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般口语交际能力的高级训练

一般口语交际能力的高级训练

时间:2022-04-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章 一般口语交际能力的高级训练第一节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交际训练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交际训练属于原发性口语表达,它的特点是,说什么、怎么说,完全由说话人临时据情酌定,人们日常的交谈、论辩、即兴演讲等一般都属这种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有社会交际的实践价值,在人们口语交际能力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就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高级阶段。

第二章 一般口语交际能力的高级训练

第一节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交际训练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交际训练属于原发性口语表达,它的特点是,说什么、怎么说,完全由说话人临时据情酌定,人们日常的交谈、论辩、即兴演讲等一般都属这种表达形式。这种表达形式有社会交际的实践价值,在人们口语交际能力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今天,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社会以高效率化、高信息化和高社交化为特征,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内容、思维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也对人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人们注重口语反应的速度和效率,要求在没有文字材料凭借的情况下,及时准确地对所要说的意思作规范化的表达。这就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高级阶段。

由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训练到不凭借文字材料的现想现说的口语交际,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过渡”阶段,即在经过口语交际训练的初级阶段后,由于先是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一旦当他们离开文字材料,口语表达则会显得无所适从、辞不达意、思维混乱、不知所云。所以,这是一个难度较大的转变,要完成这个“转变”,到达口语交际训练的高级阶段,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为了降低训练的难度,在这两个训练类型之间可设置一个“过渡”阶段,即带提纲、半脱稿方式的口语表达训练,这是完全必要的。

第二节 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交际训练的主要方式

一、即兴演讲

(一) 即兴演讲及其特点

演讲是就某个问题面对听众说明事理、发表意见的一种口语交际活动。演讲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授之以知、导之以美的心灵的碰撞。在说服人、感染人、引导人与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演讲分为命题演讲和即兴演讲。命题演讲是根据预定的题目事先写好讲稿的演讲,是凭借文字材料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的重要方法。即兴演讲是在特定环境和主题的诱发下,或者是自发或者是别人要求的立即进行的演讲,是一种不凭借文字材料进行表情达意的口语交际活动。即兴演讲与命题演讲相比,无法事先拟就讲稿,也不允许反复修改、反复试讲、反复排练。所以,即兴演讲比命题演讲的难度相对大一些。在学校开展演讲多采用命题演讲的形式,这既符合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实际,又符合口语训练遵循由初级训练向高级训练渐进的规律,而且有利于他们的口语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即兴演讲的特点是:

一是即兴发挥。即兴演讲大多只有两三分钟的时间打腹稿,是全凭迅速组合头脑中的既存材料,边想边说,边说边想,力求巧妙地挖掘题意,讲出一点新内容,是靠“临阵磨刀”即兴发挥的。

二是篇幅短小。由于即兴演讲是临时准备、即兴发表的一番说话,很难构思出长篇大论来,所以即兴演讲一般具有主题单一、篇幅短小、时间短暂的特点,有的两三分钟,有的甚至寥寥数语。

三是使用面广。即兴演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面很广,如小范围的社交聚会中的欢迎、欢送、哀悼、竞选、就职、答谢、婚礼、寿庆等场合下的发言或讲话。对于教师而言,即兴演讲也有广泛的运用,如迎新仪式、主题班会、毕业典礼、节日联欢等场合。由于在这些场合,演讲者只要言简意明,当场表示某种心意即可,不宜作过于冗长的演讲。

(二) 即兴演讲的技巧

一般而言,学生在演讲时基本上能做到:文稿口语化,主题比较鲜明,叙述条理清楚;但在体现“演讲的魅力”这点上,学生还有待于提高。针对学生演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普通话不标准,让人听了很别扭;对有声语言的重音、停顿、节奏、语调等技巧的处理不当;情感干瘪乏味,没有声情并茂的感人效果;不注重态势语的运用;容易出现怯场、出现意外不知如何应对等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关系到能否体现演讲艺术的魅力、关系到演讲的成败。同时,演讲不仅是口语表达的艺术,而且是演讲者品格修养、知识经验、思想情操和风度仪态的综合体现。听众不仅听其声、解其义、还要观其行、悟其情。所以,只有通过对有声语言和态势语的恰当训练,演讲才会产生感人的艺术魅力。下面谈谈演讲的技巧问题。

即兴演讲虽然是在特定场合下的临时发挥的口语交际活动,但它并不是“无任何准备的演讲”。即兴演讲仍然是需要有些准备的,即可以进行预测性准备,也可以进行临场性准备。下面从准备(选材、构思)的角度来介绍即兴演讲的技巧:

1. 即兴演讲的选材

即兴演讲的选材常用“选点”法。所谓“选点”,是指选好沟通演讲者与听众心灵的人或物。由于即兴演讲事先无法精心构思演讲稿,所以在演讲时,必须临场选择听众所熟悉的或易于理解的人、事、物作为媒介物来传递信息,才能激发听众的共鸣。同时,所选的人、事、物又必须与演讲的主题和谐一致,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表达演讲者此时此地的特定的思想感情。

【示例】

有位教师应邀参加迎新大会,会上主持人要求他代表教师说几句话。他巧妙联系新生刚到一个新环境,一切对他们而言都是新的,抓住一个“新”字进行了发挥,对新生寄予了良好的祝愿。

亲爱的新同学,你们好!

大家带着父母新的希望,带着朋友新的祝愿,也带着自己新的理想,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在这新的学期里,衷心希望大家以新的语言、新的行动、新的风貌、新的一切去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新的学习,展示新的生活以掌握新的知识,增加新的技能,取得新的成绩。相信大家三年之后,将以新的姿态、新的风采站在父母、朋友、社会的面前,那时你可以骄傲地说:“新的生活又开始了。”

解析:

这段即兴表达发之于心,一气呵成,格式新颖,得到了师生热烈的掌声。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选点方法:

(1) 以“物”为点。这种方法要求抓住某物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下的象征意义,借题发挥。

(2) 以“环境”为点。此方法是以会场的环境或某种氛围为点,点明其象征意义,从而表现演讲主题。

(3) 以“前者讲的内容”为点。这种方法要求当场从前面演讲者的演讲里捕捉话题,加以引申、发挥,讲出新意来,从而给人以启迪,所以难度相当大。

2. 即兴演讲的构思

即兴演讲的构思一般常用“连缀”法。所谓“连缀”,是指通过联想,把已经选好的点——看似孤立的人、事、物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设法将这种“联系”上升到某种高度,以表现演讲的主题。这种“连缀”(联想)绝不是点与点的简单罗列、相互关系的简单陈述、华丽词句的简单堆砌,而应严密地构思、创造性地思维、有机地联想,从而把它们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的整体。

下面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大赛中两位选手的即兴讲述。

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荣士达杯主持人大赛”复赛中,一位选手抽到一道题:请在2分钟内用“鲜花、警察、风车”讲一段故事。

她说:“在所有故事当中最吸引我的是爱情故事,可能此刻我正陶醉在热恋当中,所以我一听到要讲故事,我觉得应该讲个爱情故事。讲个什么样的爱情故事呢?我想,可能在大时代下发生的,一个小人物的爱情故事才是最感染人的。这个故事,该是如何发展呢……其实这个故事,我讲的是一个我们大时代可能我们……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个下岗的现象,我今天要讲的是有个下岗职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爱情故事,现在,那就从最早开始吧。他们都是从这个,从知青回到城市的,那么知青谈对象的时候呢,是他们非常怀念的日子呢……就是那个男生采一朵鲜花给女生送去……因为在那一刻鲜花是最值钱的,也是他们的爱情……”

现场提示:“时间到!”选手尴尬地说了最后一句话:“可能讲故事不是我的特长……”

另一位名叫许可的安徽选手被要求用“数学、春节、护照”三个词当场说一个故事。这位选手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个文学成绩很好、作文写得很好的高中生,可是她的数学成绩非常差,但是这个女孩呢,在高三那一年发生了师生恋,她的数学老师爱上了她,她觉得非常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就正在这个时候——在春节那时候,她的父母从澳大利亚回来了,告诉她,已经给她办好了出国的护照,她就带着这些烦恼和麻烦事儿离开了这个……因为她的外语学得不错,而澳大利亚是个英语国家,有利她的生活,于是她就离开了这个烦恼的学校到澳大利亚一所大学读她的大学,在今年的奥运会上,她还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呢!”

上面两段即兴表达的优劣很分明:第一段对三个词的连缀很失败,那么多话语只出现了一个词“鲜花”;而且话语前后不连贯,语言啰唆,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语言链”即语流;第二段将三个毫不相关的词顺理成章地连缀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做到“知而能言,言之能顺”,语流通畅、自然,中心明确。

所以,演讲构思中的“连缀”必须进行创造性思维和有机的联想,然后形成具有一定主旨的相对完整的语流,做到“知而能言,言之能顺”。

(三) 即兴演讲训练

1. 即兴演讲的训练要求

(1) 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即兴演讲。要相信自己的演讲会对大家有所启发。自卑心理是即兴演讲最大的心理障碍,必须消除。

(2) 要善于抓住即兴表达中闪现的“灵感”。由于即兴演讲成功的关键在于即兴发挥,在边说边想的过程中,一有“灵感”就要抓住,可以突破一点,可以逆向求新,言人之所未言。切记不要跑题。

(3) 要重视培养“即兴意识”。由于即兴演讲能力的高低并非单纯的技巧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演讲的实践。因此,在各种会议或某种活动中,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即兴意识”,即让我说,我该怎么说。只有抓住时机进行实践,即兴演讲的能力将有望较快提高。

2. 散点连缀法训练

训练内容:小组抽条散点连缀法练习

训练方法:小组活动,每人在三张小纸条上各写一个词,然后混在一起。练习时,每人任意抽三张,然后将这三个似乎毫不关联的词用几句话连缀起来,组成一段有意思的话,开始时可以给几分钟,以后则应逐步减少时间,达到拿到题目就能讲的地步。

【示例】

三个词是:“春天、衣服破了、环境保护”,有人是这么回答的:

人的衣服破了,可以补,也可以处理掉,换新衣服。地球母亲的衣服是臭氧层,现在也破了一个洞。这件衣服补起来很难,更无法处理掉再换新的。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环境保护,不然再让臭氧层破坏下去,地球必然受到严重的伤害,地球上将永远没有春天。

(1) 仿照上面的示例,试用下面的连缀物件说一段话:

①“啤酒”、“花园”、“葡萄干”

② “手机”、“暴风雪”、“香烟”

③ “头发”、“身份证”、“饼干”

(2) 请围绕“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的主题,将“废电池”、“易拉罐”、“塑料袋”、“一次性木筷”连缀起来,说一段话。

