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语用预设的含义

语用预设的含义

时间:2022-04-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法国语言学家基南把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语义预设是不需要语境参与,从句子本身就能推导出来的交际双方共知的命题,其特点是客观性和稳定性,不会因为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法国语言学家基南把预设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两种。语义预设是不需要语境参与,从句子本身就能推导出来的交际双方共知的命题,其特点是客观性和稳定性,不会因为语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31]所以,语义学家研究预设是从逻辑真值角度出发,将预设看作一个命题成立与否的必要条件。从逻辑真值的角度出发,例(144)是(143)和(145)成立的必要条件,且其不受任何语境因素的影响,否则(143)和(145)两个命题没有任何意义。

不过在认识语义预设的同时,我们有必要弄清楚句义之间的另一种真值关系——蕴涵,并且能够对预设和蕴涵进行区分。如果P为真,则“Jenny hаs а job”也一定为真(设为Q),如果Q为假,则P也必然为假,如果P为假,则Q既可能真也可能假,那么,P蕴涵Q。作为一个和预设有密切联系的概念,我们发现,蕴涵和预设的区别就在于当原句为假时,作为预设的句子仍然为“真”,而作为蕴涵的句子则具有真与假两种可能,这说明作为预设的句子是原句具有语义真值的前提。

“语用预设也叫语用前提,是指‘那些对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32]

“‘语用预设’的概念最早由Stаlnаker(1970)提出,之后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阐释。Stаlnаker(1970)认为预设是接受某一事物为真的命题态度。Fillmore(1971)认为语用预设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33]“关于语用预设,学术界有不同解释和理解,但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第一,从说话人的态度出发,把预设定义为认为某事物自然为真的一种命题态度;

第二,从言语交际功能出发,把预设看做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或话语的背景信息;

第三,从言语行为的角度出发,把预设看做实施有效言语行为的适切性条件。”[34]

例(146)、(147)、(148)分别反映了上述三种观点:

(146)(谈话时间为周三,乙在上周六搞了一场培训,甲误以为是讲座,时间为周二)

甲:你昨天的讲座怎么样?

乙:(沉默)

甲:你昨天的讲座怎么样?

乙:你在跟我说话吗?哦,你是说考研培训啊?

甲:是的。

乙:是上周六,还不错。

甲:哦,人多吗?

乙:挺多的。

……

例(146)中说话人甲认为听话人乙的讲座是昨天,而且他认为这是他和乙的共有知识,而事实上乙在昨天并没有任何讲座,且乙没有将自己的“培训”认为是“讲座”,所以第一次对话是失败的。直到甲第二次以同样的问题发问,乙才意识到是在跟自己说话,双方经过核对与修正,终于获得了相同的“预设”,谈话才得以顺利进行下去。由此可见,语用预设和语境关系密切,是说话人的预设,这种预设可以与事实相符,也可以与事实不相符,只要说话人在他的言语中认为周二有讲座并且相信听话人和他具有共识,说话人就以此作为预设进行交谈。根据Stаlnаker的观点,“预设不但与语境有关而且与发话者有关,即预设不是句子和命题之间的关系,而是发话者与语段之间的关系。”[35]

(147)甲:你见到他了吗?

    乙:没呢,他出去了。

    甲:那他什么时候回来?

    乙:听说明天才回来,到时候我再去找他。

    丙:你们在说谁啊?

对于“他”,由于甲和乙有共同的语用预设,即共同的背景知识,才能够顺利交谈,而丙因为不知道这个预设,所以会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148)甲:请问青年路怎么走?

    乙:沿这条路走到第一个十字路口左转。

    甲:谢谢。

    乙:不用谢。

甲认为乙知道去青年路的线路,并且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恰好乙也确实能够正确回答这个问题,所以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假如乙是哑巴或盲人,抑或是根本不知道青年路该怎么走,则交际无法进行下去,甲必须另外找人问路或寻求其他帮助。可见,语用预设完全是说话人的态度,是其有效施行言语行为的条件,这种态度自然就允许出错,导致交际失败,那么说话人也可继续更换其“预设”,直至达到目的。

何自然将语用预设看作一种语用推理,认为:“它是一种语用推理,即听话人必须根据语言事实和它表达的功能才能推出话语的意义。这种意义往往不是指语句的表面意义,而是在特定的语境下根据某些准则推导出来的说话人意图表达的意义。”[36]

(149)(职员迟到)

老板:都几点了?

职员:我的车在路上坏了,把时间给耽误了。

例(149)的对话就体现出职员对老板问话意图的推理,老板并非真正询问时间,而是对职员迟到不满,职员也心领神会地回答了自己迟到的原因,而非真正谈论时间。

综上,语义预设是把预设当作句子与句子之间的一种真值关系,把预设看成语义系统中稳定不变的部分,不受语境制约。与此相反,语用预设却高度依赖语境,其本身没有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只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被说话人设想或相信。“由于语义预设只涉及语义逻辑的真假值问题,不涉及语言交际过程,所以其用途受到了限制。目前,语言学研究者们把研究重点都放在语用预设方面。语义预设的局限性表现在,如果预设仅仅是语义上存在的,那么预设必然是不可取消的,但事实上预设是可以消除的,也正因为如此,预设的语用功能才突显出来,变得越来越重要。”[37]

“语义预设排除了语境因素,只包含语句本身的意义。它的基本特性包括抽象性和普遍性。语义预设的抽象性也叫稳定性或固定性。语义预设相对来说比较固定,从语义逻辑真值的角度就能推导出来。语义预设的客观性是指语句的语义预设可以通过语句本身的逻辑含义推导出来,因此是众所周知的知识。这种客观性是普遍存在的,用于任何语言的研究得出的结论都是相同的。”[38]“语用预设受说话人和具体语境等因素的影响,变数很多,具有①主观性;②隐蔽性;③单向性;④双向性;⑤普遍性;⑥适宜性;⑦可取消性等特征。”[39]

(150)豹子是猛兽

(151)(警察审案时)

    你偷东西时有没有被抓住过?

(152)甲:昨天你去上课了吗?慢!我想起来了,昨天根本没课!

    乙:可不是嘛!我都被你问糊涂了。

主观性和单向性如例(146)的前半段谈话和例(148),只是说话人自己的预设,当然,经过一定的沟通,单向性的预设也能转变为双向性的,如例(146)的后半段谈话。语用预设也可以具有普遍性,即预设本来就是事实,如例(150)预设“豹子是一种动物”,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隐蔽性指语用预设有时是隐蔽在普通语句之内的秘密信息。例如(151)预设“你偷过东西”。适宜性如例(148),说话人预设听话人可以帮他指路。可取消性则更突出了“预设”的语用性质,即预设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被取消。例(152)中甲的问话预设“昨天有课”,但是紧接着他自己的话语导致这个预设被取消。

胡泽洪提出,“语义预设是就命题层面,从保证一个命题具有真假值的角度研究命题的预设,它撇开语句或命题所处的具体的语言环境,抽象地研究保证一个命题具有真假值的必要条件……而语用预设则不同,它不满足于抽象地、静态地在命题的层面谈论预设,而试图在某一个具体的交际环境下,研究交际者在交际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预设以保证交际顺利进行”[40]。“前者是关于语句的真假问题,后者是关于语句的得体或恰当问题。”[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