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影响句子理解非语言因素的探讨

对影响句子理解非语言因素的探讨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3 对影响句子理解非语言因素的探讨除了对句子理解中句法与语义的作用和对影响句子理解的语言因素进行探讨外,国内汉语认知研究还对影响句子理解的非语言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提述次序对句子的参与者及其行为都有明显影响。句子理解进程中语义记忆的结构和过程则是语言理解研究者所关注的。

5.3 对影响句子理解非语言因素的探讨

除了对句子理解中句法与语义的作用和对影响句子理解的语言因素进行探讨外,国内汉语认知研究还对影响句子理解的非语言因素进行了研究。

语言理解受人的认知(如记忆等)、语境等非语言因素的影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句子不同成分先提述现象、语境对单词和句子的识别与回忆的作用、词和句子加工的语义记忆问题等方面。

5.3.1 句子不同成分的先提述现象

陈永明和崔耀(1994,1995)通过两个研究考察了简单句和复句中不同成分的先提述现象。在第一个研究中,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系列呈现和同时呈现[6])及呈现句与探测词不同的延迟间隔(50毫秒和750毫秒),研究了句子参与者的提述次序对其可提取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句子的先述参与者(句中名词)比后述参与者易于提取。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与被试理解句子时的具体条件(呈现方式和延迟间隔)有关。对句子中参与者的行为(句中动词)的提取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在后一个研究中,他们考察了复句中先述参与者在可提取性上的优势和句子连贯性因素对这种优势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提述次序对句子的参与者及其行为都有明显影响。在复句中,前一分句的参与者在可提取性上具有优势,但这种优势在一定范围内受前后分句是否连贯的影响。研究还得出句子参与者名词的提取速度快于句子的其他词类。他们认为,提述次序对句子同类成分可提取性的影响,似乎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这种先提述成分优势依赖于句子心理表征的建造过程。对于句子的同类成分来说,先进入的信息在理解者的心理表征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5.3.2 句子理解中的语境作用

句子理解总是发生于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这种环境我们简称为语境,包括词或句子所在的文本语境和交际发生的行为语境。语境研究是和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密切相关的。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联结主义模型对语言加工系统不同成分间的交换,及信息在不同子系统(词汇、句法和语义)间的快速转换提供了一个容易理解的描述方式。这种模型既是模块化的,又是相互作用的,可以解决模块理论和相互作用理论之间的分歧。对语境效应机制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语境的作用点和语境效应的来源两个方面。从语境效应的作用点来说,模块理论认为语境效应不能影响词汇通达阶段。相互作用理论则认为语境效应可影响词汇通达阶段。从语境效应的来源看,模块理论认为,词与词之间连接启动能解释阅读中的语境效应来自词典内部。而相互作用理论强调文章语境,和在阅读中建立的知识表征对字词加工的促进作用,语境效应主要来自词典外的高层加工。这两种理论都得到了一些实验的支持。这些争论是由于语言理解中语境现象涉及的过程复杂,不同实验任务涉及不同的因素以及研究者对实验材料和技术的不同取向而造成的(舒华和孙燕,1997)。

关于语境因素对汉语句子理解的作用,张浩和彭聃龄(1990)研究了语境信息对抽象句和具体句回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随机语境条件下,被试对具体句的回忆成绩要好于抽象句;而在主题语境中上述两种句子的回忆成绩没有差别。语境信息介乎随机语境和主题语境的部分整合语境,对句子回忆促进作用位于随机语境和主题语境之间。语境对具体句子的回忆没有影响。朱晓平(1992)采用在句子语境中汉字命名作业,研究了语境效应的作用点。他的三个实验结果表明,语境效应的作用点随语境对目标词的限制程度和单词识别难易而改变,可能发生在字词识别的各个阶段。例如,在高限制强度语境条件下,其作用点发生在词汇提取阶段,即语境信息不影响词汇通达;在低限制强度语境条件下,其作用点则发生在后词汇处理阶段,即语境信息影响词汇通达。

5.3.3 记忆与语言理解

记忆是语言理解中的一个过程,它在句子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句子理解进程中语义记忆的结构和过程则是语言理解研究者所关注的。国内陈永明等(陈永明和彭瑞祥,1985;陈永明等,1992)对汉语语义记忆提取和句子加工及语义结构进行了研究。在后一个研究中,采用句子验证研究范式,对句子加工过程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考察。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句子理解的时间,依赖于被试对句中所含概念间的语义关系的认知度,而不取决于概念范畴间的层次距离;被试对句子的理解是一个部分信息逐渐积累的动态过程。实验结果显示,语义记忆的扩散激活模型[7](Spreading Activation Model)比层次网络模型[8](Hierarchical Network Model)更能说明人对句子加工的实际过程。另外一些研究对词汇语义记忆进行了探索。缪小春(1988)使用句子真假判断的方法,对包含不同层次距离的两个词汇的子集句、属性句在句子加工时间上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柯林斯等提出的语义层次网络模型语义距离效果并不具有普遍性,说明人的心理活动并不一定按逻辑结构进行。这一研究还发现,验证子集句比属性句快,验证真句比假句快;汉语中下位词包含上位词这种特殊的组词方式对语义提取时间没有影响。缪小春和桑标(1991)还对事例的典型性影响语义提取时间进行了验证研究,部分修正了缪小春(1988)的结论,再次证明语义层次网络模型不具有普遍意义。该研究还验证了缪小春(1988)实验中对下位词和上位词在提取时间方面的结论,证实了这一组词方式和汉字中含有表意的偏旁部首对被试熟悉的词汇语义提取时间没有影响,但有助于确定罕见词的语义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