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说话前要善于察言观色

说话前要善于察言观色

时间:2023-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当安妮看到“察言观色”一词时,心中豁然开朗。薛宝钗因善于察言观色而受到贾府所有人的喜爱,安妮也学到了这一招,不仅使自己在同事中深受欢迎,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或许有人认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过于狡猾,是“老奸巨猾”的代名词。
说话前要善于察言观色_所谓的情商高,就是口才好会做事

我门每个人都想成为受人欢迎的善解人意者,但是常言道:“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即人意,深藏在外表之内,如何才能准确揣摩他人的心思、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呢?这就需要察言观色,通过细致人微的观察来捕捉人心、揣摩人意。

每个人的秉性、脾气、学识、地位、身份各有不同,言行举止也各有差别。有的人不善伪装,表里如一,如水一般可以一望到底,和这样的人相交无须多费心力。但是社会的复杂、人心的难测,令更多的人学会了自我克制和自我隐藏,他们喜怒哀乐不形于色,甚至表里不一,令人难以捉摸。但是假装也好、隐藏也罢,城府再深的人,言行举止之间总会有迹可循。善解人意的人凭借深邃的目光、敏锐的感觉、缜密的心思,总能够从说话者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蛛丝马迹里寻找端愧,在察言观色中识得人心。

察言观色是良好沟通的一个重要技巧,为什么有的人三言两语就能说到对方的心坎上,而有的人越说越乱,别人越听越生气?这是因为聪明的人善于从对方的言语之中听出“言外之意”,能够从对方的姿势、表情之中领会到对方的真实意图,了解对方的心意,顺着对方的心思,自然能够走人对方的内心世界。其实,察言观色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说到底它不过是对外界信息的筛选和判断能力,要想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有细致人微的观察和善于体谅他人的心灵,前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锻炼而逐渐提高,后者则需要通过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与素质来逐渐养成。

安妮大学毕业后被一家大型公司录用,担任采购部经理助理一职。初入职场,安妮什么都不会,课本中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在处理日常事务和价格谈判中根本毫无用处。安妮心中烦恼,但一时又不知从何做起。

这天,她在家中翻阅《红楼梦》一书,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吸引了她的注意:“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身边坐着垂泪。王夫人正才说他,因宝钗来了,却掩了口不说了。宝钗见此光景,察言观色,早知觉了八分,于是将衣服交割明白(离开)。”

《红楼梦》中,安妮其实最喜欢薛宝钗,她天资聪慧,却不像林黛玉那样恃才自傲。当安妮看到“察言观色”一词时,心中豁然开朗。既然自己是职场新人,不如先观察“老人们”是如何工作的,从中学习经验与技巧。从此之后,安妮静静观察同事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不仅很快学会了与客户沟通的技巧,同时对身边同事的性格与脾气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和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很快,安妮就成了大家都喜欢的乖巧女子。

这乖巧女子谈起生意来也令人刮目相看。有一次,公司要采购一批原材料,但是由于价格问题和供货商相持不下,所以会议开了一整天也毫无结果。第二天,公司商议讨论,在价格上作了一点让步,当对方听到新价格时,眼神突然亮了一下,虽然转瞬即逝,却没有逃过一直认真观察他面部表情的安妮的眼睛。

尽管对方坚持这个价格还远远没达到他们的要求,但是安妮悄悄给经理写了一张字条,让他一定坚守这个底价,经理听从了安妮的建议,最后双方以这个价格成交。后来,安妮的谈判技术越发炉火纯青,她在谈判席上善于察言观色、揣摩人心,总能为公司争取到最大的利润和优势,因此没过多久便被提拔为总经理助理。

薛宝钗因善于察言观色而受到贾府所有人的喜爱,安妮也学到了这一招,不仅使自己在同事中深受欢迎,也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想洞明世事、通达人情,就必须练就一双善于观察的“火眼金睛”,从人们的仪表、谈吐、神情和举止中读懂他人的心。

或许有人认为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过于狡猾,是“老奸巨猾”的代名词。其实,与能够听出他人的言外之意、了解他人真实意图的人相处,会多很多情趣,少很多麻烦,而一个眼神、一举手、一投足之间便能理解人们的心意,不正是人们心目中好人的标准之一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