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

互联网用户账号信息管理规定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当1969年网际网络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实验室中诞生的时候,世人正忙着庆祝当时在全世界看来最伟大的壮举——太空登月。人类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这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现实。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加速器是万维网的出现。万维网增长的最大因素在于大众媒体报道的“信息高速公路”吸引了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商业兴趣。

第一节 互联网技术

当1969年网际网络(Internet)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的实验室中诞生的时候,世人正忙着庆祝当时在全世界看来最伟大的壮举——太空登月。然而30年之后,同样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庆祝网际网络成立30周年的声明告诉我们,太空登月已经渐渐被人们遗忘,而当时被人们忽略的网络却影响到世界上更多人的生活,尤其是在过去的5年中(1)

人类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这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现实。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相信:互联网将无处不在。

网际网络又称国际互联网,主要是将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的网络,是目前国际上最大的信息网络。它不仅可以提供各个领域内的丰富资源,而且为人们架起了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在被“一网打尽”的世界上,变革似乎发生得特别快,即使再大胆的预言也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奇迹般地实现。互联网对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无疑可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一、互联网的“前世今生”——源起与发展

互联网源于1969年由美国国防部的研究人员和一些大学共同开发的军用计算机网络ARPAnet。ARPAnet研制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冷战时期核战争的毁灭性打击,它使整个网络中的政府官员、科研人员可以借此互相交换重要信息。在冷战结束后,这一军事目的逐渐转向为和平目的使用的交互通信网。

互联网第一次快速发展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利用ARPAnet系统的技术开发了国际科研基金网NSFnet,采用TCP/IP协议,将各个大学、研究所的计算机连接起来,NSFnet成为重要的主干网。从1986年到1991年,并入NSFnet的计算机子网从100个增加到3 000多个,几乎每年都以100%的速度增长。

互联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加速器是万维网(WorldWideWeb,WWW)的出现。1990年,英国人提姆·柏纳·李发展出万维网,采用超文本标识语言(HTML)——一个可以获得图形信息的超文本互联网协议,NSFnet则正式宣告“退休”。1991年,网络上商业限制取消,互联网开始转向商业化。1993年,美国政府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万维网开始起飞,到1994年重要网站数目超过300万。万维网增长的最大因素在于大众媒体报道的“信息高速公路”吸引了互联网上成千上万的商业兴趣。

互联网发展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商业化浪潮。1995年以后,互联网进入商业应用阶段,众多商业机构一踏入互联网,很快就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无数的企业和个人纷纷涌入互联网,World W ideWeb彻底包含了所有网际网络海量的互通,连被视为最保守的梵蒂冈教廷也上了网。

1995年10月,美国联邦委员会一致通过一项决议,对互联网作出了这样的界定:Internet是全球性信息系统,1)在逻辑上由一个以国际互联协议(IP)及其延伸的协议为基础的全球唯一的地址空间连接起来;2)能够支持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互联协议(TCP/IP),或其他IP兼容协议的通信;3)公开或不公开地提供利用通信和相关基础设施的高层次服务。这是迄今为止对互联网所作出的一个比较明确的定义。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互联网是一个使用同一个通信协议(TCP/IP)的计算机网络,它能够使各种不同的计算机互相交换信息(2)

互联网的历史发展过程决定了它的最初用户主要是大专院校的学生和专业研究人员。后来随着互联网范围的扩大,商业和其他领域的用户开始迅速增多。互联网向商业及其他领域迈进的重要原因是,由于它能够提供各种便利的服务,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利用它进行科研和教育等活动,而是利用其功能进行其他各种业务。

二、互联网的强大功能

互联网具有相当强大的功能,基本功能主要有:信息浏览(WWW)、电子邮件(E-mail)、远程登陆(Telnet)、文件传输(FTP)和新闻组(Usenet)等等。

1.信息浏览(WWW)

信息浏览(WWW)是互联网最基本的应用方式。正是WWW的简单易用和强大的功能,极大地推动了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它可以使一个从没有用过计算机的人,几分钟内就可以学会浏览网上丰富多彩的多媒体信息,只需用鼠标点击相关题目和图片,就可以从一个网站进入另一个网站,从一个国家进入另一个国家。

2.电子邮件(E-mail)

E-mail是Electronic Mail的缩写,即电子邮件。它是随计算机网络的出现而出现的,依靠网络的通信手段实现普通邮件的传输。是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的产物,主要用于计算机用户之间交换电子信件。发信者在计算机上输入发信文件内容,存入发信方信箱中,借助通信网络将放在发信方信箱中的信件传送到收信方信箱中,当收信人打开自己的计算机,借助通信网络便可打开收信方信箱,阅读发方传来的信件。电子邮件是在互联网中使用最频繁、最受欢迎的一种应用。据IDC公司统计,2004年全球电子邮件信箱数量已达10.8亿,2005年平均每天发送邮件的数量多达350亿封。

