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词语的界定

新词语的界定

时间:2022-03-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使用范围上,由于新词语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具备稳定的交际功能也是成为新词语的一个必要条件。综上所述,我们对新词语的界定是:新词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出现的,形式、意义、用法三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新的,用来交际的词或短语。由于行业词语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使其不具备全民普遍性,因此不能称之为新词语。

1.2.3 新词语的界定

关于新词语的界定各家看法不一:

刘叔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1990:283)一书中认为:“一个词语不仅从无到有地出现,而且得到了人们普遍认可,广泛地使用开来,在语言词汇中立稳了脚跟,就可以认为是新的。而这样的词语在语言中存在一定时期以后,比如15-20年左右,大家都很熟识了,新鲜的性质消失净尽,它就退出新词语的范围,转为普通的词语。”王铁昆(1991)认为:“新词语是指一个新创造的或从其他语言、从本民族的方言词、古语词和行业词中所借用过来的词语,也指一个产生新词义、新用法的固有词。”李建国(1996)认为:“所谓新词新语,就是新出现的,符合民族语言构词法的、表义明确而能进行交际的词语。”

这三种对新词语的界定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种观点主要侧重于新词语的时间性——即“新”的时间范围,但没有涉及其形态构造等方面。同时该观点强调其稳定性,认为进入词汇体系后才能称之为新词语;第二种观点侧重于新词语的来源及其语义的转变;第三种观点对新词语的要求相对严格,偏重于从规范的角度来定义。

我们认为,对新词语的界定一般要从时间、形态、构造、使用四个方面来考虑。在新词语的时间性上,不宜过窄,可限定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最近的社会历史时期。我们所探讨的新词语时间范围限定为第三次新词语高峰期(1978年至今)产生的新词语;在成员构成、成员构造、使用范围等方面,成员构成是指新词语由哪些组成成分构成的,正如前文所说,按照学界较为公认的“与其失之于严,毋宁失之于宽”(吕叔湘,1987)的原则,新词语应包括新创造的词语(这些词语所指称的事物或现象可以是新出现的,也可以是以前就存在的)、产生了新的意义或用法的旧有词、旧词复现,还包括新的外来词语、方言词语或专业词语。在成员构造上,新词语并不限于“词”,还包括短语。在使用范围上,由于新词语是人们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具备稳定的交际功能也是成为新词语的一个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我们对新词语的界定是:新词语是指在一定时期出现的,形式、意义、用法三方面中至少有一个方面是新的,用来交际的词或短语。

为了对新词语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我们对新词语与其临近的几个词汇集合做了一个比较,以明确新词语在词汇体系中的位置。

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性,特别是一个体系内部,各个成员之间往往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词汇是一个系统,它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各个词汇类共同构成,新词语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部分。如果把词汇比喻成一个浩瀚的海洋,那么新词语则处于海面,它与外界大环境紧密联系,随着外界的变化而迅速变化。因此新词语相对于其他词汇类别变化较快,处于词汇的活跃层,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晴雨表。词汇这个大集合内部存在无数个小的集合,临近的集合之间可能会有互补、交叉或离散等各种关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新词语这个集合与其临近的几个词汇集合的关系做一个考察,以便于明确其区别和联系。

1.新词语与既有词语的关系

词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有序的、相对稳定的体系,它由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构成。“基本词汇是词汇的核心部分,数量比一般词汇少,但生命长久。具有稳定性、常用性、标准性和能产性四个特点。”(王德春,1997:125)基本词汇是词汇系统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基础,并使词汇体系在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有序地发展。一般词汇则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大量新词语不断补充进来,同时淘汰一些不再使用的词语,显现出词汇体系动态、开放的特点。一般词汇分为普通词语、古词语、外来词语、方言词语、专业词语等,与之相应的新产生的词语也可分为新普通词语、新外来词语、新方言词语、新专业词语等。既有词语和新词语共同构成一般词汇,同时两者也处于动态的转化过程之中,新词语使用的时间久了,也会转化为既有词语;既有词语也可能在社会条件影响下,转化为新词语。与此同时,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也处于动态的转化过程之中。因此,新词语与既有词语的关系是互补、转化的关系,共同构成一般词汇,共同推进词汇体系的发展。

