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蕴含在招笑技巧里的上海话的幽默

蕴含在招笑技巧里的上海话的幽默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蕴含在招笑技巧里的上海话的幽默“上海闲话”是上海这座大城市特有的方言,它独有的魅力和幽默性在上海滑稽这门艺术样式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通常滑稽的招笑技巧可以从情节、结构、语言、动作、道具等方面去探讨,这里,我们仅仅是从滑稽作品的语言方面选取相关的情节、段子来加以简单地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上海闲话在滑稽作品里散发的魅力。

蕴含在招笑技巧里的上海话的幽默

“上海闲话”是上海这座大城市特有的方言,它独有的魅力和幽默性在上海滑稽这门艺术样式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我们平常说的上海滑稽包括了滑稽戏和独脚戏。这个在上海土生土长的剧种善于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概括和描述,运用夸张悖反的喜剧手法,抓住普遍或特殊的人、事、物,来反映时代的风貌和特征,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它通常是以让观众笑为手段,以明说或暗指的方式达到讽刺或颂扬的效果,从而让观众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某件事或某个道理。其中用上海话招笑是滑稽这门表演艺术的主要手段之一。“我本无心说笑话,谁知笑话逼人来。”我们说的“笑”,贵就贵在自然,不是粗俗;是用健康的笑声来诠释生活中的真善美。观众在欣赏滑稽这门喜剧样式的同时,自身的幽默感和活泼风趣的个性素养也会得到提升。滑稽里的招笑,既风趣幽默,又出人意料之外,还在情理之中。

通常滑稽的招笑技巧可以从情节、结构、语言、动作、道具等方面去探讨,这里,我们仅仅是从滑稽作品的语言方面选取相关的情节、段子来加以简单地阐述,与大家一起分享上海闲话在滑稽作品里散发的魅力。

交际

巴结:趋炎附势,极力奉承;勤劳,努力。

一、吃进吐出

“吃进吐出”是滑稽里常用的招笑手段,通常一方总是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去游说对方,使对方稀里糊涂地跟着自己的思路进行思维;另一方听着听着思想就被带了过去,自觉或不自觉地顺应和认同对方观点,当被带到一个荒谬的“结果”时,这一方还未立即发觉,仍然顺应;但稍一思索,马上发现谬误,反应过来,“吐出”荒谬;于是“笑果”马上产生。

例如在独脚戏《大阳伞拔牙齿》中,山东人把浦东人的牙齿拔错了许多只,后来山东人说:“先生,那我干脆把你的牙齿都拔光吧,这样就不会拔错了。”浦东人脱口而出说:“好的……哦,这不好!”浦东人竟然冲口而出“好的”,将观众带到更加荒谬的地步,待观众感到意外时,浦东人才“醒悟”,说“不好”,于是引发观众哄堂大笑。虽然“好的”后面还有“哦,这不好!”一句话,但这一句还是烘托前一句。在脱口而出之前,浦东人当然首先要装作被山东人糊里糊涂地缠昏,然后自然而然地随声附和,这就是所谓的“吃进”,然后豁然开朗,他觉悟了,觉悟之后当然就是把吃进的语言“吐出”,这样的“吃进吐出”就产生了喜剧效果。

在独脚戏《请保姆》中,保姆“甲”反客为主,向雇主“乙”提出过分的住房要求,乙的台词便是吃进吐出:

甲:好,我到侬屋里以后,我蹲前楼,侬蹲后楼。

乙:对格,我应该蹲后楼……啊?侬烧香赶出和尚来啦?!

滑稽戏《满园春色关不住》中,有一个刁钻顾客与服务员有一段对话,也用的是吃进吐出:

img33

滑稽戏《满园春色关不住》剧照(童双春艺术工作室)

服务员:先生吃点啥?

顾 客:搭我来只红烧苍蝇

服务员:先生,迪格苍蝇勿好吃格。

顾 客:格末来只白切蚱蜢。

服务员:迪格也没格。

顾 客:格末来只清蒸“油葫芦”(昆虫)。

服务员:先生,侬哪能点格菜介促狭格啦。

顾 客:对格呀,人促狭,所以点菜也促狭呀。哦,勿是格,我人勿促狭格。

顾客在刁难服务员时,无意中吐露出自己的刁蛮用意,一下子又反应过来,令自己露出窘相。

交际

兜得转:交友广,人际关系好,路路通。

二、追根问底

一方引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似乎很普通的问题,让另一方回答,另一方故意回避,一方紧追不放,然后一方反复地、追根究底地查问另一方。一环扣一环,逼迫对方直面问题、寻找理由,结果迫使一方词穷,或难以自圆其说。

例如独脚戏《万宝全书》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乙:哦,叫“腌笃鲜”,里向放格是笋,请问,迭个笋是从啥地方来格?

甲:一般植物侪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笋是特殊格,伊勿是种笋得笋,笋是从竹头根里爆出来格。

乙:格么竹头搭笋,是先有竹头呢还是先有笋?

甲:侬哪能一眼也勿懂,没竹头,笋从啥地方来?当然先有竹头,没竹就没根,没根就没笋。

乙:格么竹头从啥地方来呢?

甲:竹头是笋慢慢点,长啊长,勿去吃脱伊,长高了就变竹头。

乙:格能讲,没笋就没竹,格先有笋咾?

甲:哎!先有……笋。

乙:笋从啥地方来?

甲:笋是竹根里……

乙:到底是先有竹还是先有笋?

甲:迭个问题,没办法讲清爽格!

这里乙缠住甲,打破砂锅问到底,最终甲还是没办法讲清楚,出现了问题的答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是呀!到底谁能够讲清楚是先有竹还是先有笋?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有趣问题,读者朋友不妨找个三五知己,也来幽默一把。

交际

派头一落:有气派,气派大。

三、逻辑反常

一方用反常规的思维方法提问或要求另一方,说的内容都是不符合常规,或区别于正常人思维的逻辑,使之与自然的、正常的现象相反,从而达到可笑的目的。

比如独脚戏《请保姆》,完全是反客为主。

甲:侬请我做保姆,我要问问清楚格。侬结婚呒没?

乙:问迭做啥?

甲:迭个老要紧,因为我面孔好看,也许侬看中我,半夜里把我拖到侬房间里,我吓格。

乙:怪!我会看中你?跟侬讲,我结过婚了。

甲:那我放心了。再问一声,侬家里有几间房间?乙:一间前楼,一间后楼。

甲:好,我到侬家里以后,我蹲前楼,侬蹲后楼。

乙:对格,我应当蹲后楼……啊!烧香赶出和尚啦?

甲:那怎么住?

乙:应当侬蹲前楼,我蹲阁楼……要死,我也讲错了,我蹲前楼,侬蹲后楼。

甲:也罢,我就委屈点吧。再要问,是侬烧饭给我吃,还是我烧饭给侬吃?

乙:照规矩是我烧给侬吃……我被你搞昏了,我用侬进来,就是要侬做家务的。

保姆来到雇主家里,总归是听从主人安排的,想不到这里的保姆“甲”反客为主,倒过来向主人“乙”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让观众觉得非常可笑。这个片断同时还使用了“吃进吐出”的手法,如甲讲“……侬蹲后楼。”乙脱口而出:“对格,我应当蹲后楼……啊!”读者不妨留意,这类“吃进吐出”的语言招笑技巧,在滑稽戏和独脚戏中,随时会在不经意中邂逅。

“逻辑反常”这种反常规思维的招笑手法在传统独脚戏《新老法结婚》里也有:

甲: 接下来余兴节目。

乙:有点啥个余兴节目呢……我晓得格呀,表面上么余兴节目,事实上么大家吃一顿,格么今朝有得几只热炒啦?

甲:10只热炒10只冷盆……喂,侬“饿死鬼”投胎对img34,跟你讲过补办酒水格。

乙: 哦,补办酒水格。

甲: 接下来么,各个主要演员都来参加表演。

乙: 哦,各个剧种主要演员都来参加的啊?

甲: 对格。

乙:那是买票出钱都看勿到格,格是好格,那么等表演好了之后么,那么吃一顿了,吃一顿倒是蛮好格,唉,今天是炒鳝丝还是炒三丝啦,炒虾仁是河虾呢还是海虾,顶好是海虾啦,海虾味道鲜……喏,我因为来不及了,让我早点吃吃掉么拉倒,假使来不及吃么,迭能样子,我塑料袋也带来了,格么冷盆让我拣眼去么拉倒了……

甲: 侬钢盅镬子带来img35

乙: 钢盅镬子没带来,铅桶倒带来一个。

甲: 碰到点啥了。

交际

花功:奉承人、骗人的本领;特指博得姑娘欢心的本领。

这个桥段里,甲明明讲的是余兴节目,乙却搭口“10只热炒10只冷盆”;当甲纠正以后,乙说着说着又回到了吃什么菜的问题上,然后越说越来劲,“假使来不及吃么,格能样子,我塑料袋也带来了,格么冷盆让我拣眼去么拉倒了……”甲实在听不过去,挖苦他 “侬钢盅镬子带来img36?”观众听到此地,肯定哑然失笑。

四、荒谬绝伦

通常指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歪曲反映。在滑稽作品里有时会把一件事情通过不正确的推理引向另一个极端,形成一种可笑的错误。

比方讲独脚戏《自作聪明》里,两人计算年龄大小,单从2岁是1岁的2倍来曲解年龄的倍数关系,致使事情远离现实,让观众忍不住要笑:

甲:侬这个老糊涂,怎么把女儿嫁给一个老头子呢?

