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世纪经院学派有关意义的实质的思想

中世纪经院学派有关意义的实质的思想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4 中世纪经院学派有关意义的实质的思想在“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语法分为两种,即教学语法和哲学意味很浓的经院语法。其中最有名的学派是活跃在13~14世纪的“摩迪斯泰”学派,史称思辨语法学派。

1.4 中世纪经院学派有关意义的实质的思想

在“黑暗时代”的欧洲中世纪,语法分为两种,即教学语法和哲学意味很浓的经院语法(scholastic grammar)。这一时期,教学语法中唯一有意义的改革是将形容词从名词中分离出来,代替分词作为一个独立的词类。

中世纪语言研究的主要成就体现在经院语法学家的研究上面。他们的兴趣集中在为语法规则提供哲学和逻辑解释。其中最有名的学派是活跃在13~14世纪的“摩迪斯泰(Modistae)”学派,史称思辨语法学派。他们的主要意图是使语法规则逻辑化,企图证明语法结构反映了现实结构和人类理性(human reason)。他们认为,与每一种词类相联系的是一定的指称方式:例如,名词表达物质,动词表达活动,形容词表达性质等。句子结构表达了外部客观世界的存在方式。通过人的理解方式,人脑既与客观世界的物质结构相应,又与语言的结构相应,由此在所有人类语言背后应当存在一种“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请注意,“摩迪斯泰”学派的这一术语不同于现代语言学家(尤其是转换生成语言学家)所说的“语言共性”(linguistic universals)或“普遍语法”。前者是从外部世界中寻求所谓的普遍语法,其理论是形而上学的,因为他们认为,既然语言反映存在,那么语法就应该为接近事物的本质提供线索;后者是从人的心理角度去寻求语言的共性,其理论是心理学的。然而,摩迪斯泰(Modistae)学派对探讨语言与思维和自然的关系的兴趣使得在17世纪的唯理普遍语法和20世纪的转换生成语法得以延续(转引自殷钟崃、周光亚,1990: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