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今指示代词比较

古今指示代词比较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古今指示代词比较指示代词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它兼有指示和称代两方面的作用。和人称代词一样,古今指示代词的显著区别就是数量的减少和用字的不同。这一点,古今汉语是一致的。“是”古今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在古汉语中常作指示代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判断词。上面谈了上古汉语中几个重要的指示代词“兹”、“斯”、“此”、“是”的语法特点及其现代汉语中的演变情况。

三、古今指示代词比较

指示代词是主要起指示作用的代词,它兼有指示和称代两方面的作用。和人称代词一样,古今指示代词的显著区别就是数量的减少和用字的不同。上古汉语中近指代词“兹、斯、若、是、此”等,现代汉语中只用“此、这”就代替了;上古汉语中的远指代词“彼、其、夫、匪、厥、之”,现代汉语中也只用一个“那”字了。

近指代词中出现最早的词是“兹”。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运用。上古汉语中,“兹”就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和定语,没有“格”的限制,具备了代词的一般语法功能。

作主语的“兹”:

①先王有及,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尚书·盘庚上)

作宾语的“兹”:

①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论语·子罕)

作介词宾语的“兹”:

①汉之待人,于兹为盛。(汉书·公孙弘传)

上古汉语中,“兹”作介词宾语,只出现在介词“于”后面。上古汉语中,代词“兹”主要出现在《尚书》中,《诗经》、《论语》、《孟子》中也偶尔见到。汉代以后,“兹”用得就更少了。现代汉语中却还保留着“兹”代词的痕迹,如在公文中,往往有“兹有某某”之类的用法,这个“兹”就是指示代词。它在现代汉语中,一般用在行文的开头,成为一种公文格式。这种用法已是少而又少了。

“斯”比“兹”出现得稍晚一些,它在上古汉语中也普遍使用。和“兹”一样,“斯”在句子中同样作主语、宾语、定语和介词宾语。和“兹”不同的是,“斯”作介词宾语,不仅用在介词“于”后,也用在介词“以”后。如:

①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论语·秦伯)

②则若以斯辨,譬犹狗马,其不及远矣。(庄子·则阳)

“斯”作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用,只在文言格式的化用中偶尔见到,如“生于斯,长于斯”等。

“此”作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已很普遍,但已经有了“格”的限制,一般只用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定语。

①此人有思想问题。

②此类问题还很多。

古汉语中,“此”也大量使用,而且没有“格”的限制,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和介宾,用法比较灵活。它在上古、中古、近古中都大量出现,如:

作主语的“此”:

①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作宾语的“此”:

①庚辰,陈恒执公于舒州,公曰:“吾军从革史之宫不及此。”(左传·哀公十四年)

作定语的“此”:

①庄子曰:“此木以不才得终其天年矣。”(庄子·山木)

作介词宾语的“此”

①赵孟曰:“吾卜于此起兵……”(左传·哀公十年)

上古汉语中,“此”作介词宾语比“兹”、“斯”更加自由,它不仅限于跟一两个介词的结合上。这一点,古今汉语是一致的。现代汉语中“此”也可以和许多介词组成介宾结构,如“从此、自此、在此、当此、以此”等。

“是”古今最大的区别就是它在古汉语中常作指示代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常作判断词。当然,“是”在古汉语中也可以作判断词,在现代汉语中也可以作代词,只是使用并不普遍。“是”在古汉语中作指示代词时,用途非常广泛,它可以在句中作主语、宾语、定语和介宾。

作主语的“是”:

①王之不王,是折支之类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作宾语的“是”:

①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柳宗元·捕蛇者说)

作定语的“是”:

①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

作介词宾语的“是”:

①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孙膑)

以上是古汉语中“是”的语法功能,现代汉语中“是”作指示代词,仅存在于介宾结构中,主要是一个“于是”。至于“是”作句子的其他成分,已经消失了,在用文言格式的句子中偶尔能见到,如“是可忍,孰不可忍”等。

上面谈了上古汉语中几个重要的指示代词“兹”、“斯”、“此”、“是”的语法特点及其现代汉语中的演变情况。这些指示代词,在现代汉语中有些基本上消失了,有些虽然还保留着,但作用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指示代词是近指代词“这”和远指代词“那”。

“这”和“那”古已有之。“这”始于唐代,在唐变文中就已经出现了指示代词“这”,到了宋代使用更普遍了。“这”的本字写作“者”,如“不是者个道理”(悟本惮师语录),“细想从来,断肠多处,不与者番同。”(晏几道词)“者”后来借用“这”。“这”原意为“迎”,读“yan”。“这”用作指示代词,由假借而来。

①笑问中廷老梧桐,这回归去免来天。(白居易诗)

唐代“这”尚属少见,晚唐五代才逐渐增多,而且使用时通常只用于指示,很少用于称代。表现在句法上,“这”大多作定语,作主语和宾语的情况很少。这时期,“这”的写法也不规范,可以写作“者、遮、只、赭”等。到了宋代,“这”才普通使用,语法功能也发生了变化,可以作主语和宾语:

①只见老大忽然死者,思量来,这是甚则则。(朱子语类辑略)

②这是今大公令嗣。(张协状元)

这时,“这”的语法功能仍然处在定语位置上,作主语和宾语的较少。现代汉语中,“这”的语法功能也有一定的局限,主要作主语和定语。

作主语的“这”:

①这是长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作定语“这”:

①这事实叫人难以接受。

当“这”由单间节变成合成词时,它的语法功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如“这个、这里、这样、这么、这般”等。

“这个”始于唐代,最初也写成“这个”。意义上与“这”没有多少差别,但语法功能有区别。近古汉语中,“这”多作定语,“这个”常作主语和宾语。现代汉语中,“这个”可以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作定语的“这个”:

①这个人到底哪里去了。

作主语的“这个”:

①这个比那个强。

“这个”还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夸张:

①大家这个乐呀。

“这里”古今都有,最初也写作“者里”,后来演化为“这里”。

①可惜那娘娘百匹锦,镇教这里忍饥来。(敦煌变文集)

②问:“未审,这里事如何?”(祖堂集)

现代汉语中表示比较近的处所,往往用“这里”,主要作主语、定语和宾语。

①这里一年种两季。

②你来过这里吗?

