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赛第一场网络拉近人际关系网络疏远人际关系

初赛第一场网络拉近人际关系网络疏远人际关系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初赛第一场网络拉近人际关系/网络疏远人际关系辩题:(正方)网络拉近人际关系   (反方)网络疏远人际关系正方:华东师范大学队反方:西安交通大学队主席:徐丽遐时间:2004年12月6日上午主 席: 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初赛第一场网络拉近人际关系/网络疏远人际关系

img1

辩题:(正方)网络拉近人际关系

   (反方)网络疏远人际关系

正方:华东师范大学队

反方:西安交通大学队

主席:徐丽遐

时间:2004年12月6日上午

主 席: 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由上海教育电视台日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日立家用电器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日立杯”第十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今天就正式拉开帷幕了。

今年正好是大赛的10周年。为了展现我们中国辩论舞台的顶尖水准,也为了纪念辩友们10年来真挚的情意,我们这次大赛邀请到的8支参赛队伍,有7支都曾经是在过去的比赛当中夺得冠军的队伍,他们分别是上海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此外,来自香港的香港科技大学辩论队也是刚刚夺得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普通话辩论赛的冠军。所以,本届赛事可谓是王者归来、冠军聚首,是咱们中国辩论舞台上的一次高级别的较量。虽然说当年的很多辩手可能大部分都已经离开了校园,但是,我想他们的技巧和智慧,必定会传承而下,而且我们也知道这些名校的人文积淀也是源远流长。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7天当中,这些冠军队将给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的辩论。

在比赛没有正式开始之前,请允许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比赛的规则。这次比赛仍然沿袭传统的单淘汰制度,一共有7场比赛,包括4场初赛、2场半决赛和大决赛。每一场比赛又分为队员陈词、小品表演、自由辩论、评委盘问和总结陈词5个部分。

第一个环节是队员陈词阶段。在这阶段首先发言的是正方一辩,时间4分钟,然后是反方一辩,时间也是4分钟;接着是正方二辩,时间3分钟;然后是反方二辩,时间也是3分钟。

第二个环节是小品表演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求正反双方以小品表演的方式形象化地体现本方的立场。各队用时不得超过4分钟。

第三个环节是自由辩论阶段。由正方首先发言,然后是反方发言,依次由辩论双方轮流发言。各队累计用时是4分钟。

第四个环节是评委盘问阶段。由我们的评委向双方指定的参赛队员轮流盘问,双方辩手回答用时各为30秒。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总结陈词阶段。由反方三辩首先发言,时间3分钟。然后是正方三辩发言,时间3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在我们的队员陈词、小品表演、总结陈词阶段,当各队用时剩余30秒的时候,会有一声笛声提示。结束提示音响起的时候会有两声提示音。当两声提示音响起的时候,发言就必须停止了。

以上向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次比赛的规则。现在第一场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这我要提议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以热烈的掌声预祝我们今天参赛的双方同学能够有精彩的表现。

我们都知道,网络在当今世界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资源的共享、远程实时对话交流的实现悄然改变着我们人类社会的交流模式。那么网络对人际关系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这就是我们今天第一场比赛的辩题。我们先来大屏幕,了解一下话题背景。

VTR

好,了解完话题背景之后,咱们来认识一下今天参赛双方的同学。坐在我左手边的是正方华东师范大学辩论队。

一辩,教育科学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卢越青同学。

二辩,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二年级本科生赵康巍同学。

三辩,化学系二年级本科生周烨明同学。

欢迎你们的到来!欢迎!

坐在我右手边的是反方西安交通大学。

一辩,企业管理硕士二年级郑天琰同学。

二辩,光信息科学技术本科二年级雷铮斯同学。

三辩,系统工程硕士一年级王阳寓慎同学。

欢迎你们的到来!

今天的评判团由7位专家组成,他们分别是: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刘明厚;

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谷迎春;

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张祖忻;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姚金建;

上海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贾树枚;

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郭惠民

还有一位就是华东政法学院教授殷啸虎。

担任本场比赛的点评嘉宾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花建先生。欢迎各位专家的到来!

现在,我们双方队员已经严阵以待,我们比赛正式开始。我们有请正方一辩阐述本方的立场,时间是4分钟。

正方一辩: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上午好!关于网络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我方的观点是网络拉近人际关系,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什么是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建立发展起来的相互联系。众所周知,人际关系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可以是面对面的交流,也可以通过口信、书信、电报、电话包括网络等媒质进行。需要指出的是,交往活动的主体对交往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因素的是人,恰恰是人的交往意图以及人对各种媒质的使用决定了交往所形成的人际关系。而网络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它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只能看它是不是促进或者阻碍了交往的活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方认为网络拉近人际关系的含义是指网络促进了人们的交往活动,从而拉近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而不是说网络导致了亲近的人际关系。以下我方将从三点论证网络拉近人际关系。

首先,网络的低成本带来了交流的高效益。我打一个电话到美国,每分钟要15元钱,可是我和美国的朋友在网上聊天,每个小时顶多两三元人民币。正是因为有了网络,我们不必再苦苦等待鸿雁传书了,敲击键盘便可一解相思之苦。也是因为有了网络,我们不必再劳师动众,远赴千里了,轻点鼠标就能一了望乡之愁。还是因为有了网络,我们更可以随时随地与全世界休戚与共,在那个触手可及的屏幕之后,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一群一起成长一起分享一起承担的朋友们。其次,网络整合了传统的交流媒质的功能,从而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今天的互联网不仅可以像书信一样传递文字符号,像电话一样传递声音,而且实现了文字、音频、视频的同步传输。几乎整合了传统交流工具的一切功能。可是这种整合并不代表着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为我们的人际交往创造了一种具有革命性变化的方式。与书信、电话等单一功能交流工具相比,网络的界面更加丰富了,传递的信息更加充分了,从而大大提高了交流的质量。我们的真情实感不必再被分割成单一的声音与图像,我们的儿女情长也不必再委身于尺素之间,被剪裁得支离破碎了。最后,网络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交流的新方式,而且推动了传统交流工具的大力发展。正式网络的普及催生了高速宽带服务、卫星运用和无线接入设备等等新生事物,并且因此使得传统的交流工具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宽带电话就是利用网络的宽带铺设,在不改变原有电话号码和拨号方式的情况下,实现了通话、上网、视频传输的同步完成,在电话的发展史上,跨出了划时代的一步。由此可见,网络不仅凭借它自身的优势促进了交往活动,而且还推进了各种其他交流工具的更新换代,从而在更大的尺度上在更深的层次上拉近了人际关系。当然我们承认网络在发展在完善,它不是十全十美的,可是总的来说网络降低了交流成本,整合了交流工具,并带动各种交流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我们的交往活动,拉近了我们的人际关系。谢谢大家。