乙:咦?我女儿一岁,他儿子两岁;我女儿先出世,比他儿子要大一岁,是大娘子,哪能讲他儿子是老头子呢?

甲:这么简单格账你也不会算!他儿子两岁,我女儿一岁,两比一要大一倍呢!

乙: 对的。

甲:那么我女儿岁数要比他儿子小一倍,我女儿一岁,他儿子两岁;我女儿十岁,他儿子就要二十岁;我女儿到了三十岁,他儿子就是六十岁了!难道不是我女儿去嫁给一个老头子吗?

交际

话搭头:口头禅。

甲利用的是1的位数的概念,将此无限放大,致使事物远离现实,让观众悟出其中荒谬。还有一种是非常不合情理的,甚至有些无知的推理,也会让人忍俊不禁。如独脚戏《常州人乘火车》,常州人在火车中途停站时下车吃豆腐浆,火车开了,站长答应为他签票搭下一班火车,这时的一段无知的推理产生了幽默的效果:

乙:(站长)我打电话到上海,叫管理员把你的行李留下就是了。你搭下班车到上海吧。

甲:(常州人)火车店老板,电话先到,还是火车先到?

乙:当然电话先到。

甲:那么谢谢你帮帮忙,让我乘电话到上海吧。

乙:啊?

天下绝无乘电话之人,甲竟傻里傻气地说出这种“光怪陆离”的话来,痴人说梦,怎不令人喷饭?

再如《钉巴》里面,乞丐向路人强索钱财,也道出了一系列不切实际、荒谬的观点:

乙:侬真的不给我钱?

甲: 不给。

乙:侬不给我可以的,(一口气)侬是真的不给我还是假的不给我,是开玩笑不给我还是有心不给我,是刁难不给我还是侬发嗲不给我?

甲:喂,瘪三,侬嗲来,我对侬发嗲啊?像吊死鬼一样,对侬发嗲我不要吓死的啊?

乙: 侬真的没有?

甲: 我是真的没有。

乙: 那我瘪三讲道理,你真的没有我也不会硬讨的。

甲: 这就对了。

乙:不过侬真的没有,昨天为什么没有通知我,侬应该昨天晚上通知我,隔夜打个电话给我说:瘪三对不起噢,明天我不带钱,不要来找我。

甲: 侬不预先通知怎么能怪我呢,瘪三你们家电话我不知道呀。

乙:阿拉瘪三有同业工会的,侬好去查的呀。长脚瘪三他们都知道的呀。

甲: 我不知道。

乙:先生,我告诉侬今天是个好机会,侬今天不给,明天我们要涨价了。

甲: 啊,瘪三还要涨价啦。

乙: 市面上涨价我也要涨的。

交际

装门面:为了表面好看而加以粉饰点缀。

五、三翻四覆

三翻四覆通常是指一方对另一方故意一次次反复地说。这种招笑手法在滑稽戏中是非常普遍的。一般来说,翻来覆去会让人感到啰哩啰嗦,但在滑稽作品中,演员有时会有意识地把语言“七刀萝卜八刀菜”,存心倒来倒去,使内容在观众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达到意识上的共鸣。然后讲出的“底”与前面强调的内容形成强烈反差,从而引起大笑。

1942年,裴扬华与程笑亭两人表演的独脚戏《瞎子算命》中,瞎子每次算命开腔总要来几句倒来倒去的开场白:

甲:先生,说得好不要笑,说得坏不要跳,先生哪!(拨弄弦子)

乙:哦,要算我的命了。

甲:(突然停止,又说)说得好不要笑,说得坏不要跳,先生哪!(又拨弄弦子)

乙:哪能道理?怎么总是这句话?

甲:(突然停止,再说)说得好不要笑,说得坏不要跳,先生哪!(又拨弄弦子)

乙:喂!你到底算不算呀?

甲:来了。

乙/甲:(同时说)说得好不要笑,说得坏不要跳,先生哪!

乙:我晓得老毛病又要来了。

交际

上路:做事对头;指人讲义气、肯帮忙。

观众为什么会笑呢?因为演员将一句“说得好不要笑,说得坏不要跳,先生哪!”重复第二遍后,观众听得由熟到烦,最后甲乙两位演员竟然异口同声地讲出了这句话,显然这是乙出了甲的洋相,戳穿了甲的虚假,明摆着要让甲丑态百出,无地自容;从而让观众不由自主地大笑。

还有一种三翻四覆就是在语言上不断循环,如《滑稽开会》中有几句台词就是这样的:

甲:(宁波人)诸位这样欢迎我上台发言,我内心感到非常……格东西(宁波口头禅)。

乙:喂,什么叫“格东西”?

甲:“格东西”你都不懂吗?你真笨!

乙:请你解释。

甲:听好!“格东西”就是……格东西!

乙:废话!

此外,另外还有一种三翻四覆的情况,那就是废话连篇。如《滑稽开会》中常熟人上台发言的一节:

甲:(常熟人)诸位,在没有发言之前,首先向主席提个意见,为什么上面几个人发言都是啰哩啰嗦的,我先声明我不像他们,要么不讲,讲起来一定清清爽爽,简单扼要,像檀香橄榄,一括两响……

乙:哎!你还不算啰嗦吗?

这个常熟人嘴上说得冠冕堂皇,三番四覆说“讲话要简单扼要”,翻了几次,让观众明确他自己事实上废话连篇,冗长乏味,这真应了一句古话“有嘴讲别人,无嘴说自身”!观众笑其唠叨,觉得这种人的确是“口惠而实不至”!

img37

20世纪80年代笑嘻嘻(左)、杨华生(中)、绿杨(右)主演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人民滑稽剧团)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中,杨华生饰演的伪警察369有一句口头禅“我一看就看出来,你不是好人”。369每逢要敲诈穷人钱财时,就会冒出这句话,对舞女、小皮匠、金医生、杜福林均统一开出价码。每当369说出这句话时,观众都会发出会心的笑,知道接下来369又要开始欺诈百姓了。369唯独在流氓柄根和二房东面前卑躬屈膝、唯唯诺诺。到了最后一场戏中,由于阿香被众房客救走,警察局长未能娶到阿香为小妾,因此大发雷霆,下令将柄根和二房东铐走。此时369立马见风使舵,一改往日对柄根和二房东的态度,凶相毕露,又说起了自己的口头禅“我一看就看出来,你不是好人”。此时观众笑得更厉害了,心中感叹这个小人物的狡猾和悲哀。

姚慕双、周柏春的独脚戏《高价征求意见》也多用三翻四覆的手法,甲让乙提意见,乙提了意见后却遭到甲的故意反驳,这样的对话来回了好几次。

乙:蛮好,蛮好。侬基本浪迭个人勿错格,好格。

甲:我现在勿要听迭个好闲话,我现在高价征求意见;侬要多帮助我,越尖锐越严厉越好。

乙:我实在提勿出。

甲:侬要晓得“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小病勿医要成大病,小洞勿补大洞吃苦”啊。

乙:格倒是格。

甲:等到病入膏肓,服药无效,一命呜呼,悔之晚矣。

乙:对对。

甲:所以,无论如何侬要提的,侬只讲好闲话,侬等于是吗啡麻醉我纯洁的心灵,好像一块绊脚石,阻挡我前进的步伐;侬勿提意见就等于看我死,侬就是杀人犯,就是刽子手……

乙:啊?!喔唷,啊!刚刚是臭豆腐干,乃末现在是刽子手杀人犯啊……侬,咦,哪能又来了啦?

甲:当然啦。侬勿是杀人犯,侬也勿是刽子手,对img38

乙:唉。

甲:侬肯帮助我的。格么喏,四十几年格老搭档,侬无论如何要提意见格。

乙:侬现在再叫我提意见我有点“急急时令”吓哉呀,杀人犯刽子手再下去我要变出土文物了。

甲:侬无论如何要提格。

乙:我,我实在提勿出。我真正提勿出,喏,不过一点,就迭一点,其他侪蛮好,就是喏,侬听勿进意见,啥人向侬一提意见就要光火,喏,其他没啥,蛮好蛮好,基本上好格,算了。

甲:对格,侬迭个意见完全正确,喏,不过闲话又要调转来,一个人噢勿是圣人,哎,人非圣人孰能无过啊。

乙:哎,从前人家讲圣人么也有三分错了。

甲:一个人没错误呒没的呀!真正话咾没错误,世界浪向迪种人没的啦!像有种伟大人物过去可能被认为是错误格,但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证明他们终究是一位伟大人物,【贯口】像安迪生安徒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小仲马大仲马车尔尼夫斯基、莫泊桑莫里哀高尔夫斯基、哥白尼达尔文高尔基普希金爱因斯坦居里夫人杰克伦敦马克吐温、李时珍曹雪芹蒲松龄关汉卿——周柏春!

乙:啊?!

甲:迪种侪是伟大人物!

乙:啥么事?

甲:哎!

乙:侬周柏春也挤得进格!

甲:哎,哪能挤勿进,一挤么挤进去了。

乙:侬想像我迭能样子格伟大人物侬有啥格资格侬来批评我?!

交际

大路:大方,通情达理。

甲:啊?

乙:侬讲!

甲:咦?哪能又来了啦?

