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文化与翻译季羡林认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之间,如果有往来,有交流的需要,就会需要翻译。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就难以交流,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明确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后,也就可以明确文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了。总而言之,英汉文化差异肯定会对翻译过程和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第三节 文化与翻译

季羡林认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之间,如果有往来,有交流的需要,就会需要翻译。否则,思想就无法沟通,文化就难以交流,人类社会就难以前进。”(季羡林,1998:211-213)从语言学层面来讲,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的意义转换到另一种语言上,它已经成为信息交换和人际交流的主要手段。从文化研究的意义上讲,翻译本身就是一个文化问题,是文化阐释和再现的主要手段,涉及两种文化的互动关系和对比研究。

明确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相互依存的关系后,也就可以明确文化与翻译的密切关系了。翻译之所以不是想象中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文化的制约。翻译既要保持原文的特色,包括原文反映的民族文化特色,又要适应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可谓两面受击,难上加难。研究翻译中处理民族文化特点的问题不仅能进一步深化翻译标准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而且可以通过对比研究不同语言中共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的差异,促进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丰富。对于文化差异的译法,不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对待原文,应当以作者的民族文化背景为依据,顾及同一语言不同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1. 英汉语文化差异的体现

翻译难,难就难在文化背景知识的理解与翻译上。翻译问题不单单是个语言问题,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化因素、背景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受着它们的制约和影响。一般来说,一种语言中的纯语言障碍可以比较容易地再另一种语言中得到克服。但是,要克服文化上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反映则比较困难。吕叔湘说,翻译家必须是一个杂家。“杂”指的是知识要广博。可见,积累和掌握文化知识,了解背景知识对翻译者来说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对保证译文质量,促使译者忠实、准确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精神风貌等将会获益匪浅。

著名的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他的《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非常有普遍性,因而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Eugene Albert Nida,1993)奈达认为,“翻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不是因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Eugene Albert Nida,1993)

例如,英语中有“bridal shower”,如果不懂西方文化,就很可能把它译成“新娘淋浴”。其实,在英美国家, bridal shower是指新娘在出嫁前家人为她举办的点心茶话会,一般只允许妇女参加,新娘的女友们常常给她赠送一些小礼品。同样,比如bachelor’s party,按字面意思翻的话,就变成“单身汉聚会”,而正确的意思是“告别单身汉聚会”。

总而言之,英汉文化差异肯定会对翻译过程和译文的准确性产生重大的影响。下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文化差异对翻译造成的影响。

1.1 观察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英汉两个民族,由于观察事物与思维方式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他们对同一事物往往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他们对颜色的观察和使用,就有许多不同的概念。汉语“红糖”,英语为“brown sugar”(棕色的糖);汉语中的“红茶”,英语为“black tea”;而英语中的black coffee,汉语为“不加牛奶的咖啡,黑咖啡”。

此外,在逻辑思维上,英汉两个民族也存在着差异。如:Nobody could be too foolish this day. 如果直译为“今天谁也不会太愚蠢”,那就是误译。因为,从句法上看,它是一个双重否定结构,从思维方式上看,它是一种逆向思维。所以,正确的译文应该是:今天,无论你出洋相到什么程度,都不算过分。在这里,译者如果缺乏对英汉民族在观察与思维上差异的了解,就会导致错译或误译。

例21 The foreign aid to the country was believed to be nothing but a white elephant.

译文 那个国家得到的外援不但无益而且成了沉重的负担。

这里的white elephant指的是比其价值或效用所需费用庞大而不成比例者。

例22 A is half as much again as B. A is as much again as B.

译文 A是B的一倍半。A比B多一倍(A是B的两倍)。

英语习惯上说“减少多少倍”,这跟汉语的表达方式很不同。英语说减少两倍,即是汉语说的减少一半;英语说减少三倍,即是汉语说的减少三分之二。这种情况显然是由于英汉思维方式不同而造成的。

1.2 词意与文化意象的差异

在特定的语境中,词具有不同的联想词义,而文化意象则是不同民族或社团文化中约定俗称的认知图式。英汉两个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在词义联想与文化意象上必然存在一些差异。例如:英国人见到Union Jack一词,就会联想到他们的“米字旗”,美国人看到Stars and Stripes,就会联想到他们的“星条旗”或“国歌”。

