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写好一人一事

写好一人一事

时间:2022-04-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写好一人一事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到生活中去找素材,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写事写人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不必拘泥。线索要清楚,一般以时间、地点、物品、感情变化、事件发展等为线索,起承转合,详略得当。通常败笔是内容以写好人好事为多,老生常谈,没有吸引力。情节水落石出,一切归于平静。文章必须有“起承转合”这样的章法,合理安排好各部分内容。

第一节 写好一人一事

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要想写好作文,就必须到生活中去找素材,从生活中汲取营养。学生不是缺少生活,而是缺少对生活的梳理和感悟。梳理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就必须学会聚焦周围生活中的一人一事。

红旗出版社推出的《向台湾小孩学作文》,展现的就是“一人一事”的生活作文。例如台湾小孩子写《逛夜市》,就只写一件事——夜市东西如何好玩,如何新鲜,他是如何如何满足。在我们眼中,充其量是三类卷而已。我们教学生写作,非得找到夜市中感人肺腑的场面,挖掘出生活的真谛。台湾小孩的作文没有拘束,写得很自由,用少年的口吻写少年的心事,字里行间带有白话文的痕迹。相比之下,我们的作文成人味太重,缺少童真童趣:做好事不留名,动不动就大谈人生哲理。技术味太重,时间、地点、人物等六要素样样齐备。

歌德说过:“一个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说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许多事都说得清楚了。”微型写作课写什么呢?从学生生活中的一人一事写起。从零碎的生活素材中挑出一个点,只求写得清楚,不求面面俱到。这个点是最能表现中心的生活细节。当然,联想和想象是记人叙事的重要手段,融入议论和抒情可以锦上添花。起步阶段,教师不必先告知体式和范例,而是让学生尽情地表达,文章尽可能要写得长一些。就好比做馒头,不必先要求做“标准件”。圆的,方的,只要像馒头就行。学生首先要有写作的体验,这才是最要紧的。写作体验要先抓写作范式中的“零部件”,进行“化零为整”的训练,掌握记叙、描写、议论、说明等基本的表达技巧。

一人:

①写自己:要求抓住自己的外貌、个性、爱好等要点,训练点是肖像描写。

②写他人:用典型事件写出他人的某个特点,训练点是肖像描写以及行动描写。

③写小人物:写小人物的生活,训练点是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一事:

①写自己家庭中发生的一件完整的事,训练点是写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

②写自己学校中发生的一件生动的事,训练点是让人有现场感和画面感。

③写自己看见的一件有意义的事,训练点是让人产生联想,发人深思。

④写自己听说的一件有趣味的事,训练点是让人为之一笑,耐人寻味。

写事写人其实是不可分割的,不必拘泥。线索要清楚,一般以时间、地点、物品、感情变化、事件发展等为线索,起承转合,详略得当。人和事必须有生活味,要运用生活化的语言。适当运用联想和想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点子库1】

①写自己要点面结合,突出爱好或性格中一点。参考题目为《这就是我》《说说我自己》《我的自画像》《我是一个____的男(女)孩》《一个差生的自白》等。通常败笔是肖像描写千人一面,如“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不高也不矮”,给人模糊的印象;条理不清楚,外貌、性格、爱好鱼龙混杂;详略不当,面面俱到。

②写他人要抓住人物特点。可从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入手,细节处要重点打磨,于细微处见真情。可以通过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也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人物。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但要学会分清主次,突出中心。参考题目为《认识你,真好!》《他(她)不普通》《这人真有趣》《对手》《他们》等。通常败笔是人物没有个性,平面化,脸谱化。

③叙事内容要新颖有条理。动笔之前先想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记叙。参考题目为《我们班的新鲜事》《原来如此》《一件____事》《____老师二三事》《双休日》《那件小事激励着我》《岁月如歌——初中生活回忆》《军训掠影》《运动会上》《又是一个新起点》《我那温暖的记忆》等。通常败笔是内容以写好人好事为多,老生常谈,没有吸引力。

④叙事要讲究技巧。插叙和倒叙可使内容丰富,增加可读性;铺垫和突转可使情节波澜起伏,产生吸引力;细节描写可以将有意思的事情定点放大,让人留下深刻印象。如果叙事只罗列清单,不加增删,不分主次,不会改造,那么最后要么记“流水账”,要么平淡无味。

【点子库2】

1.猜一猜的游戏

请同学描述某一个大家熟悉的人物外貌,不出现人名、班级等个人信息,让其他同学猜。注意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点。

2.回忆往事的游戏

回忆一下,自己记忆里最高兴或最难过的一件事。想一想那是哪一天?当时天气状况怎么样?谁惹你了?还是根本就没有谁惹,你只是自己不痛快?当时是一个什么情境?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涉及哪些人?这些人与你是什么关系?这件事为什么会使你特别高兴或难过?

事情过去很久了吧?那么现在回过头看,你觉得自己的反应有没有过激的地方?有没有不自觉夸大的成分?有没有其他人遇到过与你类似的事?遇到这种事,他们有什么情感反应?他们的反应与你有什么不同?你愿意让什么人看到?看到你的这篇文章的人,他们会如何看你?他们会理解你吗?为什么?

