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可替换律

不可替换律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不可替换律朗读,必须依据作品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循序进行。这种“可替换性”的表达违背了不可替换律,降低了朗读的质量,从反面证明了不可替换律的价值。变是绝对的,不同一是绝对的,不可替换也是绝对的。不变,变中也有不变,是相对的;同一是相对的,可替换也是相对的,这里有范围和程度的问题。

第三节 不可替换律

朗读,必须依据作品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循序进行。一个词有一个词的感受,一句话有一句话的语气,一篇作品有一篇作品的节奏。高水平的朗读,有十分确切的具体性,字字句句形之于声,声音形式与字、词、句、段、篇的思想感情、结构方式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其严密贴切,有如天衣无缝,其顺畅自如,好像行云流水。这十分确切的具体性,要求这一句的声音形式不可被另一句的声音形式所替换。

不可替换律,显示着作品语句等的具体性,显示着声音形式的准确性,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也就是说,只要在某一段、某一句中,改变原来的一些词语,特别是关键性词语,或者变换一下句式,变动一下语法关系,尽管也许还保留着原来的大多数词语,还保存着原来的基本含义,但原来的声音形式却应随之改变,否则,就必然显得不准确、不正确了。如果变成另一种语意,就大相径庭了。

可惜的是,目前的大多数朗读却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可替换性”。就是说,这一句的声音形式同那一句的声音形式极少变化,几乎雷同,体现不出爱和憎、悲和喜,听不出语气、节奏的差异,就像是用一种声音形式去表达千变万化的思想感情。于是使人感到刻板、单调,恰如其分的表达不见了,有音无义、有声无情的腔调盈耳不绝。这种“可替换性”的表达违背了不可替换律,降低了朗读的质量,从反面证明了不可替换律的价值。

请看这两句:

①1952年10月,朝鲜战场上最激烈的上甘岭战役打响了。

②1931年深秋,王若飞同志在包头不幸被捕。

这两个句子,因为内容不同、思想感情不同,尽管句式差不多,声音形式却迥然不同。这两句的声音形式之不可替换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像“1952年10月”与“1931年深秋”这类时间状语,受全篇、全句的制约,也是不可替换的。

①的“打响了”,如果在声音形式上与“结束了”毫无区别,这句话的具体性便显得笼统了。“打响了”与“结束了”轻重近似,抑扬相反,不可替换。

②的“不幸被捕”,如果在声音形式上与“光荣入党”的声音形式雷同,连“痛惜”与“兴奋”的色彩都不会显露一二,语句的实质和目的怎么能揭示出来呢?严格地说,这一句同《刑场上的婚礼》中“由于叛徒告密,他们两人不幸同时被捕”的声音形式也有相当明显的区别,同样不可替换。

由此可以说明:

第一,一句话的声音形式如果是符合具体的思想感情的,那就是贴切的。某些词,特别是重音词或词组,一旦被近义、反义词替换,声音形式必须随之改变,若原来的声音形式并不变化,或变化极小,便证明这种声音形式是不贴切的。同一词语系列、同样结构的某个句子,在语言环境发生变化之后,或处于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时,声音形式也一定发生变化,一定不可雷同。否则,也是不贴切的。

第二,从转换的角度看,不可替换律也含有转换前后不可同一的意思,主要点是一个“变”字。变是绝对的,不同一是绝对的,不可替换也是绝对的。不变,变中也有不变,是相对的;同一是相对的,可替换也是相对的,这里有范围和程度的问题。在一定的范围中,一定的程度上,并非没有同一和可替换的情况,其中有语词感受律的个性特征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同风格的问题。初学朗读者却应该运用不可替换律加强、加深自己的具体感受,检验自己的朗读中那具体的声音形式。朗读水平甚高的同志也受这个规律的指引和制约。尤其对那种较难处理、十分重要的语句进行表达时,运用这个规律,更能显示出它的威力和获得的进益。

第三,从包容的范围看,不可替换律含有整体感与具体感两方面的含义。这两方面是辩证地统一在一起的。从整体感来说,朗读与演戏有根本区别,二者是不可替换的。朗读不同体裁的文字作品,从朗读看,都是朗读的材料,具有朗读的整体感;从不同体裁看,却具有各体裁的具体感。同一体裁的各篇作品,每一篇作品的层次、段落,也都既具有整体感又具有具体感。整体感要求着表达样式的统一,具体感要求着表达样式的区别,统一既非同一,区别也不意味着割裂。由此可见,不可替换律的核心虽然是指每一作品、每一语句的朗读不可由另一作品、另一语句的声音形式所替换,但同时,也指对朗读、对同一体裁、对全篇作品所具有的整体感的尊重。只有把握了整体感和具体感这两方面,在朗读中才会“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真正符合不可替换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