主 席: 谢谢卢越青同学。下面我们有请反方一辩郑天琰同学发言,时间也是4分钟。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正方一辩洋洋洒洒,无非是告诉我们,当网络用于交流时,可以拉近上网者之间的关系,那网络就没有其他功能了吗?它们对人际关系没有影响吗?如果有,正方为何咬定交流不放松,其他功能一概不论呢?想和大家探讨一个问题,人际关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有求知的需求,因此有了师生关系。我们有倾诉的需求,因此有了朋友关系。我们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因此有了恋人关系。可见,需求才是人际关系的本质,需求是人际关系的来源,而人际关系的变化正是需求的满足程度变化带来的。一旦某种需求降低的时候,人际关系自然就疏远了。从人际关系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从前,我想玩可以找我方二辩,学习上可以和我方三辩交流,想聊天可以找我方教练。突然有一天,我有了一个新朋友,他既能陪我玩又能帮我学习,还能告诉我很多新鲜事,我对二辩、三辩、教练的需求就降低了,而对这个新朋友依赖就大大加深,长此以往,我们就是会疏远呀!而这个朋友不是人,是网络,网络以其强大的功能慢慢地转移人们原本寄托于现实生活中的部分需求,拉近了人网关系,疏远了人际关系。正方一直讲,网络提供一种交流手段,交流增多了,人际关系就拉近了。真的是这样的吗?同床异梦的人,交流再增多恐怕也不能填补感情的鸿沟。相隔两地的恋人,难道会因为交流受到限制,两颗相爱的心就疏远了吗?不,只要相爱的渴望没有停歇,两颗心就永远不会疏远。可见交流只是影响人际关系的表象,而需求才是影响人际关系的本质。那么,我们分析问题是需要看本质呢?还是只从表象出发呢?中国互联网中心第14次报告显示,中国的8700万网民中,有52.6%是为了获取信息,34.5%是为了休闲娱乐,只有6.4%是为了交流沟通。那让我们来看看,这三大功能是如何影响人际关系的吧。

首先,网络获取信息的快捷性和低成本增加了人的独立性,降低了对他人的依赖,以前许多必须合作的事,今天我可以独立完成。SOHO一族只在家办公,他们的蓬勃发展正如张朝阳所说,原因就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人们不需要从前那种特别集体化的生活,部分生活中的需求减少了,转移到了网络。难道这不是疏远吗?第二,网络的休闲娱乐功能,降低了部分人际交往的需求。从前我必须跟朋友在一起才能玩扑克,现在上网一样能玩,只要能开心有多少人在意对方是谁?是人还是电脑?人们的休闲娱乐的需求从生活中转移到网上。同时,人际关系从原来的必须变成了可有可无,这就是疏远。第三,网络的交流功能弱化了相互需求。当人在网络上交流时,有谁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又有多少人在意并且相信对方的性别、年龄、职业。不是我们不够真诚,而是因为没有必要。此外,网络还限制了人们的行为,这一传达感情的重要方式,网上的甜言蜜语又怎比得上“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诗情画意呢?综上可见,网络降低了人对他人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满足程度,疏远了人际关系。最后我想说通过对方的辩词告诉大家,他们对疏远的定义是,阻碍了交往活动,那么这样的疏远肯定是不好的喽!所以,想请问对方二辩,疏远是否一定是坏事?希望在您的陈词中,我们可以听到答案,谢谢!

主 席: 好的,谢谢郑天琰同学。比赛一开始,双方都各派出了一名女队员来不温不火地阐述本方的观点,虽然说没有那么大的火药味,但是我们已经感觉到里面暗藏的杀机。现在我们来看看其他的几位男选手怎么表现?有请正方二辩赵康巍同学陈词,时间是3分钟,有请。

正方二辩: 谢谢主席,谢谢对方辩友,也谢谢在座的各位。其实刚才对方辩友说,人际关系需求是第一位的,需求是本质,需求少了就远了,不论其正确与否,让我们先来看看他们的分析吧!他们说,人们上网因为网上有娱乐功能,人们对娱乐功能的需求多了,所以对身边的人关系就远了。难道真是这样的吗?对方辩友举了个例子,告诉我们说你上网可以玩扑克,不必在乎是电脑还是人。可是我们恰恰知道,现在QQ上玩扑克很疯狂,你要知道对方也是人呢!拉近了正是人的关系。其实我们今天讲网络的关系,并不单单是在你和周围的人或者和电脑的联系,我们是在讲网络的交流功能。今天我们可以站在这里和你辩论,但是如果我们相隔甚远,如果我要和你取得联系,就得用网络。对方辩友又说了,网上你没有透露信息啊!你没有透露信息怎么算真实呢?怎么能拉近我们的关系呢?可是我们要看得到,正是由于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地位才大大地增加了你说真话的可能性。我们知道生活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由于面部灼伤或者由于严重的残疾,没有办法和人交流,可能有艾滋病人,他也没有办法像平常人说出他的真实情况。但是网络可以帮助他做到这一点,这恰恰增加了他们的交流机会,我们是否也应该为他们着想呢?对方辩友还有一点,他要告诉我说,人对网络的依赖就会疏远人际关系。其实我告诉你,很多人喜欢读书对书很依赖,很多人喜欢看电视对电视很依赖,很多人喜欢打电话对电话很依赖,他们就能疏远人际关系吗?我看未必。其次前面一段时间我知道央视一直在讲一个关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故事,他对网络够依赖了吧!但是专家告诉我们说,这不是网络的问题,这恰恰是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关怀。看来啊,我们人心都是肉长的,我们怎么能把疏远的责任推到人家网络身上呢?

