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爱沙尼亚共和国

爱沙尼亚共和国

时间:2022-03-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十九章 爱沙尼亚共和国国家全称:爱沙尼亚共和国。爱沙尼亚的北部沿岸为地垄台阶。国语为爱沙尼亚语,还广泛使用俄语。爱沙尼亚气候温和、湿润。1918年2月德国军队占领了这个国家,2月24日爱沙尼亚临时政府宣布该国独立,独立国家直至1920年德国投降之后才被承认。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德军手中解放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仍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直至1991年重新成为独立的国家。

第十九章 爱沙尼亚共和国

国家全称:爱沙尼亚共和国。国家体制:共和制。国家下设15个县和6个直辖市。首都塔林。1991年苏联解体时,爱沙尼亚成为独立的国家(前称:爱沙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2月24日为国庆节,即独立日(1918年)。执行权属于总统(国家首脑)和以总理为首的政府。最高立法机关——国会。最大的政党有:Ваба Ээсти民主联合会,爱沙尼亚社会民主党,农业党,爱沙尼亚土地联盟,爱沙尼亚人民党。

1991年9月11日与中国建交。

爱沙尼亚位于欧洲东北。东与俄罗斯接壤,南与拉脱维亚接壤。爱沙尼亚的西部濒临波罗的海,北部濒临芬兰湾。陆地边界线总长557公里,海岸线总长1393公里。国土面积45100平方公里(陆地面积43200平方公里)。共和国的大部分领土为海岸平原,东南部分为丘陵高地。爱沙尼亚的北部沿岸为地垄台阶。主要的自然资源有:油页岩、磷灰岩、泥炭、石油、琥珀。耕地占领土的22%,森林与灌木占31%。

人口:162.54万人(1995年。2003年为139.2万),人口的平均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6人。境内约65%的居民为爱沙尼亚人,还有俄罗斯人、拉脱维亚人、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国语为爱沙尼亚语,还广泛使用俄语。大部分人信仰路德教[1],其余的人信仰东正教出生率:为13.9/1000(1995)。死亡率:为11.93/1000(儿童死亡率:为新生儿的18.7/1000)。平均寿命:男子65岁,女子75岁(1995)。劳动力人口为796000人,工业和建筑领域占劳动力人口的42%,农业和林业中占劳动力人口的13%。

爱沙尼亚气候温和、湿润。海洋性与大陆性气候依次交替,旋风经常影响到天气,使天气很不稳定。特别是春秋季节,天气变化多端。按气候条件,爱沙尼亚分为受波罗的海直接影响区域和内陆区域。波罗的海沿岸冬天温和,夏天不热。内陆区域冬天较凉,而夏天比海岸要热。比如在维尔桑基岛,2月份的月平均气温为-3.4℃,而在塔尔图则为-6.6℃。7月份的月平均气温相应的为16.3℃~17.3℃,而年平均气温为6.0℃~17.3℃。降水量平均为550~650毫米,高地大约700毫米,海岸某些地方不到500毫米。积雪天气每年长达70~130天。

爱沙尼亚地处靠近温带的混合林地带。森林约占共和国领土面积的40%。分布最广、最典型的是松树林,尤其是在爱沙尼亚的东南部与南部。阔叶林只生长在个别区域,主要是在爱沙尼亚的西部与北部。在石灰岩地带,特别是在萨雷马岛和爱沙尼亚的西北部生长有生命力极强的石山森林,主要是松树与云杉。在有活水的沼泽地段长有赤杨树丛。

爱沙尼亚主要栖息混合林带的动物。哺乳动物有:驼鹿、狍子、野猪、兔子、狐狸、猞猁、獾、水獭、狼、熊等。禽类动物各种各样,据统计,境内有335种禽类以及亚禽类动物,其中有227种是筑巢禽类。具有工业意义的禽类有:鸡形目、雁形目以及某些鹬形目。纳入保护的禽类有:灰鹤、黑鹳、所有的鹰、游隼。完全保护的还有:白鹳、白山鹑、松鸡、翠鸟、黑雁、翘鼻麻鸭、绒鸭、刀嘴海雀、天鹅、各种啄木鸟、大部分的雀形目等。海里具有工业意义的鱼类:波罗的海鲱、黍鲱、大西洋鳕鱼、比目鱼(鲽鱼)、鲑鳟鱼、海洋白鲑、鳗鱼等。内陆水域中有:胡瓜鱼、欧白鲑、楚德湖白鲑、欧鳊、拟鲤、江鳕、河鲈、梭鲈。

如今,爱沙尼亚的经济正在发生一场结构性的改革。政府大力推行市场经济改革,它已付诸人民的生活。199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04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6460美元)。最发达的工业部门:油页岩开采及加工业,木材加工业,化学工业,机器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建材业,轻工业,食品工业。农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特别是以奶肉为主的畜牧业,熏、腌肉食品加工以及生猪饲养方面尤为突出。主要贸易伙伴:俄罗斯、芬兰、瑞典、德国。货币:爱沙尼亚克朗(крона)。铁路总长1000公里,公路总长14800公里,内陆航运线500公里。主要海港:塔林。

13世纪,爱沙尼亚人臣服于德国人,后来依附于丹麦人,1219年丹麦人建立了塔林城。1346年现今的爱沙尼亚领土,曾经被日耳曼条顿骑士团从丹麦买走。1558至1581年间,俄罗斯在伊凡雷帝执政期间占领了纳尔瓦以及塔尔图。1561年条顿骑士团崩溃后,爱沙尼亚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爱沙尼亚完全置于瑞典的统治之下,瑞典人将路德教传进了爱沙尼亚。1700—1721年的北方战争期间,爱沙尼亚被彼得大帝征服,根据尼什塔茨基条约,爱沙尼亚归属于俄罗斯所有。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之后,爱沙尼亚获得了独立,1917年11月布尔什维克在国内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18年2月德国军队占领了这个国家,2月24日爱沙尼亚临时政府宣布该国独立,独立国家直至1920年德国投降之后才被承认。1934年国内建立起了资产阶级专政,1940年苏军进驻之后,以苏联制度替代了资产阶级专政。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德军手中解放了爱沙尼亚,爱沙尼亚仍作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直至1991年重新成为独立的国家。

爱沙尼亚有著名的疗养地:派尔努气候与矿泉浴疗养院,哈普卢路矿泉浴疗养院,纳尔瓦-约埃苏气候疗养院。首都塔林的老城区最有趣,它分上城与下城:上城有13—14世纪的城堡,13—15世纪的多姆斯克教堂;下城有14—16世纪的筑城工事,14—15世纪的市政大厦,15—16世纪的奥拉亚教堂,14世纪的圣灵教堂,13—15世纪的尼古拉教堂;18世纪的卡德里奥尔格宫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