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住新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住新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案例八:住新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2015年嘉峪关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巡礼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惠民街棚户区改造工作正式启动。2014年以来,嘉峪关市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逐步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嘉峪关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结合群众普
住新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_嘉峪关转型发展研究

案例八:住新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2015年嘉峪关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巡礼

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惠民街棚户区改造工作正式启动。这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棚改攻坚战:千方百计破解征地拆迁、资金筹措等难题,坚持让群众利益最大化……这里的居民强烈地感受到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的坚定决心和拳拳爱心。

棚户区改造工作中,“补偿”是住户最关心的事情。本着一切为了群众利益的原则,惠民街棚户区改造征收补偿通过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住房保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货币补偿的,按照3000元/平方米均价给予补偿,经双方签订协议后一次性支付给被征收人。在产权置换方式上,我市住房拆迁补偿的亮点是实行1 : 1返还,这一点和全国其他省份,包括甘肃省其他城市都有所不同。还把困难住户纳入保障住房当中,让他们无后顾之忧。

除了以上补偿外,方案还规定:公建院落内的自建房按80元/平方米予以补助;原有房屋的装饰、装修,按每户1000元予以补助;搬迁补偿费每户800元;选择产权置换的,给予临时过渡安置补偿。同时,对按规定时间签订征收补偿协议的奖励1000元,对严格履约并按规定时间搬迁入住的再奖励1000元。

(摘自嘉峪关日报)

专家点评:

棚户区改造——让全面小康离百姓更近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棚户区改造,明确提出要把棚户区改造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2014年以来,嘉峪关市将棚户区改造纳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逐步改善困难群众的住房条件,有效提升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嘉峪关市是一座老工业基地,有“西部钢城”之称。在工矿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棚户区,产生了一些经济社会问题。加快棚户区改造,是棚户区居民的热切期盼。2014年,嘉峪关市决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不让任何一个困难群众在全面小康中落队。令人欣喜的是,短短一年的时间,嘉峪关以惠民街区为试点的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并创造了棚户区改造工程“零上访”的奇迹。嘉峪关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坚持了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棚户区改造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其他城市借鉴和学习。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工作理念上,坚持以人为本。“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棚户区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棚户区的居民多属于低收入困难群体,低保户和低保边缘户较多,经济收入往往很低,生活相对困难,他们对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实施棚户区改造,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件大事,对身处棚户区的群众来讲,更是一件天大的事。嘉峪关坚持以人为本,把棚户区改造列为一号民生工程,围绕群众所需所想所盼,创新惠民思路,完善惠民政策,最大程度地让利于民。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坚持分类对待、普遍保障,坚持长期帮扶与短期救助相统一,坚持货币补偿、产权置换和住房保障相结合,让棚户区的居民住上优质房、放心房、满意房,实现了群众住有所居。这一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

2.任务落实上,突出精准到位。解决棚户区群众的住房问题,需要政府发挥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各地的棚户区改造经验表明,哪些地方党委、政府重视,那里的棚户区改造就能顺利推进。嘉峪关棚户区改造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领导挂帅,坚持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上阵、亲自部署、亲自落实。为顺利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嘉峪关成立了棚户区改造领导小组,统筹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如拆迁改造资金筹措、拨付和监管,以及改造工作的全程监督、审计等。党政主要领导曾多次开展调研,对棚户区改造给予具体指导,现场解决各种实际困难,为棚户区改造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加档提速。各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凡涉及棚户区改造的均打开绿色通道、实现快速办理,这些都为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利开展节省了宝贵时间。

惠民小区

3.推进机制上,注重灵活创新。棚户区改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公益性强。棚户区改造也不同于商品房开发,在一些城市,棚户区处于偏远地带,商业开发价值低,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政府基本是纯投入。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级财政税收增长缓慢的情况下,推进棚户区改造就需要发挥各种平台的作用。嘉峪关结合市情实际,推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模式。政府负责总体的操作和实施,引导公共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向棚户区聚集,利用公共财力和运作能力,对棚户区改造家庭提供不同程度甚至“兜底”的补助与保障。重视发挥市场的力量,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优势,对涉及棚户区改造的人力、资金、技术等,采取与普通商品房相同的运作模式,由开发企业、金融机构、中介组织等通过市场方式来推进。同时,注重发挥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引导群众参与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实现了居民从“忧居”到“宜居”。这些案例为其他地方开展棚户区改造提供了可复制、可参考的鲜活经验。

4.规划布局上,当前长远并重。棚户区改造不仅是住房建设问题,也是重塑城市形象的重大机遇。为此,棚户区改造要与城市总体布局、城市综合体建设、历史风貌街区保护有机结合,这样才能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棚户区改造包括地上部分、配套设施、地下管廊建设等方面,牵一发动全身。嘉峪关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高标准高质量做好规划设计,统筹制定城市建设规划与棚户区改造规划,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公用设施与生态建设,做到了基础设施与市政设施无缝对接。坚持科学利用空间、工程质量优质、房屋结构合理、小区环境优美和智能化水平高的开发要求,打造了棚户区改造的样板工程。这些超前谋划,加上科学实施,实现了当前实际和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

5.保障措施上,重视公平公正。但凡涉及房屋拆迁改造,经常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纠纷。棚户区改造工作更是如此,利益诉求多、群众关注度高,一旦工作不到位,很容易引发群众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给棚户区改造工作带来重重阻力。要想棚户区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支持改造的热情。嘉峪关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结合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面向社会发布公告,多方论证制定方案,组织社区入户宣传,公开公平摇号选房,主动接受质询监督,使改造工作符合了群众愿望,赢得了社会认可和支持。透明的政策、优惠的价格、贴心的服务、文明的拆迁,在改造过程中没有发生一起群体事件和安全事件,成为嘉峪关棚户区改造的吸睛之笔。

总之,从夏季漏雨、冬天钻风,吃水、如厕、供暖甚至行路都是难题的棚户区,到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群众安居乐业的幸福回迁楼,群众从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参与棚户区改造工程的党政机关也坚持为民务实清廉,深刻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书写了共唱和谐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

(姬会然,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政治学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