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时间:2022-04-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纸质媒体会消亡吗目前学术界、业界的普遍观点是新旧媒体将长期共存,但是笔者深信纸质媒体走向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一些纸媒体已经出现亏损的情况。调查显示人们阅读习惯已全面转移至互联网。事实证明电子词典正在取代纸质辞书,这是新媒体全面取代纸质媒体的一个典型案例。

二、纸质媒体会消亡吗

目前学术界、业界的普遍观点是新旧媒体将长期共存,但是笔者深信纸质媒体走向消亡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1.让数据说话

大量的统计数据显示,纸质媒体正日薄西山。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2006年9月发布的国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国民阅读率正在持续下降。调查结果表明,2005年我国识字者阅读率为48.7%,首次跌破50%。1999年首次调查的该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6年持续走低。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中国人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从1999年的3.7%,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27.8%,7年间增长了7.5倍。目前,已经有超过10%的中国人有网上阅读的习惯。而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的网民比例则占网民总体的19.0%。与2001年相比提高了9.8%,传统的新闻信息获得渠道变化巨大,而且正在影响年青一代的新闻信息获得方式。[4]

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检测数据显示,2006年上半年,中国内地报纸广告总额为313亿人民币,广告同比增长率6.19%,比2005年上半年的7.68%增长率退低1.49%。一些纸媒体已经出现亏损的情况。同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10%左右,这说明报纸广告的增长没有分享到国家经济增长的迅猛力度。与2003年相比,2006年北京市的报纸读者减少了4%,流失的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读者,其中,有16%是转向新兴的网络媒体和电子媒体。年轻读者的流失,让中国综合性报纸面对读者老龄化的现象。以北京为例,几乎所有报纸读者的平均年龄都在42岁以上。[5]

日本电通、读卖新闻社、朝日新闻社的多项统计数据说明,目前日本40岁以下的年轻人基本不读报,日本纸质媒体读者的平均年龄超过40岁。

美国美联社和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Ipsos)2007年8月联合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四名美国成年人中有一人承认,他们在过去一年(即2006年)中完全没有阅读任何书籍。美国人平均每人在过去一年中读了4本书。美国近年的书籍销售率欠佳,书籍销售量递减的原因是由于互联网等其他媒体的兴起造成的。[6]

美国哈佛大学2007年7月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美国12岁至17岁的中学生有28%不闻天下事,另有多达46%的中学生完全不读报。调查显示人们阅读习惯已全面转移至互联网。[7]

美国报业联合会2007年3月的一份报告称,由于受到互联网广告的巨大冲击,在2006年第四季度的美国报业市场上,报纸及其网站的广告总收入下降了2.2%。该报告显示,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报纸网站媒体的广告收入比2005年同期增长了35%,达7.455亿美元,而报纸印刷媒体的广告收入下降了3.7%,达132亿美元,报纸及其网站的广告收入整体表现为下滑,下滑幅度达2.2%。[8]

2006年上半年,美国期刊报摊零售遭遇50年来最惨重下滑。在发行认证机构ABC和BPA所认证的期刊类别中,发行总量下跌3.5%,零售收入下降2.8%,发行整体收入下降了4500万美元,被业界认为是迄今50年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次。[9]

2005年,欧洲消费者用于上网的时间首次超过读报和看杂志的时间。[10]同年,英国报纸发行量下降了3%,比2004年的下滑幅度高出一个百分点。[11]

2.让事实说话

电子词典是目前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电子图书阅读器。事实证明电子词典正在取代纸质辞书,这是新媒体全面取代纸质媒体的一个典型案例。

电子辞书作为与纸质辞书截然不同的辞书形体,有着彰显独立的秉性,优势十分明显:(1)检索功能强大,方便快捷。纸质《汉语大词典》只有笔画、部首、拼音三种检索途径,而光盘版则提供了20多种检索途径。(2)容量大、体积小、存储密度高。纸质《中国大百科全书》有74卷,而光盘版只有薄薄4张光盘。(3)功能多,资源丰富。电子辞书将图文声像有机结合在一起,可读可视可听。特别是一些电子辞书的即指即译功能,对于纸质辞书是不可想象的。(4)修订方便,知识更新快。电子辞书由于其开放性,吸收新知易,数据更新亦快,特别是各种网络辞书,更是日新月异,修订完善都颇为快捷。(5)价格优势。纸质《大英百科全书》需要1500美元左右,而光盘版只要125美元,网络版只需85美元。纸质《中国大百科全书》需要4000~5000元人民币,而光盘版只需50元,价格优势明显。

在欧美和日本,电子辞书对纸质辞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日本纸质辞书的销量每年减少约5 %~10%,2001年销售1000万册,2004年则下降至800万册。与之相对的是,电子词典的销售却一直上扬。2004年度日本电子辞书销量高达335万台,卡西欧等知名品牌销售额成倍增长。法国也是如此,久负盛名的《小拉鲁斯词典》,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电子词典的冲击而危机重重。

在美国,整个20世纪90年代,由于微软的Encarta百科全书的低价甚至免费赠送策略,美国的多卷本百科全书市场遭到重创,像《大英百科全书》、《美国学术百科全书》停止了纸质版本的出版。

3.让未来作证

新媒体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其基本技术特征是数字化,基本传播特征是互动性。新媒体具有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全球性和跨文化性、检索便捷、多媒体、超文本、互动性、成本低的优势。[12]

新媒体在不断进步与完善,存在的不足也正在被迅速地逐一克服;相反,千年历史的纸质媒体已经没有技术飞跃的可能。例如,人们在阅读纸质媒体时可以在上面画线、批注、圈点、折页,甚至撕页等,过去的新媒体则不行,但是现在许多电子图书已经实现了对图书内容的批注、圈点功能。

新媒体的许多功能是纸质媒体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尤其是高速便捷的检索功能与知识聚类功能。新媒体可以有聚类知识项的功能。新媒体中的各个知识项,可以根据需要在某一基准上自动进行聚合,而在另一基准上又可以换一种角度自动进行新的聚合。纸质媒体的不足,如检索不便、信息贮存密度小、无法实现多媒体跨国传播、印刷发行成本高,正日益变得突出。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纸,正像一个步履蹒跚的长者,迈向历史博物馆。

随着电脑的掌上化、第3代手机技术的普及,手机正在成为重要的新媒体,使得纸质媒体所具有的便携性等优势完全丧失。因为从小就接触新媒体的新一代读者会抛弃传统阅读的习惯,电子书可以使人们的口袋中永远有一个完整的图书馆,从纸上阅读到屏幕阅读,新媒体有望革新整个世界的阅读形式。

有人认为,过去关于纸质媒体消亡的预言都错了,但是笔者认为关于纸质媒体消亡的大趋势并没有错,只是时间后移了。预言家是很难当的,对任何事物都作出准确的预言是不现实的,能够把握大趋势的预言家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笔者认为,由于中国、日本、美国等世界各主要国家的纸质媒体读者平均年龄均超过40岁,而其人居寿命均未超过90岁,因此,可以预言50年后纸质媒体将在主要国家退出历史舞台。考虑到全球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不平衡,100年后,人们将只能在博物馆中见到纸质媒体了。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教授菲利普·迈尔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在信息时代拯救记者》一书中写道:“到2044年,确切地说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日报读者将结账走人。”[13]

不过,笔者要特别强调,人类的阅读行为不会消失,报社、出版社、期刊社、图书馆都不会消亡,相关从业人员不会失业,但是信息传播形态将彻底改变。今日的新媒体也会被更新的媒体形态所取代。让我们告别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纸的怀念,去拥抱一个崭新的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