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歼之父”宋文骢去世

“歼之父”宋文骢去世

时间:2022-03-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歼10之父”宋文骢去世从年富力强的52岁开始,直到古稀之年的74岁,宋文骢历经7000 多个日日夜夜,终于研发出一款相比国际主流毫不逊色的三代战斗机。宋文骢歼10和苏27一样重要1986年1月,歼10战斗机正式立项,宋文骢同年正式被任命为飞机总设计师。2016年3月26日,宋文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各界人士前来告别。“歼10之父”宋文骢与航空结缘,就没有那么浪漫了。
“歼之父”宋文骢去世_排华五十年后,印尼华人生存秘辛

“歼10之父”宋文骢去世

从年富力强的52岁开始,直到古稀之年的74岁,宋文骢历经7000 多个日日夜夜,终于研发出一款相比国际主流毫不逊色的三代战斗机。

文/ 阎滨

战斗机集成了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精华,全世界拥有独立设计、制造战斗机能力的国家寥寥无几。如果说航空发动机是一个国家工业王冠上璀璨的宝石,那么战斗机就是工业体系的王冠。

中国大陆的航空工业从仿制苏联成品起步,1956年歼5战斗机首飞标志着第一架国产战斗机的诞生。由于整体发展水平低、科技基础薄弱,在仿制了第二代战斗机苏制米格21之后,几款自行设计的国产战斗机歼8、歼9、歼12要么磕磕绊绊发展多年却差强人意,要么早早下马。直到2006年10月29日,新华社向世界宣布:“由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歼10战斗机已成建制装备部队,形成作战能力。”这标志着大陆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终于成熟,而且这是第一款装备部队时并不逊色于世界主流的战机。

大陆航空工业历经50余年发展后终结成硕果,而铸就这顶“工业王冠”的人,正是2016年3月22日去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宋文骢先生。在他的遗体告别仪式上,习近平胡锦涛李克强等新老政治局常委隆重致哀,习近平更是委托中共中央办公厅打来电话深切哀悼宋文骢,并亲切慰问家属。

宋文骢

歼10和苏27一样重要

1986年1月,歼10战斗机正式立项,宋文骢同年正式被任命为飞机总设计师。到2004年,歼10设计定型并装备部队,前后历经18年漫长的岁月。在全世界少数几个拥有研发第三代战斗机能力和经历的国家中,可能是研发耗时最长的。但对大陆来说,这是完全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款高技术战斗机,具有特殊意义。

解放军空军的战斗机从歼5到歼6、歼7,都是直接仿自苏联飞机,第一款喷气战斗机歼5仿自米格17,第一款超音速战斗机歼6仿自米格19,第一款两倍音速战斗机歼7仿自米格21。文革期间陆续上马了歼8、歼9、歼12等项目,但因为当年一些项目立项草率,游离于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潮流、不适应空军变化了的作战需求、航空工业基础过于脆弱、国力不足以支撑发展多个型号等原因,除歼8外的型号都无疾而终。歼8的发展也步履维艰,等到最终成熟时,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主流。在空军于1990年代初引进俄制苏27战斗机,开始奉行“弯道超车”式发展战略后,最终停止了进一步发展。直到歼10从神秘莫测的传说走到台前,这款外形优美、性能优异的战机,才颠覆了世人对大陆战斗机工业曾经长期不能摆脱苏式战机血统的传统印象。

解放军曾饱尝没有制空权的苦果,因此对空中力量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根据美国的中国军事问题专家马克·莱恩等著的《中国作战研究》一书的看法,到2000年初,解放军空军拥有大约4500架飞机,是世界第三大空中力量。空军自成立后参加了抗美援朝、台海空战、抗美援越及对越自卫反击战,共击落敌方各型飞机1474架,击伤2344架。因为多数敌机系由防空炮火或防空导弹击落,西方专家认为以上数字值得怀疑,战绩争议较大。

通过这些冲突,大陆领导人和空军清醒认识到,其空勤人员和作战飞机在装备性能和各种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如飞机航程、用途限制、飞行员训练与经验不足。硬件和训练能力的制约,导致解放军空军不得不强调国土防空的战略,空中力量主要局限于防御作战。建军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解放军空军的基本装备战略都是大力发展战斗机、雷达和地面防空系统,受限于老式苏制米格战斗机航程短、用途单一的性能局限,解放军空军难以担负起进攻性任务。