乙:好,再会!

甲:咦?哎!哎!

乙:啥事体,啥事体啊?

甲:咦,侬跑勿要跑。

乙:我哪能勿要跑?

甲:侬走勿要走,有闲话侬好讲格呀!

乙:我还有啥个闲话,我登了此地再讨触霉头啊?

甲:勿是,现在啥个辰光啦。

乙:啥辰光?

甲:现在是我向侬征求意见——高价征求意见呀!侬要多多帮助我,侬勿好跑格。

交际

脚色:角色;善于为人处世、精明能干者,常含贬义;为人处世的本领。

六、拟音效果

拟音效果即在描述某件事情时,为求形象逼真的效果,大量使用上海话或方言的象声词。象声词又叫拟声词、摹声词、状声词,是摹仿自然界的声音而组成的词。日常生活中,准确地使用象声词,会使我们说话、习文更生动、形象。运用在滑稽作品里,能使段子更风趣幽默,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典型的要数姚慕双、周柏春的《宁波音乐家》:

img39

姚慕双、周柏春表演独脚戏《宁波音乐家》

宁波话的形容词侪是两个字叠了一道格:昨日晚上,我听见有人“笃笃”勒敲门,我扶梯上“狂狂”奔下去,门“啊啊”开开,我阿爸“络络”走进,伊见了我“咪咪”笑笑,我“哒哒”跳跳。

滑稽戏《路灯下的宝贝》中有一场戏,扮演老师的姚慕双清晨买了早点赶到派出所,为扮演民警妻子的林燕玉送饭。姚慕双有一段台词,表现了人物细心谨慎,对妻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也产生了活跃气氛的效果:

小张,昨日夜里风实在是大呀,只看见灯“扑、扑、扑”勒浪闪,一扇门“嘎、嘎、嘎”勒浪摇,我格心“别、别、别”勒浪跳。我实在勿放心倷啊,所以一早起来买了倷欢喜吃格包子,搭倷送过来。

七、自相矛盾

通常比喻一个人说话、行动前后抵触,不一致。在滑稽的作品里,往往是指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给出截然相反的回答,造成自相矛盾而闹出笑料。

例如独脚戏《万宝全书》中的乙自命不凡,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论古道今,对答如流,甲就问他:

甲:侬既然是“万宝全书”,那么请侬告诉我,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乙:这当然是先有鸡,因为鸡生蛋。

甲:嗯,那么鸡是哪里来的呢?

乙:咦?鸡是蛋变出来的呀。

甲:那请问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乙:这……这是先有蛋。

甲:那么蛋是哪里来的呢?

乙:鸡生出来的。

甲:那么先有蛋还是先有鸡?

乙:先有……我要被侬逼煞了!

这里乙违反《逻辑学》中的排中律,既承认先有蛋,又承认先有鸡,模棱两可,自相矛盾,但是方才乙还在盛气凌人地乱说问题易如反掌,一会儿工夫便不能自圆其说了,回答不出本应乖乖认输,却还要硬撑着胡诌。当观众看到乙截然相反、互相矛盾的两种回答时,便会觉得非常可笑。

又如在《滑稽开会》中,演员也用此法,不同之处是演员故意把话说得本末倒置。甲扮演宁波人,在台上发言:

我是一个忙人,这几天有很多地方要我去讲如何培养青年的问题,还有两个大学里的大学生要我去讲儿童故事《拔萝卜》,还有两个托儿所里的小朋友要我去分析《红楼梦》。

自相矛盾而“不打自招”地露出破绽,使人物处于尴尬境地,于是笑料顿生。

八、信口开河

交际

敲竹杠:利用别人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诈取财物。

所谓信口开河,即说话不负责任、没有依据。就好比上海话所指的“拉讲”,就是拿起来(拉)就说(讲)的意思。回答不出对方提问,故意发表无根据的见解和意见,最终造成“穿棚”,使人发笑。

比如独脚戏《狼狈为奸》:

乙:大概啥辰光好捉到小偷?

甲:可能一个月。

乙:喔,一个月。

甲:也许是两个月。

乙:喔,两个月。

甲:要不三个月。

乙:三个月。

甲:或者四个月。

乙:喂!今年年底总可以?

甲:今年要是不行,那就明年吧。

乙:明年还勿来事呢?

甲:那就后年吧。

乙:后年还勿来事呢?

甲:大后年。

乙:今生勿来事呢?

甲:来世一定行啦!

乙:我一生一世认得你!

信口开河这种招笑方式有时还有一种表演方法,就是一句台词有意漏掉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结果原句意思变换了。

比方在传统独脚戏《滑稽三国志》中就有这么一段:

甲:兵马大元帅岳飞领了刘备圣旨,带了人马来到阵前。岳云在番邦招为驸马,不认父亲。现在岳云出来应战,看见了岳飞,想起从前仇恨,手拿青龙偃月刀对准岳飞头上劈下去,岳飞急忙用枪挡住。你一刀,我一枪;我一枪,你一刀……杀得难分难解,岳云用足气力,对头一刀,岳飞一摸,啊呀,一个头没有了,连忙逃走。

乙:喂,头没有还会逃吗?

甲:你说的是什么头?

乙:当然是人头。

甲:我说的枪头呀!

乙:怎么好漏掉一个枪字呢?

交际

杭勿住:吃不消。

img40

翁双杰

信口开河另外还有种方法就是明明是正的,偏偏说歪的;明明是直的,偏偏说曲的。胡说八道,乱发议论。如王双庆、吴双艺、翁双杰表演的独脚戏《看电影》里两个小捣蛋任意歪曲影片的内容:

甲:请你们两位不要再讲话了,电影开始了。

丙:(看电影)唷,这么多的小姑娘在跳舞。

乙:(看电影)我也最欢喜跳舞?真好看。

丙:咦,手里都拿着篮子做什么?

乙:大概到小菜场去买小菜。

甲:(忍不住)啊呀,不懂不要瞎讲!这叫“采茶扑蝶”,是民间歌舞。

信口开河的前提是要让观众事先知道“正确”的是什么样子的,只有这样,才会产生笑的效果。

九、移花接木

移花接木常常比喻暗中用手段更换人或事物来欺骗别人。在滑稽作品里,演员有时会将一种说法引申到另一种说法上,两者的性质和内容完全不相匹配,表面上顺理成章,实际却违背了常规的说法。

例如《宁波音乐家》的“铺路”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甲:宁波人把年纪大的人叫“老头”,因为人年纪一老总是老在头上的,“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如果把面孔包起来就很难分出年龄老幼,“老”在别的地方,听起来不入耳。比如两位老先生在路上相遇。

乙:试试看。

甲:哟,老先生,我们好久不见了。

乙:哎,有二十年了。

甲:你看,我们都老了!

乙:是呀!

甲:我老手了,我老脚了!我老骱骱了!

乙:不像话!

这种手法滑稽突梯,妙语解颐,往往效果奇佳。演员生套硬搬地把“老头”换上“老手”、“老脚”、“老骱骱”,蛮好白相的,因为我们生活中是不用这种词表达的,观众听到这种似是而非的语言,就会觉得饶有趣味。

有时演员还会相互衬托,把本来不搭界的某两件事联系起来,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在独脚戏中,这样的招笑方法用得相当广泛。

如《戏曲杂谈》中有这样一段:

甲:舞台上的艺术与现实生活有所不同,虽然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但不能全部照搬。比方京戏中的人物出场,往往“自报家门”。

乙:你来来看。

甲:我算《投军别窑》中的薛平贵。

  (念)头戴金盔一点红,

    身穿盔甲扣玲珑。

    自从降了红鬃马,

    唐王驾前立大功。

乙:不错,薛平贵是这样的,那现实生活中可以不可以“自报家门”呢?

甲:不可以,人家看见这种人要吓的。

乙:试试看。

甲:(念)我头戴一顶解放帽,

     身穿一套老棉袄。

     今朝呒没事体做,

     到城隍庙去吃炒年糕!

     ——我,王小毛!

乙:去!没这种人的!

交际

打昏涂:打鼾。

两者互相对比,使两个不匹配的事物“接”在一起,立即让人觉得荒诞,就显得相当有意思。这里便能清楚地告诉观众:现实与艺术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十、话题转移

话题转移是指打断某一行动或正在进行的谈话,尤指在另一个人讲话时用问题和评论或议论去打断他;也指一方故意把话题岔开去,阻断另一方讲话或扯到别的事情上去。

比方在独脚戏《调查户口》里就有这么一段精彩的对话:

山东伪警察:开开门。

卖梨膏糖的:外面啥人?

山东伪警察:外面是我。

卖梨膏糖的:里向是我。

山东伪警察:我又没问你,快起来开门!

卖梨膏糖的:你是谁呀?

山东伪警察:我警察。

卖梨膏糖的:你寻把尺啊?我此地没有尺。

山东伪警察:你讲什么?开门!

卖梨膏糖的:你来做啥?

山东伪警察:调查户口!

卖梨膏糖的:啊?调匹府绸?喂,你啥地方来的?

山东伪警察:警察局来的。

卖梨膏糖的:绸缎局来的?对你讲不要府绸!

山东伪警察:你搅什么东西!我是警察局来的,调查户口!