3. 扩句成篇训练

【训练话题】

(1) 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

(2) 青少年追星现象存在着误区,追星不能只追日韩的影星、歌星,应正确引导。

(3) 勤工俭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应该提倡。

注:以上练习,与命题的口头作文不同,所谓“命题”,仅仅提供了一个题目,所以围绕着题目,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确定论点。而“扩句成篇”练习所给的题目,往往就是中心论点,或者包含了中心论点。所以一定要细细品味后,再组织内容,不要跑题。

4. 下面是几段即兴讲述的开头,虽然只起了个头,但话题已经提出,请接着往下讲,使其成为完整的语段或语篇。

(1) 幸福是一个诱人的字眼,古往今来多少人追求、探求,但是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对幸福的理解,对幸福的追求是不尽相同的……

(2) 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我们青年和祖国的关系?我认为这种关系概括起来,就是一个“根”字……

(3) 男人的视野是宽阔广袤的,他可以为了治水而三过家门而不入,他可以征战疆场,马革裹尸而无悔……

5. “选点”法训练

(1) 借事发挥。面对10来岁的孩子抽烟这件事,请以“向小烟民们进一言”作即兴讲述。

(2) 借物发挥。在上海市“钻石表杯”业余书评授奖会上,《书讯报》主编将“钻石”、“表”与“读书”联系在一起,来了一段即兴演讲,既有贴切的象征和准确的推理,又揭示了读书求知、读书成才的道理,也切合会议宗旨。请设计一下,这个即兴演讲该怎么说。

(3) 借名发挥。一位叫李怀争的学生,在学生会干部竞选时发表讲话,从自己的名字说起:“……我的名字叫李怀争。我不安心无声无息的生活,不安心死水一潭,‘怀’着‘争’的热情,想创造一个丰富多彩,无限美好的生活……”你能借你的名字,作一段即兴讲话吗?

(4) 借境发挥。设想你为了一件忍无可忍的事发了一通脾气。有人批评你说,虽然“理”在你一方,但不该发脾气。于是,你在这个特定的语境中,以“人不能没有一点脾气”作即兴讲述。

6. 话题训练(即兴演讲)

【示例1】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马,只有跑过千里,才能知其是否为良驹;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知其是否为栋梁,我很高兴今天能够站在这里同大家参加竞选。我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感谢在座的各位评委对我的相信与支持。

流年似水,转瞬即逝。大学三年,青春不在。蓦然回首,愧色袭来。有人说:“不同的大学有着各自的辉煌。”的确,记得三年前刚迈进这所大学的校门时,我便感受到,历史的悠久让校园散发着浓浓的书香气,花红草绿又为我们平添了一份温馨。学者鸿儒往来于此,更让学校有了一层厚重感。在这里生活、学习,我感受到了淡定与执着。新的面孔,新的道路,一切都是陌生。陌生即未知,然而我有信心,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一个辉煌,打造一个奇迹。今天,在此掂量掂量自己:专业知识只称得上八两,修养素质勉强及格。掐指一算,不到一年。想想吾辈,尚需努力。在最后一年的时光里,为了让自己的能力在质和量上都加上一码,经过权衡利弊的选择,我决定加入数学系学生会主席团,成为其中的一员。关于竞选主席团,我不想再给大家更多的承诺,因为承诺在付诸实践之前都只是一纸空文。我更希望能有机会用实践来证明一切。当然,学生会的发展,还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我也承认,自己身上还有很多缺点和不足。我不忌讳别人提我的缺点,也真诚地希望大家能够指出我的不足,这对我自己同样也是一个帮助,我相信,只要通过努力,我的缺点和不足一定会一天天减少。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头羊,他自身的能力,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及热爱这个工作的程度,以及自身的素质与修养都将会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发展与未来。因此,干好这份工作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不过,凭借我在校团委一年的工作经验,我认为自己有信心,有能力,有勇气来干好这份工作。既然是花,我就要开放;既然是树,我就要长成栋梁;既然是石头,我就要去铺出大路;既然是学生会主席,我就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领航员!

我认为,我能行!我相信自己的实力,也相信自己的能力,更加相信我可以把学生会主席一职做好!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所以,我需要大家的帮助与支持。而那些言语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是多么的可悲!所以,说的好不如做的巧。再多的客套话,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罢了。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一切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现在,大家不如给我一个机会,我更需要的是各位同学的信任与支持,相信我——可以!梦要靠自己去追,路要靠自己去走,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风雨兼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让我用奇迹回馈给你我的精彩!各位评委老师,请相信我,你们的选择是不会错的!

谢谢大家!

【示例2】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首先,对大家给我一次充分展示的机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是来自×××班的学生,名叫××,今天来竞选的职位是我院学生会的“把门人”——学生会主席。

进入大学后,我才明白,大学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都不同,它并不是要求我们必须要一板一眼的学习,而是要求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各种校内校外活动,所以我会去尝试,挑战自己的极限,挖掘自己的潜能。我认为,大学生活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于是,通过我的努力,我成了一名学生会干部。在我担任学生会干部期间,曾成功组织过院系大型文艺活动,这培养了我较强的办事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以及驾驭复杂局面和把握大局的应变能力。另外,勤学苦干的精神,适应性强的个性及与广大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这些正是我的优势所在,而所有这些正是造就一个出色的学生会主席所需要的。我深信,一切真知的产生都是来源于成功的实践,我所拥有的,正是学生会主席所需要的;学生会主席所需要的,正是我所拥有的。

在此,在我对本次竞选怀有热情、自信和希望的同时,我想,最现实、最实际的还是我个人对未来开展工作的几点想法:

首先,由于我院学生众多,居住分散,作为学生干部应深入群体,收集信息,反馈信息。及时把握学生的最近思想动态,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与安全。

第二,把握全局,加强学生会团队建设,树立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接受广大同学的监督,处事做到团结一致,同舟共济。

第三,加强与兄弟院系,乃至与社会组织的交流,以便探索社会活动新思想,新理念。营造一个最佳学习氛围,促进我院学生会工作的顺利开展。

最后,我以为,时代以奉献为荣,进步以参与为时尚,生活在于主动,生活在于投入,相信只要给我一个验证的机会,我将一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力,还大家一个出色的学生会。

谢谢大家!

上面两则示例是大学生竞选学生会主席的精彩演讲稿。仿照上面两则示例,发表一番竞选系团委书记的演讲。

【训练内容】

题目:《竞选系团委书记的演讲》

素材:

◆ 为什么要竞选系团委书记。

◆ 我的条件。

◆ 我的目标:

形成一个团结的集体;

提高全班的学习成绩;

主动与学生会合作;

搞好与兄弟班级的关系;

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

◆ 我的希望。

【训练方法】

可先按上述思路开展即兴演讲,然后扩展到其他方面,乃至竞选校学生会主席、班长、寝室长之类。

附:演讲比赛评分表

(1) 命题演讲比赛评分表

命题演讲比赛评分表 表一(总表)

表二(分表)

(2) 即兴演讲比赛评分表

即兴演讲比赛评分表 表一(总表)

表二(分表)

二、辩论训练

(一) 辩论及辩论赛的特点

从一些大学生辩论赛的实况来看,不难发现,大学生对辩论的知识了解较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辩论,如何辩论,以及辩论时应注意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成功的辩论;同时辩论赛中也反映出学生口语表达的一些不足,如知识积累不够,辩论中有理屈词穷之感;有时被对方驳得无言以对、不置可否;辩论前的准备不充分,对辩论技巧掌握得不够;思维的灵敏度较差,不善于逻辑推理;等等。

那么,什么是辩论?如何才能做到成功的辩论呢?

辩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交流形式。对一些大事情的争辩,法庭上的讼争,工作中出现的争执,甚至买卖中的讨价还价等,都涉及辩论。通过辩论,可以澄清事实,使问题得到解决,还可以沟通思想,形成正确的认识,维护合法权益等。辩论一般分为专题辩论和自由辩论两种,这里主要谈专题辩论。

辩论具有驳诘性,辩论双方对同一问题的观点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容的;辩论具有应对性,辩论不仅要阐明自己的观点,驳倒对方观点,而且还要不断地应对来自对方的质问与反驳。此外,在辩论过程中,辩论双方还要表现出一种相互激发、相互牵制的关系;辩论双方言辞激烈但又出语严谨,尽可能不给对方可乘之机。

敏捷的才思、广博的知识和流畅的表达是辩论取胜的前提,而准备是否充分则是辩论胜败的关键。

辩论赛是不凭借文字材料的口语表达方式,是指两支辩论队在事先规定人数、规定程序、规定题目、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按抽签所选定的各自立场,通过交替发言,论证本方观点、攻击对方的观点,最后通过评委打分,来决定胜负的一种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辩论赛是一种短兵相接的言语对抗,也是机敏应变能力的较量。在辩论赛中,辩论双方随时都可以从各个角度向对方发难,双方必须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还要做到随机应变、快速应对。所以,来言对去语的快速问答便是辩论赛的显著特点。

所以,自信、机智、幽默、丰富的知识等便是辩论者应具备的条件。

在此,针对辩论中常常出现理屈词穷、词不达意的现象,特别强调要注意日常综合知识的积累。由于辩论的主题丰富多彩,一个人即便有辩论的热情,如果其知识底蕴很差,可供调动的东西很少,那就会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纵有再高的热情,也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知识好比一座金字塔,不了解宽泛的知识背景,只对本专业知识了解较多或者比较丰富,想在辩论中运用自如、应答如流也是不可能的。

由于辩论比较尖锐、激烈,是非、正误鲜明,对辩论双方要求比较高,因而对学生的锻炼很大。辩论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深入研究论题,搜集资料,明确我方观点和理由,预测对方论点和论据,做到知彼知己。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辩论范例,我们曾学过一些论辩性很强的文章,如《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曹刿论战》等,从中可以学到论辩的方法;还可阅读一些辩论纪实,观看录像和电视上辩论比赛实况,进行论辩术的指导等。

(二) 辩论训练

1. 辩论的原则

(1) 正确对待辩论的胜负。辩论中没有胜负之分,因为辩论的话题本身往往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结果,所以,决定辩论胜负的不是双方谁掌握了或者坚持了真理,而是看谁能够在理论上自圆其说,能够表现出高超的辩论技巧、令人尊重的个人魅力、更高的人气以及风趣幽默的语言等口语交际能力。

在辩论时,应像我们上网的目的一样,辩论也是为了“释放生活压力、抒发个人情怀、交结天下朋友、享受轻松人生”,因而,没有必要进行恶意的攻击和谩骂,这才是辩论的真正意义。最后取得胜利的必然是大家。