大家都知道人际关系的建立必须在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而交往我们分为两种,一种是面对面的直接的交流,就像我们今天一样。另外一种就是间接交流,我们必须利用一定的媒介。比如说书信、电报、电话以及我们今天讲到的网络。今天我对大家可以面对面的交流,但是远在家乡的父母,对于在四处求学的同学们,没有办法,只能借助于媒介,于是只好用网络了。这对于我是低价高效。

另外,我们回顾几千年的人类历史,我们发现几千年文明史恰恰是各种交流工具发展的历史,从最早的口耳相传到后来书信出现,从电报电话到走进千家万户到现在网络的变革性突破,我们的交往越来越方便,我们的交往范围越来越大了,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近了。特别强调的是网络还与其他工具不同,因为它兼容了其他工具的所有条件。好的,谢谢大家。

主 席: 谢谢赵康巍同学。我们再来看看反方二辩雷铮斯同学是怎么反驳的。有请,时间3分钟。

反方二辩: 好,谢谢主席,大家好!对方二辩陈词中的各种事例,我们都非常认同。但是对方一辩陈词中也说了,今天我们要讨论网络,最重要是看人怎样使用这个媒体,那么对方辩友看到了吗?其实对方辩友论证逻辑,就是网络的各种功能各种特点,让我们在上面可以更方便更快捷的交流,因此就拉近了人际关系。我想说一言蔽之这个逻辑中的问题,三个字——“不一定”。第一个不一定,网络不一定增进各种交流。对方辩友我方一辩已经说了,网络在现实中有三大功能,我就不再一一列举了,交流只排第三,其他两个功能对方辩友为什么不看呢?我这里有一份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协会的研究报告,它是2003年做出的,上面指出在每周上网超过5小时的网民中,有四分之一的人自己表示,他们感觉到与朋友与家人相处交流的时间少了。那么报告更是表明,平均下来每在网上花1分钟时间就减少了7秒钟与朋友的相处时间,11秒钟与家人沟通的时间,请问对方辩友这交流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呢?还有一份权威报告,第27届世界心理学大会的研究报告指出,网络上所有的功能对现实中的交流全部是负面的影响。而对于网上的交流,也只有网络交流沟通这一项,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所以对方辩友既然也说到了要看人对媒体的使用,可是交流此消彼长,对方辩友为什么只看彼长不看此消呢?此是不一定之一。第二个不一定,交流增多不一定就拉近人际关系,因为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警察审案的时候,是不是与小偷交流越来越多,难道他们的人际关系拉近了吗?当然没有。那么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人际关系的发展与变化呢?让我们来给大家一层一层往下推。一个人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首先表现了他对某些人的某种情感,情感之下取决于他对对方的一种认知,认知是从何而来的呢?是从各种交往行为,比如今天的辩论,比如生活中的聊天,最后最关键的一步交往行为的根源是什么?是需求,是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马斯洛提出的著名的五级需求理论,所以从这个整个完整的逻辑链条,我们不难看出,如果最底层的需求减少了,弱化了,淡化了,那么整个人际关系肯定会是往一个疏远的方向发展。但是如果像对方辩友论证的,可能只是交往行为的增多,可能只是认知层面的单方面的增多,它可能会像正方同学举出的很多例子一样,促进人际关系,但是没有必然的联系。此是不一定之二。第三个不一定,疏远不一定是坏事,它阻碍了我们交流但一定是坏事吗?SOHO一族在家办公,疏远的是和同事和老板的关系,但提高了工作效率。古人更是有云:近君子,而远小人。请问对方辩友这种疏远难道也是坏事吗?谢谢。

主 席: 对不起,时间到,请坐!现在双方的观点已经非常鲜明了,我们接下来要进入的是小品表演的环节。在这个环节当中,双方要用戏剧化的演出方式来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立场。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各队用时不得超过4分钟。我们首先有请正方同学进行表演。

正方小品:

男一:小青,你这是怎么了?感觉这么烦。

女一:抽到一个辩题关于网络拉近人际关系的题目,让我怎么说呀。

男一:这不是挺好辩的吗,网络当然拉近人际关系。

女一:这话怎么说。

男一:小周,你是网虫,给她讲讲。

男二:网络拉近人际关系啊,那很简单的呀。敲敲键盘聊聊天人际关系就自然拉近了呀。

男一:唉,别呀,你女朋友不网上找的吗,给她讲讲。

男二:这个不一样。

男一:得,得,得,你们呀还是听我说。说远古的时候啊,人们之间交流非常的困难,万一哪个部落要是诞生了一位美女,或是一个帅哥,由于相隔太远无法取得联系,即便有个把的勇士勇于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但是也会……到了后来我们出现了鸿雁传书,于是一切就有所好转,可是有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信被鸿雁弄丢了)。于是有些勇士就选择这样的方式(飞箭射信)。

男三:嗨,就拿你做弓箭吧。来,一、二,发射。

男一:可是有时用力猛也会(造成美女伤亡)。

女一:啊——

男三:噢,NO——

男一:再到后来出现了邮政业,你可以把写好的信交给邮局,再通过各种交通工具送到邮递员的手里,最后由邮递员送到你心爱人的手上。但是这种方式有时候也会解决邮递员的个人问题。

男三:你,你们俩,啊!

男一:可是现在我们有了网络,只要你有一台电脑,轻点鼠标你就能和对方取得联系。

男三:亲爱的,我们见面吧。

女一:好啊,在哪?

男三:要不就在校门口旁边第二棵梧桐树下怎么样?

女一:好,没关系,等我噢。

男三:我等你。

男一:其实啊,有时候网络解决的也不单单是人和人的问题。

男二:(扮演猴子打开电脑)E-mail。

主 席: 好的,非常感谢正方同学生动的小品表演,下面我们来看看反方同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演出。我们掌声欢迎反方同学。

反方小品:

男一:明天你要嫁给我啦,喂。

女一:喂。

男一:戈玲,走,看电影去。

女一:看什么电影啊。

男一:哥哥带你看《天下无贼》。

女一:那部电影啊,我昨天在网上下载完了。

男一:下了,那不去了。

女一:算了,花那钱干啥?我在宿舍看吧,有人跟我说话呢,不跟你说了,先挂了。

男一:你等一下……真背。

男二:怎么了这是,东宝,想谁呢?