海湾战争后,大陆震惊于美国空中力量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当代已不可能依靠陆军包打天下,因此逐渐转变传统“大陆军主义”思维,开始强调发展空中力量,强调空中力量从防御性任务向攻防兼备的多用途方向转变。此后,尽管解放军继续坚持强调自力更生的传统,力主依赖本国力量来实现空中力量现代化,但鉴于航空科技储备薄弱、军费支出有限、资金匮乏的客观国情,以及战后第三代战斗机自1970、1980年代后在周边国家大批服役,大陆动用当时并不丰富的外汇储备果断从解体后急需硬通货救急的俄罗斯引进了不少高技术军工项目,比如购买苏27远程战斗机和新式防空导弹系统等,充分享受了一把“冷战红利”。

通过技术引进,解放军短期内实现了一次战力“飞跃”,但过去的历史中曾先后遭到过东西方两大阵营技术壁垒的刻骨经历,让解放军并未偏废自力更生这一基本战略。况且苏27是远程重型多用途战斗机,成本较为昂贵。考虑到美、俄等国同代战斗机都采用装备数量相对较少、昂贵的重型战斗机和成本相对低廉、装备数量较多的轻型战斗机“高低搭配”的模式,解放军也一直在努力寻求自主研发国产轻型战斗机,歼10战斗机正是长期不懈坚持这一思想所结出的硕果。

2016年3月26日,宋文骢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举行,各界人士前来告别。

抗日烽火孕育出航空梦

航空史上多数飞机设计师与航空结缘,大都缘于一段特殊的经历。美国洛克希德公司著名设计师凯利·约翰逊小时候阅读了《汤姆·斯威夫特和他的飞机》、《海盗少年》等系列丛书,对他以后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12岁时,约翰逊已经梦想将来从事飞机设计工作,并且自己设计了一架小型模型飞机。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创始人马塞尔·达索17岁时,有一天在学校操场散步,不经意瞥见天上正有一架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围绕着埃菲尔铁塔飞行,优美的姿态深深打动了达索的心,他决心投身飞机设计行业。

“歼10之父”宋文骢与航空结缘,就没有那么浪漫了。宋文骢出生于1930年,少年时代乃充满国仇家恨的抗战年代。他所在的昆明是大后方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当年日本空中力量重点攻击目标,少年宋文骢目睹肆虐于昆明上空的日本飞机。多年后,他对这段经历仍旧刻骨铭心。宋文骢对访问者倾吐:“在我小时的记忆中,似乎满街都是难民和伤兵,时常见到的都是焦土和弹坑。日本人的飞机,几乎每天都在头上盘旋,隔三差五就来轰炸昆明。整个城里的人,每天惶惶不可终日。警报一响,全城的人就乱作一团,大人带着我们躲警报。我是老大,躲警报时,小小年纪还必须背着弟妹跑。日本飞机有时飞得很低,我们躲在郊外的田地里,不但能看见机身上血红的标志,有时还能看见日本飞行员的影子!那样的日子,几乎伴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

抗战结束后,宋文骢到教会中学读高中。他学习刻苦、英文优异,在学生时代就加入中共外围组织,1949年参军当侦察员,参加过进军云南的战斗。此后作为政治素质过硬、身体好、具备一定文化素质的优秀人才,宋文骢被选送进空军,学习飞机机械。在同批学员里,他是正规的高中毕业生,在当时算是高学历人才。扎实的英语功底使得他入学后掌握俄语较快,很快就能和苏联教官简单沟通。毕业后,宋文骢作为负责飞机维护修理的地勤人员,参加了朝鲜战争

战后,宋文骢被推荐进入俗称“哈军工”的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和发动机专业。哈军工是解放军痛感现代战争中技术装备的重要性而创建的一所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工程人才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各方面素质要求极为严格。后来成为成都军区工程部长的王英武回忆说:“我们进入本科同一专业学习的60个人,毕业时只剩下30人,这种淘汰率,有政治方面原因,大约占50%-60%。因学习和身体原因淘汰的约占20%,这也是很大的比例。”

