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索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索

时间:2022-04-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索罗培容摘要: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由于中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因而造成了英语学习障碍。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介绍了语法教学的若干方法。布鲁纳实际上已为我们增强学生语法知识的迁移能力,指出了一条正确途径。教师应将中学英语语法规则、概念,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练习直到熟练程度。

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探索

罗培容

(四川省遂宁中学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本文分析了英语教学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指出了由于中学生语法知识薄弱,因而造成了英语学习障碍。并对英语语法教学的途径进行了探索,介绍了语法教学的若干方法。

关键词:语法;教学;障碍;途径

近年来,学生语法知识薄弱,不能适应英语语言能力发展需要的现象日趋严重。其具体表现在学生语法知识迁移能力差,对英语语法基本原理、概念和规则掌握得不够熟练上,影响和阻碍了学生阅读能力、书面表达能力和综合技能的提高。从而导致了英语教学质量难于提高的被动局面。

从英语教学现状上找原因,笔者认为它与我国外语教学曾一度倡导以经验主义为基础的听说习惯理论,过分抑制以唯理主义为基础的其他学习理论有关。

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面对浩瀚的异国语言,受到母语的已有基本结构的干扰,一下子陷入了一团理不清的乱麻之中,英语的基本结构在头脑中始终无法形成明晰的轮廓,虽然他们背诵大量的英语单词,甚至整篇课文,反复模仿操练一些句型,但由于对中学英语语法的基本结构、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则缺乏应有的认识和了解,处于懵懂的混浊状态,一旦脱离他们背得的几个句子,在其他场合遇到实际语言问题,就显得茫茫然,不知所云,陷入无法决断的犹豫之中,这时跟着感觉走,便成为他们唯一制胜的法宝。有“感觉”并非坏事,正所谓“熟记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的确是一大好事,这正是建立在经验主义基础之上的教学法的成功之处,它使英语初学者已经上升了一个档次。

然而,纵观今天中学英语教学,就不难看出这种“感觉”是教师含辛茹苦,绞尽脑汁,一番好心组织题海战,学生在练习题的狂轰滥炸中呻吟、挣扎,以摧残自己视力和健康成长为代价换来的。同时,这些语言活动是学生在缺乏理论(概念、基本原则、规则)指导下的语言实践,使它不可避免地有一种盲目性,逼迫学生走更多的弯路,经验的获得靠的是“量”和“悟性”。学生走这条路自然是很辛苦的,加之,教师忽视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在实践活动中从语法、句型,讲解和对比指出哪儿有“红灯”,哪儿有“绿灯”,哪儿是“黄灯”。要获得经验,又只有加大“量”的积累,因为“悟”必须要有点拨,才会迅速领悟。这样一来,已经被沉重的练习卷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学生们,为了“感觉”,只得苦上加苦,忍受雪上加霜的痛苦熬煎,去做这劳民伤财、事倍功半的劳作,尽管学生加班加点地练了一阵,仍然是从感性到感性,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上来。这种“二流”感觉之所以次一等,皆因为学生对了不知道为何正确,学生做错了不知道为何错误。当考查建立在直接性较强的记忆,理解时,还可以对付,一进入综合应用及能力的高层次时,学生就特别犯难。他们的英语水平始终徘徊在低中档水平上。高分上不去,实际英语水平难以提高。学生们在无边无涯、错综复杂的语言现象面前,四处碰壁,他们渴望寻找到语言的框架,知道哪里是坟墓,哪里是阳光大道。但我们的教师或畏畏缩缩,虚晃一枪,学生刚知一二、教师已撒手而去,甚而不敢大胆进行语法教学,原因是他们害怕涉“死抠语法”之嫌。

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好语法进而增加学生语法知识的迁移能力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一己之见:

首先,外语教师必须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理论和外语教学法流派之长,在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大胆进行语法教学,克服僵化、一成不变的机械主义。根据学生实际需要而定,该教到什么程度就教到什么程度,不受教学法门派之束缚。青年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无定法”,对学生学业进步的教学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或择其一点或全部用之。

其二,布鲁纳在《课程论》和《教学论》等著作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结构(概念、基本原理、规则),他认为掌握基本结构对教学有好处,使学生更易理解本学科,有助于将所学知识,长期保持在记忆中,促进各学科学习。布鲁纳实际上已为我们增强学生语法知识的迁移能力,指出了一条正确途径。教师应将中学英语语法规则、概念,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练习直到熟练程度。例如:对中学英语课文在一定情景中经常使用较为固定的句型和一定实体性的句子,如be too adj.to do sth,be adj.enough to do sth,It takes some time to do sth,would you like to do sth?,(get)be used to doing sth,used to do sth,should have done sth 等,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按难易程度和需要作由浅入深的圆周式安排,并对此大量练习。

其三,教师教语法要避免将学生引入机械性的、意义上无联系的、孤立学习语法的死胡同中,教师要促进学生对英语语法概念和规则的理解,给学生讲清它们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如非谓语词,教师应就它们在句中作各种成分所起不同作用,多进行横向比较,使学生搞清动名词分词、不定式作各种成分的一般规则和特殊情况。

其四,教师应将这些规则句型、语法出现的典型情景,一并交给学生,让学生得到提示物,造成触景生情之势,一见到典型情景就能联系起基本结构和规则的应用禁忌来。如一见到it开头的句子,就联想到it作代词的用法,强调句的用法,it作先行主语的用法。一见到important,necessary wish就想到虚拟语气

其五,坚持让学生在语法规则、句型、用法的指导下,进行语言的创造活动,减少练习的盲目性,进行有意义的练习活动。乔姆斯基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给学生创造活用语言、规则的机会和情景,让学生用已学的规则见景生情地说出想说的话语。

其六,即使做到上述这些,在理解和熟悉语法规则的前提下练习,虽然可以事半功倍,但这样的活动和适当的量仍必不可少。要使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反复活动中达到认知的目的,通过圆周式的练习将这些语言规则变成他们自己的习惯。

以上六点拙见,仅供参考,望能起到些微作用,则是笔者之初衷。

参考文献

1.Noam Chomsky.Syntactic Structures[M].Mouton&Co.S-Gravenhage,1957

2.J.B.Carroll.The Study of Language[M].Cambridge Harvard Univ.Press,1959

3.Lakoff9.Transformational Grammar.an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Univ.Press,196

4.C.Diller.Generative Grammar.Structural Linguistics.and LanguageTeaching[M].Newbury House,1971

5.羽鸟博爱,松炯熙一.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英语教育[M].大修馆书店,1980

Abstract:This paper centers on the importance of grammar-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It points out that because the middle-school students lack the systematical knowledge on English grammar,it’s very hard for them to learn English well enough.The paper also supplies some practical methods on English grammar-teaching.

Key Words:grammar;teaching;method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