男一:想戈玲呢。

男二:戈玲,别想她,给你介绍一位新朋友——三汇牌火腿肠。

男一:都吃了一包了。

男二:好吧,使出我的杀手锏,今年不交新朋友,交友就交互联网。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男一:这东西好使啊。

男二:谁用谁知道啊。

男一:真的。

男二:用网络,价格便宜速度快,我们大家都用他。

男一:它都能干什么呀。

男二:这不是要考试了吗,一堆问题等着问老师,你有空去找老师,老师还不一定有空呢?现在有了网络。

男一:怎么办?

男二:上网下载课件啊。你也不用出门了,不就省了老师的麻烦了。

男一:就是。

男二:你小子不是爱玩吗。

男一:对,爱玩。

男二:以前找别人玩,别人都没空陪你。

男一:他们老不陪我。

男二:现在有了网络。

男一:怎么办?

男二:上网打游戏啊,甭管对方是谁,认识的不认识的,没关系,是电脑还是人没关系,能玩不就行了吗?

男一:对,电脑也跟它玩。

男二:你小子不是想戈玲了吗?

男一:你告诉我怎么办,我就是想她。

男二:这还可以跟她上网聊天。

男一:我能跟她聊。

男二:得了,先给你爽两天。

男一:行。

男二:记住,上网要厚道。

男一:行了,知道。这网络还真不错啊,功能挺强的,互联网强强强,还是给戈玲打个电话吧。喂,戈玲啊,吃饭去吧。

女一:吃饭啊,我在网上订过餐了。

男一:又是网络啊。

女一:不好意思。

男一:那行,那你吃你的吧。

女一:那你快去吧。

男一:行,再见。

女一:拜拜。

男一:不跟我吃,不跟我吃,我还不跟她吃呢。男人就是要对自己狠一点,接着玩。

女一:自从有了互联网还真对得起我这个胃,网好胃口就好,身体特棒吃饭特香,你瞧准了中国互联网。

男二:两个礼拜没上网了,憋死我了,一直让这个小子爽。兄弟,出来上网混的,迟早是要还的。

男一:唉,还。网络明天见。

男二:网络天天见。

男一:见吧。

男二:东宝,还想戈玲吗?

男一:戈玲,戈玲是谁?

主 席: 好,我们非常感谢反方同学带来的精彩表演。谢谢。其实我非常心疼我们双方辩手啊。一会儿在场上要唇枪舌剑,一会儿又要进行大幅度的肢体表演,一会儿倒地,一会儿打电话,真的是很不容易。在这里,我提议让我们再次为他们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演表示感谢,谢谢。接下来我们要进行自由辩论环节了,在这个环节里面将给予双方辩手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辩才的时间,各队发言是一共累计4分钟。我们首先有请正方同学开始发言。

正方二辩: 好的,谢谢。刚才对方小品中戈玲不理你这是由于对方不爱你,并不是由于网络。不如我给你个建议,你打电话多贵呀,你用网络跟她聊,我想效果一定会更好。

反方三辩: 今天对方所说的网络无非是说低成本高效率,但是低成本和高效率会不会使人们对网络使用的越来越多,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

正方三辩: 对方辩友在陈词当中告诉我们,人有交往的需求,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远在海外的学子为什么要用疏远人际关系的工具来拉近他们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呢。

反方一辩: 对方辩友为什么不回答我方的问题呢,既然网络这么好是不是使用网络的人会越来越多呢?请正面回答,谢谢。

正方二辩: 既然网络这么好,使用网络当然人越来越多,前两年只有几百万的网民,现在是8700万,当然越来越多了。刚才对方辩友又在讲,说我们现在上网的时间很多,但是我告诉你,从1999年的每周17个小时,到现在只有12.3个小时,人们用网络是越来越理性了。

反方二辩: 好,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对方辩友也承认了上网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么网络会拉近人际关系,是不是我越上网人际关系就越好呢?

正方一辩: 对方辩友无非是在和我们说网络取代了其他的交流工具,可是这个逻辑成立吗?我说对方一辩姐姐很有气质,那就是说我不漂亮吗?我看不见得吧。

反方一辩: 对方辩友今天叫我一声姐姐,我很开心,但要在网上的话我可真分辨不出来对方是美女还是色狼啊。

正方三辩: 我们再来看看对方辩友提到的需求问题。对方辩友告诉我们,我们在网络上用QQ玩牌只是为了开心而已,难道说这不是我们的需求吗?

反方三辩: 请问对方辩友,这时候你在网上游戏的需求,究竟是对网络的需求呢还是对人的需求呢?

正方一辩: 对方辩友,你光和机器能玩牌吗?你还是在和人玩牌吧,QQ里面你的对家四个人都是人。

反方二辩: 可是对方辩友,我在QQ上玩牌建立了什么人际关系呢,我根本就不在乎他是谁,来自哪里,我在乎的只是一双会出牌的手而已啊。这是什么人际关系,对方辩友。

正方二辩: 可能你会说这不是人际关系,至少你娱乐了,你高兴了,你心情愉快了,你和人打交道的时候你的心态更好了。你告诉我说人有需求,我们需求是什么?我有一个朋友,他要去美国留学,我没有办法我很穷,囊中羞涩,我和他说话怎么办,打长途太贵了我负担不起,我只好用网络。其实不单是我,姚明和叶莉谈恋爱也用网络,姚明个子再高也不能跨过太平洋和叶莉谈恋爱吧。

反方三辩: 对方辩友无非还是在讲网络的便利性,那么请问对方辩友,网络的便利性如果能够拉近人际关系的话,那么是否人们使用网络越多人际关系就越拉近呢?请正面回答,谢谢。

正方三辩: 需求的问题没有谈清楚,请对方不要急着转移话题呀。对方辩友告诉我们说我们用了网络,朋友自然少了,无欲无求了,我们一个个都变成和尚了。难道在座不使用网络吗?难道我们都成为老和尚了吗?