宋文骢在这里度过了5年多紧张的学习生活,他在老师带领下开始参加飞机设计研制工作,从此和飞机设计结缘,终遂少年心愿。

2015年11月24日,泰国的呵叻皇家空军基地,解放军空军的八一飞行表演队的6架歼10战斗机就位。这是八一飞行表演队第三次飞出国门,两天后,它们在泰国首飞,21分钟内完成19个特技飞行动作。

“打酱油”诞生的三代机方案

对今天大多数人来说,宋文骢参加设计的第一款战斗机——东风113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型号。1958年,中国掀起“大跃进”运动,军事航空工业也开始了“跃进”。东风107 战斗机和东风113 高速战斗机,就是航空工业头脑发热的产物。

东风107 是沈阳飞机设计室设计的全天候超音速歼击机,只研制了一年多就被放弃,人力、物力和资金集中到东风113 上。设计队伍中,还是在校生的宋文骢任总体组组长。东风113设计指标定得很高,最大速度2.5 倍音速,升限 2.5 万米。过高的设计指标脱离了当时的工业水平,到1961年全国开始收缩建设项目时,这个项目也不得不中止研制。

1960年,宋文骢从哈军工毕业,先后在沈阳飞机制造厂、国防部六院一所(即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参加过第一款国产超音速战斗机歼8的研制工作。1970年,宋文骢奉命转战成都,投入新型飞机研制和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组建。在这里,他主持设计了歼7 III型战斗机。

中国在1960年代初就自米格21仿制成功歼7 I型战斗机,并陆续发展了一系列后续型号,但苦于歼7系列航程短、缺乏夜间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作战能力,因此急需一款大航程、全天候战斗机。1978年,解放军正式开始研制歼7的全天候型号,总设计师先由王寿南担任,后由宋文骢接替。歼7 III 相比原来的歼7 II ,在机体结构、系统设备方面变化很大,新材料和新设备也较多。全机零件80%不同于歼7 II 型,歼7 III重新设计的部分占82%,只有18%保留原设计。这都对设计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1981年年底,鉴于美国第三代战斗机开始大量服役,苏联同水平战斗机正在加紧研制,而国产歼8战斗机却是典型的二代战斗机,性能尤其是机动性已经明显落伍,国防科工委副主任邹家华向邓小平建议上马新一代战斗机。1982 年初,由部队、国防科工委和航空工业部主持,开始第一轮方案论证会,中国自行研发第三代战斗机的序幕就此拉开。

会议一开始,提出初步方案的是沈阳和江西洪都两家研究所,宋文骢正忙于歼7 III项目攻关,并无设计方案参加评审。当上级通知他带人到北京参加评审会时,并无任何事先准备,只是这次会议经过激烈争论,最终结果让与会者大出意外,原有两家的方案都不被看好,宋文骢在会上临时提出的鸭翼气动布局的方案具有优良的机动性,被认为最符合第三代战斗机的特点,得到了部队的青睐。又经过几轮论证和评审,宋文骢的团队所提的设计方案正式获得通过。歼10研发正式立项,代号“10号工程”。

以一机带动体制改革

1980年代,大陆航空工业通过与西方同行的交流,结束了过去“闭门造车”的状态,领略到先进研发管理体制的理念与方法。作为一位参加过国共战争的飞机设计师,宋文骢克服重重阻力,打破守旧势力的疑虑与质疑,对沿袭自几十年前的苏式军工研发体制进行了改革。

宋文骢建立起分级的设计师系统,分为型号总设计师、系统总设计师、配套新产品总设计师、主任(主管)设计师,将原本条块分割的不同行业、部门的设计师都纳入系统管理,形成完整的研发团队。他建立了经济负责制,每一项成品必须坚持通过一系列试验,成品不合格就不给钱。宋文骢还推广了应用计划评审技术,严格研制程序,每个研发阶段都必须进行评审,通过评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针对过去研发体制的弊端,宋文骢所推行的改革措施行之有效。据大陆军事媒体报道,一直到现在,正在研发歼20的成飞仍在基本沿用他所提出的制度。

