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译文和原文的完全对等吗

译文和原文的完全对等吗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章 商务英语翻译概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下,跨国间的商务交流日益频繁。笔者认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定义可借鉴于对一般意义的翻译进行定义。换句话说,一般意义的翻译定义能够适用于商务英语翻译定义以及其他类型翻译的定义,但同时还要注意到商务英语翻译有不同于其他翻译的一面。

第一章 商务英语翻译概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在全球化的趋势影响下,跨国间的商务交流日益频繁。由于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因语言不同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大量的商务信息需要通过翻译进行相互间的传递。这些信息包括企业介绍、商业广告、产品宣传、品牌推广、商务会议、招商引资、对外劳务、海外投资、贸易洽谈、合同签订、国际金融、涉外保险、国际运输等。商务英语翻译同其他领域的翻译一样,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也涉及语言规律、文化心理、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因素。那么如何给商务英语翻译下个确切的定义呢?笔者认为,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定义可借鉴于对一般意义的翻译进行定义。换句话说,一般意义的翻译定义能够适用于商务英语翻译定义以及其他类型翻译的定义,但同时还要注意到商务英语翻译有不同于其他翻译的一面。

一、翻译的定义

自从人们的翻译活动开始以来,人们就对翻译下过各种定义,不同的翻译家以及不同时期的翻译家对翻译概念的解释也有所不同,这些解释各有千秋,有的比较全面,有的则比较片面。如何给翻译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的确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它受到人们对翻译实质的认识的约束。目前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定义有许多种,下面列举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国内翻译家及学者对翻译下的定义:

1. 吴献书认为,翻译是将一种文字之真义全部移至另一种文字而绝不失其风格和神韵。

2. 张培基认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认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国外翻译家及学者对翻译的定义:

1. 泰特勒认为,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完全地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一样。

2. 费道罗夫认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出来。

3. 卡特福德认为,翻译的定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把一种语言中的篇章材料(textual material)用另一种语言中的篇章材料加以代替。

4. 奈达认为,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贴切的自然对等物,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是就文体而言。

5. 巴尔胡达罗夫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的过程。

6. 纽马克认为,通常(虽然不能说总是如此)翻译就是把一个文本的意义按原作者的理解移入另一种文字。

7. 威尔斯认为,翻译是一种语际信息传递过程,这一过程具有单向性和不可逆性。

8. 安娜·利落娃认为,翻译作为一种过程,是一种口头和笔头活动,其目的在于把存在于一种语言的口说的或书面的话语(作品)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出来,并保持原话(原文)内容基本不变。作为翻译的结果,译作是原文的类似物。

在以上对翻译的定义中,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给出的定义很好地说明了翻译活动的实质。与上述国内外其他定义相比,奈达的定义有三个优点。第一、它明确说明了要翻译的东西是什么,即信息,重在内容,其次是形式;第二、它表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决定着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只能做到相对的对等,即“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第三、它考虑到了译文的可接受性。

二、翻译的目的和任务

我们这个世界有近三千种语言,其中使用相当广泛的语言有十几种,这给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带来很大的不便,他们彼此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时会遇到很多麻烦。解决这一难题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翻译。使用不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每天都有大量的政治外交经济、商业、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军事、体育、娱乐等方面的信息要进行交流,正确无误地利用语言这一工具来圆满地完成信息的交流,使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向着更高的文明发展,这就是翻译的目的。

我国的翻译工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先后共出现了四次翻译高潮,第一次为东汉至唐朝时期的佛经翻译。当时的佛经翻译主要属于民间个人性质,没有形成一种社会风气。代表人物有安世高等,他们先后翻译了百余部佛经。其中,堪称大翻译家的竺法护一人就翻译了一百七十多部佛经著作,对于佛法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他们其中的一些译文文字生硬难懂,应该说翻译史上争论不休的直译与意译问题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到了唐代,玄奘出使天竺国,回国后翻译了六百五十七部佛经,标志着我国古代的翻译事业已经发展到了顶峰。第二次翻译高潮为明清至五四时期的西学翻译,以徐光启、严复、鲁迅为代表的翻译家通过翻译将外国的科学、文学、哲学等进步思想和艺术介绍给国人。第三次翻译高潮出现在建国初期,翻译从此有了更强的组织性,翻译质量也大大提高。目前正在掀起第四次高潮。翻译的数量、形式和内容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这个时期翻译任务的中心发生转移。我们除了继续进行外译中,还进行了大量的中译外,通过大量地翻译我国典籍著作,开始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已经不仅仅属于某个特定地区,而是属于全人类。