电子邮件具有电话通讯的速度与邮政通讯的直观性,同传统的通讯方式相比有着巨大优势。首先是高速度,电子邮件通常是在瞬间就送达至收件人信箱中;其次是方便,与电话通讯不同,发送电子邮件时不会因“占线”而浪费时间,从而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三则是低价格,用户可以低至几分钱的代价发送用其他通讯方式难以承担的信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邮件正附加着许多新的内容:比如自动回复、小组发送、列表服务等。同时,电子邮件的内容也并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包括图形和声音等。

3.远程登陆(Telnet)

远程登录是指在遵循Telnet协议下,允许客户(Client)以终端的方式去访问并登录到Internet网络上另一台主机上,即Server。通过使用远程登陆,互联网上的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计算机仿真成一台远程计算机的终端,然后在它上面运行程序,或者使用它的软件和硬件资源。

远程登陆的主要用途是可以检索远程计算机的数据库,使用其中的信息资源,同时可以异地操作,减少传输之间的麻烦。如果要进行两地间的文件传输,则FTP有效得多。

4.文件传输(FTP)

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即文件传输协议,是互联网上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通讯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上主机之间传送文件的一种服务协议。FTP可以传输文本文件、压缩文件、二进制文件以及多种文件类型和文件格式。

5.新闻组(Usenet)

新闻组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互联网服务。作为一个世界范围的电子公告板,新闻组主要用于发布公告、新闻和各种文章供大家使用。新闻组就如同报纸一样,每篇来稿被看成一篇文章,每个人都可以阅读,每个读过文章的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发表评论。新闻组的种类繁多,从“两会”报道到英国王室的花边新闻,从相对论到“超级女声”,不管想到还是没有想到的任何话题,在互联网上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新闻组。新闻组目前在互联网上最常见的形式是电子公告牌(BBS)和网络聊天室,在我国比较有名的有天涯论坛和网易聊天室等等。

随着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网络在线服务越来越完备,涉及各个不同领域。强大的搜索引擎提供多功能的信息检索,电子报纸和新闻专业网站的不断扩张,企业上网和交流的增多使电子商务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由此出现的网络奇迹也在不断冲击着老牌的网络帝国如微软、美国在线等等。

三、互联网的基本特点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绝不是一个偶然。这和互联网技术的显著特点密不可分。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是与它的特点密不可分的。

1.高度的开放性

开放的网络结构,是互联网的核心技术思想。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网络类型、技术选择和活动范围都不受特定网络结构的支配,而是可以通过网络互联结构与其他网络连接。这种“无疆界”的优势得益于它所采用的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实现不同网络互联的标准,也是互联网所采用的数据交换协议的统称。任何计算机只要采用了TCP/IP协议与互联网中的任何一台主机通信,都可以称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在开放的网络结构中,每个网络都可以根据特定的环境和用户特点自行设计和发展,而且可以有自己的向用户提供内容的单独接口(3)

互联网最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人“拥有”它。这个超级网络实际上是一个由众多网络组成的“网中网”(这正是Internet名称的由来),任何组织和机构都不能对它进行集中式管理和统一规划。与传统传媒网络广播网和电视网的不同之处在于,互联网是用户驱动型网络。用户是互联网的使用者和服务对象,也是它的开发者和服务提供者,因此互联网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依靠用户对它的支持,用户是它的财富和活力的源泉。“受众是上帝”成为互联网的生存法则。

2.互动性和个性

互联网将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超文本技术融为一体,因而同时具有发布和交流的功能。它可以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等各种交流模式,而且可以用来交替地“说”和“听”,实现传受双方的互动。这种不断地从传统大众传播模式向现代私人通信式的人际传播模式的转变,密切了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可以就许多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这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无法实现的。

电脑和网络代表了我们时代科技文明发展的前沿,同时也是崇尚创新和个性的“圣地”。互联网不仅是一种信息技术,也是一种社会技术,对于创新和个性的崇尚经过社会网络的渗透,已经成为现代公众的一种价值取向,并不断得到张扬。技术的发达使复制和模仿变得轻而易举,同时也突兀出创新的价值。互联网最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有特色的服务肯定是充满鲜明个性特征的。互联网“只有第一”的法则一直在实现着自己的诺言:坚决把平庸拒绝到底。

3.丰富的信息资源

互联网上庞大的数据库使信息储存几乎没有容量限制,因此拥有丰富的信息资源,从科研领域的最新文献、数据图表,到生活中的天气、交通、旅游,从新闻时事、金融股市,到体育赛事、娱乐休闲,从计算机程序到游戏软件等无所不包。而且这些信息分类科学,检索方便,缩短了信息交流的周期,对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互联网自身成功的重压和当前在技术上的局限也使它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随着用户的增加,图文的丰富完美,网络出现拥挤“塞车”,因此,有人把WWW戏称为“World W ide Wait”(全球在等待)。另外,网络“无疆界”带来的管理上的一些困难,像虚假信息和色情内容的传播、网络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都是值得特别关注的问题。