反方二辩: 对方辩友不要这么乱扣帽子,我们只说网络功能会使我们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需求,从而一定程度上疏远,我们可没有说用网络就会一疏到底啊。我倒想请问对方辩友,你们反复论证的交流,我们两份报告说得很清楚,此消彼长你们怎么得出一定是交流增多的结论。

正方二辩: 好的,对方辩友告诉我说,你们的数据说明了人际关系越来越远,我也有一份数据就是第十次调查互联网的报告,70%以上的人都是用网络与亲朋好友联系,与朋友同事探讨问题,与同学探讨学习,难道他们这样也是疏远人际关系吗?

反方二辩: 好,对方辩友,我们也很希望所有人在网上都是像对方辩友所说这样只用于交流不影响其他,可是我们报告看的是网络的整体,今天辩题讨论的也是网络的整体,事实证明网络整体就是影响我们的关系。对方辩友你是认为报告有问题还是你们论证有问题呢?

正方二辩: 报告当然没有问题,因为报告告诉我们,人们使用上网的主要功能84%是电子邮箱,网上聊天是40%,而游戏只有15.9%。另外有80%的人认为网络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能与家人更多的交流,这难道不是拉近人际关系了吗?

反方三辩: 请对方辩友不要在这里混淆视听了,这个报告所说的84%,是指84%的人都使用过电子邮件,难道说我们使用电子邮件,我们上网的主要行为就是使用电子邮件吗?再请问对方辩友,今天我们讲网络对人们的影响,是不是应该讨论人对网络的使用究竟使用了哪些功能?如果对方辩友只谈交流,不谈想法能够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吗?

正方二辩: 我们当然要谈其他的问题,所以我在讲,他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他可以使你娱乐,与人打交道更开心。对方辩友刚才一直在讲疏远不一定是坏事。对呀,你们的观点是警察和小偷拉近了,疏远不一定是坏事,但是我们今天讲的是网络是否拉近人际关系,我们是从宏观的讲问题,并不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刚才对方辩友在小品中也讲到了老师很忙,老师没有办法,可能有些老师没有时间,所以我们才要网络吗,才要BBS吗,那样我们可以拉近和老师的关系,你说是吗?

反方三辩: 今天对方不愿谈小偷与警察,那我们就来谈谈对方喜欢的恋人吧。有那么多恋人证明他们交流多了,交往多了,彼此的了解加深了,发现彼此不适合从而选择了劳燕分飞,请问对方辩友这是不是交流多了,使得人际关系疏远了呢。

正方三辩: 对方辩友说了,这是在面对面交流多了之后发生的问题,这难道还是网络的过错吗?

反方二辩: 对呀,所以我们只是用这个例子证明对方辩友一再强调交流多了人际关系就近了并不成立呀,对方辩友。

正方三辩: 我们要说的是网络并不能为一切人际关系的后果负责呀,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条件。我们再来看看对方辩友说的降低需求的问题吧,他告诉我们需求降低了最基本的需求没有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呢,网络有了而我们不能生存了,生存是人最基本的需求呀。

反方一辩: 对方辩友今天讲了这么多,无非是告诉我们网上的交流增多了,那么对方有没有看到网下交流减少了呢?此消彼长,你是如何判断出最终是消还是长了呢?所以还是回到我们的需求理论吧。请问网络的其他功能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正方三辩: 对方辩友恰恰是犯了一个错误,他硬生生的将网上的人际关系和现实的人际关系分开。那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现实人际关系和网上人际难道就不是你的人际关系了吗?

反方三辩: 我们什么时候把他们分开了,我们说是此消彼长。对方辩友,今天所说的论证既不能说明网络增加了交流,同时又不能论证交流增多了人际关系必然拉近,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你们那个所谓的交流理论,交往理论是如何论证你们的辩题的呢?

正方二辩: 不要误解我方的意思,我们并没有说交流增多了人际关系就一定拉近,我们也从对方的角度去想问题。人的需求,人们有人约黄昏后的需求,人们要千里寄明月,这是为什么,不是人们想千里寄明月,他们没有网络啊,如果在今天你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还要千里寄明月,共饮长江水的话,我恐怕你和我都会受不了的呀。

反方二辩: 好,对方辩友终于承认了,他们今天论证的只是网络可能拉近人际关系,那是不是我们论证网络可能疏远人际关系,我们双手就能打个平手,握手言和了呢。

主 席: 对不起,正方时间到,反方继续。

反方三辩: 今天正方的论证十分不清楚,请问对方今天论证的究竟是一种可能性,还是一种现实性,或者是一种必然性,对方哪怕论证后者、后两者其中有一个也好,也能够让我们信服啊。

反方一辩: 中国有8700万网民,对方只讨论网民,那么对于其他不上网的人,网络对他们就没有影响了吗?

反方二辩: 对方还片面误解了我方的观点,我们讲需求我们说人有很多需求,比如马斯洛有五级需求理论,我们可没有说网络无所不能到达,所有的需求都取代了。但是事实已经证明了,网络上获取信息的功能网络上交流娱乐功能,的确降低了我们生活中的某些需求,这是不是一种疏远呢?

反方三辩: 对方今天给我们谈网络,但是又不能够看到人们究竟是如何使用网络的,对方辩友是不识网络真面目,恐怕是只缘身在交流中吧。

反方一辩: 从前我来到上海,要想获得上海的打折信息,我必须请问上海的朋友,今天我只需在网上轻轻一点就可能知道了一切,那么请问对方辩友,这是不是疏远我们的关系呢?