希望使用本书的师生和各位读者在掌握汉英两种语言的基础上,在一定翻译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不断的翻译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各种技巧,提高翻译水平。

三、翻译的标准

翻译标准是长期以来各派争论的焦点之一,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早在汉朝和唐朝,就有“文”与“质”之争。主张“文”的一派强调翻译的修辞和通顺,即翻译的可读性。主张“质”的一派则强调翻译的不增不减,强调翻译的忠实性。这实际上是意译与直译之争。然而,“文”与“质”作为翻译标准都是片面的。

我国比较全面的翻译标准是由清代翻译家严复于1898年提出的。他在翻译了《天演论》之后对翻译进行了总结,认为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信”、“达”、“雅”,即忠实于原著,译文流畅,文字典雅。当然,后人对严复的“雅”字有着异议,认为文字典雅的原文理应把它译得文字典雅,如果把文字并不典雅的原文硬是处理成典雅的译文,这同“信”是背道而驰的。比如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的讲话大多不规范,如果把这样的文字译得极其典雅优美,虽然从文学角度上讲达到了美,但从翻译角度讲没有做到忠实于原文,也不能准确反映原文的真实目的。如果汉语译文把美国黑人的语言描绘得如此优美,那么就根本看不出他们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和社会地位的低下。于是,后来的翻译理论家们给严复的“雅”换入了新的内容:保持原文的风格。原文雅,译文也就雅;原文不雅,译文也不雅。

1932年,林语堂提出了翻译的三个标准,即“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好标准”。他的关于翻译的三重标准与严复的翻译三标准大体一致。

1951年,傅雷提出了文学翻译的“神似”论,认为翻译的最低标准是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也叫“意似”;翻译的高标准是译文同原文在形式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也叫“形似”和“神似”。但由于文化的差别,“形似”和“神似”在翻译中很难同时兼顾。当发生矛盾时,译者一般侧重“形似”,而舍弃“神似”,而“神似”则比“形似”更能突出主题、渲染气氛。因此,当“神似”和“形似”不能兼顾时,我们应大胆地摆脱原文形式,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神似”。

1964年,钱钟书先生提出了翻译的“化境”之说,认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化境”之说是对“神似”论的进一步发展。所谓“化境”,就是原作向译文的文字形式虽然换了,而原文的思想、感情、风格、神韵都原原本本地化到了译文的境界里了,丝毫不留下翻译的痕迹,读译作就完全像在读原作。

我国著名诗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提出了古诗词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认为保持原诗的意美是最重要的和最根本的,音美次之,形美又次之。“三美”论是汉语古诗英译的最高标准。

我国著名英语教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汪榕培教授经过多年的翻译实践和研究,提出了“传神达意”的诗歌翻译标准,其基本思想是:第一,“传神”就是传达原作的精神,包括形式(form)、语气(tone)、意象(image)、修辞(figure of speech)等;“达意”就是表达原作的意义,尤其是深层意义(deep meaning),尽量照顾表层意义(surface meaning)。第二,“传神达意”这四个字不是并列结构,或者说“传神”和“达意”不是并重的,而是偏正结构,也就是说,“传神”是“达意”的状语,即“传神地达意”。

18世纪末,英国著名学者泰特勒提出了翻译中的三项基本原则:一、译文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二、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三、译文应和原作同样流畅。

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论”,它包括“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论,“对等论”强调读者反应,也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产生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做出的反应基本一致。这里的“对等”不是绝对的,“对等”确有等同的意思,也就是“相当于”之意。“对等”虽无“丝丝入扣”的精确,但毕竟强调的是尽可能地与原文“对上”,不是形式对等,便是动态对等,即功能对等。笔者赞同国内少数学者的观点,将奈达的“dynamic equivalence”和“formal equivalence”译成“力度相当”和“形式相当”更为贴切。

