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第一份的孤独

第一份的孤独

时间:2022-03-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挑选了珠江时报的一个主任来担任《桂城社区周刊》的主编,然后把原来在珠江时报跑社区新闻的两个记者调到社区报编辑部,再从广告部调了一名业务员来负责社区报的经营。《珠江时报》系列社区报最初的团队就这样搭建起来了。2009年10月28日,在经过试刊之后,我们的第一份社区报《桂城社区周刊》正式创刊。由于资金的有限和经验的缺乏,《桂城社区周刊》从月刊试起,然后向双周刊过渡,半年后才正式进入周刊常态化。
第一份的孤独_在中国办社区报

领导终于同意我们探索了,第一笔资金也终于有了,创办第一份社区报的外部条件已经具备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我们的社区报要办成什么样子的呢?要找什么人来做呢?要做什么内容呢?要怎么发行呢?要怎么经营呢?当时,国内完全没有可资借鉴的任何经验,所以每一个问题,都需要我们自己孤独地去摸索和解决。

首先是搭团队。我们挑选了珠江时报的一个主任来担任《桂城社区周刊》的主编,然后把原来在珠江时报跑社区新闻的两个记者调到社区报编辑部,再从广告部调了一名业务员来负责社区报的经营。《珠江时报》系列社区报最初的团队就这样搭建起来了。

2009年10月28日,在经过试刊之后,我们的第一份社区报《桂城社区周刊》正式创刊。由于资金的有限和经验的缺乏,《桂城社区周刊》从月刊试起,然后向双周刊过渡,半年后才正式进入周刊常态化。发行的份数也是从1万起步,逐步增加到3万份、5万份。

为了节约成本,《桂城社区周刊》的发行也经历了从街上派发到小区物业帮忙发放再到现在的全部由邮局发行的过程。

最早我们也是把自己的报纸当成一个都市报或者新闻周报,到街上派发。后来发现,这个发行办法与我们的定位是不吻合甚至冲突的。社区报应该到社区里,到家里,不应该在街上。所以我们开始寻求小区物业支持。最初是与桂城街道政府和几个主要的成熟社区物业沟通,让他们帮忙派发。开始一次两次还行,到后来他们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没有好处的负担,于是就不愿意帮忙了,而且丢失的量也大。最终我们选择了花高价用邮政发行,这样相对保证到位率。

《桂城社区周刊》的经营工作更是给了我们一个沉重的打击。当时人们对社区报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所以认可社区报的商家也就更难找了,半年多的时间,没有一分钱的广告收入。

问题也是出在关于社区报经营模式上。一方面,大家认为报纸就是靠发行量,创刊时不到3万份,而且发行范围仅限于一个街道,作用不大。加上我们的经营人员思路传统,还是卖版面的模式,导致没有一点竞争力。幸好有政府的40万元资金作为支撑,才让我们不至于维持不下去。

报社不投入,政府在观望,读者在感觉,商家没兴趣。我们的第一份社区报就这样在磕磕绊绊中前行,东试一下,西试一下,前进两步,再后退一步。那真是一段煎熬的时光啊。为了鼓励自己,我找了一个书法家写了一幅字挂在办公室“跬步成行”,激励自己半步半步地试探着孤独前行,要在没有路的地方,在长满荆棘的地方,用我们自己的双脚踩出一条路来。

这种失败的经历也让我们认识到一个问题:虽然单份社区报的发行量达到数万份,在特定区域内甚至超过了传统的都市报的覆盖密度,但是因为其覆盖范围的局限,所以也不会对广告商家产生多大的吸引力。这后来也成为我们经营社区报的一个理念:都说小的才是美好的,但是一个小并不美好,只有无数个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变得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样的失败也是很有价值的。

2010年,《桂城社区周刊》逐渐得到政府和读者的认可,我们也争取到了政府更多的资金支持,加上新的广告经营办法,竟然在第二年就实现了收支平衡。在政府的要求下,发行量也从最初的1万份增加到3万份、5万份直至现在的6.5万份,覆盖了桂城街道的大部分户籍人口家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