(2) 尊重辩论对手的人格。如果当辩论的结果明显不利于自己的时候,要采用种种诡辩的手法进行辩论。但是,如果掌握不好分寸,往往演变成双方的谩骂和攻击,甚至对对方进行人格的蔑视乃至否定。如果你不尊重对方的人格,自然对方也不会尊重你。要想使自己的人格得到尊重,必须首先尊重他人的人格。

(3) 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由于辩论双方是为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在辩,往往明知道自己的观点不对,也不愿意认输,在辩论中进行某种诡辩是很正常的,但诡辩不等于胡搅蛮缠。所谓胡搅蛮缠,就是当对方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时,自己却不理会对方的观点,继续把自己所“理解”的观点强加到对方的身上,对别人进行无目标的攻击。

2. 辩论应注意的事项

(1) 指导学生选好辩论题

教师应留心搜集生活中值得学生辩论的题目,从中挑出有意义的、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来让他们辩论。

(2) 安排辩论人员

辩论赛要安排好三方面的人员:

首先,要有辩论人,论辩双方一般各设四人,其中一位是主辩人。主辩人要事先拟好主辩提纲,辩论时由双方主辩人先发言。

其次,要有一位主持人,主持人安排双方人员依次发言,并负责掌握时间。

第三,要有评判员,负责裁决胜负和评论优劣。

以上三方面人员在比赛时都可以由学生轮流担任,使他们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

(3) 辩论的程序

① 研究和确定论题。

② 研究双方的论点和论据。先研究自己一方的立场和主张,通过阅读大量的材料,搜集充足的根据。进而研究对立一方的主张,预测对方可能怎样提出论点,摆出哪些论据。如何批驳:哪些重点批、哪些稍带批;哪些先批,哪些后批。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③ 正面陈述我方主张。大体由三部分组成:立论、证明、结论。由主辩人先发言,其余人与他配合,从一些关键处展开或作补充。

④ 反驳对方主张。

⑤ 辩论结束。通常情况下,经过辩论,双方的观点可能一致了。对于共同的认识,可以作为这次辩论结论的主体。有些观点接近了,可以加进来。总之,通过辩论,要形成双方可以完全接受或基本上可以接受的意见。

3. 辩论训练的要求

(1) 不论什么辩论,都要求参与者头脑要冷静,思路要开阔,考虑问题要全面。

(2) 在证明中,要求立论要正确而适中,论据要真实而充分,论证要科学而严密。

(3) 进行反驳时,不必面面俱到,可从对方的论点、论据、论证中的任何破绽入手,抓住本质,痛击要害。

4. 辩论方法训练

(1) “假言法”

【示例】

早晨,去集市的路上,一位老农妇牵着两头驴,两位贵族骑着马,不期而遇。

贵族:你早,驴妈妈!

农妇:你们早,我的孩子们。

“假言法”论辩是指以假言推理为主的论辩。这里,老农妇的回答看似平淡,却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假言法”论辩。其推理是这样的:假如我是驴妈妈,那么你们就是驴的孩子;假如你们不是驴的孩子,那么我就不是什么驴妈妈了。

(2)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由于辩论双方队伍往往由四位辩手组成,在辩论过程中出现观点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辩论中,也往往会出现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应当马上抓住,竭力扩大对方的矛盾,扩大对方的观点裂痕,迫使对方陷入窘境。使之自顾不暇,无力进攻自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之于急切之中,理屈词穷,无言以对。

【示例】

蒋子龙巧解怪题

1982年秋天,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了一次中美作家会议,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请我国作家蒋子龙解个怪题:“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蒋子龙略加思索,边回答说:“您怎么放进去,我就怎么拿出来。您显然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了瓶子,那么我就用语言这个工具再把鸡拿出来。”金斯伯格说:“您是第一个猜中这个谜语的。”

这里,蒋子龙既顺应了对方的辩词,假设对方“把一只五斤重的鸡‘装进了’一个只能装一斤水的瓶子里”,又从对方的辩词中分析出对方是“凭嘴一说”就把鸡装进去的内涵,指出对方辩词与事实之间的悖谬之处,以“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对方束手就擒。

(3) 后发制人法

后发制人法是故意迂回而行,落后于他人,迟一步行动,而结果却能先期到达目的地,收到别人意料不到的效果。这就是后发制人的内涵。论辩中,特别是遇到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的情况,运用后发制人的谋略,可以避免在对己不利的情况下仓皇迎战。一旦时机成熟,便可全力反击、灭敌威风、壮我气势。后发制人法,就是先不动声色,在静待战机中了解对手,判断敌情,酝酿战胜对手的辩解,避其锐气,以静制动,择机进行反攻的技巧。

【示例】

在我方和悉尼队辩论“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时,对方死守着“艾滋病是由HIV病毒引起的,只能是医学问题”的见解,不为所动。于是,我方采取了“后发制人”的战术,我方二辩突然发问:“请问对方,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口号是什么?”对方四位辩手面面相觑,为不致于在场上失分太多,对方一辩站起来乱答一通,我方立即予以纠正,指出今年的口号是“时不我待,行动起来”,这就等于在对方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缺口,从而瓦解了对方的坚固的阵线。

在辩论中,当对方死死守住其立论,不管我方如何进攻,对方只用几句话来应付时,如果仍采用正面进攻的方法,必然收效甚微。在这种情况下,要尽快调整进攻手段,采取迂回的方法,从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入手,诱使对方离开阵地,从而打击对方,在评委和听众的心目中造成轰动效应。

(4) 示“误”诱敌法

辩论中,有时故意把话说错,设置陷阱,蓄势布阵,待引起敌方注意后,再借题发挥,顺势反击。这时候,“错”似乎成了诱敌上钩的圈套。

【示例】

辜鸿铭先生轶事

近代著名学者辜鸿铭先生一次乘公共汽车外出办事。他倚窗而坐,叠这脚欣赏着窗外的景色。途中上来几个外国人,对辜先生身穿长袍马褂、留着小辫的形象评头品足,很是不恭。见此情景,辜先生不动声色地从怀里掏出一份英文报纸从容地看起来,那几个洋人伸长脖子一瞧,不禁笑得前仰后合,连声嚷道:“看这个白痴,不懂英文还要看报,把报纸都拿反了!”待他们嚷够了,笑够了之后,辜先生才慢条斯理地用流利纯正的英语说道:“英文这玩意儿实在太简单了,不倒过来看,还真没意思。”一言既出,几个洋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讪讪地离开了。

辜鸿铭先生是学贯中西的近代著名学者,面对洋人的取笑,他没有拍案而起,而是装出愚蠢的样子,故意将报纸拿错,通过显示自己过人的聪明才智来与洋人形成强烈的反差,最终将洋人折服。

所以,故意示错是一种语言的衬托艺术。示“误”是为了托“正”,这类“错误”自然成了无价之宝。

(5) 归谬反攻法

在“唇枪舌剑”的论辩中,措词激烈但并不轻率,为了防止对方抓住把柄,语言分寸感的把握很慎重,有时到了字斟句酌的地步,所以,“据理力争,力排众议”是智慧的较量。思维的缜密程度和语言驾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论辩的成败。

【示例】

切斯特·朗宁驳斥血统论

加拿大前外交官切斯特·朗宁在参加议员竞选时遭到许多人的反对,原因是他出生在中国,是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的,因此反对派认定他的身上具有“中国血统”不能算是加拿大人。切斯特·朗宁毫不畏惧,据理力争,力排众议,勇敢地同反对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切斯特·朗宁说:“我喝中国奶妈的乳汁长大,这是事实。但是请问我喝了中国奶妈的奶就一定具有中国血统吗?诸位女士,诸位先生,你们喝过加拿大的人乳就具有加拿大血统了吗?如果喝什么奶就具有什么血统,你们喝的牛奶是加拿大的牛奶就具有加拿大牛的血统了吗?可是,加拿大的牛有许多是来自国外的,有的是杂交才生产出优质牛奶的,请问,你们的加拿大血统怎么判定呢?而且你们长大以后,不仅‘喝’牛奶、羊奶、马奶,而且还‘吃’的很杂,吃鸡脯、吃羊腿,这样,你们的血统究竟怎么认定呢?”

切斯特·朗宁“据理力争,力排众议”,得到了选民的支持。他运用类比推理的“归谬法”,将反对派驳斥得哑口无言。

(6) 以退为进法

辩论中,有些提问者语气咄咄逼人,对此,可以采取以退为进的方式回答,即先把话承认下来,然后适当回敬对方。如:

“你这么漂亮,怎么还没有结婚呀?”

“是的,因为我挑得比你仔细。”

(7) 围魏救赵法

不取“头痛医头”的做法,而是绕过提问,以奇兵突袭,使对方陷入窘境,从而为自己解围。

【示例】

当年,台湾海峡一度出现紧张局势,在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故意发难:“请问,对台湾问题,贵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后措施是什么?”我国外交官冷静作答:“请阁下相信,我们最终会解决这个问题的。而我倒真是有点担心,如果贵国反政府运动继续发展下去,贵国政府是否能具有维持现状的能力?”

这个妙答把一个带刺的球抛给对方,令其自顾不暇。

(8) 釜底抽薪法

刁钻的选择性提问,是许多辩手惯用的进攻招式之一。通常,这种提问是有预谋的,它能置人于“两难”境地,无论对方作哪种选择都于己不利。对的做法是,从对方的选择性提问中,抽出一个预设选项进行强有力的反诘,从根本上挫败对方的锐气,这种技法就是釜底抽薪。

【示例】

在“思想道德应该适应(超越)市场经济”的论辩中,有如下一轮交锋:

反方:……我问雷锋精神到底是无私奉献精神还是等价交换精神?

正方:……对方辩友这里错误地理解了等价交换,等价交换就是说,所有的交换都要等价,但并不是说所有的事情都是在交换,雷锋还没有想到交换,当然雷锋精神谈不上等价了。(全场掌声)

反方:那我还要请问对方辩友,我们的思想道德它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还是求利的精神?