独脚戏《我·好·抱》中,甲乙两人为了不说出“抱”字,甲用各种话语“引诱”乙,乙却故意扯开话题,不上当,观众也看得津津有味,对于谁最后会说出“抱”字,拭目以待:

交际

孵太阳:冬天晒太阳取暖。

甲:“ 爸爸,我要吃生梨(香烟)……”

乙:“ 小鬼,年纪这样轻吃香烟?你爸爸自己都不吃的!”

甲:“ 嗯……我要吃苹果。”

乙:“ 要末吃屁股!”

甲:“ 我要吃糖糖。”

乙:“ 要末吃耳光!”

甲:“ 我要吃糖炒栗子。”

乙:“ 要末吃‘麻荔枝’!”(作欲打状)

甲:喂,你这个爷怎么这样凶的?

乙:你想打我手心,我还不凶?

十一、强词夺理

从字面解释,“强词夺理”就是明明没理还寻找理由硬说有理。在滑稽作品里,往往是一方振振有词地讲出一个错误的词组或成语,被另一方盘问,却自以为很有道理、与众不同却满嘴胡缠,直到被另一方指出或揭穿后,还要做出似是而非的推理,无理强辩。强词夺理必定要露出其荒谬,才会有笑的效果。

比方独脚戏《伞命之误》里:

乙:凭我这一点文化,在社会上工作,已经是“脚够有余”了。

甲:“脚够有余”?啥意思?

乙:“脚够有余”也勿懂?迭能看来,侬的文化太差了,要好好叫再读几年书。

甲:我晓得自己文化推板,所以我主动要求读书学习。不过,我现在要向侬请教,啥个叫“脚够有余”?

乙:“脚够有余”就是讲:我的文化勿但已经够用,而且还有多,一般讲就是“脚够有余”。

甲:哦,迭个叫“脚够有余”?侬错了!格应该讲“足够有余”。

乙: 啥个“足”?

甲: 手足的“足”。

乙: “手足”解释啥?

甲: “手”就是一只手的手,“足”就是脚。

乙:哦,“足就是脚”?格么好唻,我讲“脚够有余”有啥错?

img41

袁一灵(1917-1992)

又如袁一灵的《浦东说书》中有这么一段唱词:

“……方卿本是浦东人,

大小月底在城隍庙里卖长锭。

小方卿看中小青青,

两个人在豆腐浆摊上吃点心……”

甲唱完,乙请甲再复唱一遍,甲本是随口而唱,心中无底,观众一听乙要甲复唱一遍,就为甲担心,怕他出丑。谁知甲在复唱一遍时,大出观众意外,甲竟把困难问题“迎刃而解”。

甲:(唱)方卿本是苏州人。

乙:慢!侬方才不是唱伊是浦东人吗?怎么现在唱伊是苏州人了?

甲:(强词夺理)伊本来是浦东人,后来搬场搬到苏州的,所以是苏州人了。搬场可以勿可以?

乙:这……当然可以。

甲:(唱)方卿大小月底在玄妙观里卖毛巾。

乙: 侬错了!第一遍唱伊在城隍庙里卖长锭,现在怎么唱“玄妙观里卖毛巾”了?

甲: 长锭卖光了,后来卖毛巾格!

乙:这……随你说吧。

甲:(唱)方卿看中小青青,两个人在牛肉面摊上吃点心。

乙:哈,这侬总错了吧!方才侬唱“豆腐摊上吃点心”,现在怎么到“牛肉面摊上吃点心”了?

甲:没有错呀,本来方卿是吃豆腐浆格,后来没有吃饱,再到牛肉面摊上吃牛肉面格。

乙:这……你都有话讲格!

观众听到这里都为之一笑,原因有二:一笑甲的不诚实,因为甲强词夺理和诡言巧辩露出了他前面瞎唱的马脚,现在欲盖弥彰,原形毕露。正如我们在生活中对某些坏现象的笑一样。二笑甲的机智善变,他竟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把唱错的漏洞一一补救,强辩得合情合理,让你在无奈摇头之余一点没辙。

交际

翻梢:翻本,多指赌输后翻本。

十二、 过甚其辞

过甚其辞就是夸大,言过其实。在滑稽作品里,一般都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用这种言过其实的表现手法来描绘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竭尽全力地用夸大或缩小的词语、句子来形容事物;把客观事物加以扩大或缩小,过甚其辞,突出对象的某些特点。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的开场戏里,由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老裁缝在形容大饼越做越小时有一段夸张的比喻:

老山东:大饼价钱涨一倍,人家还吃得起吗?只有大饼缩小一半。

山东嫂嫂:不能再缩小了。

小宁波妻:老山东,这样吧,大饼做得薄些,油条再细些。

老山东:大饼再薄像纸头,油条再细像筷子了。

老裁缝:老山东,大饼不能再薄了,昨天我买了两只大饼,打了一个喷嚏,两只大饼像鹞子一样飞出了。

大饼再薄不至于一个喷嚏能把两只大饼“吹”走,虽然过甚其辞,但夸张得不离本质,观众会为上海话的这种形容和夸大感到发噱。

十三、浮想联翩

浮想联翩是指用直观形象、主观联想和自己的情感来传递、描绘和反映生活。滑稽作品里有时会运用典型化和想象的方法,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表达作品要传递的思想感情。

交际

摆挖儿势:玩弄巧妙的手腕。

如利用方言的发音来惟妙惟肖地反映一个故事,最典型的莫过于姚慕双、周柏春的经典作品《宁波音乐家》了。先是介绍一段师徒对话(全是音符),最后竟将这段对话认真地“浮想”和实践成用旋律来对唱了——

甲:有高低音真好听,伲来试试看。

乙:来发!(2 4)

甲:啥啦!啥啦!(5 6,5 6)

乙:细来西蓝棉纱线杜来!(7 2 7 2 3 5 7 1 2)

甲:勿杜!(4 1)

乙:来发!勿杜蓝棉纱线,来扫垃圾。(2 1,4 1 2 3 5 7,2 5 6 7)

甲:勿扫垃圾!(4 5 6 7)

乙:勿扫垃圾来淘米!来淘米!来淘米!(4 5 6 7 2 1 3!2 1 3!2 1 3!)

甲:淘啥米?淘啥米?淘啥米?(1 5 3?1 5 3?1 5 3?)

乙:淘籼米,淘籼米,淘籼米。( 1 7 3, 1 7 3, 1 7 3 )

甲:勿淘籼米。( 4 1 7 3 )

乙:勿淘籼米,淘大米。( 4 1 7 3, 1 1 3 )

甲:勿淘大米。( 4 1 1 3 )

乙:来发,勿淘米,来杜沙发!( 2 4, 4 1 3,2 1 5 4 )

甲:勿杜沙发!( 4 1 5 4 )

乙:来发!勿杜蓝棉纱线,勿扫垃圾,勿淘籼米,勿淘大米,勿杜沙发,来发——( 2 4 ! 4 1 2 3 5 7, 4 5 6 7,4 1 7 3, 4 1 1 3, 4 1 5 4, 2 4…… )

甲乙:来——发!——懒——惰。(2 4……2 1)

在姚周的《学英语》里也有许多“浮想”——

乙:糖炒栗子,英文哪能讲?

甲:糖炒栗子……剥脱壳吃。

乙:请你讲得清楚一点好吗?

甲:剥、脱、壳、吃。

乙:胡桃?

甲:敲脱壳吃。

乙:文旦?

甲:剥了皮、吐了核,一瓤一瓤吃。

乙:那么糖炒栗子、胡桃、文旦一起吃呢?

甲乙:剥脱壳吃,敲脱壳吃,剥皮吐核,一瓤一瓤吃!

交际

豁边:越出常轨,出纰漏;糟了。

十四、 阴差阳错

阴差阳错是利用人们对客观事物的错误认识,或是人物处境、性格、气质的差异,造成一种暂时的假象,从而产生误会;是通过偶然的情节来反映事物必然规律的一种招笑手法。滑稽作品里误会法的运用是通过偶然的情节使人与人之间或人对事物在感觉上产生错误的判断和想法,误解对方的意思而发生误会,从而引发矛盾,推动情节的发展,使人物情感的波澜层层递进,多姿多彩,引起观众的笑声。

如大型滑稽戏《七十三家房客》中的小皮匠在与邻居任甜甜谈恋爱。任主动要求小皮匠吻她,小皮匠正要吻她,被她妈朱彩娣看见而拦阻。

朱彩娣:〈生气〉看你平常很老实,勾引她!

任甜甜:妈妈,是我叫他吻我的。

小皮匠:(苏北方言)甜甜妈,你不要怪她,都是我不好,下次一定改正,决不吻她了;如果一定要吻,就先问问你。

朱彩娣:〈误会〉啊?先吻吻我!

独脚戏《补婚》里,舅兄以为妹妹突亡,妹夫另娶续弦,特地赶到饭店。

甲:(扮舅兄)啊!原来我妹妹没有死呀!那她到这里来做什么?

乙:(扮补婚者)她今天结婚呀。

甲:什么?我妹妹又要嫁小官人了,谁做的媒人?

乙:我呀!

甲:啊?你是她的丈夫,替自己老婆做媒人,伟大的。

乙:不要瞎三话四,仍旧嫁给我。

甲:我弄不懂了。

乙:今天是我们共同生活十年纪念,来一次补婚。

甲:你们会白相的。好妹子,好妹夫,你们吃饱了,你们有这样好的精力,寻啥开心!心应当放在生产上去。(不知不觉像做报告似地)对当前来讲,还是要把生产任务放在首位,收好油菜,种好水稻,争取农业大丰收,养好猪猡,多养猪猡,勤养猪猡,为城市居民买肉不要肉票而努力奋斗!