还有一个例子,1965年,毛主席的老朋友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问毛主席很多问题,毛就说“我现在是和尚打伞,无发(法)无天”。翻译说,I’m a solitary monk walking in the rain with a tattered umbrella. 结果西方就得到一个印象:毛主席正处于黄昏心态了,其实毛主席那时一点也不黄昏,正确地说,他正准备发动文革,因为那时是他最富于战斗力的时候。Monk第一是无发的, The Buddhist monk is hairless and hairlessness in pronunciation is similar to law lessness. 第一个是“头发”的“发”,第二个是“法律”的“法”。第二是无天, because the umbrella separates my head from the sky, sky这里指的是authority,就是我既不服从法律,也不服从任何一个权威。但这个翻译完全译错了,这就体现文化差异的问题。

1.3 宗教信仰差异

中西文化中不同的宗教信仰和历史典故,必然会浸透在各自的语言表达中。众所周知,英美人大多信奉基督教,中国人则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影响。但是,中西方各宗教有什么差异,很多人都说不清楚。比如说,基督教和中国的宗教都有魔王,但前者的魔王是撒旦,后者的魔王则是“阎(罗)王”,都有地狱,但前者有“地狱的最底层”,而后者则有“十八(层)地狱”,这些都是混淆不得的。

例23 The two gigantic Negroes that now laid hold of Tom, with fiendish exultation in their faces, might have formed no unapt personification of powers of darkness.

译文 这时,那两个高大的黑人把汤姆一把抓住,脸上流露出魔鬼般的喜悦神色(那模样活像是阎罗王再世)。

这里,译者把基督教的魔鬼撒旦,改换成佛教中主管冥界的阎罗王,这种“张冠李戴”的结果,势必使读者感到困惑。

例24 Mary crossed her finger during the race so that Tom would win.

译文 比赛时玛丽为汤姆祈祷,但愿他能赢。

西方基督教徒的一个重要仪式就是进行祈祷,祈祷时往往用指头交叉在胸前点三下。因此英语cross one’s fingers就是“祈祷上帝保佑”的意思,中国人往往用“拱手作揖”来表示良好的祝愿,英译为:with hands clasped。

1.4 地域政治和社会生活差异

不同的民族,因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物质环境与生活经历不同,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的哲学渊源不同,必然存在各自独特的民族个性,使语言负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例25 You are American, aren’t you?

——As apple pie.

译文 你是美国人,不是吗?——地道的美国人。这里的apple pie是美国人最爱吃的一种食品,回答的人用“苹果馅饼”这个词来比喻自己是个“地道的美国人”。

例26 No one is certain how much energy The Big Apple consumes, but the amount must be enormous.

译文 谁也无法肯定纽约市消耗多少能量,但能源消耗量肯定是巨大的。

这里的The Big Apple大写时指“纽约市”,涉及美国地理知识。

2. 翻译时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翻译之所以不那么容易,这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并受到文化的制约。语言一旦进入交际,便存在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问题。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有双文化和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要对两种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习俗传统、宗教文化以及地域风貌特征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文化底蕴在翻译过程中起的重要作用。有人说:“十六七岁可以出来一个写作天才,但是一个人不到五六十岁是成不了翻译家的。”这句话也同样告诉我们作为一个翻译,是需要多年的文化积淀,不是聪明就可以做到的。一名合格的译者所要具备的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成为一名“杂家”。平时多留心各方面的知识,切忌投机取巧,有侥幸心理,认为这个不需要了解,那个用不到,方到用时才知道知识少。当然,一个人的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对自己所从事的业务范围之内的事情了解的精一些,广一些。

总之,翻译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译者除了要掌握好所译外语外,还必须掌握好译入语,提高译入语水平;同时对涉及的两种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也要有相当的了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主观世界反映客观世界的媒体。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必然决定了英汉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

2.1 不了解背景知识而产生的误译

2.1.1 不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导致的误译

英汉两种文化差异很大,在翻译时,应多了解原语的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

例27 Keep on your shirt on.

误 把衣服穿上。

正 别发脾气,镇定点。

在美国的拓荒时代,男人们遇到有争议的事情,往往以摔跤的形式来裁决是非。摔跤前,总是先脱去外套和衬衣,一方面是因为大家穷,不想被撕破衣服,另一方面是因为脱去了上衣,双方抓扯起来就没那么容易。如果有人站出来劝架,他就会说“Keep your shirt on!”意为“Don’t fight!”现在引申为“别发火。”

例28 He had never been a coward facing the strong enemy. He decided to throw down the glove.

