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影随形”并“左右人间”

“如影随形”并“左右人间”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拿《摩诘经》和《天演论》二译作为例,其影响便可谓既“如影随形”又“左右人间”。所谓“如影随形”,是说其影响无处不在;所谓“左右人间”,则是言其影响之巨。他“入诸酒肆”,爱喝酒,还“至博戏处”,参与赌博。既然众口一词,朴老也便戏称自己是“病室”“维摩”了。这个字古人译“称”,没有错,但是“名称”的“称”。所有这些,都已说明了“称”的确切意义。

六、“如影随形”并“左右人间”
——谈译作《摩诘经》与《天演论》及其影响

邹振环在《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一书的“前言”中有这么一句话:“中文释语中‘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则道出了译作对社会文化的效应和作用。”(1996:vi)就某些译作而言,其影响也许还不止于此,用周作人的那句“一书之力,恒足以左右人间”(ibid.)形容之可能更为恰切。拿《摩诘经》和《天演论》二译作为例,其影响便可谓既“如影随形”又“左右人间”。所谓“如影随形”,是说其影响无处不在;所谓“左右人间”,则是言其影响之巨。读读下面的文字,看看二译作中有关术语都是怎么进入诗词、壁画甚至各种专名的,我们也许能从中略微感知《摩诘经》和《天演论》二译作当年对中国受众,特别是文人和维新士大夫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1.《维摩经》及其影响

《维摩经》,也称《维摩诘经》,皆是《维摩诘所说经》的简称。该经先有鸠摩罗什的译本,即《维摩诘所说经》,后来玄奘进行了重译,改名为《谈无诟称经》,“无诟称”即维摩诘的意译,不过一直流行的仍是罗什译本。

《维摩经》很独特,一般的佛经都记载佛言,只有这部经的主角是一个在家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居士,这主角就是维摩诘。《维摩经》所记便是维摩诘独特的生存方式及其对佛教义理的理解。

维摩诘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呢?他是个大富翁,“资财无量”。他有妻子、有眷属,家庭美满。他“入诸酒肆”,爱喝酒,还“至博戏处”,参与赌博。不仅如此,他还“入诸淫舍”。不过,他的佛法修为非常之高。其人生目标是“一个人不出地狱,我不离地狱”,要度化众生。很显然,维摩诘的生存状态很适意,同时又张扬个性,乐享人生和崇尚理想两不误。

正因为维摩诘是那么一个形象,《维摩经》这部半小说、半戏剧的作品一俟译出便在文学和美术界产生出巨大影响:“中国的文人、诗人往往引用书中典故,寺庙的壁画往往用该书的故事作为题目。”(胡适,1996:125)实际情况确乎如此,大家熟知的唐朝著名诗人王维便把自己的字号定为摩诘,名与号连起来便是“维摩诘”。李卓吾在自己的住处书有“维摩庵”的横额。黄庭坚作诗时曾形容自己“菩提房里病维摩”。苏东坡也有两句诗:“休官彭泽贫无酒,隐几维摩病有妻。”意思是说自己好像维摩一样生活了,也就是找到了一种结合点。“隐几”是靠在几案上(维摩常病,有“病维摩”之称),“有妻”不是说有太太的意思,指的是有佛法作为一种心理上的支撑与依靠。可以说,中古以下,中国文士中几乎没有人不受《维摩经》影响的。晋宋之际的谢灵运是中古时期信佛的著名诗人,其作品中有《维摩经十譬赞》之类,临死时,还遗命将自己的胡须捐给寺庙充作维摩诘像的须髯。齐梁时代,文士们的领袖,前有齐竟陵王萧子良,后有梁武帝萧衍,二位都是著名的好佛者。萧子良对维摩诘的记忆竟至于形诸梦寐,他曾做梦在佛前咏《维摩》一契,“韵声流好”;萧衍曾注《维摩诘经》,还为自己的儿子主编了后来文人无不诵读的经典《文选》的萧统——取名“维摩”。

赵朴初眼里,维摩或维摩诘有时候就是值得敬重的高僧的代名词。1956年春,他游昆明西山,曾吟诗:“我来不见维摩老,眩目天花雨道场。”有意思的是,中日佛教界一直盛传赵朴初乃维摩诘在世。换句话说,朴老的前身是维摩。福州佛教界老前辈杨贡南曾赋诗赞赵朴初:“成坏无常终不灭,匡扶丈有老维摩。”陈珍珍也曾赋诗赞其曰:“前身合是维摩诘,举世同尊王日休。”吴企尧居士也写诗颂朴老:“珍重维摩老居士,好凭千手转乾坤。”陈兵同样著诗称颂过朴老:“再到维摩病榻前,年华愧应五三参。”既然众口一词,朴老也便戏称自己是“病室”“维摩”了。

说到“维摩诘”,它是什么意思呢?陈寅恪曾解释道:“在梵文中,‘维’是降伏之意,‘摩诘’则为恶魔;那么王维便是名王降伏,字叫王恶魔了。”(见曹聚仁,2004:178)钱文忠《玄奘西游记》一书对“维摩诘”的解释有所不同:“‘维摩诘’在梵文里的意思,就是玄奘翻译的《说无诟称经》里边的‘无诟称’。‘无诟’意思是很干净,非常洁净,‘称’就是相称、匀称。所以‘维摩诘’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干净而匀称。”(见葛维钧,2008:93)对于其中部分解释,有人提出异议并指谬如下:

“维摩诘”,梵文为VimalakIrti,其中vi译作“无”,mala译作“诟”,都是可以的。问题出在kIrti上。这个字古人译“称”,没有错,但是“名称”的“称”。见到“称”,就认为它是“匀称”中的“称”,便错了。……其实,“维摩诘”的意思,历来十分清楚,古代佛教经典曾经将它意译为“净名”,颇为准确。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僧肇《注维摩诘经》卷一有解说称:“什曰,维摩诘,秦言净名。……其晦迹五欲,超然无染,清名遐布,故致斯号。”玄奘本人对于“毗摩罗诘”(VimalakIrti)这个字也有解释,见其《大唐西域记》卷七:“唐言无诟称,旧曰净名。然净则无诟,名则是称,义虽取同,名乃有异。旧曰维摩诘,讹略也。”所有这些,都已说明了“称”的确切意义。(ibid.)

2.《天演论》及其影响

《天演论》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于1893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演讲,原题为《进化论与伦理学》(“Evolution and Ethics”)。1894年,赫氏加写了导论,并与其他三篇论文(“Science and Morals”,“Capital—The Mother of Labour”,“Social Diseases andW orse Remedies”)合编成集。严复为我所需地将其中的导论及前半部译出,冠以《天演论》之名。

《天演论》译刊的那些年,正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时候,但当权的清朝封建顽固派却依然故我,不思改革,顶着“天朝上国”的帽子不放。在此背景之下,《天演论》中的“优胜劣败”思想无异于一种当头棒喝。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形容道:“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一样,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见张海林,2003:302)而据曹聚仁讲,在他二十年中所读五百多种回忆录中,很少未受严译《天演论》影响的。(见邹振环,1996:120)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自《天演论》问世以来,几乎无人不谈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成为当时维新士大夫的口头禅。鲁迅在南京求学,“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纸石印的一厚本”,“一口气读下去”,不仅如此,“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演论》。”(见林非,1999:573)及风而下,“竞”、“竞存”、“天择”、“适”等字眼还纷纷融入了人名、字号、校名等。用于人名者有性博士“张竞生”和蹈海自殉的“姚竞生”等;用于字号的似乎更多:陈炯明号“陈竞存”,黄兴号“竞武”,秋瑾号“竞雄”,蔡元培号“竞平”;用于校名的则至少有“竞化学堂”、“争存女子学堂”、“竞存初等小学堂”。

说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催生有关姓名,“胡适”一名的由来似不能不提。周振鹤在《随无涯之旅》一书中曾说:“《天演论》还深刻地影响了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的知识分子。原名胡洪骍的青年也本‘适者生存’之意改名胡适,字适之,从皖南乡下出来放洋留学去了。”(2003:21)也有人这样说:“胡早年去沪求学,曾请其兄替他取个学名,其兄问:取‘适者生存’的‘适’作单名如何?他表示可以,但只偶尔用作发表文章的笔名,在沪求学,仍名洪骍。一九一〇年他去北京考‘庚款’留美,怕考不取为人所笑,临时改名‘胡适’,‘庚款’考取后,沿用不改。”(黎泽济,2005:153)真相究竟如何呢?胡适本人在《四十自述》之《在上海》一文中有过“交代”,有关文字如下:

天演论出版之后,不上几年,便风行到全国,……“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渐渐成了一班爱国人士的“口头禅”。还有许多人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女儿的名字。陈炯明不是号竞存吗?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存,一个叫梅天择。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我在学堂里的名字是胡洪骍。有一天的早晨,我请我二哥代我想一个名字,二哥一面洗脸,一面说:“就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字,好不好?”我很高兴,就用“适之”二字(二哥字绍之,三哥字振之)。后来我发表文章,偶然用“胡适”作笔名,直到考试留美官费时(一九一〇),我才正式用“胡适”的名字。(张海林,2003:302)

有人做过统计,《天演论》问世十多年间,曾发行30多种不同版本。上海商务印书馆有一个版本,从1905年到1927年的22年间一共再版了24次。一部书有这样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出版史上是少有的。《天演论》如此受人追捧,除了具有摄人心魄的思想魔力,其优美的文笔也功不可没。严复深谙“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之理,所以传译《天演论》时,在保证原文思想内容的前提下,极尽“包装”之能事,译文一出,文字古雅,文笔华美,直令读者拊掌称妙,爱不释手。

◎主要参考文献:

[1]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陈洪.佛教与中国文人[A].赵炬,桂平.世纪大讲堂(第3辑)

[C].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2.

[3]陈引驰.佛教文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葛维钧.钱文忠讲座中的梵文错误并及其他[J].南风窗,2008(7).

[5]胡适.白话文学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6]黎泽济.文史消闲录续编[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

[7]林非.鲁迅作品全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8]皮后锋.严复大传[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

[9]王佐良.翻译:思考与试笔[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10]张海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1]周振鹤.随无涯之旅[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2]邹振环.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一百种译作[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6.

[13]朱洪.赵朴初说佛[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