乙:(恢复演员身份)你好回去休息了!怎么像滑扶梯一样,滑到猪先生身上去了。

交际

搭得够:能力、钱财等足够;关系密切。

阴差阳错常常与误会巧合同时使用,例如独脚戏《广东上海话》里:

乙:你不要七搞八搞。

甲:你要买七块肥皂。

乙:这样下去,我要吃饱人参和你谈了。

甲:哦,你要买七磅人参。

乙:(急)哦唷!

甲:哦,你要img42浴?

乙:(叫)姆妈!

甲:你要买拖鞋!

一个谈东,一个说西,一个说真,一个说假。说假的人态度从容不迫,说真的人急如烈火,在这种“故意误会”的鲜明的对照下,观众笑误会,笑巧合,笑说真话的人被说假话的人搞得无可奈何,笑说假话的人应付自如,把许多台词用谐音的办法来以假乱真而使说真话的人啼笑皆非。

十五、出其不意

出其不意原指趁对方还没有意料到之前就采取行动。出其不意是滑稽作品里一种常用的手法,一方故意夸夸其谈,信口开河,说得不着边际、天花乱坠而难以令人信服的话,然后一下子抖出包袱,令观众措手不及。

如独脚戏《开无线电》中一节,甲扮演旧社会里的播音员。

甲:现在我来唱全部《三笑》。

乙:那听起来时间太长了。

甲:不,只要一分钟全部解决。(弹弦子)哈……哈……哈……

观众信疑参半,信的是这位播音员既说此话,当然应当做到,疑的是一分钟内要说完全部《三笑》,确实是闻所未闻,从古未有之事。因此急着要听个究竟。结果包袱抖了出来,原来全部《三笑》就是笑了三笑,观众听到此间就不得不捧腹大笑了。

独脚戏《广东话》中,甲在乙面前表示自己会唱英语广东歌,于是乙好奇地请甲展示一番:

交际

敲钉转脚:追问到底。

甲:侬格广东歌《霍元甲》确实唱得蛮灵格。

乙:格当然咯,广东歌老难唱格。

甲:广东歌再难唱,也是用中文唱,有啥稀奇啦?

乙:勿用中文唱难道用英文唱啊?

甲:用英文唱就吃价了。

乙:迪格勿可能格,从来没人会用英文唱广东歌格。甲:我就会唱。

乙:真啊?今朝我倒要洗耳恭听。甲:侬听好,英文《霍元甲》来了。

(用《霍元甲》的曲调唱) ABCD,EFG,HIJK LMNOPQRST,ABCDEFG,HIJK,1只J,2只爱斯,3只皮蛋调侬4只老K。

甲其实唱不来英语歌,但是先是煞有介事,吊足观众胃口,孰料真正演唱时只是用英语的26个字母进行串联,令观众大跌眼镜,效果也随之产生。

滑稽戏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桥段:甲在和他人说乙的坏话,说到激动之处时,乙突然出现在甲的身后,但甲毫不知情仍滔滔不绝,而当他发现乙的存在时为时已晚。这种剧中人出其不意现身的效果,常常会引起观众哈哈大笑,有一种“好戏就在后头”的期待。《三毛学生意》里就有这么一段:

img43

文彬彬主演滑稽电影《三毛学生意》海报

三 毛:老伯伯,伲这老板娘是此地有名 的,近段左右,隔壁乡邻,老老小小、男男女女,何人不知,哪人不晓。老伯伯,侬叫勿曾看见过伲老板娘,我讲给你听:她两只眼见像煤球!一只面孔像马桶盖,身体像柏油桶,两只手往腰里一插!活龙活现是只雌老虎!(老板娘刚巧出来,三毛手指在老板娘面孔上。三毛发现,吓一跳。)

老板娘:好呀!你骂我雌老虎!你这个小鬼,我什么地方像雌老虎?你讲!

卖豆腐花小贩:真是雌老虎!完…… (边叫边逃下)

十六、巧妙关联

巧妙关联是指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物之间凑巧有奇妙的共同点或相互搭界。滑稽里常常“故意”让不相关联的人、事、物,通过适当的比喻和谐音使之巧妙地相像,引起观众不自觉的联想,以致心领神会,故而会心地发笑。

比方在独脚戏《比卖相》里有这么段对话:

甲:你看我卖相多好,一表人才,赛过唐伯虎。

乙:我看你太瘦太长,不像唐伯虎,像自来火。

甲:啊!

乙 :我卖相比你好,好比秋香。

甲:我看你又胖又矮,不像秋香,像盘蚊香。

乙:啊!

甲:巧的,从前唐伯虎点秋香,今朝自来火点蚊香了!

毫不相干的竟巧妙关联,这种关联又必须是对应中显露明显的反差,又让这种反差巧妙地联接,唐伯虎怎与自来火发生关系?秋香与蚊香毫无瓜葛,而偏偏又让“唐伯虎点秋香”与“自来火点蚊香”形成对仗!这种机趣被观众认可,产生了笑的效果。

十七、字斟句酌

字斟句酌就是推敲琢磨文字或词组表面上的意思,用以解释或描绘生活中的现象,表达个人的见解。

例如《宁波音乐家》中,对宁波方言的词汇进行了诠释:

乙:我举个例子:像一根晾衣裳格竹头,大家侪喊伊晾衣裳竹!只能晾衣裳,别格勿能晾?裤子能勿能晾?尿布能勿能晾?宁波人说话就好了,叫“晾干”,随便啥么事侪好晾格,一晾就干,叫“晾干”。

甲:有点理由。

乙:还有吃饭格“小菜”,“小菜”两字就勿太妥当。譬如吃鱼吃肉,根本呒没一个“菜”字,哪能也叫“小菜”?宁波闲话就好了,叫“下饭”,迭个么事一吃,饭就下去;迭个么事勿吃,饭就勿下去,所以叫“下饭”。

甲:哦,是迭个意思。

乙:还有老头子,宁波人老头子叫“老头浜”。

甲:为啥叫“老头浜”?

乙:头发脱忒像浜瓜,所以叫“老头浜”。

交际

临盆:服帖。

这种技巧在独脚戏《行令》、《对诗》之类段子中用得很多。

十八、相映成趣

相映成趣即把具有明显差异的两种事物或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在作品里较多的整段对白前后进行对比,常选择比较“刺激”的词语,前段铺垫必须强调并让观众牢牢“记住”。前后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语言,形成强烈对比,相互衬托,相映成趣。

滑稽戏《三毛学生意》中,三毛与理发师在模拟为客人剃头时,有一段关于招待客人的对话,三毛由于不会客套,什么都讲实话,使理发师无法与其融洽交流,自然也就笑料百出:

img44

滑稽戏《三毛学生意》剧照(大众滑稽剧团)文彬彬饰三毛,刘侠声饰理发师

理发师:先生面孔熟来。

三 毛:我烧过格。

理发师:死鬼,面孔好烧过格?先生你倒蛮忙格?

三 毛:没有事情。

理发师:先生,迭两日天气热来?

三 毛:在重伤风。

理发师:……先生,饭吃过img45

三 毛:吃的六谷粉。

理发师:先生,就住在此地?

三 毛:住在曹家渡。

理发师:先生有事体?

三 毛:没有事体……

理发师:喔,老主顾。

三 毛:头一趟。

理发师:喔,有人介绍你来格?

三 毛:王家里。

理发师:阿是大块头。

三 毛:瘦来西格。

理发师:喔,是那个长脚?

三 毛:矮来西格。

……

十九、古今联想

在一些传统独脚戏特别是古装题材的作品中,为了营造轻松幽默的效果,往往会让剧中的古人“说现代话”或夹杂一些与剧中时代不符的元素,形成强烈反差。这是一种“穿越“,源于生活的荒谬,很有幽默感。

比如《宁波空城计》里,扮演诸葛亮的演员在唱词中,加入了许多宁波土特产的名称,使人觉得唐突,更觉得可笑:

甲:…… 一来是马谡无谋呒没才能,

  二来是将帅不和失守岳奴街亭,

  连夺三城侬乍泡春,

  我相相侬面孔雪白,良心墨黑,为啥事体还要拿我西城和总抢干净?

  诸葛亮在城楼把驾等,

  等候娪奴司马来到,阿拉搭侬两家头吃吃老酒谈谈心。

  西城呒没别的花样景,

  我老早就叫人买好了年糕粽子、咸菜豆瓣、黄鱼蟹酱、苋

  菜莄、韭菜花、黄泥螺、咸带鱼、咸蟹、臭冬瓜……

乙:喂!诸葛亮勒拉自由市场做小生意啊?!

甲:今朝我大请客了,请司马懿吃饭,侬也来。

(此段用宁波方言,“岳奴”意为我的;“泡春”为开心之意;“相相”是看的意思;“和总”意全部。)

交际

熬勿得:妒忌。

二十、牵强附会

牵强附会即诡辩,就是有意识地把真理说成是错误,把错误说成是真理。也就是一方滔滔不绝,振振有词,有意拿出许多“根据”和“理由”来,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外表上、形式上运用“正确的”推理手段,实际上这些根据和理由违反逻辑规律,是不能成立的,只是为一方荒谬的理论和行为做辩护。

大型滑稽戏《出色的答案》中的马家骏,胸无点墨,说错成语,强词夺理。

马家骏:同志们,你们都是科学家,都是专家,我呢,是不吃饭的……

沈 青:(惊愕,提醒)怎么不吃饭的?

