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美两国汉语推广战略的异同

中美两国汉语推广战略的异同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确立“汉语国际推广”为21世纪国家战略之一,并且大张旗鼓地加以实施。这一数据显示了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阶段性成就,尤其是在最重要的汉语推广阵地——美国所取得的快速进展。看来,中美两国的语言战略似乎都在“里应外合”地做着同样一件事情: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把汉语推广给美国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政府确立“汉语国际推广”为21世纪国家战略之一,并且大张旗鼓地加以实施。从2004年底开始,我国采取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在海外设立汉语推广机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致力于适应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汉语学习的需要,增进世界各国(地区)人民对中国语言文化的了解,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教育文化交流合作,发展中国与外国的友好关系,促进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构建和谐世界”(孔子学院官网)。经过12年的建设,截至2016年年底,全球已建立512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40个国家(地区),其中在美国建立了孔子学院110所,接近全球五分之一;孔子课堂501个,接近全球二分之一(孔子学院官网)。这一数据显示了我国汉语国际推广战略的阶段性成就,尤其是在最重要的汉语推广阵地——美国所取得的快速进展。而这样一个进展,是在美国政府的积极配合之下取得的。

几乎与此同时,在2001年,美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恐怖事件,即“9· 11”事件。美国政府痛定思痛,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包括外语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据介绍,200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安全语言法案”,要求“致力于学习世界各重要地区的语言与文化”,“迅速行动起来,以解决缺乏国家需要的关键语言人才问题”[1]。2004年,美国国防部召开了由美国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和语言协会领导人参加的“全国语言大会”,呼吁美国政府推出“关键语言战略”。2005年初,大会发表了白皮书《改善国家外语能力行动倡议》,号召美国民众行动起来,制定一个能够让美国民众参与的、改善国家外语能力的国策和计划。2006年初,美国教育部、国防部联合召开全美大学校长国际教育峰会,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George W. Bush)在会上宣布推出美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鼓励美国公民学习国家需要的8种“关键语言”(阿拉伯语、汉语、朝鲜语、俄语、印地语、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小布什敦促美国国会在2007年拨款1.14亿美元,用于实施国家安全语言计划。这样,美国“关键语言”战略(即国家语言战略)正式形成。

该计划有4大战略目标:①确保美国在21世纪的安全和繁荣;②通过提高外语能力,使美国在全球化竞争中提高经济竞争力;③利用“语言武器”传达美国的意志;④为关键区域的海外战场上的军事、情报人员、外交人员装备“语言武器”,以满足海外战场的需求。

该计划通过4个项目加以实施:①由美国教育部负责实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外语教育资助项目;②由美国国务院负责实施的海外外语研修资助项目;③由美国国防部负责实施的“国家语言旗舰项目”;④由美国国家情报主任办公室负责实施的冷僻语言培训项目等。

小布什认为,国家安全语言计划通过“国家语言旗舰项目”培养军事情报以及外交人员,只能在短期内维护美国的国家安全,而要维护美国长期的国家安全,必须通过传播民主和自由的意识形态。美国要在这场意识形态斗争中获胜,必须依靠那些具备外语能力的美国人来传播民主与自由。他指出,“如果别人听不懂我们说的是什么,又如何相信我们推销的民主?”[2]

从小布什的讲话中可以看出,美国把像汉语这样“来自世界重要地区”的外语作为实现其全球化战略目标、传播美国意识形态的重要战略武器。

看来,中美两国的语言战略似乎都在“里应外合”地做着同样一件事情:通过投入巨额资金,把汉语推广给美国人。所不同的是,中国的战略相信:通过向美国人推广汉语,可以同时传播中华文化;而美国的战略却相信:通过向美国人推广汉语,可以使美国人更有效地向中国人传播“美国的民主”。这就是说,在向美国人推广汉语方面,中美两国政府颇有点“战略合作伙伴”的意思,然而却是“合作”而不“战略”,堪称“同床异梦”,“各打各的算盘”。

既然“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汉语是汉文化的载体,那么美国政府为什么相信可以借助汉语这一汉文化的载体来传播它的“民主和自由”?这就是载体与内容的可分离性使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