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认识解释性报道

全面认识解释性报道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四节 全面认识解释性报道解释性报道的产生和发展,克服了纯新闻报道肤浅、零碎的毛病,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发生了的、发生着的以及即将发生的许多新闻事件。所以,把解释性新闻的崛起称作新闻事业的一场革命是恰如其分的。只有新闻周刊一般都以解释性报道为主。这使解释性报道的读者群数量受到很大限制。解释性报道的崛起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节 全面认识解释性报道

解释性报道的产生和发展,克服了纯新闻报道肤浅、零碎的毛病,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发生了的、发生着的以及即将发生的许多新闻事件。报纸终于找到有效的表现形式,大大拓展了报纸的功能,并且作为抗衡电视冲击的主要手段。解释性报道摆脱了纯新闻写作凝固不变的写作模式,把新闻写作推向更具创造性、挑战性的领域。它那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使新闻报道具有多样性、生动性、艺术性,给记者、编辑提供了一个展示他们才华的广阔天地,从而吸引了大批有才华的年轻人加入新闻事业的队伍。所以,把解释性新闻的崛起称作新闻事业的一场革命是恰如其分的。

但就像任何事物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一样,解释性报道有着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

解释性报道在时效上要比纯新闻慢。因为收集材料、分析背景、构思谋篇都要花去记者相当多的时间,一篇5 000字左右的解释性报道大概要花去记者30~40小时的工作时间。所以,解释性报道常常和纯新闻报道相互配合。重大新闻事件一发生,记者当天就提供一条纯新闻,向读者报告发生了什么,然后隔天再刊登解释性报道。只有新闻周刊一般都以解释性报道为主。

解释性报道一般都篇幅较长,而且需要读者边阅读边思考。所以,必须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来阅读。而解释性报道的主要读者恰恰是知识层次较高、工作繁忙、惜时如金的白领阶层。这使解释性报道的读者群数量受到很大限制。

在实际操作中,解释性报道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记者的言论过多,而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读者特别厌恶所谓的“宣传”。不少年轻记者由于未能掌握解释性报道的特点,有些资深记者偷懒,不愿花工夫去收集材料、挖掘背景,就在解释性报道中大量掺入自己的思考、分析、判断;或者扯些鸡零狗碎的材料拼拼凑凑,以杜撰的“有关人士指出”,“某高级官员认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者提供”等称谓,把作者自己的结论硬塞进去。美国报界称这些记者是“吮指头的人”(类似中国新闻界的行话:关门拍脑袋,胡侃想点子)。这样写出的解释性报道往往材料少,背景交代少,作者议论多,像专栏作者的评论,难免以偏概全,误导读者。

解释性报道的崛起向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一名资深记者深有体会地指出:“只有那些在社会科学方面目光敏锐、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记者,才能明智地处理和解释事实。”(8)目光敏锐,才能抓得住重大新闻,才能意识到一个新闻事件所蕴含着的深刻意义;具有一定专业知识,才能抓得住新闻事件的要害,才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所以,一名出色的解释性报道的记者往往是该领域的专家,至少是行家。记者不仅仅是挂着照相机满街跑的“野小子”,而且还像满腹经纶的学者那样坐在图书馆、资料室静静研究、苦苦思考的学者。学者型的记者、专家型的记者才能胜任解释性报道。

【注释】

(1)引自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编:《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79年第4期。

(2)转引自梅尔文·曼切尔:《新闻报道与写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1年版,第198页。

(3)〔美〕Michael Schudson,Discovering the News,Basic Books Inc.,Publishers,1973,p.148.

(4)〔美〕威廉·L·里弗斯:《大众媒介》,第265页。

(5)同上书,第262页。

(6)引自〔美〕马克·埃思里奇:《报纸的社会责任》,第49页。

(7)〔美〕赵浩生:《漫话美国新闻界》,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61页。

(8)〔美〕马克·埃思里奇:《报纸的社会责任》,第4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