四、翻译问题研究

翻译本身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一门学问或学科。翻译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又是技能。翻译学,英文叫Translatology或者Translation Studies。西方系统的、现代意义上的翻译研究起步较早,有很多翻译家和语言学家在长期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出版了很多翻译理论著作,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有趣的是,西方的翻译理论家所提出的翻译理论中使用了许多翻译学术语,一方面他们使用了某些不同的术语表达相同或相似内容,另一方面他们使用相同的术语表达了不同的内容。当然也有一些理论家独创一些术语以区别于他人。这些术语代表着不同派别的理论思想,反映出西方各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的看法,这些理论和看法对我们研究翻译和从事翻译实践工作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中国在翻译理论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就翻译人数和所翻译的作品数目而言,中国的确堪称翻译大国。在中国翻译界,存在一个大问题,即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满意的处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往往脱节。从事翻译理论研究的人往往不搞翻译实践,而搞翻译实践的人又对理论研究的不多。搞理论研究的人写的文章往往理论性过强,搞实践的人读不懂。在翻译界重视实践的超过重视理论的,从事具体翻译实践的人占绝大多数。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学习理论。笔者认为通过一定的实践后,译者应再回过头从事理论学习,并通过理论学习对翻译的认识产生升华。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回过来为实践服务。任何东西都是复杂的,翻译也是如此。

由于翻译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在强调跨学科研究、学科交叉的今天,很多翻译理论涉及其他相关学科,如哲学、语言学、文化学和文学理论等。奈达在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的“surface structure”和“deep structure”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等论”(equivalence),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把译文的“读者反应”放在首位。“对等论”包括“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对等论”在很长时间内成了西方翻译理论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国内很多书籍和文章在提及equivalence时都把它说成是“对等”。对“等”的理解成为一个关键问题。《牛津英语词典》对equivalence的解释是:“virtually the same thing”。此处virtually的意思是“近乎于”,这就说明不是“完全一样”,奈达采用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等术语,间接说明了对等只能是相对的。汉语词典给“对等”下的定义是“同等;相等”。如前所述,笔者赞同这两个概念应该更准确地翻译成“形式相当”和“力度相当”。

“形式相当”侧重于在将源语翻译成译入语时源语文本的形式特征保持不变。但这做起来有时并不容易,译文往往打折扣,不能完全再现原来的形式。以我国古典诗歌翻译为例,古诗的每一行分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每首诗多半由四行组成,而且最后一个字韵母相同。一旦翻译成英文,很难在形式上保留汉诗的特点,况且由于英文句子有时比汉语长,汉语一行诗七个字变成英文时常常超过七个词,一行诗往往变成英文的两行,翻译后诗歌的韵律也往往发生变化,多数译者采取英语诗歌韵律特点。另一方面,汉诗主语一般隐去,英译后主语显现。这样即使原文和译文都是诗的形式,也不是百分之百对等。请看李白的《静夜思》的两个英文译文:

原文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1)

I watch the moonbeams cast a trail

So bright, so cold, so frail,

That for a space it gleams

Like hoar-frost on the margin of my dreams.

I raise my head,

The splendid moon I see:

Then droop my head,

And sink to dreams of thee

My Fatherland, of thee!

(L. Cranmer-Byng译)

译文(2)

A bed, I see a silver light,

I wonder if it’s frost aground.

Looking up, I find the moon bright;

Bowing,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 译)

就形式而言,第一种译文前后使用了九行,虽然也是诗,但是由原来的四行变成了九行,译文与原文有一定差距;第二种译文虽然与原文形式一样,都是四行,但是又无法在每行的字数上完全一样。就韵律而言,两种译文与原文不一致。

