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外交话语的语言特点

外交话语的语言特点

时间:2022-04-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3.1 外交话语的语言特点作为一种独特的语体,外交话语因事因时而变。对外交话语的翻译也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利益。因此,以言语行为理论来指导外交话语翻译是可行且有用的。所以,对外交话语的翻译也应达到与原话语相同的效果,无论是精确抑或是模糊,外交翻译重在等效。所以对外交话语的翻译来说,言语行为理论极具指导作用,特别是在获得源语和目的语等效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

10.3.1 外交话语的语言特点

作为一种独特的语体,外交话语因事因时而变。在一个国家的外交领域里,作者/说话人的角色与其所代表的国家利益密切相关。作者/说话人需根据具体情境调整其行文/说话的方式或风格,有时需准确明晰、直截了当,有时则需婉转曲折。外交话语中存在着很多一语双关甚至“一语多关”的现象。外交辞令有时候是避重就轻,有时候是旁敲侧击,有时候是正面委婉应对等。通过巧令辞言可以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无论是回避问题,还是针对问题,抑或是意有别指等。对外交话语的翻译也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利益。因此,以言语行为理论(Austin,1962)来指导外交话语翻译是可行且有用的。

外交的实质就是通过谈判的方式来调整国际政治关系。语言的熟练与准确运用能够对谈判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对外交往中无时无处不存在着翻译,因为外交语言主要的听话者/接受者是外国人。来自不同国家、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的交流是需要通过翻译来进行的。外交活动最讲究言语技巧和言语措辞。外交话语是一种正式、保守、准确的说服性语言,注重礼仪和方法策略。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的外交话语比总结出来的现有的几种特点要复杂微妙得多。它因人、因事、因需要而变化,根据具体情境,有时需准确明晰、直截了当;有时则需婉转曲折、含而不露或露中有蓄、蓄中有露。所以,对外交话语的翻译也应达到与原话语相同的效果,无论是精确抑或是模糊,外交翻译重在等效。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来看,外交人员的真正意图在于其言外之意(Illocutionary Force),希望达到以言成事(Perlocutionary Act)的效果。所以对外交话语的翻译来说,言语行为理论极具指导作用,特别是在获得源语和目的语等效方面的效果十分明显。

含蓄、婉转、克制、“话说半句”或运用多种“托辞”等常常是外交话语的特色。这是因为在处理国家关系时需避免刺激性或过于暴露而应留有回旋余地。在这种情况下,外交官们需要通过巧妙机智的遣词造句,将使人不甚愉快的内容婉转含蓄地表达出来。在翻译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具体语境以及国际大形势,以本国利益为根本来综合考虑。

外交话语可以分为两大类:陈述类和表态类。陈述性外交话语具有陈述和描写的功能,对发生的有关国际政治或外交事件进行通报。此外,有时还需要针对特定事件表明一个国家的立场和态度,这就涉及外交话语的另一个重要使命,这就是表态。表态主要有表示赞同或欣赏、表示不赞同或反对、表示谴责、发出邀请、接受邀请、表示保留态度等。

在翻译外交话语文本时,我们应分析作者/说话人话语的以言行事行为、以言指事行为和以言成事行为。通过对其话语的全方位分析来弄清发话者的真正意图,以帮助其实现成功的交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