四、互联网的新时代——W eb2.0的到来

Web2.0是目前互联网最热门的关键词,但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我们这里采用的是互联网协会对于Web2.0(互联网2.0)的定义:

互联网2.0(Web2.0)是互联网的一次理念和思想体系的升级换代,由原来的自上而下的由少数资源控制者集中控制主导的互联网体系,转变为自下而上的由广大用户集体智慧和力量主导的互联网体系。互联网2.0内在的动力来源是将互联网的主导权交还个人,从而充分发掘了个人的积极性参与到体系中来,广大个人所贡献的影响和智慧,以及个人联系形成的社群的影响,就替代了原来少数人所控制和制造的影响,从而极大解放了个人的创作和贡献的潜能,使得互联网的创造力上升到了新的量级。

互联网协会还将Web2.0的重要特征概括为:

(1)互联网成为平台(参与体系)而不是利用互联网来统治和控制;

(2)充分重视并利用集体力量和智慧;

(3)将数据变成“Intel Inside”;

(4)分享和参与的架构驱动的网络效应;

(5)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组合各系统,进一步扩大网络规模;

(6)通过内容和服务的联合组成轻量的业务模型,分享经济的模式;

(7)注重用户体验的持续的服务(“永久的Beta版”);

(8)服务和应用无处不在(非单机版和单一平台版本);

(9)不仅仅是少数重要用户,而是渗透到全体用户,包括大量的普通用户,要有拉动“长尾”的能力。

虽然从这些碎片化的定义上来看,Web2.0依旧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但有一点是全世界都达成共识的:Web2.0的出现使得整个互联网未来的创新将转向个人市场。虽然这些应用目前在商业模式上还不够成熟,技术上也有待完善,但是相对门户、E-mail等早期互联网技术而言,在“个性”(原创能力、定制能力)和共性“聚合能力,共享能力”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目前,对于Web2.0的成型应用元素主要包括:博客(Blog包含文字、声音、图像、视频,让个人成为主体)、Rss(简易聚合)、Web Service(Web服务)、开放式API’s(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W IKI(维客)、TAGs(分类分众标签)、Bookmark(社会性书签)、SNS(社会网络)、A jax(异步传输)等等。现简要介绍一下其中比较主要的一些元素。

(1)Blog:网站内的个人网站,通过BBS变形使个人可以管理自己发布的帖子的区域。

(2)TAG:相当于互联网上个人文章的摘要,由文章作者决定如何书写,供互联网用户搜索和查询时使用。

(3)SNS:在互联网sns网站上共享自己的个人简历,通过网络把有相同兴趣、爱好和利益的人聚合称为一个虚拟社区的概念。

(4)Rss:Xmi协议的一个应用,一个网站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向外部提供信息,这些信息被其他网站读取后同步更新自己网站的信息。

(5)W IKI:BBS功能的变形;所不同的是在BBS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更改信息的权限,而在这里,你可以任意增删修改他人留下的信息。

(6)六度分割:通过不超过6个人的关系,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比如上海复旦大学的学生通过不超过6个人的相互关系,可以认识美国篮球明星乔丹。

(7)xml:如果互联网上编写网页用的html格式是一个法律的话,xml就是制定这类法律的法律,相当于“宪法”。

(8)A jax:一种不用自己刷新,网页上的信息会自动更新的技术,比如我们在网上观看火箭队比赛的文字直播,比分是80∶65,姚明投进一球,屏幕比分将会自动变成80∶67。

但W eb 2.0带给我们的不仅于此。Web2.0不单纯是一项技术或者一个解决方案,而更是一套可执行的理念体系,它会实现网络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理想,使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实现互联网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这个理念体系在不断发展完善中,并且会越来越清晰。Web 2.0可以有效地利用消费者的自助服务和算法上的数据管理,以便能够将触角延伸至整个互联网,延伸至各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不断创新,注重用户体验,开放平台和鼓励用户的参与创造,这是Web2.0留给我们最大的财富。

典型的例子来自Overture和Google的成功——众多小网站的集体力量提供了互联网的大多数内容,而It Torrent则采用了一种激进的方式来达到互联网去中心化的目的,这也是Web 2.0的关键原则:用户越多,服务越好。可以说,有一种隐性的“参与体系”内置在合作准则中。在这种参与体系中,服务主要扮演着一个智能代理的作用,将网络上的各个边缘连接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了用户自身的力量。

源于用户贡献的网络效应,是在Web 2.0时代到来之际,统治市场的关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