主 席: 时间到,谢谢双方同学。好的,谢谢他们给我们带来的机智精彩的辩论,那么接下来我们进行评委盘问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我们评委要向我们双方队员进行盘问,面对明察秋毫的评委,我们的双方辩手将如何应对呢,我们拭目以待。首先我们有请评委向正反双方的一辩轮流发问,各队回答用时30秒,有请评委。

殷啸虎: 我想先请问正方一辩一个问题。昨天很巧在晚上听广播中间,有一个报道,说有一个小孩沉迷于网络,回到家里他母亲非常生气。劝他不听,母亲当着他的面服了毒。而这个小孩置母亲于不顾,拿着钱又去上网了。母亲送到医院以后,小孩没到医院去看过一次。他阿姨非常生气,终于在路上找到了这个小孩,小孩竟然当众不认他的这个阿姨,说我不认识你。那么请问你如何看待这个小孩的行为?提问完毕,谢谢。

正方一辩: 谢谢评委老师。首先您说的那个现象叫做网络成瘾症是吗?我们觉得网络成瘾症根源问题其实不是网络,而是孩子与父母缺少沟通。我们需要做的是跟他们更多的交流,有更多的理解而不是简单的把这些推给网络,说网络疏远或者拉近了人际关系。还有,包括网络上各种各样的问题,我觉得是我们人在使用网络啊,网络至少帮助我们拉近了人际关系呀,谢谢老师。

主 席: 请坐,谢谢。

殷啸虎: 谢谢。请问反方一辩,传播学上有个观点——媒体是人体的延伸,不知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提问完毕,谢谢。

反方一辩: 好的,谢谢老师。我想对于一个门外汉来说,回答这个问题看我的理解。我认为可能是说通过媒体让我们在量上能够更广泛地结交朋友。在网络上的确有可能让我们更广泛地结交朋友,但是我们考量人际关系可能不仅仅要看量,还要看质。如果说在网络上,我们对人际关系的需求本身就降低了,我不在乎对方说真话还是说假话,你的性别年龄,那么这样的量能够完全提高人际关系吗?今天我们讨论网络的人际关系要全面的考虑,谢谢。

主 席: 对不起,时间到。请我们的评委向正反双方的二辩进行提问。

郭惠民: 我先问正方的二辩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刚才你们在辩论过程中谈到现实中的人际关系和网络上的人际关系。你们也听说过网络的一大特征就是它的虚拟性。既然你们认为网络拉近了人际关系,那么它的虚拟性是否在实质上面拉大甚至于疏远人际关系?提问完毕。

正方二辩: 刚才提问老师讲到的虚拟性,我为什么要先讲这个虚拟性呢,告诉你这个虚拟性不等于虚假性。就像我刚才讲到的有很多面瘫的病人,很多残疾人,艾滋病病人,就像李家民,可能就是因为有网络才能说出他的病情。我想这恰恰是一种真实。另外虚拟性的背后也是真人,我们并不能说这就是假了,如果是只猩猩,如果卡拉是条狗你没有办法和它交流。网络是虚拟但现实的人际关系是真实的。谢谢。

郭惠民: 请问反方二辩,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出现,毕竟是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工具。尤其是由于地理这个因素,它至少可以使远隔千里的人们相互之间的联络增多了,所以它是有利于人际关系建立和维系的。你们讲它可能疏远了人际关系。但是拉近人际关系并不等同于建立一种亲近的人际关系这个概念还不一样。所以你对这个关系怎么看,即拉近人际关系并不等同于建立亲近的一种人际关系?

反方二辩: 我方也认为拉近人际关系和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不等同。那么先回答你前半段问话。网络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工具,可是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网络和电话的不同在于它除了交流之外还能干太多的事情,那么正是它其他的功能也影响了人们的关系。其实刚才那个辩题,我们下意识的反应也是交流。但是当我们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查阅大量的资料,发现国外有很多机构包括我们国内包括台湾地区……谢谢。

主 席:对不起,时间到,请坐,谢谢。请我们的评委继续提问。

贾树枚: 请问一下正方的三辩,在网上有大量的带着面具的虚假的人物,垃圾机械信息,夸张的言词,这样一些内容会不会影响人们建立正常的和谐的人际关系。还有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如果上网时间多了,人的正常交往时间就少了,这样会不会有影响?请正方回答。

正方三辩: 谢谢评委。首先这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我们说,这个网络上有很多人我不知道这个数据到底有多少,而我们掌握的数据说网络是越来越理性了,使用网络的人是越来越会控制自己的言行举止。第二个问题,提问的老师说,信息量多了,占用的时间多了,那么我就想说了,我家里有4000册书,我是不是要把所有的书全都看完了,我才能出去交流呢?显然不是这样,这是我的一个选择的问题,谢谢。

贾树枚: 我再问一下反方的三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人们缺乏的不是愿望而是缺少这样的手段,这样的机会。而网络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交往的平台。请问反方对这个现象怎么样来看待?

反方三辩: 其实人们通常说的这种亲近和谐的人际关系往往是基于一种情感的需求角度来讲的。我们说网络疏远人际关系,并不是说网络可以疏远所有的人际关系,也不是说网络可以彻底疏远人际关系。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网络无法满足人对情感的需求,如果网络无法满足人对情感的需求,那么人情感需求这一部分,就不会从他人转向网络,所以说,我们认为网络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补充,但是对于人在情感上的需求是没有影响的。谢谢。

主 席:谢谢我们的评委,谢谢我们双方辩手。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总结陈词阶段,由正反双方的三辩对本方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首先,我们有请反方三辩王阳寓慎同学发言,时间3分钟。有请。

