的问题展开调查,比如《双城的创伤》、《派出所的坠楼事件》、《眼球丢失的背后》、《一只猫的非常死亡》等新闻报道都是以问题意识和悬念意识展开调查,使观众带着疑问进入事件的核心。

兴奋性悬念“通常是小悬念,诸多的小悬念在节目中起到铺垫故事情节、烘托人物形象、提高观众收视兴趣的作用”[13]。兴奋性的悬念是节目中有待解决的小问题。如果把大悬念比喻为将要征服的高山,那么小悬念即是沿途中的河流与山崖。比如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栏目“陈凯歌访谈”这期节目,编导用五个胶片盒串起了陈凯歌的艺术成长经历,每个胶片盒里都盛放着与陈凯歌成长经历关系密切的物件:一个胶片盒里盛着一只铝皮牙膏(陈凯歌去云南插队的时候带了10筒家庭特大号的牙膏,当时他没准备再回到北京来);一个胶片盒里盛着一抔延安的黄土(陈凯歌的《黄土地》即拍摄于此)。在节目发展过程中,主持人分别打开不同的胶片盒,引出陈凯歌当年的经历故事。在这里,从打开第一个胶片盒开始,这五个胶片盒就成为观众期待的物件,成为推动节目发展的悬念因素。

冲突性悬念是指“把故事的全部、局部或某种迹象与征兆向观众作预先提示,或是通过对游戏规则的操作,去加剧人物冲突、增强故事的曲折性,使观众随收视对象的命运、遭遇而悲喜交加、紧张、焦虑”[14]。冲突性悬念要求记者突出剪辑因素,人为地设置碰撞和冲突。

抑制性悬念是指“抓住观众急于获知内情的迫切心理,故意放慢叙述节奏,延缓事件进程的一种悬念表现方式”[15]。比如前文提到的《本周》栏目的导语设置。电视新闻《在千钧一发的时刻……》的导语为:“今天凌晨,巴中市巴州区遭受了三十年来罕见的暴雨袭击,一名少年被洪水围困在沙丘上,生命危在旦夕,一场扣人心弦的抢救行动迅速展开。”导语为观众讲述了事件的发生,并引出人物命运,但是并没有告诉观众结果,而是在省略中给观众以期待。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也经常使用这种悬念手法,其做法是使用排除法,从外围问题进入核心问题。这就增加了节目的曲折度,为节目设置了抑制性的悬念,不断延缓事件进程,刺激观众的好奇心理。比如《牛下的蛋》这期节目,设置了“牛下了一个什么样的蛋?是蛋吗?”剖开蛋进行检查,是最直接的验证方法。但是,编导层层设置悬念,首先从对蛋进行生理结构推测,仪器监测等开始报道,排除了这些疑惑,才从最关键处着手。当然故事的延滞并不是编导刻意为之,而是主人公的阻扰,编导充分抓住了事件本身具有的曲折度来结构节目,设置了悬念。

悬念的3S原则

简言之,悬念的设置环节具有3S原则——“悬置(suspense)”,“惊奇(surprise)”和“满足(satisfaction)”构成结构节目的悬念的总体原则。在这方面需要提醒的是,有的节目把观众悬置得很高,但是在满足上没有做好,这容易让人产生虎头蛇尾之感,令观众反感。《走近科学》栏目在这一点上经常被人诟病,所谓“前二十分钟装神弄鬼,后五分钟告诉你没鬼。”

悬念的视角

悬念还牵涉到编导为观众设置视角的问题,悬念的设置有两种视角,一种是全知的视角,即观众是以一种旁观者全知的视角去关注节目中主人公的命运或事件的发展程度。这方面,希区柯克(A1fred Hitchcock)的作品即其理论最有代表性。希区柯克的典型例子是:有四个人围坐在桌子旁边谈论棒球,如果你事先让观众知道桌子底下有一颗炸弹将在五分钟内爆炸,你的预示就会造成有力的悬念,使观众十分关切这个谈论棒球的场面;可是如果观众事先不知道那颗炸弹,四个人谈了五分钟,突然,炸弹爆炸了,人被炸成碎片,观众只会感到十秒钟的震惊,而对四个人谈论棒球的那五分钟,则会感到非常沉闷。“让剧中人成为傻子,让观众成为上帝”,正是这种全知视角使观众因事件的戏剧性冲突形成焦虑和紧张,最后得到释放。第二种视角则是观众与节目中的人物或记者同处于未知未觉中,由记者或节目主人公带领观众去释疑解惑。比如,作为非虚构类节目,《走尽科学》的悬念设置的视角无疑是第二种,其选题题材的特点决定了该节目天然借鉴这种悬念设置和叙事视角的方式,节目每一个选题都是以“谜团”开始,通过记者实地考察与探索,带领观众解开谜团。

3.故事人物化——中心人物的设置

新闻因人而生动。叶凤英教授指出:“故事人物化就是让新闻故事的主人翁立起来,用人物的命运变迁和具体感受来加深人们对新闻的印象,为新闻的主题服务。”[16]故事需要人物去承载,需要中心人物去讲述。在这里,新闻事件人物的选取就至关重要。《60分钟》制片人唐·休伊特说“我们不是讲故事的人,我们的对象比我们更擅长讲故事,我们只是帮助它把故事讲得更好”[17]。中央电视台孙玉胜认为“人物是可以而且足以同时承载理性与感性的,从人物切入是一个巧招”[18]。在电视报道中,如果没有一个有个性的、有吸引力的人物,事件就失去了灵魂。正是这些千姿百态的人物众生相赋予了事件以人文情感和命运感。因此,如果我们把所有的技巧比喻成一个圆,那么人的因素就是这个圆的核心,所有的采访、报道和叙事技巧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在“人”上,即使是动物世界、自然奇观,也都是以拟人化的形式、或被赋予人文色彩才显得生动有趣。因为,观赏节目的是“人”,是具有共通情感的人。

img29

图4-1

有人说,只有不好的采访,没有不好的采访对象,这是强调记者在采访中的主动性。而在实际的操作中,选择了一个好的采访对象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也有人说,好的采访对象如同好新闻,可遇而不可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将在下一节中进一步探讨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及人物的个性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