面对守旧势力的非议,据说宋文骢曾这样回应,“(歼10)这架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定型,我说了不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通过这架飞机的研制,中国一大批现代飞机设计研制的人才肯定会成长起来。我们只要为他们铺好了路,到时候我老宋在不在没关系,自然会有比我宋文骢更高明的人来接着干。”

歼10在研发过程中采用非常多的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空军提出的设计指标也较高,面对的技术困难以及业内的争议和怀疑很多。除了大量技术障碍,歼10面对的主要拦路虎还有两个,首先是主张购买国外现成三代战斗机的声音。当时解放军空军和军工行业不少人认为,在1980、1990年代急剧变幻的国际环境下,直接购买法国幻影2000或俄罗斯乐于出售的苏27战斗机,再走一遍引进-仿制-改进的道路,能快速形成空军急需的战斗力、快速获得三代战斗机新技术,省钱、省时、省力,对部队和军工行业都是更好的选择。

歼10面临的第二个难题是经费不足。从1980 年代中期起,大陆国防建设思想发生巨大变化,基本判断是世界大战短期内爆发的可能性不大,军队建设要让位于经济建设,邓小平提出“军队要忍耐”的口号。随着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由于财政困难,国家提出军工单位要“军民结合”、“以民养军”,对军工单位的拨款锐减,同时部队订单大幅减少。军工行业在拨款减少和企业利润下滑的双重打击下处境困难。当时社会上曾广泛流传诸如“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之类的段子。宋文骢带领的研发团队,在这一背景下步履维艰向前推进歼10项目。

大陆媒体曾报道过宋文骢和时任军委副主席刘华清上将的对话。刘华清问宋文骢,歼10和苏27 有何不同?宋文骢进行了详细说明和对比,对歼10设计特点、性能优势进行了讲解。宋文骢主张,两架飞机各有所长,性能互补,两者在作战中互相配合,都是解放军所需要的。他最终说动了刘华清,刘华清对歼10项目深以为许,提出了“外国飞机再好,也是别人家孩子,歼10搞出来,才是自家孩子有出息”的观点。最高层的肯定与支持,为歼10的继续发展扫清了障碍。

歼10身上突出的特点,除了采用独特的鸭翼气动布局外,还第一次在国产战斗机中采用电传操作、静不稳定设计、翼身融合等,装备大量先进航空电子设备,技术跨度大,新技术比例高,研发试飞风险很大。宋文骢带队攻关的同时,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重视新飞机的人机工程匹配问题,要求飞行员应自始至终参与飞机设计。对解放军空军来说,这是极为新鲜的概念,过去苏式研发体制毫不重视操作者的感受,导致苏制武器的人机工效恶名远扬。解放军对这一做法感到很新鲜,按照研发团队的要求,先后组织了20多名优秀试飞员,在歼10的模拟操纵系统上反复操作、反复飞行。设计师再根据飞行员提出的要求和意见,反复修改设计方案,直到飞行员操作起来感到得心应手为止。

1998年,歼10首次试飞成功,激动不已的宋文骢和试飞员一起接受了在场军队领导的致敬。次年,江泽民考察了负责研发歼10的成飞集团,试飞员驾驶歼10做了精彩的飞行表演。据说,江泽民对这款完全自主设计的战斗机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惊叹不已。表演后,他进入飞机驾驶舱,坐了良久才依依不舍地走下飞机,临行前承诺中央将全力支持歼10,研发团队如有困难,要钱给钱要人给人。2004 年 4 月 13 日,歼10最终通过了国家设计定型审核,正式定型。

歼10战斗机的研发,从1982 年开始论证起计算,历经 20 余年结出硕果。宋文骢从年富力强的52岁开始,直到古稀之年的74岁,历经7000 多个日日夜夜,终于研发出一款相比国际主流毫不逊色的战斗机。这既是大陆国防建设和军工行业历经曲折、不断向前的缩影,也是一代代军工人克服重重困难、报效国家精神的写照。凤凰标志2.tif


□  编辑  陈祥    □  美编  虎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