反方三辩: 谢谢主席。在总结本场比赛之前,我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网络拉近人际关系就是网络的功劳,而网络疏远人际关系就是人的过错?对方辩友这么定义,我们觉得好无辜!主席、评委、各位观众,综观本场比赛,我们认为双方在论证方面有五大分歧。第一,双方的破题不同。正方是居于网络可以做什么?论证出网络有能力拉近人际关系,而反方则是基于人们实际用网络做了什么?论证出网络在现实中的的确确是疏远了人际关系,也就是说正方今天论证的是一种可能性,而反方论证的是现实性。第二点,双方的论据不同。今天正方的论据都是个例的描述,虽然形象生动,但是难免片面。而反方则是本着实证研究的态度给出大家一个整体的统计分析。第三,双方的讨论范围不同。反方认为讨论网络对人的影响就必须要分析网络的各个功能,而正方管中窥网,只限交流,未免有些一叶障目了吧!第四,双方的价值判断不同。正方认为拉近一定是好事,而疏远一定是坏事。但是我们认为拉近未必是好事情,疏远也未必是坏事情。第五也就是今天的关键,双方的论证方法不同。正方使用的是交往理论,而反方使用的是需求理论。我们先来看一下交流。对于交流正方今天既没有论证出网络是增加了人交流的总和,也没有论证出交流增加了人际关系就必然拉近。再来看一下我们的需求吧!网络是不是能够比人更好地满足人的一些需求。如果这种需求从人转向了网络,是不是拉近了人网关系,而疏远了人际关系呢?最后,再让我们来看一看在人类社会和科技发展史上,人际关系是怎样变化的吧?马克思说,人类历史的发展就是人际交往不断演化、发展、变更的序列。金属利器的出现,使得我们有能力独立地进行捕猎,而不再依赖于与他人协作,共同围猎。机动车的出现,使得我们一个人就有能力运输货物,而不需要与他人共同协作,一起拉车。每一次工具的变革,都在不知不觉中将人对他人的需求,转向了对工具的需求。荀子说,君子性非易也,善假于物也。网络的出现使对于人个体能力的提高,对于人际关系的疏远恰恰是一种历史的重复啊!我们说网络疏远人际关系不是说网络使人少了温情,而是说网络使人少了依赖,不是说代表了工具的异化,而是说代表了人类的成长。我们说网络疏远人际关系,不是因为我们容易沉迷于其中,而是因为它反映了文明的延续。谢谢大家。

主 席: 时间到,请坐!谢谢王阳寓慎同学,我们接下来有请正方三辩周烨明同学做总结陈词,时间是3分钟。有请。

正方三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今天我方是通过说明网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优越的条件,而人应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使这个优越的条件更好地为我所用。而反方却说,我们片面强调网络之功,而忽略人之功,看来冤枉的是我们。第一,反方今天告诉我们的是,少数人利用网络做了一些不道德的事情,他就说网络疏远了人际关系,看来以偏代全,一叶障目的还是反方。从宏观上看,我们说70%以上的人通过网络与家人朋友交流、工作、学习,这还不能说明网络大部分时间是用来交流的吗?今天对方辩友似乎要告诉我们这么一个问题。他说,网络能疏远人际关系,那么以此类推,所有的交流工具都在疏远着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就想问了,难道人类5000年的文明史就是人类5000年的疏远史吗?同时,今天对方辩友有两个比较好笑的地方。第一,他告诉我们说网络上的人际关系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是不一样的,因为网络是虚拟的。我知道网络是虚拟的,可是建立的人际交往是真实的,这种真实与虚拟的统一,对方辩友是如何将它区分的呢?又怎么将它区分呢?第二,对方辩友今天告诉我们说,网络作为工具,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需求,人交往的实质。那么好,请问对方辩友没有这种工具,你的交往的实质,交往的需求如何实现呢?它是不是只强调了实质上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工具的前提性呢?我们再来看看我方的观点,我方今天一辩从三个层面告诉我们,网络有低成本高效率,同时整合了传统工具的交流方式,而且推动了其他交流方式的发展。在这个意义上说,网络拉近了人际关系。同时我们也指出网络只是拉近了人际关系,而并非说网络就建立了亲近的人际关系。让我们再来深思一下这个问题,网络之所以能拉近人际关系,是建立在网络提供了这么一个优化的条件。而讨论网络在这个条件上,建立了人际关系是优是劣是好是坏,并非是今天辩论的主题,恰恰是在肯定了网络优化了人际关系这一条件的基础上,追问网络人际关系的实质才变得有意义,所以我方今天认为网络拉近了人际关系,谢谢。

主 席: 好的,感谢周烨明同学的发言。的确,从人类进入网络时代的那一刻起,网络的优势和劣势便一道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生活。那么对于人际关系究竟是拉近还是疏远呢?恐怕怎么说我都觉得有道理,我们这里就很难下定论了。就本场比赛而言,哪一方会胜出呢?我们还是有请我们的评判团来进行裁决。现在有请评委们退场公议。观众朋友,我们稍后再见!

主 席: 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欢迎大家回到“日立杯”第十届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现场。在本场比赛的结果揭晓之前,我们有请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花建先生为本场比赛做点评。有请。

花 建: 各位大家好!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已经走过了10年的历程。今天我们又一次相会在这里观赏了华东师大和西安交大的精彩辩论。下面我受评委的委托,对刚才的辩论做一个简要的点评,我简要的讲几个问题。

第一,这场辩论的选题立意高远,给参加辩论的两个队提供了思维的广阔空间,也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挑战。有这样一句话,人类走进了网络时代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个切切实实的现实正向你我他走来。如果说,当年的法国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一部名作《八十天环游地球》勾勒了那个时代人们对于空间和时间的一种构想。那么今天我们在网络上环绕地球一圈,只要0.003秒。2004年春节,据有关部门统计,在两天之内,中国的居民用于祝贺春节的短信息竟然达到3亿多条。而在我们的工作、生产、生活中,网上办公、网络学习、网上评选、网上投票、网上申报、网上购物等等,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正像历史上每一次突破性的科技发明和科技创造,都给人类的组织结构、伦理观念和思想方法带来强烈的冲击一样,网络也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带来了新的挑战。这使我们想到过去从蒸汽机到原子弹,从避孕技术到高速列车,都要求人类原有的生产生活的组织形态、伦理道德和思想观念必须有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和强烈的一种自我更新。因此,当我们面临了这样一个选题,网络技术是拉近了还是疏远了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实际上是站在一个历史和现实的交叉的层面上,我们面临着从技术到人文,从组织形态到人的能动性的多种空间,这就给我们年轻的辩手们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第二,双方的辩论高潮迭起,各有千秋。我想我们的主办单位在这次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安排中间,把这场辩论安排在第一位也是饶有深意的。因为他集中在人的意义上,这和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以人为本的高远战略是完全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不能够离开以人为本的目的。从人出发,以人为归宿是我们发展各种科学技术根本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正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双方两支年轻的队伍各显高招,各有神通。正方的辩论集中在网络技术给人际交往带来了各种的便利性方面,强调了网络技术对人际交往的深化、普遍化和丰富化。而反方则集中在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是不是有内在的逻辑性,这种网络技术有没有更好地发挥了人性中向上的、向美的、向真的一面,有没有真正地来推进人际关系在真、善、美的意义上,来促进交流这样一个问题上。正是在这样一个思维空间里面,双方表现出很高的素养和良好的积累。很多评委指出,我们双方的几位辩手,各显高招,各有神通。相比之下,正方的二辩发挥得非常好,他的积累比较丰富,他的语言更加流畅,特别是在临场对阵的时候,在表述上更加从容。而从归纳的意义上讲,反方的三辩归纳得更好一些,他在逻辑上更加得严密。因为从材料的使用上说,似乎是从正面来论述,网络有利于人拉近人际关系材料是更加丰富的。但反方恰恰能够在逻辑上组织得更加细致,更加严密,如层层剥笋一样,来揭示出网络的交际不一定能够拉近人际关系这样一个课题。所以他们在细节的处理上也是更加细腻的。