“力度相当”旨在实现在翻译过程中将源语文本所表达的信息转移到译入语文本,使译入语受众产生与源语受众基本一致的反应。这一理论强调的是在翻译过程中传递的重点是源语文本的内容、内涵、语气、作用和思想等,译文文本的形式是次要的。这种方法所产生的译文文本要经过三个过程,分析、转移、重组。翻译的目的更加注重符合译入语的文化。有时源语文本字面上没有显现其内涵,或者源语文本与译入语文本因文化差异转换比较困难时,借助奈达的“力度相当”理论恰好能够解决这样的问题。如汉语里形容貌美女子往往用“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来描述,“鱼、雁、月、花”,着实让人目眩。《汉英词典》的释义是:have features that can make fish sink and birds alight,and looks that can outshine the moon and put the flowers to shame。这里的looks与features是同义词,因为在汉语里“容貌”二字拆开了,英文无法拆开,只好重复。汉语里的“鱼”和“雁”代表的意象,在目的语里虽然有对应的词,但在含义上无法和美貌产生联系。中文属于高语境文化(high-content culture),而西方文化是一种低语境文化(low-content culture)。汉语里“鱼”和“雁”文化负荷过重,汉语文化的夸张,恐怕难以被目的语文化接受,这涉及如何正视并处理文化的不可译问题。英文中有很多说法能够基本达到传递中文内涵的效果,比如:“She possesses an excess of beauty.”,“Her beauty effaced everything I have seen.”,“She is a stunning beauty.”等,这些表达法都没有考虑中文的对偶形式,也不考虑汉语的比喻。

在西方翻译界,equivalence是个颇具争议的概念。霍姆斯认为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文本对等”(textual equivalence),只有“对应”(correspondence)或“匹配”(matching)。他否定equivalence这个概念,认为在源语和译入语中不存在真正的同义词。其实他混淆了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equivalence和correspondence或 matching。equivalence是直接的对等,而correspondence或matching是在目的语里没有或找不到equivalence时,为了解决“不可译”的问题所采取的一种翻译策略。巴斯内特指出,完全的equivalence是不可能的。雅各布逊也指出完全的对应是不可能的,源语总有许多不可传递的成分,基本意义虽传达到了,“内涵意义”和“外延意义”则丧失了,所以翻译中允许创造性的改动。

另一个引起翻译界争议的问题是“异化”(foreignization或foreignized translation)和“归化”(domestication,domesticated translation或adaptation)。这两种术语是由德国学者施莱尔马赫于1813年提出的以作者为中心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翻译思想。“异化”就是以源语或源语文化为导向,或者说“以译者为中心”,目的是使读者能感受到异国情调。“归化”以译入语或译入语文化为导,或者说“以读者为中心”。在对待翻译中如何处理文化差异的问题上,中外译界内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或在宏观和微观上均产生了分歧。在西方,韦努蒂可以说是异化的代表人物;奈达可以说是归化的代表人物,但也有一些译者并不完全认同,因为不少“异化”译文比“归化”译文更能做到与原文“最切近的自然对等”。“异化派”旨在求异,不太考虑译文读者,而“归化派”则考虑译文读者的感受。任何一种绝对的译法,即彻底的“归化”或彻底的“异化”,都是不可取的,必须考虑“归化度”和“异化度”的问题。还须指出的是:“归化”和“异化”具有保守性和超越性之特点。因为前者是用目的语的语言、文化等来同化源语文本,并再现异国文化,而后者在保留一定程度的可读性的基础上,则尽可能选择、引进、保存异国风情、文化、价值观、语言特色等,从而影响译入语国家的文化。例如美国人在反恐问题上总讲这样一句话,“You may run, but you can never hide.”按照异化方法,此句可以译成“你可以跑,但你永远无法藏身。”、“你可以逃亡,但你永远无法把自己藏起来。”、“你们可以逃亡,但躲是躲不掉的。”、“你可以四处逃窜,但你永远无法藏身。”等;如果按照归化方法,则可以分别译成“你躲过今日,躲不过明日。”、“你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癞蛤蟆躲端午,躲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你无论如何也逃不脱如来佛的手掌心。”、“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不管你怎么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从中可以看出,异化译法产生的译文语言有些平淡,但表达的意思比较直观,通俗易懂,适用于某些场合,例如同传和交传。而归化法中由于创造性地使用传统的中国俗语,使得译文增加了中国色彩,有的中国色彩更浓了一点,其寓意甚至超出了原文。具体哪一种归化译法更合适则取决于不同场合。