正方:为人民服务难道不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吗?(掌声)

第一回合中,反方有“请君入瓮”之意,有备而来。显然,如果以定势思维被动答问,就难以处理反方预设的“两难”:选择前者,则刚好证明了反方“思想道德应该超越市场经济”的观点;选择后者,则有悖事实,更是谬之千里。但是,正方辩手却跳出了反方“非此即彼”的框框设定,反过来单刀直入,从两个预设选项抽出“等价交换”,以倒树寻根之势彻彻底底地推翻了它作为预设选项的正确性,语气从容,语锋犀利,其应变之灵活、技法之高明,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辩场上的实际情况十分复杂,要想在论辩中变被动为主动,掌握一些反客为主的技巧还仅仅是一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反客为主还需要仰仗于非常到位的即兴发挥,而这一点却是无章可循的。

(9) 顺水推舟法

所谓顺水推舟法,指在辩论过程中,当发现敌方的意图后,因势顺从,先巧妙地“顺”敌方逻辑之“水”,引诱其孤军深入,然后再借敌之力,顺势反驳,“推”出己方观点之“舟”,从而达到折服对方目的的一种辩论技巧。

【示例】

在“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的论辩中:

反方:……我们要请教对方辩友,愚公搬家解决了困难,保护了资源,节省了人力、财力,这究竟有什么不应该?

正方:愚公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可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家又怎么搬?……可见,搬家姑且可以考虑,也得在移完山之后再搬呀!

神话故事都是夸大其事以显其理的,其精要不在本身而在寓意,因而正方绝对不能让反方迂旋于就事论事之上,否则,反方符合现代价值取向的“方法论”必占上手。从上面的辩词来看,反方的就事论事,理据充分,根基扎实,正方先顺势肯定“搬家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既而提出“愚公所处的地方连门都难出去”这一条件,自然而然地导出“家又怎么搬”的诘问,最后水到渠成,得出“先移山,后搬家”的结论。如此一系列理论环环相扣,节节贯穿,以势不可挡的攻击力把对方的就事论事打得落花流水,真可谓精彩绝伦!

5. 辩论训练题

(1) 先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分组辩论:我看克隆。

关于克隆的争议

《奇妙的克隆》一文中说,“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最近,关于人、兔细胞融合研究就引来激烈争议。

反对者说,这是对生命伦理的践踏。从人和动物杂交克隆的“人类胚胎”所得到的胚胎干细胞,培植出来的各种人类组织器官,如果移植到人体,将会把动物的某些遗传特性或遗传疾病带入人体。万一被居心叵测者搞出一个人兔杂交种,更是亵渎人类尊严。

支持者说,克隆器官,造福人类。研究者已经采取防范措施来避免人兔杂交可能带来的异种的疾病(如兔子的“艾滋病”),而“人头兔身”的怪物则根本不可能产生,因为这种胚胎99.999%的DNA来自人类。目前所有的异体器官移植除了同卵双胞胎之外,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移植排斥反应,严重的可致死。而使用病人自己的细胞克隆出的器官就不会发生移植排斥反应。因此,克隆器官可以挽救病人生命。

这场辩论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① 设正反双方,各选出主辩1人,助辩2~4人;

② 辩论前精心组织准备,围绕辩题查找资料,了解、掌握辩论的方法与技巧;

③ 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表述清楚,论辩得体;

④ 辩论结束时,同学之间交流辩论体会,每人做出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可做适当点评与指导。

(2) 阅读下面一段对话,然后回答问题。

一位又渴又饿的旅行者走进一家小商店,问:“老板,有面包吗?”

老板:“有,先生,两角钱一个。”

“请拿两个。”

“两个四角,请拿着。”

“啤酒多少钱一瓶?”

“四角钱一瓶,你要吗?”

“现在我感到渴比饿还厉害,我想用这两个面包换一瓶啤酒,可以吗?”

“当然可以,请稍等,先生。”

旅行者接过一瓶啤酒一饮而尽,然后背起背包就要出门。老板忙说:“先生,你还没付啤酒钱呢?”

“可我是用面包换来的啤酒呀。”

“可是你的面包钱也没有付啊!”

“我没有吃你的面包,为什么要付面包钱呢?”

店主无言以对,旅行者扬长而去。

① 这段话中,旅行者用的是哪种辩论方式?

② 你用什么办法可以驳倒旅行者?

③ 旅行者的辩词中有几点错误,都是什么?

(3) 参考辩题

①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② 在校大学生校外兼职利弊孰大?

③ 竞争与合作哪个更重要?

④ 老人摔倒到底是扶还是不扶?

⑤ 相爱容易相处难还是相处容易相爱难?

⑥ 仁者是否无敌?

⑦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还是外部机遇?

⑧ 个性是否需要刻意追求?

⑨ 大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辩论比赛评分表

表一 个人评分表

表二 团体评分表

三、交谈训练

(一) 交谈的特点

交谈是一种古老的口语交际形式,也是人际间最直接、最广泛、最简便的言语交往形式。我国经典著作《论语》就是一部关于孔子与其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孔子与路人之间的交谈实录的集子。

交谈又具体表现为谈话和讨论。

其特点是:

(1) 对象明确。交谈的对象是固定的、明确的,是面对一个或若干个人进行的交谈。无论参与交谈的人是多是少,交谈的形式总是固定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式。

(2) 话题灵活。交谈必须围绕话题进行,可以就一个共同话题展开,也可以随时提出新的话题。交谈双方的思想都要随着交谈的进程而向前展开,临场发挥,天南海北,想到哪里说到哪里,所以,交谈同独白性讲话相比,要灵活得多。

(3) 听说兼顾。交谈是双向或多向信息传递活动,说与听须互相配合,才能保证交谈的进行。

(4) 口语化。交谈时所说的话一般不作刻意的修饰,随想随说,有自然明快的口语特点。

(5) 语句松散。从语用角度而言,交谈与语言环境有直接关系,常常不需要把话说得很完整,使用零散句反而更亲切、自然,更能表情达意,因此,交谈的语言结构要比独白式语言松散。

(二) 交谈的基本要求

1. 注意对交谈对象的了解

同陌生人交谈的最大困难就在于不了解对方,因此同陌生人交谈的前提是尽快熟悉对方,消除陌生感。可以先做自我介绍,再去请教他的姓名、职业,要特别表现出对他的职业、性格、爱好的兴趣,然后试探性地引出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

可以设法在短时间内,通过敏锐的观察初步地了解对方:他的发型、服饰、领带及他随身带的提包,还有他说话时的语调和眼神,等等。这些都会提供了解对方的线索。如果去拜访某人,那么通过屋子便可了解对方:墙上挂的画,橱柜里的摆设,台板下的照片,书橱里的书,等等,这一切都会自然地向你坦露关于对方的情趣、爱好和修养。

交谈不是一味地发泄自己的感想和情绪,而是一种合作的程序。不同年龄、职业、地位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趣味,都有不同的语言和习惯。因此,在交谈中选择什么样的话题,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口吻应当有所不同,这样大家才能感到都是“自己人”,否则便会产生无形的隔阂。如,不要对未婚青年谈育婴问题,不要和艺术家谈理财,不要和残疾人谈运动,等等。

总之,对交谈对象的了解,至少要在三方面做到心中有数:一是对方的职业或文化水平;二是对方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对方对自己的看法或态度;三是对方的处境、心境或思想动向。

2. 注意对交谈地点和交谈时机的把握

交谈的环境和地点影响着交谈对象的心理。另外,客观情境所提供的时机是否有利于交谈,也应在交谈前做出正确判断。

3. 注意交谈的体态、语调

体态语往往表达着丰富的无声语言信息。与人交谈时的眼神很重要。不要边讲话边环顾四周,也不要在听话时东张西望。与人交谈时,要注视对方,不是紧紧地盯着,而是一直看着,这样,交谈的对方会明白你没有分散注意力。另外,在交谈时不要出现傲慢轻率的体态——跷二郎腿、足尖击地、乃至指手画脚,或斜靠在沙发上,这些体态都可能使对方产生逆反心理。还有,交谈的语调也很重要。交谈的第一句话至关重要,如果是用亲切委婉的语调说话,就给交谈定下了一个和谐的基调。

(三) 交谈训练指导

1. 交谈的态度问题

与人交谈,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一是要讲礼貌,交谈的对象不同,对对方的称呼也应有所不同,如果与长辈交谈,应称“您”,表示尊敬;如果与同辈交谈,应称呼“大哥”、“大姐”、“同志”,表示亲切、友好;如果与小辈交谈,应称呼“孩子”、“小朋友”、“宝贝”等。二是与人交谈,要诚恳,态度诚恳,会使交谈双方关系融洽,容易达到默契。三是交谈时要专注,交谈时心不在焉、应付别人是最不礼貌的表现。四是交谈过程中应表现出热情和兴趣,这是使交谈得以继续下去的保证。如果交谈中自己的态度冷淡,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交谈就无法进行下去。

2. 交谈的开头问题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但人们常说万事开头难,所以,交谈如能有一个好的开头,就会比较顺利地进行。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些交谈开头的方法和范例:

(1) “就地取材”法

访友拜客或有求于人时寒暄是很必要的。开门见山、单刀直入会给人以无事不登三宝殿之嫌。如果场合适宜,说几句“今天天气真好”之类的话当然不错,但若不论时间、地点一味说天气如何则未免有些滑稽。交谈开始时,如果能结合所处的环境顺手牵羊,就地取材来引出话题,交谈就会比较顺畅进行了。如果拜访一位朋友,不妨赞美一下其室内的陈设,比如问问电视机的性能如何,谈谈墙上的画如何出色,等等。这样的开场白并非实质性的谈话,但却能使交谈气氛融洽,为后面的顺畅地交谈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攀亲认友”法

【示例】

以下是两位素不相识的人的对话:

甲:你是苏北人吧?

乙:你怎么知道的?

甲:听你的口音听出来的。你家乡在哪里?

乙:扬州。

甲:啊!我是南京人,老家在六合,咱们是老乡哩!

上面一段对话,语句简单,问答顺畅。甲和乙双方通过一问一答搭上了同乡关系,顿时亲近起来,话也就多起来,交谈就没有什么隔阂了。

(3) “一见如故”法

与人交谈,必须在缩短距离上下功夫,力求在短时间内了解对方,缩短彼此的距离,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来。孔子说:“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我国有许多“一见如故”的美谈。要使交谈谈得投机,要在“故”字上做文章,变“生”为“故”。

【示例】

一位经理接待著名京剧艺术家梅葆玖,经理迎上前去握手,同时开了腔:“令尊的《洛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啊!”

梅葆玖吃惊地问:“你也知道我父亲?”

经理答:“《洛神》我看过四遍!”