第三,双方在辩论中不但强调了主题的深化,强调了语言的精彩,而且在形式上也不断出新。这次的辩论我想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已经看到了,在形式上也有了许多新的样式。比如说,在双方进行陈述的时候,他们必须和大屏幕上展示的画面相一致。我们评委都注意到,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在陈述的时候,他们的内容、他们的节奏、他们的语气和屏幕上展示的画面是恰到好处,应该说这是他们勤学苦练、充分准备的一个结果。尤其是,在他们小品的表演上,我想激起了现场观众的一阵阵笑声,而电视机前的观众也会发出会心的微笑。在这样短的4分钟时间里面,不但要把各自的观点进行形象化的表述,而且还要制造悬念让观众迅速进入情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我们所看到的,双方的辩论和表演恰恰是选取了不同的角度,如果我们用一句话来概括的,那么正方的表演是卡通化、拟人化。他们把人类交往的一部漫长的历史,压缩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面,把几千年的漫长的人类交往史高度地压缩在几分钟这样一个小小的时空里面。从当年隔着千山万水的遥遥喊话到勇士爬越激流险滩,去给心上人送去爱的信息;从鸿雁传情到弓箭传书;从马车夫的故事到现代的电话乃至网络,他们表现得栩栩如生,而且他们又含蓄地点出每一种方式都有可能带来伤害。就好像是男孩子为了向他的情人,射出那一支传达爱情的弓箭,无意中伤害了他的心上人一样,激起了现场观众会心的微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也更加体会到他们的表演是形象大于语言,而生活是大于理论的。形成对比的是,反方的表演是角色化和个性化的,在短短的几分钟里面,他们塑造了东宝和戈玲这样一对充满情趣的角色,来揭示出由于网络的普及,不但没有使得东宝和戈玲更加贴近了他们的人际关系,反而使得他们更为疏远。这也留下了给我们更多的思考。

此外,评委们都还指出,我们的两支队伍通过充分的准备,在现场表演上,总体上是显得不慌不忙,胸有成竹,你来我往,兵来将挡。应该这样说,我们的名校大学生辩论赛不仅仅比意志、比观念、比知识、比技巧,而且他本身还有一定的表演性。因此,评委们都提到我们正方与反方的一、二、三辩,有的是款款道来,胸有成竹;有的是语言生趣,高潮迭起;也有的是唇枪舌剑,充满了火药味。这个恰恰使我们的这场辩论能够避免它的单调与沉闷,而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显示出我们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一种风采。

第四,整场辩论,可以说是百尺竿头,更有待于前进一尺,仍然有展开的空间。评委们在不同的角度都提到,我们这场辩论观众给予它很高的期望值。我们不仅希望它能够占领一定的思想高度,有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而且希望他在表演上有更精彩激烈地一种对抗场面。但是从整体上讲,我们两支队伍看来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必要和提升自己的空间。第一,我们在立意上、在审题上是否还可以有更广阔的视野。今天我们经常说,科技以人为本,讲我们的建设小康社会是以人为出发点,那么专家早已指出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涵义,一个是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个是全体人的发展,第三是人的全过程发展。因此,怎么样使得网络拉近人际关系与人发展的这三个“全”,更有效地结合起来,这还有待于我们选手们的努力。第二,在选手们的辩论中,怎么样把这么多丰富的材料组织得更加严密,在逻辑上更加层层展开,这也有待于我们辩手们的努力。因为网络是否能够拉近人际关系,是拉近还是疏远了人际关系,它既涉及技术和人的关系,也涉及人的能动性,还涉及人类如何来防范这个过程所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出于表现的需要,我们应该组织得更加富有层次。第三,观众们实际上也还期望着我们的辩论应该是有更加精彩和激烈的交锋场面,形成更良好的聚焦。这恰恰是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最精彩最能够吸引人的部分。但从全场来看,这样的亮点还不是很多,真正能够擦出火花,激起全场观众会心微笑的这些闪光的地方还不是很多。这也要求我们的双方辩手在对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这种形式的掌握上还要有更多的火候。此外,在引证的数据和引证的材料上,我们也还可能更加丰富。但从总体上讲,瑕不掩瑜,这第一场辩论体现了我们中国当代大学生的丰采,体现了我们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一种深切关怀,应该说是一场精彩的辩论,成功的辩论。刚才作为评委,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已经给双方选手的辩论作出了一个明确的判断,下面我就把评委的判断交给我们的主持人来宣布。

主 席: 谢谢。感谢花建先生精彩的点评。我相信大家现在的心情和我一样,又期待,又忐忑不安。我们来看看最终谁能够胜出?

经过评判团的认真评议,比赛结果如下:正方总计得分399分,反方总计得分是404分。本场比赛的优胜队为反方,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祝贺他们!同时,我们也掌声感谢华东师范大学代表队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表现。谢谢同学们!

好,各位来宾,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刚才您收看到的是“日立杯”中国名校大学生辩论邀请赛的现场比赛的第一场,明天我们将进行初赛的第二场比赛,对阵双方是北京工业大学代表队和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他们分别是第六届和第八届大赛的冠军队。明天他们将就“人造美女是否值得赞赏”进行辩论,欢迎您的关注。明天同一时间我们再见,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