马家骏:(急忙解释)唔,我的意思是,我不吃你们这碗饭的,我是大老粗,我讲不来话的,我这个人喜欢开山见门的。

沈 青:老马,应该说开门见山。

马家骏:开山见门,开门见山一样的,一样的。因为我是到你们这里来领导运动的,你们科研所有许多的大山,主要把山砍掉之后,就看见门了。

沈 青:对,开山见门。

独脚戏《各派越剧》里,演员演唱《祥林嫂》片段时有一段对白,也是用的诡辩:

交际

收骨头:比喻加强管束。

甲:(戴头上)贺老六勒末(最后)两句你再唱一唱。

乙:好! (唱)我是娶妻不成反欠债,反落得一个强盗胚!(搬椅子,坐下)

甲: (唱)听他一番辛酸话,倒叫我有口也难开。有钱人娶妻是平常事,那穷人无钱亲难配。他八十千钱非容易,多少血汗去换来。这真是我走亦难来留亦难,进退两难我怎安排?

  (白)我好命苦啊!呜呜……

乙: (上前)唉!哭么不要哭,我会待你好的……不要哭,人穷身体倒是要紧格。

  (转身,桌上取盆子来)喏!这盘东西吃下去。

甲: 啥东西?

乙: 白斩鸡。

甲: 没有白斩鸡格!

乙: 有格,当天贺老六办酒水多下来格鸡头鸡脚,勿吃掉浪费格。

甲: 贺老六只有倒一杯茶给伊吃,没有给伊吃白斩鸡格!

《三毛学生意》中,瞎子算命一场戏,将瞎子为人算卦的欺骗实质,表现得相当妥帖:

吴瞎子:王太太侬今年几岁?啥时辰养格?

三 毛:吴先生,我今年廿五岁,申时。

吴瞎子:喔唷,廿五岁,申时?子丑寅卯……ABCD……

三 毛:哎呀,吴先生,侬排八字,哪能有 ABCD……啦?

吴瞎子:哦,我是中西结合。

二十一、七拼八凑

七拼八凑是指把一些不相干的、零星的、无关的事勉强凑合在一起;或把毫无瓜葛的词汇撮合成新词组;或将零碎的、没有内在联系的词语、事件“组合”在一起,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莫名其妙中啼笑皆非。

比方在独脚戏《浦东说书》中表演者张冠李戴,李代桃僵,牛头不对马嘴,自然笑话百出:

要唱那珍珠塔里格小方卿,

小方卿有格爷,爷格名字叫许仙。

有一天许仙叫许文强到食品公司买冰激凌,

碰着格女人叫潘金莲。

潘金莲看见许文强长得潇洒又英俊,

当场敲定要结婚啊。

结婚当天末真闹猛,

各路英雄来助兴,

第一档节目是佐罗先生,

蒙牢眼睛弹钢琴。

第二档节目是瓦尔特,

要唱越剧《血手印》。

第三档节目是白骨精,

要举一百公斤格铁杠铃。

如独脚戏《打灯谜》中,许多解释谜底的话也是七拼八凑:

甲:“河里一条船”,你打无锡的著名食品。

乙:肉骨头。

甲:为啥?

乙:这……讲不出理由。

甲:告诉你,这是“水蜜桃”。

乙:什么道理?

甲:河里一条船上的人就是女奴伊佐拉,她和父亲在水里秘密地逃走,就叫水蜜(密)桃(逃)。

乙:有这种解释的?那我多的是。我说门前一条街,打宁波的物产。

甲:这……讲不出。

乙:“黄泥螺”。

甲:讲讲理由?

乙:我门前一条街是黄烂泥铺成的路,就叫黄泥螺(路)。

二十二、东拉西扯

东拉西扯是指原说东,说着说着,说到西去了。

交际

开大兴:说大话许诺别人而不兑现。

再如《开无线电》中的一节:

甲:(扮演旧社会的播音员)这段节目是教授绒线编结法,现在我来教一种新花样,结一件绒线外套要3400磅绒线。

乙:啊?要这么多的绒线。

甲:普遍的尺寸,大概起头280针,然后上头结六皮,下头结六皮,再上头结三针,下头结三针,一共是三上三下,二埭进深,一个大天井,一客堂二厢房,房子坐南朝北,空气充足,电灯、电话、大小卫生设备,一应俱全,一共只有顶十根大条子。

乙:变成顶房子了!

这个播音员起初一本正经地讲绒线,但讲到后来,他却巧妙地拉扯到谈房子了,于是观众笑他离题万里。

再如独脚戏《楼台会》:

甲:(扮祝英台)梁兄,让小弟送你一程。

乙:(扮梁山伯)贤弟,(连连咳嗽)不必送了。

甲:还是送一送好。

乙:我不要你送。

甲:我一定要送。

乙:你真的要送……(咳嗽)那也好,你陪愚兄到对过地段医院去照X光。

古代没有地段医院更无放射科,乙突然将越剧的对比拉扯到现代生活中来,岂不可笑?

还有一种情况是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这种技巧往往用在方言上。比方在《普通话与方言》中:

甲:广东人,男大块头叫“饭佬”。

乙:女大块头呢?

甲:叫“饭泡”。

乙:女大块头齐巧吃粥?

甲:“饭泡粥”。

乙:啊?

甲说的“饭佬”、“饭泡”是有些像广东话的,其实甲也只懂这一些。不料乙吹毛求疵,打破砂锅问到底,竟乘其不备,迅速地再问一句“女大块头齐巧吃粥”,这种广东话岂是甲所能回答的,甲“江郎才尽”,只得牵强附会地把它拼成为“饭泡粥”,而“饭泡粥”这一词,又是上海人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因此观众仰天大笑。

另外还有种情况是明明知道不能做,却故意违反。

如《金铃塔》前的一段“铺路”(北方相声为垫话)。

甲:绕口令很难。

乙:容易。

甲:你说容易,那你把“阔板瓜子配阔板”这一句绕绕看,绕时咬字要准,请你连讲五遍。

乙:便当。你听好,阔板瓜子配阔板,阔板瓜子配阔板,阔板瓜子跪尺板,阔板瓜子喊擦背……

甲:喊擦背?倒不叫扦脚来!

交际

戳壁脚:挑拨,说别人的坏话。

这是乙明知故犯,既然是一个独脚戏演员,当然毫无疑问会绕口令,但是乙在台上装模作样,要表演得像是从来不会,而为了与甲争强斗胜,努力绕着口令,最后乙故意做成一时疏忽,铸成大错。观众当然信以为真,觉得这个乱吹一通的“宝货”结果是个微不足道、一触即破的“脓胞”,便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二十三、巧用谐音

巧用谐音是指利用字或词组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或近音的字来回答对方的提问,产生笑料。实际的字和意思可以不同,也可以半同半不同。

例如独脚戏《调查户口》里:

甲:叫什么名字?

乙:梅友。

甲:喂!我讲的话你懂吗?

乙:我懂的,你在问我名字。

甲:懂就好了,叫什么名字?

乙:梅友(没有)。

甲:怎么一个人会没有名字?为什么没有名字?

乙:有的,名字哪能好没有呢?

甲:叫什么?

乙:梅友!

甲:他奶奶,局里去,关起来!你跟我开玩笑。

乙:咦,做啥?我又没犯法。

甲:为什么问你名字说有的,问你叫什么名字,你又说没有呢?

乙:你问我,我是在回答你呀!

甲:叫什么?

乙:梅友!

甲:走,走!你还是没有!

乙:你打死我,我还是梅友!难道名字叫梅——友不可以吗?

甲:噢,原来你名字叫梅友。

交际

卖野人头:虚张声势,夸大事实来骗人,蒙蔽人。

独脚戏《滑稽追韩信》里的前面部分,就利用谐音产生了幽默效果:

甲:好好……你唱你唱……

乙:(唱)他道我萧何少恭敬!

甲:哈哈哈……

乙:怎么你笑起来了?!

甲:里面骚公鸡也有的!哈哈哈……

乙:什么骚公鸡啊?

甲:你自己唱的呀!

乙:我怎么唱过骚公鸡?

甲:你刚才最后一句唱什么?

乙:(唱)少恭敬。

甲:是不是骚公鸡?

乙: 少恭敬,骚公鸡,你搞到什么地方去了啊? 我是北京话,少恭敬!

甲:哦。少恭敬!

独脚戏《山东人打电话》将方言的谐音串连,另有一功:

甲:你算打传呼电话格山东人,我算管传呼电话格苏州人。

乙:好的,我算山东人打一个电话给亲戚,说马上要到他家里来看第五个嫂嫂。

甲:好的,请。

乙:(模仿老式电话的声音)

甲:喂喂,干嘛,你干嘛呀。

乙:老式电话都是拨号码的。

甲:哦,我倒忘记了。

乙:(山东方言)喂,你是传呼电话吗?

甲:(苏州方言)对格。

乙:不对的?

甲:对的,我是传呼电话,你要传哪里?

乙:请你传山西北路。

甲:哦,三十八路。

乙:兰香里。

甲:烂生梨啊?!