梅葆玖长时间地握着经理的手,充满激情地注视着他,似乎一见如故。

经理所说的话讲的是对方父辈的巨大成就,表达了对其父的热爱之情。听话人的话语和握手,表现他心灵的震动。

(4) “扬长避短”法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所长,也都有所短。而交谈实践告诉我们,人们一般不希望别人谈自己的短处,而更喜欢听赞扬或肯定的话语,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喜欢别人的赞美,并因此而感激对方。在对方谈话过程中,不时地插入一两个小问题,或由衷地表示你的赞叹、感慨:“啊,这太有意思了。”“真想不到,会是这样的吗?”让对方觉得你很愿意听他的谈话并因此在第一次谈话时就把你看成他的知己。所以,交谈中如果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开口赞扬对方的长处,就会给对方带来愉快,交谈就会更顺利。

3. 交谈话题的提出、展开、控制和转换

与人交谈,要善于提出话题、寻找话题。有人说:“交谈中要学人没话找话的本领。”所谓“找话”就是“找话题”。写文章,有了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谈,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所以,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是深入细谈的基础,是纵情畅谈的开端。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怎样提出话题呢?

(1) 话题的提出

话题集中反映交谈的动机,限制着交谈的内容和范围。根据交谈时不同的语言环境,话题的提出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迂回切入,即先不入正题,而是从对方感兴趣的方面谈起,创设良好的气氛,然后入题;二是引而不发,即耐心地用与话题相关、相近的题外话,启发对方提出话题;三是直截了当地提出来,很快进入深入的交谈。

提出话题常用的方法如下:

一是即兴引入。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关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取得好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维敏捷,能作由此及彼的联想。如:

甲:您高寿啦?

乙:57。

甲:57比我大4岁,看上去比我年轻多啦。看来各有养生之道,又各有巧妙不同啊!

乙:您就是头发早白了点儿,瞧您身子也还硬朗。

甲:硬朗啥呀,高血压。

乙:上了岁数也难免。我也高血压,后来好了。

甲:怎么好的呀?

乙:做气功呀。

甲:我也做气功,您做哪家气功,这么见效?

乙:我做的是……

甲:啊,这么说……

这番交谈通过询问对方年龄来引出话题。所谓沟通之道重在平和,素不相识的人们由于心态平和,即使偶然碰到一块,也能沟通顺畅成为朋友。

即兴引出话题,首先要留心观察。从一个人的服饰、举止、谈吐可以看出他的心情、精神状态和生活习惯。其次要“求同存异”,如,他和你都穿了一双相同款式的运动鞋,你可以以此为话题开始你们的谈话。

二是投石问路。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在聚会时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你和主人是老乡呢还是老同学?”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循着对的一方面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同事”,那也可谈下去了。

三是以动作开场,随手帮对方做点事,如,帮对方推推行李箱等,顺便跟对方攀谈。

四是留意对方的口音特点,打开口语交际的局面。如,听出对方的广东口音,说:“广东人吧?”以此话题便可展开。

提出话题后,下一步就是如何将谈话进行下去。

(2) 话题的展开

展开话题,首先要会说,用自己的话,诱发对方的谈兴。另外,要会看、会听,及时作出反应。当自己说得过多,对方兴趣不浓时,可以用商榷的语气交谈,进行情绪感染;对方表述不全,可作补充完善;对方表述抽象,可以补例证;对方谈锋甚健,可鼓励赞扬;对方表述简单,可以设疑探究;对方有意回避,可暂时搁置。洗耳恭听的姿态、热情的情绪和眼神,都有利于在感情沟通的情况下使交谈深入下去。

(3) 话题的控制

话题的控制是指话题出现偏移时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控制。如果有人重复你至少听了两遍的故事,你可以这样说:“哦,是的,我记得当那个人倒下的时候,您是如何让每个人都靠后的。您一定救了他的命。”然后转换话题。

话题的控制方法有:一是委婉提醒,二是间接引入,即提出相应或相关的话题,渐渐过渡到正题。控制话题要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尊重对方。

(4) 话题的转换

当原话题由于意想不到的原因无法深入下去,或交谈中出现了新的必须一议的话题,或原话题已达到了交谈目的,此时,用适当的方式转换话题是必要的。话题的转换要自然,常用方法有:一是先归纳前面交谈的内容,然后明确提出新话题。这期间,需要沉默片刻,再提出新的话题;二是淡化或冻结前一话题,很快过渡到新的话题,引起交谈者的兴趣。可用过渡性语句,从旧话题转到新话题,或直接说:“我们换个话题吧。”

4. 倾听

善于倾听,是谈话成功的一个要诀。倾听对方谈话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与人交谈要善用目光交流,适当地点头或做一些手势动作,表示自己在专注倾听。

(2) 听者应轻松自如,在听的过程中,应不时用“哦”、“嗯”等词语应和,以引起对方继续谈话的兴趣。

(3) 适时插语和提问,暗示对方,你确实对他的话感兴趣,或启发对方,以引出你感兴趣的话题。

(4) 善于从别人的话里找出他没有能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避免产生误解。也可用一两个字暗示对方:你不但完全理解他的话,甚至和他趣味相投。

(5) 不要急于下结论,过早表态会使谈话夭折。

当然,如果你对对方的话不感兴趣,且十分厌烦,那你就应想方设法地转变话题,但不要粗鲁地说:“哎,这太没意思了,换个题目吧。”

5. 提问

提问是引导话题、展开谈话或话题的一个好方法。提问有三种功能:一是通过发问来了解自己不熟悉的情况;二是将对方的思路引导到某个要点上;三是打破冷场,避免僵局。

发问首先应注意内容,不要问对方难于应对的问题。如超乎对方知识水平的学问、技术问题等;也不应询问人们难于启齿的隐私,以及大家都忌讳的话题等。

其次是注意发问的方式。查户口式的一问一答只能窒息友善的空气。提问者应注意发问方式。比如家中来了一位上海客人,你若这样问:“你是上海人吧?”“你刚到北京吧?”“上海比北京暖和吧?”对方恐怕只好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回答“是”了。这不能怪客人不健谈,而是这种笨拙的发问也至多能回答到这个程度。如果你换一个问法:“这次到北京有什么新的感触?”“上海现在变化挺大吧?有什么新闻?”等,这样的话,对方不但可以介绍一些你所不了解的新鲜事,还会使客人能充分叙述自己的感受而使交谈气氛自然融洽。

如果你所提问题对方一时回答不上来,或不愿回答,不宜生硬地追问或跳跃式地乱问,要善于调换话题。可先问点与此无关的事,等紧张的气氛缓和了,再把话题纳入正轨。

6. 课堂上的交谈训练指导

课堂中的交谈训练形式主要指谈话和讨论,谈话和讨论不仅可以精研学业,磨砺思想,而且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为在切磋论辩之中,不仅有着情感与思想的交流,心理的沟通,而且不时会闪现智慧的火花,心灵的碰撞,而这一切又都在动态的口语交际语流中得以展现。交谈时,不光要善于倾听,还要随想随说,深谙谈话技巧,有利于双方言语和情感的沟通;而且交谈的口语表达要自然明快,对所说话语不做刻意修饰。所以,交谈是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最好时机。

课堂上进行这种口语交际训练,显而易见的效果是:学生的表现非常积极,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乐于开口,放得开,不紧张,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口语交际氛围良好。对于课堂中的交谈训练指导,教师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有所为”即指教师对自己角色定位为引导者、参与者,在交谈中对学生的话语起调控和促进作用;“有所不为”指交谈话语的主体是学生,话语权的行使者是学生,教师不能过多主导话语,进行过多干预。从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角度,教师的“有所作为”具体指:

第一,交谈训练指导中,教师应有明确的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意识,既要关注学生交谈的内容,还要关照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别人口语表达的能力与素养。如因遣词造句不当而未能准确表达,或随意插话、打断别人的谈话等都要及时因势利导,引起学生对口语交际能力的关注。

第二,交谈方法的指导上,教师要重视训练学生迅速进行言语编码的能力,即边想边说的能力。要求学生迅速想好交谈的“要点”,形成内部言语的“语点”、“信息点”,以便在交谈中展开词语编码。

第三,教师要注意提高课堂交谈的艺术性,不要使交谈教学流于形式和走向偏误。交谈应是思辨逻辑言语艺术的享受,是一种绝妙的精神享受。为了追求这一境界,我们非下工夫不可。

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教师要巡回指导或引导,避免学生扯到不着边际的话题,或进行无意义的谈笑、打闹,如果这样,离我们的课堂目标要求太远,不能达到明确的训练目标。因此,要强化听话意识,要求学生不间断围绕话题展开说话。

(2) 教师要强调口语交际态度的重要性,即“文明礼貌”的交际态度。在一方讲话时,另一方不要随意打断,而是自然而然进行言语性反应和非言语性反应,使得谈话顺利进行下去,从而达到交际目的。

(3) 教师对个别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引导他(她)加入到口语交际活动中,使其善于倾听别人说话和有意识地参与说话。

(4) 教师在巡回指导时,要面带笑容,亲切和蔼地融入学生口语交际的氛围中,不要使学生因你的出现或加入而中断话题,或显得突兀,或使学生感到紧张,无所适从,从而打破这种融洽的交际气氛。

(5) 注重课后总结与反思。

交谈实践表明:大部分学生用方言交谈时能够自然流畅、应对自如、信手拈来,用普通话交谈时虽然沉着自如,但思维的灵敏度不够,而且在力求讲好普通话的过程中语速显得过慢,有点结结巴巴,影响了口语表达的流畅度。

交谈训练中常出现的问题有:① 方言区学生多用方言进行交谈。虽说教师有明确的要求,但在谈话的过程中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回到方言语调上,这不利于学生对已学过的普通话语音的巩固。② 参加交谈的人数不宜太多,两三个为宜。如果人数太多,学生间偶尔随意的多方插话会影响说话者的思路,打断其积极的思维状态。③ 在交谈中要重视听话者的反应:有时是言语性反应,有时是非言语性反应,学会两者的交互使用。听话的一方,要学会倾听。因为倾听表达着听者的态度,体现着听者的修养,更加表现了对别人的尊重。所以,交谈中要善于倾听,乐于倾听,最终学会倾听。

【训练话题】

(1) 交谈前,要求学生首先确定明确的话题,力求避免漫无边际的闲聊,比如,春节刚过,新学期到来,同学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寒假,这期间,有许多有趣的、有意义的新鲜事都值得你去回味,去说给同学听。

(2) 一天,小王家里来客人了,是妻子的两位女同学。妻子在厨房忙得不可开交,由小王“坐”陪。由于是第一次见面,两位女士显得有些紧张和不自在。小王怎样才能打开这种局面呢?想一想,请写出书面语言。

(3) 李伟同学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可是今年开学以来,由于受他人影响迷上了电子游戏。李伟平时与同学大谈游戏,学习上投入少了,上课有时也想着游戏。结果,期末考试成绩大大下降。这时,他才猛醒,心理很难过,在家里闷闷不乐,有时还乱发脾气。面对这种情况,他的妈妈和同学准备开导他,怎样开导才能产生效果呢?请你替他妈妈和同学写几句开导的话。