译文一 他从来就不是懦夫,面对强大的敌人,他决定扔掉手套

译文二 他从来就不是懦夫,面对强大的敌人,他决定迎接挑战。

欧洲古代盛行以决斗来解决纷争,挑战者把手套掷于地上,即为要求战斗的“战书”,后来人们用throw down the glove表示“挑战,准备决一雌雄”。

2.1.2 不懂源自神话、传说、寓言以及某些文学名著的典故而导致的误译

例29 The US government expresses the fear that retaliatory operation abroad could open a Pandora’s box of terrorism in America.

译文一 美国政府表示担心,在国外采取报复行动可能在国内打开恐怖主义的潘多拉的盒子。

译文二 美国政府表示担心,在国外采取报复行动可能在国内打开灾祸之源——潘多拉的盒子,恐怖活动猖獗起来。(注释:“潘多拉的盒子”源自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盗火给人类后,主神宙斯图谋报复,命火神赫菲斯托斯用粘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给普罗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诈,私自打开宙斯让她带来给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于是里面所装的一切祸患一齐飞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间因此充满各种灾难。)

译文一基本属于照原文字面的直译,不仅意义不明,甚至可能使读者误解“潘多拉的盒子”是恐怖主义分子的什么东西。译文二采取了加增补的译法,通过注释的方法把基本的意思述说清楚,然后又增加了一条注释,使读者了解了这句话所包含的语言文化信息。

2.1.3 不懂某些习语的特定含义、望文生义导致的误译

例30 The Greens are leading a cat-and-dog life.

译文 格林夫妇过着猫吵狗闹的日子。

译文中“过着猫吵狗闹的日子”既移植了原文的喻体,又揭示了原文的喻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容易引起误译的习语还有很多。如pull somebody’s legs不译为“拖后腿”,而是表示“开玩笑”(不带恶意);move heaven and earth不译为“翻天覆地”,而是指“竭尽全力,想尽办法”;touch and go不译为“一触即发”,而是“好危险;很难说”;eat one’s words不译为“食言”,而是“承认某事说错了,并收回说过的话”;let the cat out of bag不是“让猫从袋子里钻出来”,而是“泄露秘密”。

2.1.4 不懂源于日常生活的俚语、俗语而导致的误译

例31 Last week he looked as though he was at death’s door. Today he looks like a million dollars.

译文一 上个礼拜他看起来像要死了的样子,今天看上去像个百万富翁。

译文二 上个礼拜他看起来像要死了的样子,今天看上去容光焕发,满面春风。

Look like a million dollars意为be in high spirits, appear healthy, happy and lucky.(情绪高涨,容光焕发,满面春风)

类似的俚语、俗语极其丰富,它们富有活力,具有形象生动、鲜明简练、幽默诙谐、富于表现力的特点。比如美军人士把飞机叫做bird,地面雷达称big eye,炸弹称为a ball of fire;英国人把“官样文章”称作red tape,把戴红帽子的车站搬运工称为the red cap,把服务员称作the brass button,因为他们制服上的纽扣是铜制的。

以上四个方面足以证明文化背景知识的欠缺给翻译带来的困难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因此解决好翻译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证译作成功的关键。

2.2 翻译时文化词语的转换策略

英汉语中许多单词、短语或句子所表达的意义,在翻译时往往会使译文读者无法获取与原文读者同样多的信息量,有时甚至导致读者看不懂,弄不清,尤其在涉及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寓言或典故和某些特定的习语时,勉强译过来后,把原文的一些特色,注入比喻、人物形象、宗教色彩等漏译了,导致译文读者误解或不知所云。因此,翻译时要适当作些调整。下面介绍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词语进行转换的三个主要策略。

2.2.1 移植法

所谓移植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原文的形象化语言从内容到形式如实地移植到译文之中。

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原语中比喻的喻体能够引起汉语读者相似的联想和概念,或是汉语中有的,或是汉语读者能够领悟的。保留住原文中的形象化语言,就等于为中国读者保留下了解英美语言文化的机会;同时,新鲜形象的不断引入,也有利于提高汉文化对异域文化的解释和消化能力。因此,对于英语中文化内涵丰富的词语,但凡有可能,应尽量保留形象的移植译法,使之成为汉语中的“新鲜血液”。不过,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有时仅仅采取直译法还不能完全达意,而必须进行一定的增补。“增补”有两种做法:一是在译文中共补充隐含意义,二是给译文增加注释。

对译文读者比较生疏、陌生的东西,加上必要的补充或注释,把背景知识恰如其分地介绍进来,进行“文化补遗”。

例32 The record of waste and mismanagement is seen by some lawmakers as the Pentagon’s Achilles’ heel.

