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概述

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概述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言语交际的一方只能对另一方的这些因素给予认知处理,而不能影响它们的存在。但是,无论是对于存在于交际对象身上的主体系列的客观性环境因素,还是对于存在于交际双方之间的同一主体系列的客观性环境因素,不同的交际者都有可能作出不同的心理认知,因而导致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具体因素可能在不同的交际者之间出现差异。在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中,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所具有的动力作用就是来自交际主体的人格结构和知识结构。

四、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概述

把对交际主体的透视与对言语交际现象的观察结合起来,我们可以看到,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不仅来自交际主体的外在形态,而且来自他(她)的内在心智。从它们的性质来看,这些环境因素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类——主观性的环境因素和客观性的环境因素。所谓主观性的环境因素是那些以交际主体的心理机制或过程为存在形式的环境因素,例如交际参与者的人格特征和当时的心境;它们离开了交际主体的心理机制或过程也就不存在了。而客观性的环境因素是那些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存在于交际主体身上的环境因素,例如交际对象的身份和双方的社会关系;主体的主观意志只能影响对它们的认知,不能改变它们的客观存在。主观性的环境因素与客观性的环境因素之间的区别是非常微妙的,因为它们或者体现在交际主体的身上,或者通过交际主体才得以存在。我们不应该被它们的表象所迷惑,而应该透过现象看它们的本质。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根本区别在于事物的存在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而不在于它们存在于何处、发生于何地。主体系列的一些环境因素的存在与否是取决于个体的主观意志的,例如交际主体的情绪或心情都决定于他(她)的主观意志或心理素质;而主体系列的另一些环境因素的存在与否却不取决于交际主体的主观意志,例如,个人的职业就不是他(她)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当然作为具有意识能力的主体,个体的主观意志对自己职业的选择有着一定程度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的作用。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具备的能力与社会文化的力量(其中包括社会提供的从业机会和社会建立的评价体系)之间的关系。同事关系的建立更不是个体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尽管对于每个人来说,这一关系所包含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但是,事物本身的存在状态与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同事关系的自身性质与人们对这一关系的认知结果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进一步观察主体系列的客观性环境因素。首先,从交际主体的某一方来看,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修养及思想修养等都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另一方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言语交际的一方只能对另一方的这些因素给予认知处理,而不能影响它们的存在。其次,从交际主体的双方来看,交际主体之间的一些社会关系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例如二者之间的血缘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都是社会施加于个人身上的,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无论是对于存在于交际对象身上的主体系列的客观性环境因素,还是对于存在于交际双方之间的同一主体系列的客观性环境因素,不同的交际者都有可能作出不同的心理认知,因而导致参与言语交际环境的具体因素可能在不同的交际者之间出现差异。这就意味着,在具体的言语交际行为中,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可能在不同的交际者之间存在差异。

根据它们存在的时间状态,我们可以把主体系列的主观性环境因素划分为长久性的主观因素和临时性的主观因素。前者主要是交际主体的人格特征和知识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伴随人的一生;后者主要是交际主体在具体言语交际过程中的心境、情绪等方面的因素,它们因时而在、因境而生,是人的主观意识对外界环境的触景生情。从二者的关系看,长久性的主观因素是临时性的主观因素得以存在和发生的动力原因,而临时性的主观因素是长久性的主观因素与外界的环境刺激发生作用的具体反应或体现。个体总是在自己的人格结构和知识结构的动力作用的引导下对外界的刺激信息作出反应而表现出具体的心情、情绪或心境。按照人格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个体的任何心理活动和外在行为都与他(她)的人格结构和知识结构密不可分。在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中,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所具有的动力作用就是来自交际主体的人格结构和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是存在于个体心灵的不同层次的两个心理成分。个体的知识结构来源于他(她)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这些生活经验以刺激信息的形式,在个体的有意识学习和无意识学习的作用下,通过认知系统的记忆机制,在个体的大脑皮层形成了知识结构。个体的人格结构来源于他(她)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其中,先天的遗传因素是通过父母的生理基因(当然父母的生理基因又是他们各自先天遗传因素与后天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对个体的人格构成发挥作用,而后天的环境因素则是先在个体的大脑皮层形成某种知识记忆,然后进一步内化而成为个体人格的构成因素。

不论是个体的知识结构,还是个体的人格结构,都与认知系统的记忆机制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外界的环境因素(包括个体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活经验)受到认知系统的加工处理,并以长时记忆的形式储存在个体的大脑之中,因此个体的知识结构得以形成。如果个体知识结构的某一信息进一步得到内化的作用,它便会深入个体的心灵深处而成为这一个体的人格结构的成分。可以说,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都离不开记忆机制的作用。

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个体的人格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个体的心理特征。一方面,个体的知识结构影响着他(她)的人格结构的构成。人格结构的一些成分来源于某些知识记忆的内化作用。如果没有个体的知识结构,那么个体的人格结构也就无法形成和发展。同时,个体的人格结构影响着他(她)的知识结构。正如人格决定个体的其他行为取向一样,它也决定着个体的认知倾向。个体对外界信息作出怎样的认知反应,个体对外界信息的反应构成怎样的知识结构,都会受到他(她)的人格结构的作用。正是在知识结构与人格结构的相互作用下,个体实现了心灵与智慧的发展。

在社会生活之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都不是简单的生理反应,其中都包含着个人心灵与智慧的作用。我们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它们决定着人们之间的社会行为的具体形态。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人的一种社会行为,自然逃脱不掉人的内在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的作用,也就是说它们一定是言语交际环境的构成因素。我们将在第五章中探讨作为主体系列的环境因素,个体的知识结构和人格结构是如何与其他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而实现了言语交际环境的现实构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