(提示:此类题提供特定情境,角色转变,对象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最后一个话题中,开导时要注意话语符合各自的年龄、角色与身份。另外,话语要紧扣话题,跟情境相称。此题角色为妈妈和同学,对象为李伟,由于目的是开导,故话语既要有安慰,又要有鼓励,还要委婉指出问题所在。)

(四) 交谈的形式、特点及其训练

交谈的形式主要有:拜访、采访、劝说、洽谈、求职等。

1. 拜访

拜访是联络感情、拓宽社交范围的礼节性交谈形式。这种交谈要注意运用礼貌语言和热情谦虚的姿态,使交谈从一开始就形成愉悦的气氛;交谈过程中要坚持“以对方为中心”的原则。以听为主,答语简明热情而有分寸;谈自己的见解可以以对方的某些话为起点,先顺承,然后转向自己的认识,争取认同。拜访交谈切记争论,要注意话题的选择和控制。

【拜访训练】

去拜访你的一位久未联系的年长的朋友或老师,除了礼节性的目的外,最好想一个副目的,在拜访中请实践如下要则:

① 进门前调节情绪;

② 进门热情问候、寒暄,出语有较浓的情绪色彩;

③ 莫先坐下,维持热情,继续说关切对方的话;

④ 主动开口,让对方了解拜访目的;

⑤ 注意聆听,不插话,保持对对方话题的相应热情和理解;

⑥ 适时赞美对方;

⑦ 理出头绪,准确、有分寸地对答;

⑧ 适时自省:语调是否适当?姿态是否恰当?优越感是否外露?……

⑨ 不争论,如有争执,及早告退;

⑩ 告别彬彬有礼。

拜访归来,请对以上各条作反思评价。

2. 采访

采访是使被采访对象接受提问达到了解某种情况的目的的过程。采访不是随便的交谈,其针对性、目的性很强,应当对被采访对象有多方面的了解,即要了解被采访对象的经历、兴趣、性格、成就等。为了达到采访目的,必须建立彼此的信任。前提是以自己的坦诚和热情感染对方,这样才能获得信息。采访中的提问,可先拟一个提纲,注意所提问题的可答性,尽量将问题大化小,整化零,联成串。

(1) 即兴访谈的准备训练

选定一个人物或一个事件进行一次访谈活动。并按照下述问题顺序,做好各项准备、搜寻、记录、整理的工作。

思考:为什么要采访这个人或这件事?与其他人或同类事相比,被采访对象哪些特点是值得采访的?你想通过采访了解什么?这个人能满足你的采访目的和需要吗?谁可以满足你的采访需要?为什么?通过对这个人或这件事的了解,你想提出哪些问题?你的采访希望给人提供怎样的信息和启迪?

撰写《访谈报告》,内容包括:① 访谈理由;② 采访对象背景和特色;③ 访谈基本结构;④ 访谈主要问题。

(2) 即兴访谈提纲和提问训练

采访提纲是采访问题设计的依据。美国内华达新闻学教授拉鲁·吉尔兰德曾对采访问题提出了“GOSS”的设计思路:

G(goal,目标)——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

O(obstacle,障碍)——会遇到什么难题吗?目前阻力是什么?

S(solution,解决)——怎样对付这些难题?解决矛盾的计划?

S(start,开始)——这一设想何时开始的?根据谁的意见提出的?

① 确定两位采访对象。一位是有名的,如电视节目主持人,体育明星等;一位是身边熟悉的某位老师、同学或邻里。按照三个步骤写出访谈提纲。

分组讨论:可以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对方的个人信息?整理分析采访对象的资料,包括:成长背景、好恶习惯、心理个性等,制定出各自的访谈提纲;为各自的访谈提纲设计问题。

② 预先设计一套“一问就灵”的问题。

即兴采访中可供选择的提问方式:

A. 限制性提问:是……还是……

B. 选择性提问:……好不好……是不是……

C. 直接性提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D. 婉转性提问:也许……可能……是吗……

E. 假设性提问:如果……假如……

F. 祈使性提问:那就……能不能……

G. 反诘性提问:……不是吗……难道……怎么……呢……

H. 商榷性提问:是不是,可不可以……呢……

I. 推进性提问:步步为营,提问层层递进;

J. 潜在性提问:陈述句形式,但隐含问意,期待回答。

【示例1】

华莱士的“硬性采访”

美国CBS 《60分钟》主持人迈克·华莱士的即兴采访气势咄咄逼人,刨根问底,精于将采访引向纵深。他的采访之道,一是提关键性的问题,二是在适当的时候提出。比如他发现里根竞选总统时有意回避他的种族主义倾向,他盯上了,在里根说到他的竞选班子时,华莱士马上发问:“里根先生,你的竞选班子里有多少黑人职员?”

里根愣了一下:“这个问题,我不能告诉你。”

华莱士激问:“你的这句话已经说明了问题。”

里根急了:“不对,我不能具体告诉你多少……我们有……”

华莱士:“你应该说清楚是白人还是黑人。”

里根:“哦,对,我的意思是我们有……我们有志愿者和职员。”

华莱士:“我的意思是竞选班子里的高级黑人职员。”

里根:“这个……我们这么来谈这件事情……”

华莱士打断:“我们不要绕圈子了。”

里根:“那好吧……”

华莱士:“很明显,你的竞选班子里没有黑人。”

里根:“不,我不这样认为,我的意思是不能……不能同意你说的。”

……

【示例2】

华莱士采访邓小平

迈克·华莱士是CBS 《60分钟》著名主持人。他的采访单刀直入,咄咄逼人,被称“硬派采访”的领军人物。1986年9月,他采访了邓小平,看见邓小平掏出香烟,他要了一根,看了一下。

华莱士:你的香烟过滤嘴怎么比香烟还长?

邓小平:这是专门对付我的。我抽烟的坏习惯改不了啦。

华莱士:我刚从马萨诸塞州的小岛度假……

邓小平:我也刚从北戴河回来,在海里游泳。

华莱士:每次游多少时间?

邓小平:一个多小时……

华莱士:你休息的时候打桥牌,是吗?

邓小平:有时打。

华莱士:听说你与同事打桥牌,谁输了就钻桌子。

邓小平:没那回事。那样太不礼貌了。

华莱士:你每天工作多少时间?

邓小平:每天工作两小时。

华莱士:其他时间干什么?

邓小平:与孙儿们玩,也看些书。

华莱士:你有几个孙儿?

邓小平:有四个,最小的才一岁零两个月。

接着,邓小平坦率地谈了中美关系和中国的现行政策等问题,华莱士眼看约定的一小时已经过去,要求延长一、二十分钟。

邓小平:我又犯了一个错误,违反了只谈一小时的协议。

……

迈克·华莱士是美国享有盛名的一流电视记者,素以硬性采访、提问尖锐著称。他的采访风格是准备精心、提问尖锐、注重深度、穷追猛打。示例1就是“硬性采访”之一,在采访竞选总统的里根时,华莱士没有拘泥于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而是把话题引向纵深,而且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由此可见,华莱士的“硬性采访”很讲究语言表达艺术,提问尖锐泼辣,语言锋芒毕露,直刺对方。

示例2是华莱士成功采访邓小平的片段。1986年9月2日,华莱士在北京中南海独家采访了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邓小平,成为第一个采访邓小平的西方电视记者。面对说实话不爱讲空话的邓小平,华莱士当时有点紧张,他找邓小平要了一支烟,以便帮助自己放松一下。华莱士说,邓小平给他的感觉是平易近人,对他的问题回答得很精彩,既直截了当,又合情合理,他很清楚他要讲什么,邓小平是一位英明的伟人。他的智慧,他的务实精神,他那种豁达的态度,都令西方人着迷。

【采访训练】

(1) 做一番努力,争取对你所在地区近年取得一定成就的企业家、科技人员或文艺工作者都进行一次采访。采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制订好采访方案;采访时,最好能带上采访机;采访后复听,与朋友一起评议。如有条件,可以将这次采访写成文章,给当地报纸发表。

(2) 英语考试结束不久,张洁同学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她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① 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什么?

② 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替张洁重新设计这个问题。

(提示:此案例主要是考查学生采访他人的能力。要回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在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明确采访的主题、所采访的对象以及所提问题等;② 要让被采访者敞开心扉,努力搭建心灵沟通的桥梁:采访者也要打开自己的心扉,以心换心,以诚换诚,以情换情;③ 提问要委婉、得体、有礼貌,不要让人有反感情绪。)

(3) 案例研究:请分析下面这位青年记者采访失败的原因。

一次失败的即兴采访

我国女科学家修瑞娟教授研究人体微循环系统成就斐然,出国领奖,讲学归来,一位青年记者在机场对这位中年女科学家进行了即兴采访:

记 者:请问,您毕业于哪一所大学?

科学家:啊,对不起,我没有进过大学,没有大学学历,我搞科学研究全是靠自学和求教名师。我以为,自学也能成才。

记 者:(愣了一下)我听说您成果累累,成功完成了一个一个项目,请问,您现在研究的新课题是什么?能谈谈吗?

科学家:(笑)看来您并不了解我的工作。我一直致力于原来微循环的项目研究,目前,只在这个项目的某些课题上有了一些小小的突破,远远没有成功,所以谈不上有什么新项目,新课题,对不起。

记 者:(想转移话题缓和气氛)您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一定有一个支持您专心致力于科研的和睦家庭,请问,您有孩子吗?在哪儿读书?

科学家:您大概不太了解我,我早已决定把毕生的精力贡献给自己所从事的科学事业,所以一直独身至今。请原谅,这个问题我不愿多谈。

记 者:(语塞)啊……对不起……

科学家:好吧,我工作也很忙,恕不奉陪了。

(4) 著名主持人访谈案例分析

在下面的采访片断中,鲁豫的访谈存在什么问题?