译文一 五角大楼的浪费和管理不善记录在案,有些立法者将其视为美国国防部的致命弱点。

译文二 五角大楼的浪费和管理不善记录在案,有些立法者将其视为阿喀琉斯的脚踵。(注:“阿喀琉斯的脚踵”,典出希腊神话。阿喀琉斯是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的英雄。出生时曾被母亲在冥河中浸过,凡神水浸泡过的地方,刀枪不入,只有脚踵当初没被神水浸到,成了他唯一的致命弱点,最终因脚踵受伤而死。)

译文一采取意译的办法,将Achilles’ heel译作“致命弱点”,读者可以轻易理解。相比之下,译文二采取移植手法来传译该典故,并在后面加了注释,读者读起来自然要费点力气,不过费力也有好处,可以从中增长见识,从而起到“益智”的作用。

译者采取移植法的时候,还要注意吃透原文的意思,表达时切忌生搬硬套,以免引起歧义。

2.2.2 借用法

所谓借用法,就是借用汉语现成的俗语来传译英语的俗语。这种译法主要用于两种情况。

一是英语中不少表达方式在意思和形象上同汉语的表达方式非常相似,或非常相近。

例33 a bolt from the blue——晴天霹雳

castle in the air——空中阁楼

Like father, like son.——有其父必有其子。

Walls have ears.——隔墙有耳。

Habit is second nature.——习惯成自然。

这些英语习语跟后面的汉语习语都是“形同意同”,将它们拿来互译,可以说是形神皆备,通顺晓畅。

二是英语中许多表达方式虽然在汉语中找不到“形同意同”的对等表达方式,但却可以找到“形异而意同”的表达方式,这时也可以借用这些现成的表达方式来传译。

例34 have an axe to grind——别有用心

leave no stone unturned——千方百计,想方设法

Great minds think alike.——英雄所见略同。

Sprit is willing, but the flesh is weak.——心有余而力不足。

例35 Kissinger felt that the massive bombing would strengthen the president’s hand in China.

译文 基辛格觉得这场大规模的轰炸会使总统在中国的腰杆子硬一些。

Strengthen one’s hand是一个源自《圣经》的成语,意思是increase somebody’s power to do sth. in the face of opposition or competition增加某人在抗争和竞争中的能力。汉语中没有这样的说法,但是与汉语中的“使……腰杆子硬一些”意义相近,译者便借来用了。

但是,译者采取借用法的时候,也需要警惕:有些英语习惯说法同汉语的一些习惯说法,在形式上非常相似,但它们只是“形似而意不似”,若生搬硬套,有时会弄巧成拙。

2.2.3 意译法

所谓意译法,是指根据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作逐字逐句的翻译(区别于“直译”)。通常在翻译句子或词组(或更大的意群)时使用较多,意译主要在原语与译语体现巨大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得以应用。跨文化语言交际和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意译强调的是译语文化体系和原语文化体系的相对独立性。大量的实例说明,意译的使用体现出不同语言民族在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和社会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性。意译更能够体现出本民族的语言特征。有一些富有文化特色的表达方式,由于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既不宜采取移植法,也难以采取借用法,而只能采取意译法。

例36 要我投票赞成他们援助,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译文 They will be ice-skating in hell the day, when I note the aid for them.

例37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译文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

在此句中,若直译成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 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单看英文就有点不知所云了,因此,翻译时,有时候只能用意译。

例38 After seven straight victories, the team met with its Waterloo.

译文 连胜七场之后,这个球队终遭失败。

meet one’s Waterloo是一个如今很多中国人都熟悉的典故,源自拿破仑率军在滑铁卢惨遭失败的故事。其意义是“失败;(尤其成功之后)遭到决定性的惨败”。

综上所述,人类的交际离不开语言,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要交流,势必需要翻译。

当代中国层出不穷、新颖别致的外来语词汇,只是经由翻译体现的全球本土化(glocalization)现象的具体而微的例证。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深,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的日益频繁,翻译文化中的中外文化杂糅与融通现象也将越来越普遍。

翻译文化为我们反思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性的追求,提供了丰富而鲜活的思想材料。我们不仅可以从中考察中外文化碰撞、协商、对话、选择性接受过程中的诸种复杂性,更能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全球化语境中中国当代文化的内涵和特质。

思考题

1. 英汉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在语言里体现在哪些方面?

2. 在思维方面,英汉两种语言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