img1

2.新词语与方言词语、行业词语等的关系

方言词语是语言的地域变体,是在一定地域内使用的语言。如“立马儿”“歇菜”“倍儿”是北京方言,“拎勿清”“白相”是上海方言,这些方言在当地使用很普遍,得到了普遍认同,但是由于它不属于民族共同语,在全国范围内则不属于新词语的范畴。方言词语和新词语并不是完全没有关联的,两者也有可能借用和交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更新,各地之间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广泛,较多流行于港澳台等地的带有方言性质的词语已经突破地域界限,融入到共同语之中,如“共识”“心态”“资深”“传媒”等词,成为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新词语。

行业词语是语言的社会变体,是指行业内的习惯用语,它是相对封闭的社会集体的交际工具。由于行业词语使用范围的局限性,使其不具备全民普遍性,因此不能称之为新词语。但是行业词语和新词语之间也可以转化,一般认为,满足下面四个条件之一的行业词语,即可称之为新词语。第一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一般意义,比如“辐射”“充电”“硬件”等;第二是扩大了使用范围,从专业领域扩大到社会生活领域,如“计算机”“磁疗”“数码相机”等;第三是使用频率大幅度增加,在强势传媒高频出现,如“基因工程”“核磁共振”“神州六号”;第四是词典收录,被权威的新词语词典或语文词典收录的,如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的新词部分。

因此,方言词语、行业词语以及外来词语等其他类的词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频率处于变化之中,只要其具备了新词语的条件,进入了民族共同语的范畴,那么就可以转化为新词语,这些词汇类别与新词语的交融是新词语产生的重要途径。

img2

新词语与方言词语、行业词语等词汇类别关系图

3.新词语与流行语的关系

流行语是指在某一时点产生,并在一定范围内得以迅速传播并持续一段时间的词语(杨建国,2004:64)。新词语与流行语最为明显的区别是在某一时间段上的使用频率的高低。如2007年春夏季部分流行语为:黑砖窑、晒工资、大牛市、熊猫烧香、最牛钉子户、手机单向收费、红楼选秀等,这些词之所以被称为流行语是经过词频统计后得出的结果,与热点事件有关,在各大媒体和人们的口耳相传中高频出现,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使用频率大大超过其他词语。

新词语与流行语的第二个区别是新词语具有全民性,并非只在一个地方流行,属于民族共同语的词汇系统。而流行语则一般在一定的地域范围或群体范围内流行,比如上海流行语、广州流行语、青少年流行语、校园流行语、网络流行语等,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口语色彩。另外一个区别是新词语使用时间相对持久,而流行语单位时间上使用频率较高,但持续时间相对短暂。

很多流行语起初在一定的地域和群体内流行,但是由于其本身具有的新颖性、鲜活性和较强的传播功能,易于被大众所广泛接受,从而使其具备全民性,成为新词语。而当新词语在某种条件下被人们高频使用时,也可能成为流行语,如“发烧友”“买单”“冲浪”等词,是在新词语基础上形成的流行语。因此,新词语和流行语之间也可以互相转化,两者之间有交叉和重合。但并不是所有新词语都是流行语,也不是所有流行语都是新词语。如“创收”“钟点工”“远程教育”等属于新词语范畴,由于使用频率不够高,没有风行,所以不属于流行语。而一些还在特定地域范围和群体范围内流行的词语,也不属于新词语。

img3

新词语、流行语与词汇体系关系图

新词语在词汇体系中是变化较快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流行语的变化则更加迅速和敏捷,新词语和流行语新陈代谢,不断更新,丰富和扩充着词汇体系,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