① 在某期《鲁豫有约》中,台湾名主持蔡康永坦率地说起他的同性爱人,这时鲁豫立即追问了一句:“那你的父母现在知道你的性取向了吗?”话音刚落,蔡康永愕然看着鲁豫,节目在这一刻陷入难耐的尴尬。

② 在某期《鲁豫有约》中,鲁豫问周华健的数学成绩好不好,周华健顺口说了句“不好”,鲁豫信以为真说:“我在学校时数学成绩也不好……”节目播出后,很多观众在凤凰网论坛和天涯社区发帖评论此事,嘲笑鲁豫。

3. 劝说

劝说是通过交谈说服对方改变立场、观点、态度的口语交际活动。成功的劝说不是理性的征服,而应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的过程。劝说者要平等地、不急不躁地与对方交流,从观点接近的话题入手,避实就虚地逐步迁移到正题,有时可以不从正面接触敏感的内容,而用模糊语言交流或作间接的暗示,以促其自省;有时也可以适当刺激对方,促其自觉地对自己原有观点、立场和态度做出否定性评价。

【劝说训练】

(1) 运用一定的劝说技巧,劝说你的一位朋友或同学改掉一种不良嗜好(如酗酒、上网成瘾等)。

(2) 运用劝说技巧,尝试排解一次同学间的纠纷。可先观察,然后对明显失理的一方进行规劝。

(3) 劝说别人赞同或支持你的一个想法或行动。下面是江苏省泰州市的一道口语交际试题,原题如下:

在菜市场调查时发现,仍有一些卖菜者在热情地帮顾客用塑料袋装菜。一位同学问:“不是禁送塑料袋了吗?”卖菜者指着旁边的摊位说:“大家都在送,我不送,你会买我的菜吗?”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这位卖菜的人?(注意话语的简明、连贯、得体)

(这是一道典型的劝告类口语交际题,解答此题要注意以下两方面要求:第一要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有的放矢吐露心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文明得体;第二要符合语体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口语还是使用书面语。答案示例:① 菜卖得好不好,关键在于菜的质量、价格和服务;② 带头执行“限塑”是每个公民的义务;③ 有偿提供竹篮子、无纺布袋等,增加收入。)

【资料1】

从《邹忌讽齐王纳谏》看如何劝说

《邹忌讽齐王纳谏》讲的是战国时期邹忌借自己家里的事讽喻齐威王虚心纳谏的故事。邹忌在说服齐王时,充分运用了类比、讽喻、暗示等方法,这对我们如何在工作中有效劝说自己的上级,或许会有些启发。

首先,说话要看对象。邹忌不过是个小小的相国,要说服的是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君王,因此,他在提意见时采用了迂回战术,充分运用了类比、暗示等方法。邹忌在说服齐王时,充分考虑了说话对象的身份地位以及性格特点,这是他成功的关键。我们要根据不同对象的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爱好来确定说话的方法、内容。比如,说话对象是长辈,我们说话就要有礼貌,要对他们表示尊敬;说话对象是自己的同学或朋友,我们说话就可以亲切一点、随便一点,但也不能说一些有损人格的话。

其次,向别人建议时,要讲究方式方法。邹忌为了说服齐威王接受自己的建议,以自己的家事作比,以家比国,以小比大,采用了类比、暗示的方法。这启示我们,在向别人提意见时,就应该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讲究一点策略。例如向老师或领导提意见时,态度要诚恳,而且所提意见不能无理取闹;注意语言要礼貌得体,不能目无尊者;注意用语要委婉;要掌握好提意见的时机和场合。

最后,说话要委婉,避免直接。邹忌不是直接说“大王,你要怎么怎么样”,而是借自己家里妻妾对自己的袒护和偏私,来比喻大臣们对齐王的态度,继而说明齐王在朝廷之上深受蒙蔽,委婉告诉齐王要明辨是非、虚心纳谏。这启示我们,说话时切忌直来直去。委婉指出别人的错误,更能使人容易接受。在说服别人接受自己的提议和观点时,也应该委婉劝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总之,用语的委婉,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减少许多不必要的摩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有助于你的工作和学习。

(选自《语言文字报》第729期,作者:李唐)

【资料2】

把伤父母心的话换个说法

近日,网上做了一个“最伤父母心的9句话”调查,其排名结果如下:

1.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真啰唆。2. 有事吗?没事我挂了。3. 说了你也不懂,别问了。4. 说多少次不要你做,做又做不好。5. 你那一套早过时了。6. 叫你别收拾我房间,东西都找不到了。7. 我吃什么我知道,别给我夹。8. 说了别吃剩菜,怎么老不听。9. 我有分寸,别说了,烦不烦。

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年轻人至少说过这9句话中的一句或是几句。这引发了人们的反思。年轻人往往任性、叛逆,不懂得顾及父母的感受,常会说出一些让父母伤心的话。父母当然不会因为这些话记仇,但有一天,年轻时的意气用事、对父母乱发脾气、让他们伤心的话却终会让人悔恨不已。

语言是有温度的,更何况面对的是我们最亲的人。罗曼·罗兰在长篇小说《母与子》中写道:“严厉的话像烧红的铁,深深地打下烙印。”我们怎么可以让自己的语言成为烧红的铁块、寒冷的匕首,伤害最亲近的人?我们的语言应当是一抹阳光、一片绿荫,让父母寒冷时感受到温暖,炎热时感受到清凉。如果你还是想表达上面的9句话的意思,不妨换个说法:

1. 好的,我记住了。2. 还有别的事吗?您说吧,我听着呢。3. 事情是这样的,……4. 我来教你怎么做,……5.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您这一套在今天可不一定能派得上用场哦。6. 您收拾房间时看到我的那个什么了吗?哎,都这么大了还让您帮我收拾房间,好惭愧啊!7. 小时候您老给我夹菜,现在我大了,轮到我给您夹菜了,呶,您快点吃。8. 科学研究表明吃剩菜不健康,以后咱们吃多少做多少,尽量别留剩菜。9. 我会权衡利弊,做出恰当选择的,您放心吧!

(选自《语言文字版》第721期,作者:周红照)

4. 洽谈

洽谈是向对方提出要求,通过交谈期望得到协作或支持的口语交际形式。洽商性交谈的目标明确,在良好的气氛中提出要求后,关键是突破障碍,诱导对方认可,以取得洽谈的成功。这里有几个可供选择的技巧:

(1) 作假设。用商量的口吻交谈,提出要求时,以假设为前提,如“如果可能的话……就……”;

(2) 讲前提。先提出自己准备承担的义务,或准备给对方的补偿,然后提出具体的要求;

(3) 顺势推。先摆出对方无可退避的事实,当对方做出肯定以后,再提出要求;

(4) “登门槛”。这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项小技术,即“得寸进尺”。先提出对方不易推脱的低要求,然后利用对方“帮人帮到底”的惯性心理,将要求提高一点,争取洽谈的成功;

(5) “门面”技术。先提出一个大得会被拒绝的要求,然后利用对方维护公众形象的心理,将要求降低,促使洽谈的成功。

【洽谈训练】

请选择下列话题,设计一个洽商方案,作假设洽商的交谈练习。话题如下:

① 要在某大学院校门口摆设书籍摊点。

② 借用某单位礼堂进行文艺演出。

③ 要在某要道口设立一个大型公益广告牌。

④ 借某单位的电视录像器材一用。

5. 求职

求职过程中的交谈是求职者对某一职位的企求,也是用人单位对求职者形象仪表、品质素养、业务能力等方面的直观性检测。对求职者来说,这是一种被动的交谈,但对这样的交谈可以作一些预测。主试者要了解的一般是三个方面的情况:一是你对这份工作热爱、向往的程度;二是你是不是适合做这份工作;三是你是否有能力做好这份工作。因此,求职者面对任何情况,在作应答时都应把这三个方面作为重点说清楚。

求职交谈中,要注意答问技巧。例如:

(1) 听清招聘者的提问,根据当时的情况迅速确定表述的侧重点,从容不迫地作答;

(2) 珍视认同点,创造良好气氛;

(3) 答语真诚而客观,不故作谦虚,也不故意卖弄、夸饰;

(4) 多从对方的表述中引申作答,而不节外生枝与对方争论;

(5) 适度赞美对方所提供的工作环境,表达求职的诚意。

【示例】

一位大学生的应聘经历

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中国办事处由于业务需要,准备紧急招聘4名高级职员。报名人数众多,竞争异常激烈。

某位大学毕业生荣幸地成为进入最后10位入围者中的一员。当他听说终结面试主持人是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贝克先生时,心里很紧张。面试前一连几天从英语日常口语,广告业务知识到仪表穿戴都做了精心的准备,盼望能顺利“推销自己”一举成功。

单独面试在一个小会议客厅进行。当这位大学生走进来时,贝克打量了许久,慢慢站起来,同他握手,激动地说:“是的,就是你,我找你很久了。”贝克一脸惊喜地回过头,对在座的几位老外嚷道:“先生们,这位青年就是救我女儿的人。”贝克热情地把青年拉到沙发边坐下来说道:“我划船技术太差,女儿掉进了昆明湖,手攀着船帮,要不是这位青年人帮忙就麻烦了。真抱歉,当时我只顾及我的女儿,没来得及向您表示谢意。”

青年大学生讷讷地说:“您的女儿得救了,我真为您高兴。但是我很抱歉,贝克先生,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您,更没有救过您的女儿。”贝克一把拉住青年的手,说:“嗨,你忘了吗?4月2号,昆明湖公园……肯定是你,我记得,你脸上有一块黑痣,就这儿,年轻人,你骗不了我!”

青年人站起来:“贝克先生,我想,您肯定是搞错了,我可能同那个救您女儿的人有点儿像,但那不是我。我没有救过您的女儿。”

青年人说得很坚决。贝克先生为之一愣,然后笑着说:“是不是你已经不重要了,年轻人,我欣赏你的诚实,我决定你免试加入我们的团队。”

这位诚实的大学生终于顺利成为美国环球广告代理公司的高级职员。但是他仍心存狐疑,究竟是谁救了他的女儿?一天,他同资深职员戴维先生闲聊,戴维很神秘地说:“贝克先生的女儿?这是一个美丽的故事。现在有七位应试者因为贝克的女儿被淘汰了。贝克先生有两个儿子,没有女儿。”

由此可见,求职应聘“诚实为上策”。求职者当然应当讲究修辞,但“修辞立其诚”,说话要诚实。诚实的品格是人才录用的先决条件。

【求职交谈训练】

招聘者通过对应聘者一次或多次面试谈话,从应聘者的行为举止、形象仪表、思维能力、谈吐应对、业务能力、品德修养等方面了解是否符合他们的需要。所以,求职应聘是一种检测性的被动交谈。招聘者的提问,看似漫无边际,但如作一些了解,我们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常见问题,开列如下,并附分析和回答提示,作为练习。

【训练内容】

(1) 请介绍一下你自己,或说说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分析:这是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推销自己形象和价值的一种方法与手段。自我介绍的成功与否,常常决定着深层次的人际交流是否能够实现。恰当得体、别具一格的自我介绍会给对方留下深刻、良好的印象,而平淡无奇的自我介绍如过眼云烟,给对方留不下任何可供回忆的痕迹。开头几句就要给人以良好印象。要简练,不要过多涉及其他方面。讲三四分钟。)

(回答提示:求职应聘的自我介绍只说姓名、年龄、爱好、学历、简历、工作经验等来回答这个问题过于平常,这些简历上都有。公司最希望知道的是能否胜任工作:包括最强的技能、最深入研究的知识领域、个性中最积极的部分、做过的最成功的事、主要的成就等。这些都可以和学习有关,也可以和学习无关,但要突出积极的个性和做事的能力。说得合情合理,公司才会相信。公司很重视一个人的礼貌,求职者要尊重考官,每回答完一个问题后都要说句“谢谢”,公司喜欢有礼貌的求职者。)

(2) 说说你的家庭。

(回答提示:企业面试时询问家庭问题不是非要知道求职者的家庭情况,探究隐私,企业不喜欢探究个人隐私,而是要了解家庭背景对求职者的塑造和影响。企业希望听到的重点在于家庭对求职者的积极影响。企业最喜欢听到的是:我很爱我的家庭,我的家庭一向很和睦,虽然我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但是从小,我就看到我父亲起早贪黑,每天勤劳地工作,他的行动无形中培养了我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勤劳的美德。我母亲生性善良,勤俭持家,为人热情,特别乐于助人,她在单位的人缘很好,她的一言一行一直教导着我做人的道理。企业相信,和睦的家庭关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3) 最能概括你自己的三个词是什么?