观察自己身边的人和所经历的事。不但要观察人或事的具体内容,还要观察到人或事的变化过程。以上面“我记忆中最高兴或最难过的一件事”为例,说说当时的具体情形。

【资料库1】

文章要讲究“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是文章结构的一种常用形式。

“起”:开端要吸引读者。关键是点题扣题,设置悬念,找到矛盾点。

“承”:展开情节,多角度丰富情节内容,运用联想和想象,将故事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讲清楚,要符合情节发展的顺序。

“转”:情节发生转折,有变化,有高潮,有起伏,着眼于内容的侧面或反面,实与虚,正与反,主与次,偶然与必然,这是文章的重点和看点。

“合”: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突出主旨。情节水落石出,一切归于平静。当然也可以花开墙外,旁逸斜出,发人深思。

文章必须有“起承转合”这样的章法,合理安排好各部分内容。以刘禹锡《秋词》四句诗为例:“自古逢秋悲寂寥”是“起”,“我言秋日胜春朝”是“承”,“晴空一鹤排云上”是“转”,“便引诗情到碧霄”是“合”。

朱自清重视“文脉”章法训练。为了使作文“起承转合”更加通畅,朱自清提倡“写出详细的纲目”。写之前要打好“腹稿”,列好提纲,从意义上、从意念的排列上下手,诉诸逻辑,这样就不难写出有条理的规范文。这也符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古训。

【资料库2】

生活记人范例

猴  子

深秋的阳光明亮而犹有余温,冬的压力,轻轻地,从遥远处,向大地挨近。这季节,也许是人心最柔软的时候吧!

一个脏老头坐在马路旁边向行人讨钱。

那老头儿,总有一年不曾理发洗头了吧,头发昼夜摩擦衣领,刷上很厚的污垢。脸上,那足以和头发相称的胡子,也把胸前的衬衣染黑了,前后连接成一张软枷。油腻的流汁从此沿着夹克上的纤维向下侵蚀,直到尽头,几乎要从那一线堤防上溃决。

人家说,头发里的油垢是生命力的表象。这老头儿的生命力都在什么地方消耗掉了?为什么不把自己弄干净一点?

如今,他坐在路旁的消防栓上,那不是一个人类能够坐稳的地方。他有一顶尚未变形的帽子,这是很重要的道具,在大厦门前的水泥地上睡眠的时候,他用帽子盖住脸孔。现在,他望着身旁的行人,从头上摘下帽子,举在空中,谄媚地笑着,转动脖子,期待施舍。

行人很多,没有谁注意他。美国的乞丐大都给人一种可畏的感觉,他们有尊严,令人联想到赤脚的人不怕穿鞋的人。这老头儿完全不同。也许他身材太小了,没人瞧他,只有他努力地、充满诚意地注视别人。他注意每一个人,摘起帽子,从胡须的隙缝里放射笑意,目迎目送。一个希望破灭之后,耸一耸肩膀是另一个希望。他不停地摘帽戴帽,不停地耸肩,动作完全机械化。这种动作不像是人的动作。

不管如何,他是诚心诚意地做下去,这里面有他盎然的生命力,直到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小孩经过。自“皇帝的新装”以来,世上有多少事情都坏在孩子的一张嘴上。

母亲拖着孩子快走,孩子却迟疑,留恋,不肯马上离开插在消防栓上的这个怪物。他用孩子特有的清朗的高音问:“妈,它是不是一只猴子?”

帽子停在空中,笑容僵在脸上,目光打落在地上。

他奋然起立,戴上帽子,拉一拉夹克,吓跑了母子。其实他不曾把那母子俩放在心上,他朝百货公司走去。

他不会是去买东西吧?不会。我想,他是去找一面镜子。

点评:

乞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类人。作者细腻地描写老头儿的外貌、神态和动作,目的是为了突出主旨:人一旦连尊严都失去的话,那行为往往是可笑又可怜。

生活叙事范例

贴 膏 药

曾经一度认为老爸很抠,每个星期只能从他那儿讨来可怜巴巴的5元钱,就像用一根火柴撑起广阔的蓝天。

我便经常想着法子从老爸那儿诈些票子。贴膏药就是我诈钱的好机会。

晚饭后,老爸终于开口了,让我帮他贴膏药。话音刚落,我便奸笑着说:“熟人价,三张5元,一口价。”老爸尽管不乐意,但还是笑着答应了。我心里想着票子,敷衍地贴了几张,心里乐滋滋地接过老爸的5元钱。晚上,我开心地睡了,在梦中还想着如何再继续“诈”些钱。

钱很快就用完了,就像手中紧紧握着的沙子,不知不觉漏了。

晚上,老爸说要换大号的膏药,真不知道我心里那个高兴啊,忙附和道:“老爸啊!我帮你贴啊,你看着给就行了。”老爸笑着瞪了我一眼:“贴不好可没有的啊!”我苦笑着想,姜还是老的辣啊!

从老爸手里接过大号的膏药,那味道刺鼻难闻,我憋着一口气撕开,朝老爸手指着的地方贴去,可是一不留神,斜了。我连忙又把它撕下来。“臭小子!”老爸骂了一句。看着老爸的后背,我不由得呆住了:那青一块,紫一块,竟然没有一块地方没有膏药印!这是我老爸的背吗?年幼时,我曾在这个背上嬉闹;恐慌时,我曾在这个背后躲藏;生病时,我曾在这个背上酣睡。而如今,这个背已经是千疮百孔,他又何曾向我收费呢?老爸实在太辛苦了!

“这次又要多少啊?你说你要这么多钱干嘛,说吧,多少?”老爸开口了。

“算了,这次免费,买一送一嘛!”我微微启唇,实在不忍泄露我心底的酸涩!

点评:

本文叙述了儿子帮父亲贴膏药,写出父亲辛劳节俭的特点。从误解老爸的“抠”起笔,贬中有褒,尤其是父子之间的对话富有生活情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