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怎样做画报记者

怎样做画报记者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怎样做画报记者李春生画报在众多媒体中是个特殊品种,有它自身的独特性。目前,全国有30多家画报,大多以宣传报道其地方经济、文化等特色为己任。《人民画报》的记者,看上去很是潇洒,名川大山、厂矿企业、田园水乡,均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但是,其工作非常艰辛,因为大部分是野外作业。从此,我真真成了一名《人民画报》记者,真真成了一名外宣队伍中的工作者。

怎样做画报记者

李春生

画报在众多媒体中是个特殊品种,有它自身的独特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先后创刊了《人民画报》(即中国画报)、《民族画报》、《解放军画报》,号称三大画报。目前,全国有30多家画报,大多以宣传报道其地方经济、文化等特色为己任。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涌现出具有实力雄厚、表现手法独到、内容生动新颖、跻身于画报前列的排头兵。他们营造有方,以报养报,全方位突击,大大提升促进了画报事业的发展,可以说他们既是盟友,也是对手,是一方良好的促进剂。这就要求每一位画报人在光与影的世界里,清醒面对,大力奋起,为了生存争得一片天地。

我是1977年9月正式迈进人民画报社的大门,屈指算来,已经从事画报工作30多个年头。

《人民画报》创刊于1950年7月,堪称画报龙头,一些稿件要受国家政要审阅,才能见诸报端。追其原因,其一,当时我国媒体极少;其二,当时我国的摄影事业不发达,画报又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每期都有政要出现,其形象十分重要。由此,画报特别受宠,成了人们追捧的刊物。

记得,我第一天到画报社,是被分配到政治编辑部的。画报社还有经济部、文教部、社会部。虽然我是学新闻的,可真正面对编辑和记者这个职业,还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因为画报有它自己的办报方针、规律和要求,不了解它,就不能驾驭它,我想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来到画报社之后,社领导让我看了整整半年画报,从创刊号到最新的;从文字到图片。与此同时,细心观察同事们是怎样编辑稿件、拍摄图片的。逐渐找出规律,摸准脉搏,看清努力的方向,踏着画报人的足迹进发。半年之后,先后有五位记者带我到下面采访,受益匪浅。逐渐认清了画报的办报特点。《人民画报》是一本以图片为载体的大型国家画报。因它的周期长,时效慢,所以每幅图片不同于新闻图片,它以专题报道的手法,围绕一个主题,用多幅精美的图片,从不同侧面,充分体现主题的实质内涵。正因为是以图片说话,用图片向广大读者介绍新中国的人和事,那么我在学校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尽管我们在学校学过摄影,那只不过是蜻蜓点水,非常肤浅,根本谈不上色彩、构图、用光一套完整的理论。那时不像现在,玩弄相机的人不多,相机成了人们心中的奢侈品,只有画报人的设备才齐备上乘。刚来画报社时,我真是羡慕不已,那么多高级相机,大的、小的、长的、宽的,其配制精良,品种齐全。在这种特殊的环境里,自然也培养出了许多摄影大师。他们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了新中国的成长过程,记录了祖国在各个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人民生活的日益繁荣。

《人民画报》的记者,看上去很是潇洒,名川大山、厂矿企业、田园水乡,均留下过他们的足迹,但是,其工作非常艰辛,因为大部分是野外作业。我的体会是:没有路,你要开辟;没人去过的,你要第一个去;没人见到的,你要第一个去领略。无论是烈日炎炎,还是数九寒冬,总有画报人的身影。当然一组好的报道,一幅好的作品,光具备好的器材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具备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认知素质以及过硬的实战能力。

《人民画报》的图片,或单幅或组照,均要求色泽、构图、用光的严谨。文字要求简练明了。因为它要翻成多种语言,向国内外读者介绍。多余的修饰一概不要(当然不是不要文采),只要精练的表白即可。

学校培育了我,画报铸造了我。三年之后,在编辑部的分工之中,我主动承担了民族报道的重任。那时我想,祖国幅员辽阔,我国有56个民族,虽然他们大都聚居祖国的边疆地带,地广人少,但自然环境十分优美;其二,他们生活虽然俭朴,但有着各自的宗教信仰;其三,虽然他们所处的地域交通不便,但至今仍保留着原始民族文化;其四,虽然他们居住分散,但他们艳丽服饰,独特婚俗、欢乐年节、典雅民居等永远是吸引人们眼球的。

从此,我真真成了一名《人民画报》记者,真真成了一名外宣队伍中的工作者。

工作是艰辛而快乐的。从那时起,我走南闯北,爬山进寨,一年中有许多时间在外面奔波。先后去西藏、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采访。云南是少数民族的“大观园”,那里生活着24个少数民族,所以才有我24次进云南的采访记录。