乙:8号。

甲:不好啊,生梨烂掉是不会好了。

乙:什么生梨烂掉是不会好了。

甲:你说生梨烂掉是不好(兰香里8号)么。

乙:唉,我说的是山东的山,东南西北的北,山西北路。兰香里,兰是兰花的兰,香是香喷喷的香。

甲:哦,兰香里。你姓什么?

乙:我姓陈。

甲:秤啊?那还有老秤来。

乙:对,就是老陈啊。

甲:哦,老秤称什么东西啊?

乙:陈霸亮。

甲:哦,称八两,就是半斤咯。

乙:喂不是的……

独脚戏《普通话翻译》里的更是将上海方言与普通话进行谐音了!

交际

死蟹一只:事情不可挽回或无计可施,束手无策。

交际

垫刀头:做替罪羊,代人受过。

甲:普通话很重要,现在大家都在讲普通话,不知道你的普通话水平怎么样?我来考考你。

乙:好的,考就考。

甲:我讲上海话你来翻成普通话。

乙:没问题。

甲:(上海方言)我是一个滑稽演员。

乙:(普通话)我是一个“豁嘴”演员。

甲:啊?“豁嘴”演员?嘴巴也豁掉了,人在这里嘴巴已经豁到长江对面了。

乙:普通话呀。

甲:(上海方言)迭个是我格头。

乙:(普通话)这是我的“偷”。

甲:头!

乙:“偷”,“骷朗偷”的“偷”。

甲:我们家在南京路买一套房子,所以我投东投西,投点钞票。

乙:我家里在南京路买了一套房子,所以我“偷”东“偷”西,“偷点钞票”。

甲:大家袋袋钞票放放好,伊要偷钞票格。 (上海方言)我有一个阿哥。

乙:(普通话)我有一只阿狗。

甲:夜里向。

乙:“夜里香”。

甲: 夜里向叫“夜里香”的啊?好,“日里头”。

乙:“癞痢头”。

甲:(指眉毛)这个是眉毛。

乙:这个是“棉袄”。

甲:(指眉毛)“棉袄”在这里的啊?这个是面孔。

乙:这个是“棉裤”。

甲:这个是鼻头。

乙:这个是“被头”。

甲:好极了,他今天“棉袄”、“棉裤”、“被头”全部带来了。

二十四、一语双关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寓意,给人以深刻印象。字面上是一个意思,而字面后又暗含着另一个意思,把一个思想或一个对象在心理上同时跟通常不认为有联系的两个领域联系起来,使得一句话具有双重含意。“双关”往往让人产生会心的笑。

如笑嘻嘻的独脚戏《钉巴》中的瘪三死乞白赖地向老板要钱,老板给了钱,他还嫌少,屡屡要老板加码,老板问他加码理由,瘪三振振有词:

交际

掼榔头:说话显示很大的口气,做事显示很大的气派。贬义,有言过其实的意味。

img46

笑嘻嘻(1919-2006)

甲:我们瘪三有规定的,与电车一样,讲站头计算,向老板讨钱,钉一站算一站,你现在给我的是五百元金圆券,老早超出站头,对于我个人收入倒毫无关系,被我们瘪三同行查着,要吊销营业执照的。

乙:什么?做瘪三规矩这样大啊!

甲:先生,你现在是我老生意了!我因为与你是老朋友,先豁个翎子给你,从明天开始,瘪三钉巴价钱又要涨价了。要讲尺头计算了,钉一尺五百元,有一尺算一尺,钉满一丈,可以加放三尺。

乙:那像布店买布了!好,你们瘪三涨得比我们还要结棍。

甲:先生,你碰着我们这种瘪三还算额角头,便宜货被你搨进。你要是碰着黑市瘪三,你哭都来不及!

乙:啥?还有黑市瘪三?这种瘪三是啥样子的?

甲:黑市瘪三跑出来,一看就看得出来的,他们西装笔挺,头发刷光,坐汽车、住洋房、吃大菜、跑跳舞场、白相堂子……样样全来的。并且手里拎只钟,他们就是市面上操钟(纵)的黑市瘪三。

乙:啊!市面上有这种可恶的瘪三!

甲:他们只要出来一次,市面马上混乱。他们完全照钟上的秒钟计算,秒钟一动,一个嘀嗒,你就要给他金圆券几百,他嘀嗒、嘀嗒,你就几百、几百,嘀嗒嘀嗒几百几百,嘀嗒嘀嗒,几百几百……你有几千万家当,只要钉你两三个钟头,就嘀嗒光。

乙:这种黑市瘪三简直是在杀人啊!

极其明显,字面上似乎是指索讨钱财的乞丐,乙指桑骂槐,实质上是痛斥控制上海经济的豪门、奸商、政客等。

二十五、合辙押韵

两组词语的末一字是同一辙(韵),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像顺口溜一样,所以有幽默感。

如大型滑稽戏《两厢情愿》中婚姻介绍所负责人洪亮揭露女骗子时即用此法招笑:

洪 亮:哼!我认识你,你的名字叫丁美丽。

丁美丽:帮帮忙……

洪 亮:你们上她当了,她的家根本不在香港,在松江。

此港不同那江,阔小姐顿成女流氓。

二十六、表里不一

事物的表面纹丝不动,暗中偷偷变换、交换,改变了本质和内容。

例如传统独脚戏《新老法结婚》里介绍人向新郎新娘致颂词:

甲:兄弟是介绍人,就介绍几句吧。(像推销糖果似的)诸位,兄弟来介绍一种老牌水果糖,品种有咖啡、牛奶、香蕉、橘子四种,本来要卖两角一卷,现在优待顾客,只卖五角三卷,谁先来开一个头,请买一卷来尝尝滋味。

乙:啊?介绍人来介绍水果糖啊!

“介绍人”原本是新郎新娘的“月老”,结果观众竟听到一连串水果糖名称,结婚介绍人变成了水果糖介绍人,演员甲有意地偷换概念,这就招来笑料。这种招笑技巧在独脚戏中很是别具一格。

二十七、突然转折

在讲了一连串的赞扬之词后,突然说出贬低的话,或是贬了一番后,忽然说出称颂的话。

如独脚戏《我爱唱歌》:

交际

现开销:当场对某事作出反应。

甲:看侬勿出,小小年纪,歌唱得不差,不愧是小歌手。

乙:不敢,不敢。

甲:小老师。

乙:哪里,哪里。

甲:小专家。

乙:好说,好说。

甲:小天才。

乙:惭愧,惭愧。

甲:小明星。

乙:夸奖,夸奖。

甲:小滑头。

乙:多谢,多谢…… (察觉)啊!我是小滑头呀?

独脚戏《唱京戏》中,乙在向甲毛遂自荐做琴师时,先是夸夸其谈,然后突然话锋一转,表示自己伴奏过的角儿都死了,给甲造成一种心理暗示。观众听了以后顿时觉得好笑:

img47

周柏春(1949-2008)

甲:你替我请一个琴师来。

乙:朋友,苗头一点不轧,这么好的琴师(指自己)在你身边,你一点不派用场。

甲:你会拉胡琴?

乙:我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

甲:啊呀,我真是昏头了,有眼不识猪头山。

乙:这是什么话?

甲:不不,讲错了,有眼不识泰山。

乙:不是我吹,我当琴师的时候,是专门替红角儿拉胡琴。

甲:拉过啥人?

乙:筱丹桂。

甲:什么?你拉过筱丹桂?

乙:这有什么了不起,硬碰硬她是被我拉红的。

甲:拉得厉害的。

乙:勿过后来被我拉死了。

二十八、顺序颠倒

通过语言的顺序颠倒,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以独脚戏《学英语》中倒背26个字母为例:

甲:英文方面,你有不懂之处尽量问我。

乙:请问,英文字母共有26个,你背得出吗?

甲:那太简单了! (背)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乙:完了?

甲:完了。

乙:现在请你倒过来背一背。

甲:请你不要开玩笑,从来没有听说过能把26个字母倒背过来的。就是英国人也背不出。

乙:我试试看。 (背) ZYXWVUSRQPONMLKJIHGFEDCBA。

甲:(惊)喔唷,了不起!今天我碰到了一个“DCBA”了,佩服,佩服。

在独脚戏《戏曲杂唱》中,利用英语翻译成中文的语法特点,也制造出了笑料:

甲:外国人唱梁山伯祝英台也交关有味道。

乙:是,格末阿拉试试看。

甲:现在开始叫法还要变了,侬勿好叫我梁兄。

乙:格末叫侬啥呢?

甲:叫我兄 two。

乙:啥个意思?

甲:外国人“梁”(二)叫做two,因为外国人姓和名字是反过来讲格。所以梁兄就叫兄 two。

二十九、自食其果

自己想的办法或出的主意最终却让自己难堪;也就是自讨苦吃,自作自受。

独脚戏《我·好·抱》中甲与乙比记性,甲提出谁在话说中脱口而出这三个字,谁就输,必须请客看电影。乙连连败北,甲自以为得计。

甲:(嘲笑地)看来你脑子不行,连极容易守住的“好”字都会露出来。

乙:我承认输了,不过我还想最后搏一记。

甲:这次怎么比?

乙:谁再说出一个“好”字,谁请客吃一顿饭。

甲:一句话,开始。

乙:其实我也在硬撑,怎么比得过你呢?算了,非但请你吃饭,而且请你白相杭州怎么样?