在国内翻译界和其他学界,译者和学者对“异化”和“归化”各抒己见,有的赞同,有的反对,也有的取中立态度。其实,中国的翻译家使用归化和异化的概念似乎更早。鲁迅既主张“洋化”,又关注读者,是一个典型的直译派。他不赞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中国化”即归化,坚持“宁信不顺”,他的译著读起来文字多半生硬。当然,鲁迅也没有完全坚持他的原则,比如他批评将the Milky Way译为“牛奶路”。

关于the Milky Way的不同译法足以说明异化与归化或直译与意译孰优孰劣。在中国人看来,the Milky Way就是“银河”,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毫无疑问。但是如果从翻译角度来看,这就出现了归化与异化的争议。如何正确理解和看待the Milky Way的不同译法和看法有利于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提高翻译水平。首先须指出的是,对the Milky Way该怎么译,在翻译界内是“当局者迷”,而在译界外却是“旁观者清”。对于the Milky Way,曾有五种不同译法:(1)银河,(2)牛奶路,(3)奶路,(4)神奶路和(5)白色之路、乳色天路、奶白色天路等。把它译成“银河”属于归化翻译,其他四种译法属于异化或直译,但是这五种译法与the Milky Way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是不对等的。究竟怎么译好,文化因素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研究一下中国和西方就银河和the Milky Way的文化内涵。

西方文化中的the Milky Way源自希腊的一个神话故事。在希腊神话里,宙斯让私生子赫拉克勒斯偷偷吮吸赫拉天后的乳汁,赫拉发现后猛地把他推开,自己的乳汁直喷到了天上,便成了the Milky Way。中国的银河是隋唐至今的传统称呼,古人观看星座时,见天空上闪闪发光的星系,好像河流上了天,故称其为银河。在银河之西和之东分别有牵牛星座和织女星座,三者联系起来,产生了美丽的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同样是天上的星系,同样是神话故事,希腊人和中国人有着截然不同的想象。另一方面,如果我们采取直译或异化法把“银河”译成the Silver River,则又不符合西方文化,译入语读者会误认为另外一种东西,很难将它与the Milky Way联系在一起。

我们可以对the Milky Way的五种译法作以下解释:

1. 译成“银河”是根据中国的传说,是归化了的译名,也是地道的译名。

2. 译成“牛奶路”属于误译,因为赫拉克勒斯吮吸的既不是人奶,也不是牛奶或其他动物的奶,而是赫拉女神的奶。

3. 译成“奶路”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是一种“稳妥”的处理方法,但不够美观。

4. 译成“神奶路”属于异化方法,译出了源语的内涵,但不为中国读者接受。

5. 译成“白色之路、乳色天路、奶白色天路等”。从词源和词义上考虑,这些译名是可以成立的。文学翻译需要形象思维,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思想,还必须尽可能再现其中包括思维方式差异在内的所有色彩。

练 习

一、请将下面的英语成语分别以异化法和归化法译成汉语

(1)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2)flog a dead horse

(3)a drop in the bucket

(4)teach a pig to play on a flute

(5)hand in glove with

(6)once in a blue moon

(7)in the seventh heaven

(8)sour grapes

(9)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10)neither fish nor fowl

二、请将下面的汉语成语分别以异化法和归化法译成英语

(1)打草惊蛇

(2)画蛇添足

(3)挥金如土

(4)玩火自焚

(5)过街老鼠

(6)门庭若市

(7)望梅止渴

(8)乱七八糟

(9)危如累卵

(10)招风惹草

三、请将下面的英语谚语分别以异化法和归化法译成汉语

(1)The worst wheel of a cart creaks most.

(2)It is an evil sign to see a fox lick a lamb.

(3)Crows do not pick crow’s eyes.

(4)Eagles do not breed doves.

(5)It’s a long lane that has no turning.

(6)It is an ill bird that fouls its own nest.

(7)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d man is king.

(8)Like begets like.

(9)When shepherds quarrel, the wolf has a winning game.

(10)He that sows the wind will reap the whirlwind.

四、请将下面的汉语谚语分别以异化法和归化法译成英语

(1)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2)白日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

(3)树倒猢狲散。

(4)饱汉不知饿汉饥。

(5)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6)拆了东墙补西墙。

(7)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8)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0)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