在少数民族地区采访的活动中,风餐露宿,不测风云是常常会遇到的。我在西藏采访时遇到过泥石流,在云南碰上了地震,在原始森林里迷路掉进了深沟……也许自己“命大”,总算有惊无难,没有出什么大事,多次历险反到使我拍到了别人难以拍摄到的许多珍贵照片,给了我极大的安慰。

一个优秀的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锲而不舍的毅力。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我负责的“民族风情”专栏在《人民画报》上连载3年,受到国内外读者的喜爱。据统计,我采编的稿件有160多组,发表了1000多张照片,还有许多照片被民族文化宫和民族博物馆收藏。

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深入云南中部的哀牢山区,采访了居住在深山中的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叶车人的村寨,拍摄到了叶车姑娘的奇特服饰,一组题为《哀牢山中叶车人》的文章和图片发表在《人民画报》1983年第8期上,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香港的一些报刊转载了这些照片,不少记者接踵前往采访。一个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少数民族走向了世界,特别是日本人从叶车人穿着木屐的生活习惯判断,认为日本民族可能和他们有血缘关系,因而不远万里前去寻根认祖。

一个好的摄影家,不仅要用手拍,更重要的是要用心拍,对你要采访的人和事充满热爱。就拿生活在我国西北的彝族来说吧,他们的人数在少数民族中较多,分布也较广,但却是“十里不同俗”,隔着一座山就是一个支系,穿着打扮,风俗习惯都有差异。为照片的齐全,我费尽周折拍摄了各具特色的40多个彝族支系。一个偶然机会,我见到了一位羞拔姑娘的照片,奇异的服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拿着这张照片跑了云南许多部门,但是人们都说不出那个姑娘的所在地方。我一急,坐上长途汽车就往山里跑,经过几天的寻觅,终于爬上了一座离越南不远的大山,找到了照片上的姑娘,找到了羞拔人居住的地方,拍到了一组极其珍贵的照片。当然,第一位从山外来的北京记者也轰动了山寨,受到了彝族兄弟姐妹们热情的接待,也取得了第一手真实生动的资料。《羞拔人》发表于《人民画报》1990年第5期上,受到读者的好评。

多年来,我始终一步一个脚印奋斗在采访第一线,在摄影创作中,我始终注重“新”(内容新、角度新)、“美”(构图美)、“浓”(地方特色浓)三个要点,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思想性、民族性、艺术性,富有时代感,充满芬芳的泥土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1988年,我获中国外文局对外书刊宣传优秀工作者三等奖。在西藏采访的《大佛瞻仰节》1988年获中国外文局专题报道二等奖。1991年在建党70周年前夕,被中国外文局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多年的汗水,凝聚成晶莹的结晶。1995年,我主编的大型画册《中国少数民族》在全国第二届民族团结表彰大会召开前面世。该画册遴选精美图片600余幅、文字19万字,已成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的珍贵资料。这本大型画册获得了中国外文局颁布的1995年优秀图书三等奖。

实践经验告诉我,记者就是把别人不知道的采写下来,经过自己的加工提炼,形成一个有趣味的东西,真实准确地告诉给别人。摄影记者同样,用手中的武器揭示事物发生的本质。之后,积少成多,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体裁,进行深加工,汇集成册,遗传后人。在我承担民族报道的那天起,我就用手中的笔和相机,记录中国少数民族的灿烂文化,实现我追求的梦想。根据我采集的大量资料,我编辑出版了21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系列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风情录》、《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少数民族婚俗》、《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中国少数民族体育》、《中国少数民族发式》、《中国少数民族饮食》、《中国少数民族建筑》、《中国少数民族乐器》、《中国少数民族工艺》共10册,每册8至10万字,图片50至60幅。该套丛书,中宣部已多次采购,很受赞许。与此同时,还推出了喜马拉雅系列图文书,即《藏族年节》、《藏族民居》、《藏族服饰》、《布达拉宫》。正在编辑、有待出版的还有《中国少数民族酒文化》、《中国少数民族茶文化》、《中国少数民族纺织文化》、《中国少数民族图腾文化》。

韶光易逝,车马辐辏。转眼,已经度过30余年的记者生涯。伏案回首自己所走过的历程,非常羞涩。没做什么,蓦然两鬓添霜,额头布满皱褶,已步入老年行列。

人到此步,才觉得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贵,一寸光阴一寸金,此话不假,荒度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只有走好以后的路,让自己心顺、愉悦,也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我还是想用中石老先生的名言勉励后人,那就是“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

(李春生系《人民画报》主任记者,中国画报出版社编辑部主任,曾任中国画报出版社副总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