甲:好的。

乙:(大喜) 啊!你“好”字出来了!

交际

恶死做:把事情做绝、做死,使人走投无路或没有选择的余地。

《阿福做生意》中的老爷与阿福约法三章,老爷订出了许多“曼妙”的制度要阿福遵守,结果老爷自套绞索。《贪小失大》几乎每个“包袱”都用此法。

三十、层层递进

层层递进是指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层层揭示,以结构相似之递增句或递减句来记叙,让观众层层跟随,从而引人入胜。如是叙事,条理清楚;如是说理,说服力强;如是抒情,易生感染效果;将类似的对话、事件一层一层向前递进,使道理论点步步加深、鞭辟入里;直到违反事物的普遍规律为止,让思绪情感渐渐变浓,淋漓尽致,达到招笑目的。

传统独脚戏《拉黄包车》,车夫与老板议价,一个要加,一个要减。

乙:(扮老板)八千元太贵了。

甲:(扮黄包车夫)那这样好吗?我替你拉得快点,外加拉到你弄堂里、后门口,仍旧算八千元。

乙:喏,你拉到我客堂里,算四千元。

甲:拉到楼梯上,算八千五。

病痛

滋水:水泡(如烫伤后引起的水泡等)内的水。

乙:拉到我二层楼,算四千五喏!

甲:拉到你房间里,算九千元。

乙:横竖横,拉到眠床上,算五千元!

甲:拆牛棚,拉到梳装台的抽屉里……

乙:我缝缝里钻进去。

甲:我打DDT……

乙:喂,你当我臭虫啊?

独脚戏《广东上海话》中,用的也是层层递进:

甲:还有浦东,上海浦江过去。

乙:隔开一条黄浦江。

甲:迭格“我”“你”“他”每个字要讲两个字格。我叫“习吾”,侬叫“习侬”,伊叫“习伊”。

乙:哦,伊拉都讲拾格,那么到哪里去拾呢?

甲:到……啥事体啊,阿拉都是垃圾桶里捡来格啊?

乙:不是,侬在讲捡呀。

甲:浦东话啊,“习吾”“习侬”“习伊”,大老官呀。

乙:哦,迭是方言格特点。

甲:对,比方说你到常州去,常州方言又两样了。伊拉我叫“偶瓜”,侬叫“泥瓜”,他叫“大瓜”,叫“偶瓜”“泥瓜”“大瓜”。

乙:那是还有冬瓜、西瓜、浜瓜。

甲:开水果店卖水果啊?

乙:不是,img48这个常州话哪能侪是“瓜”啦。

甲:它这个音读出来是“偶瓜”“泥瓜”“大瓜”。

乙:哦,蛮好白相格。

甲:无锡人又两样了。

乙:无锡人哪能说。

甲:我勿叫“偶瓜”。

乙:叫啥?

甲:叫“内伲”。

乙:我么叫“烂伲”。

甲:哎,“内伲”。

乙:侬么叫“水门汀”,伊么叫“黄沙”,准备造房子啊?

甲:搞啥物事,“内伲”么是无锡人“我”的意思。

乙:“内伲”是我。

甲:侬叫“伲俚”,他叫“豆俚”。

病痛

疰夏:夏天食量减少,身体消瘦。

三十一、形象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来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比喻即“打比方”,形象的比喻就是利用事物本质不同却有相似点的某些通性,对其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对象可以是某事或某人,也可说明某个道理,也就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感强,以此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引起观众会心的笑声。

在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中,二房东把养女阿香送给伪山东伪警察局长当小老婆,卖梨膏糖的小热昏杜福林看到二房东穿红戴绿,面孔上的雪花膏涂得厚厚一层,看上去像曹操,她扭扭捏捏地从楼上走下来,准备出门去赴喜宴:

小皮匠:你看二房东这腔调。

杜福林: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一样。

简短一句闲话,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刻画了二房东的形象,赢得剧场笑声四起。

又如独脚戏《拉黄包车》里:

乙:格么侬从前是做啥个事体格?

甲:我在杀牛公司拉猪猡。

乙:侬人瘦得像三夹板,还想拉得动猪猡?

甲:我人瘦,筋骨好,一车子六七只猪猡,拉了就跑。

这里把黄包车夫比喻成“三夹板”,足以形容车夫的瘦,又暗喻这老板是“猪猡”,反衬老板的“胖”,都很贴切到位。

三十二、妙语连珠

妙语连珠就是使用贯口。“贯口”的“贯”字,指的是一气呵成,一贯到底的意思。把许多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排列在一起,或在描绘、叙述某一事物时,用少至七八句,多至数十句的词句,舌如鼓簧,语似连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语速渐快,语调起伏。

交际

搨币:两相抵消,互不吃亏。

一口气连续说出,抑扬顿挫,铿锵动听。这也是滑稽作品里常用的手法。

独幕滑稽戏《孟姜女过夫》有一段——

关 官:啊!孟姜女……

孟姜女:老爷。

关 官:你真是美若天仙,身材苗条,眼如秋波,口似樱桃,眉像柳叶,鼻似琼瑶,高一分嫌太长,低一分嫌太矮,具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胜过三国大乔、小乔,超过上海外白渡桥,吃瘪玛丽安娜、麦考尔,打败斯琴高娃、大赤包。

《浦东说书》里也有:

大老官,扳错头、装榫头、看人头、轧苗头、硬装榫头、瞎扳错头、当我好户头?我老早晓得侬眼睛骨溜骨溜,勿转好念头。

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里,卖梨膏糖的杜福林有一段小热昏唱词,也属贯口,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念)穷苦百姓,百样担心;难以照顾,衣食住行。有铜钿人,行头全新;穷人衣裳,打满补丁。有铜钿人,鱼肉荤腥;穷人吃饭,油条大饼……

三十三、用歇后语

用歇后语可补充说明问题,形象地补充某种理念,获取“笑果”。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使用歇后语可以更好地补充说明问题。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独脚戏《七十二家房客》中——

甲:剃头总是在白天的,时间勿冲突,就叫剃头店的搬到那里去。

乙:不像话。

甲:格能一算,单单一个底层就已经借了十六家了。

乙:二房东棺材里伸手——死要铜钿。格能的房间侪小得像螺蛳壳了,还能住人啊?

滑稽戏《啥人嫁拨伊》中,三阿姐和老大关于婚嫁的一段对话,也引用了有趣的歇后语作为笑料:

三阿姐:迭两个在生意浪,也是一个红姑娘,多少客人要讨我!我横也勿肯,竖呀勿肯,偏偏碰着侬迭死人!从前侬对我哪能讲格?“老三!侬嫁拨我包侬吃得开,若要风光,嫁拨流氓!”……

老 大:哪能?推板呀。

三阿姐:好——风光得来只剩一套衣裳!

老 大:喔唷!记性倒好的。不过,侬下头两句闲话忘记哉。

三阿姐:啥闲话?

老 大:“吃尽当光,勿要喊冤枉!”

交际

混腔水:蒙混过关;混日子,糊里糊涂地工作、生活。

三十四、指桑骂槐

指桑骂槐原表示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骂的是那个人。这种技巧常常用在讽刺的地方,在《钉巴》里,运用这种技巧较多,特别明显的有以下几句对白:

甲:(瘪三)先生,你现在不肯给我钱,等一会就要涨价了!我劝你要给还是趁早。

乙:啊?瘪三,你怎么又要涨价了?

甲:是呀,我们瘪三是专门欢喜涨价的,不涨价不叫瘪三了。

表面上看来似乎是瘪三讨钱要涨价,因此乙就斥骂甲了,事实上却是乙在斥骂当时社会的投机商漫天涨价,一针见血给了辛辣尖锐的讽刺。这种隐射的招笑技巧,如果演员运用得好,就能击中要害,入木三分,不仅会使观众发笑,而且笑得痛快,发泄了胸中郁闷,吐出了心中冤气,精神为之一震。这当然是针对讽刺坏人坏事而言。但是用在讽刺人民内部中有一些人身上所存在的缺点时,就要注意分寸,应当恰如其分。

三十五、歪曲事实

歪曲事实就是对某些词语的意思有意地进行歪曲的解释,以满足一定的需要。运用曲解,造成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用以强化轻松愉快的谈话气氛,或达到辛辣嘲讽的效果。

滑稽戏《阿福上生意》中的阿福,由他舅父从乡下带到城镇求业,当他见到老爷时呆住了——

交际

推板勿起:马虎勿得,不能相差;不是闹着玩的。

舅 父:阿福,坐在当中的大胖子就是老爷,快去见见他。

阿 福:娘舅,这老爷的眼睛怎么会一眨一眨动的!我在乡下看得多了,老爷都和死人差不多的!

舅 父:你看见的是什么老爷?

阿 福:城隍老爷、土地老爷……

舅 父:泥塑木雕的老爷当然不会动的,我说的老爷是人。

阿 福:人?人怎么可以做老爷呢?

舅 父:只要有两张钞票,就可以做老爷了。

阿 福:那我也可以做老爷了,袋里有四张钞票,还比他多两张。

舅 父:戆大,我说的有两张钞票就是有许多钞票,你曲解了。不要搅了,快点去磕头。

不领世面的阿福无意地将生活中的真老爷误以为是自己熟悉的城隍老爷或土地老爷,由此便产生了“人怎么可以做老爷呢?”的错误见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