③这里的气候不错。

“这些”在宋代就出现了,“这些”是“这”的复数形式。如:

①这些功劳余当仗您两个,不得有些辞怠。(刘知远诸宫调)

有时,“这些”还带上词缀“子”、“儿”等。

①这些子实处,诸人还知么?(碧岩录)

②这些儿愁闷,镇在心头,无缘可解。(张协状元)

“这些”在古汉语中也用于称代:

①吃不了这些。(元曲·东坡梦)

②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计较这些。”(红楼梦)

现代汉语中,“这些”也多用于“这”的复数形式,表示较近的两个以上的人或事物,主要起称代作用:

①这些日子老下雨。

②这些就是我们的意见。

现代汉语中“这些”也加词缀,但不是“子”、“儿”,而是“个”。

①这些个事就别多管了。

②已经知道这些个了。

“这样”是由“这般”演化来的。唐五代时用“这般”,如“是人学得这般术”(吕岩·绝句)。到了宋代,“这样”才出现,多作宾语或状语

①若移此心与这样资质去讲究义理,那里得来。(朱子语类辑略)

②近来感觉说这样话,都是闲说。(朱子语类辑略)

现代汉语中,“这样”可以作定语和状语,也可以作补语和谓语。

①他就是这样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②他的态度就是这样转变的。

③大家肩负着这样大的职责。

现代汉语中,“这样”还可以说成“这么样”,变异后,可以作定语和状语,也可以作补语和谓语。

至于远指代词“那”,始见于唐代,它的语法功能演变过程和“这”一样,唐五代时期,“那”也只用于指示,不用于称代,表现在语法功能上,只作定语,很少作主语和宾语。宋代才开始用于称代。“那”也有一些复合形式,如“那个”、“那里”、“那些”、“那样”等。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基本上和“这个”、“这里”、“这些”、“这样”相同。

以上分析了指示代词中近指代词和远指代词从古到今的演变过程。除此之外,指示代词中的其他类型,如旁指、虚指和无指等,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旁指是指代一定范围以外的事物,现代汉语中用“旁”、“别”等词来表示。古汉语中的旁指代词是“他”,也写作“佗”、“它”,与现代汉语中的“它”、“他”完全不同,不是第三人称代词。

①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梁惠王下)

②萧问叔子非他,寡君之母也。(左传·成公二年)

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④此无佗哉,其崇在龟。(史记·龟策列传)

上面这些例句中的“他、它、佗”都表示旁指。相当于现代汉语中“旁的”、“别的”。“他”用作旁指,在现代汉语中并未完全消失,如“他乡、他国、他人、他用”以及“其他”等。

虚指是有些人或事物,说话人不知道或者不愿意甚至不愿意说出。古汉语中虚指代词主要有“某”、“人”、“或”等。

①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楚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战国策·秦策)

②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史记·准阴)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史记·陈涉世家)

“某”、“人”、“或”有的指代人,有的指人处所,却并没有明确究竟指何人何所,显然是虚指。古汉语中的这些虚指代词,“或”在现代汉语中基本上不用了,只用于连词;“某”的虚指性能保留了下来;“人”偶尔用于虚指,但语法功能出现了变化。“某”在古汉语中主要作主语或宾语,在现代汉语中主要作定语。“某”在现代汉语中还可以叠用,如“某某人”、“某某学校”等。“人”单独作虚指代词在现代汉语中很少见了,它变成了“有人”这种复合形式表示虚指。

无定代词指没有人或事物,排除一切对象。古汉语中用于无定的代词主要有“无”、“莫”等,在句子中主要作主语。

“莫”作为无定代词,它前面总伴随或暗含一个先行词,这个先行词一般指人或事物的群体。“莫”的作用就是对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逐个否定,从而否定整个群体;表示整个群体中没有哪一个(一件、一处)是如此的意思。

①晋国,天下莫强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学莫便乎近其人。(荀子·劝学)

这些例子中,“莫”前都有先行词。并不是所有的“莫”前面要有先行词,有时先行词就隐含了:

①子曰:“莫我知也夫?”(论语·宪问)

②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韩非子)

“莫”作无定代词,特点是明确的,当它用作副词时,在句中只作状语:

①愿军定大计,莫用众人之仪也。(赤壁之战)

②陈乱,民莫有斗忘,若先犯之必奔。(左传·桓公五年)

例①中“莫”相当于“不要”,例②中“莫”用来否定存在动词“有”。要注意区别无定代词“莫”和否定副词“莫”的特点。

现代汉语中,“莫”有时也用作无定代词,如“莫名其妙”,“举国上下、莫不称快”等,但“莫”更多用于否定副词,如“莫哭”、“莫悲伤”、“一筹莫展”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