(回答提示:人们经常用的三个词是:适应能力强、有责任心和做事有始终。结合具体例子向主考官解释。)

(4) 你欣赏哪种性格的人?

(回答提示:诚实、不死板而且容易相处的人,有“实际行动”的人。)

(5) 你为什么要到我们这里求职?或你为什么愿意到我们公司里来工作?

(回答提示:对这个问题,你要格外小心。如果你已经对该公司做了研究,你可以回答一些详细的原因,像“我认为贵公司能够给我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我同公司出生在同样的时代,我希望能够进入一家与我共同成长的公司。”“你们公司一直都在稳定发展,近几年在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公司本身的高技术开发环境很吸引我。”这都显示出你已经做了一些调查,也说明你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较为具体的远景规划。)

(6) 你来我们这里能干些什么?或你工作经验欠缺,如何能胜任这份工作?

(分析:事先作调查,做到心中有数,并且适当透露自己“一专多能”的优势,显示信心。)

(回答提示:如果招聘单位对应届毕业生应聘者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招聘公司并不真正在乎“经验”,关键看应聘者怎样回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应聘者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精神,如,“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得多,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兼职过程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让我受益匪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和兼职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点评:这个问题思路中的答案尚可,突出自己的吃苦能力、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不是学习成绩)为好。)

(7) 你的同学或朋友对你有何评价?

(分析:想从侧面了解一下你的性格和与人相处的问题。)

(回答样本一:我的朋友都说我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因为,我一旦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如果我做不到,一定不会轻易许诺。回答样本二:我觉得我是一个随和的人,与不同的人都可以友好相处。在我与人相处时,我最能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8) 你的能力如何?

(分析:指的是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办事能力、学术业绩、自信心和创造力等,最后能简述事例加以说明,给人深刻印象。别过度吹嘘自己的能力,或信口开河地乱开支票,如一定会为公司带来多少业绩等,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爱说大话、不切实际的感觉。)

(回答提示:根据我对贵公司的了解,以及我在这份工作上所累积的专业知识、经验及人脉,相信正是贵公司所找寻的人才。而我在工作态度、EQ上,也有圆融、成熟的一面,和主管、同事都能合作愉快。)

(9) 你觉得你个性上最大的优点是什么?

(提示:沉着冷静、条理清楚、立场坚定、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关心他人、适应能力和幽默感、乐观和友爱,在某专业机构有一两年的培训和实践,加上实习工作,使我适合这份工作。)

(10) 你的缺点是什么?(或有什么不足?)

(回答提示:这个问题企业问的概率很大,通常不希望听到直接回答缺点是什么等,如果求职者说自己小心眼、爱嫉妒人、非常懒散、脾气大、工作效率低等,企业肯定不会录用你。绝对不要自作聪明地回答“我最大的缺点是过于追求完美”,有人以为这样回答会显得自己比较出色,殊不知,他已经岌岌可危了。企业喜欢求职者从自己的优点说起,中间加一些小缺点,最好再把问题转回到优点上,突出优点的部分,企业喜欢聪明的求职者。)

(11) 谈谈你对薪资的要求。

(回答提示:如果你对薪酬的要求太低,那显然贬低自己的能力;如果你对薪酬的要求太高,显然分量过重,公司受用不起。一些雇主通常都事先对求聘的职位定下开支预算,因而他们第一次提出的价钱往往是他们所能给予的最高价钱,他们问你只不过想证实一下这笔钱是否足以引起你对该工作的兴趣。)

(回答样本:我对工资没有硬性要求,我相信贵公司在处理我的问题上会友善合理。我注重的是找对工作机会,所以,只要条件公平,我则不会计较太多。)

(12) 谈谈你对跳槽的看法。

(回答提示:① 正常的“跳槽”能够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应当支持。② 频繁的“跳槽”对单位和个人双方都不利,应该反对。)

(13) 您喜欢什么样的领导?或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分析:这个问题比较好的回答是:希望我的上级在工作中能够对我多指导,对我工作中的错误能够立即指出。总之,从上级指导方面谈,不会有太大的纰漏。)

(回答提示:① 通过应聘者对上级的“喜欢”、“希望”可以看出应聘者对自我要求的意识,这既是一个陷阱,又是一次机会。② 最好回避对上级具体的希望,多谈对自己的要求。如,“我作为刚步入社会的新人,我应该多要求自己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而不应该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只要能发挥我的专长就可以了。”③ 回答样本:“这样的领导我喜欢:他有能力,办事果断,给我以效力的机会,指导我、教导我,当我办错事时能严格批评我,帮助我。”)

(14) 你最大的成就是什么?(或你做过的哪件事最令自己感到骄傲?)

(分析:重点讲近5年来自己的各项引以骄傲的例子,注意顺序,并尽量出示证明材料。)

(回答提示:这是考官给你的一个机会,让你展示自己把握命运的能力。这会体现你潜在的领导能力以及你被提升的可能性。假如你应聘一个服务性质的单位,你很可能会被邀请去午餐。记住:你的前途取决于你的知识、你的社交能力和综合表现。)

临别时,再次概述适合此项工作的理由,以表明自己的诚意,并加深印象。

【资料1】

沟通的艺术

沟通是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之间或群体间传递,并且达成共识的过程。它有三大要素,即: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二是达成共同协议;三是沟通信息、思想以及情感。沟通的要素包括沟通的内容、沟通的方法、沟通的动作。就其影响力来说,沟通的内容占7%,影响最小;沟通的动作占55%,影响最大;沟通的方法占38%,居于两者之间。沟通的模式有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语言更擅长沟通的是信息,肢体语言更善于沟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和情感。

1. 人际沟通的原则

(1) 充分尊重对方的内心秘密或隐私;

(2) 会话交谈时,目光要注视对方;

(3) 在听到对方的内心秘密后不要把内容泄露给他人;

(4) 不在背后批评别人,保住对方的面子。

2. 人际沟通的技巧

(1) 了解人和人性。人首先对自己感兴趣,而不是对其他事物感兴趣,换句话说,一个人关注自己胜过关注别人或别的事物一万倍。

(2) 巧妙地与别人交谈。与别人交谈时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是他们自己,因此,要学会引导别人谈论他们自己。尽量使用这些词——“您”或“您的”,而不是“我”、“我自己”、“我的”。

(3) 明白说话的内容。开口之前先想清楚说什么。如果根本不知道想说什么,那就不要开口。说话时要注视听众,观察听众的反应,谈论听众感兴趣的话题。

(4) 让听的一方觉得很重要。赞许和恭维他们,在回答他们的话之前,稍加停顿,并表现出专注倾听并认真思考的样子。

3. 培养良好的沟通品质

(1) 站在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在接纳和谅解的基础上去适应他人。

(2) 要注重自己的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在与他人接触的过程中要热情、真诚、坦率、友好、有责任感、真诚地赞美他人,同时在抓紧学习的前提之下施展才华,表现特长,获得别人的接纳、信任和尊重。

(3) 在交往中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善于体察他人的心境,主动关心他人,釆取不同的方式使他们感受到你的善意和温暖。在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他人基础上,才能赢得他人的承认、理解、接纳和尊重,所以以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诚换诚的心态和行为来与他人相处,这样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和情感的共鸣。

(4) 向他人学习。观察周围的人,特别是那些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强的人,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通过观察和模仿来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

(5) 赞同别人。学会赞同和认可。当赞同别人时,一定要说出来。当不赞同时,万万不可告诉他们,除非万不得已。

【资料2】

换 位 思 考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人在心中应该设身处地想到的,不是那些比我们更幸福的人,而只是那些比我们更值得同情的人。”理解在于沟通,能以同情心替他人着想,学会换位思考,会很好地帮助你去理解他人,这样能化解很多矛盾,使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所谓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別人的想法、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问题。一位智者曾经说过四句话: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其中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要相互体谅,在把自己当成別人的同时也要把别人当成自己。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换位思考。对于别人的苦衷要能够体谅,对自己的行为也要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

【训练1】

尝试沟通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相互理解,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沟通。带着你最关心的问题或心中的困惑走出座位,与在座的老师进行一次面对面的交流,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要求:有礼貌;提问尽量不偏离话题,清楚、简洁;注意倾听老师的发言,记住老师说话的要点。)

1. 反馈收获

你和老师就什么问题进行了交流?是怎样交流的?通过与老师的对话,你有何收获?

(根据学生发言,总结提示: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就少一些隔阂、摩擦,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阳光和温暖。)

2. 吐心声

以“理解”为话题,每人说一句或一段发自内心的话。

(学生按座次发言。由于时间有限,没有发言的学生把心里话写成纸条,交给相应的人,也许彼此会走得更近。)

【训练2】

尝试换位思考

【模拟情境】

情景1:星期六,你完成了各科的家庭作业,于是就打开了电脑……妈妈回来了,看见你正在玩电脑,上前关掉了电脑,并开始指责你……你很想得到妈妈的理解,你该怎么对妈妈说?

情景2:你和小强是一对好朋友。在校运动会上,由于小强的失误,本来到手的4×100米第一名结果变成了倒数第一名,不少同学责怪他,原本活泼开朗的他变得沉默了。你作为他的好朋友,想找他谈一谈,你该怎么说?

思考这两个案例,请回答:

① 如果你碰上了这样的场景,你该怎么对妈妈和小强说?

② 然后换位思考,把自己换成妈妈和小强,你又该如何解释?

③ 站在两个不同的角度发表意见,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困难?

④ 为什么会出现困难?如何解决这个困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